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案例分析3000字

案例分析3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11 11:28:38 | 移动端:案例分析3000字

篇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00字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S201511133周立新

东北农民:给点阳光就灿烂

1.引子

“又大又甜的沙瓤西瓜随便拿,能拿多少拿多少,一分钱不要??”现如今,连撒泡尿都得花钱,还能有这样的好事?有,这是记者亲眼所见的真事儿!

2002年秋天,记者和同事去黑龙江农村采访,那是一个淫雨霏霏的黄昏,采访车在离哈同公路不到500米的一条老旧泥路上蹒跚而行。这时,令人心酸的画面映入眼帘————透过雨雾,只见道路两旁堆满了西瓜,小山一样的西瓜堆向远处延伸着。西瓜堆后面,一溜站着或穿雨衣,或打雨伞的瓜农,旁边一个牌子上写着,随便拿,不要钱。

瓜农对记者说:“没办法,这场雨哩哩啦啦下了一个月,路难走,运费“贼贵”,瓜又“贼便宜”,不能眼瞅着烂到地里呀,干脆谁想拿就拿。”

往车里装了几个西瓜,同行的女记者小唐掏出5元钱塞到瓜农手里。广袤的黑土,富饶的大东北。“九五”东北经济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3.3%,人均粮食产量为629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8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农产品经营模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东北多数地区既没有形成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又缺乏农产品深加工动力,一度出现种地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现象。

2003年,党中央把振兴东北列入国策,给东北农村带来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正在踏上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小康生活的康庄大路。

2.吉林有个“蘑菇王”

栾玉霞在吉林市是个传奇人物。5年前,当取柴河镇大多数农户还在为滑子蘑的销路一愁莫展时,年轻的栾玉霞毅然背着蘑菇到陌生的省城闯市场,找销路。在她的努力下,取柴河的滑子蘑逐渐打开了市场,在长春、吉林两市供不应求。栾玉霞从此也多了一个身份——经纪人。几年来,在她的帮助下,取柴河镇的许多农户和一些经纪人靠载培、销售食用菌增收致富。随着眼光的不断开阔,栾玉霞觉得自己这种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要想把蛋糕做大,必须立足本地优势,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

干大事不是头脑一热说说而已。经过一番考察论证,栾玉霞决定组建食用菌公司。2003年

9月,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注册了馨石市裕民食用菌公司,建立了以吉林农大为技术依托,占地4.7公顷的食用菌科研示范基地,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巩牢基础,以此架起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之间的桥梁。年底,她又在吉林省市成功举办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优良菌种,同时也同这些农民签订了产品回收协议。栾玉霞说,她要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春风,构筑起当地食用菌产业的“龙头”。

3.瞄准俄罗斯,出口西红柿

西效乡是黑龙江省鸡西市近郊乡,全乡耕地面积11776亩,是全市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乡里按照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坚持面向市场找出路,调整结构增效益,在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的实践中闯出了一片新开地,初步形成了以西红柿为主的出口创汇型农业发展的新格局,有力地拉动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全乡对俄罗斯出口西红柿450万公斤,销售收入267万元,农民增收96万元。

乡政府根据本乡的地缘优势,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建棚室种植西红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乡政府根据俄罗斯市场需求,针对西红柿生产存在的品种退化,种植分散等问题,选择了果大、肉厚,口感好,耐储存的903这一新品种,在全乡大面积推广。实现了产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

占领和巩固俄罗斯市场,提高西红柿的产品质量是关键。为此,他们投资60多万元,建成了科技培训楼,安装了微机临近设备,对现代高效节能温室群实行微机临近。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做到了产前集中培训,产中随时指导,产后搞好服务。

4.老郭:“给点阳光咱保证灿烂”

老郭大号郭武,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拼死拼活也挣不了多少钱。去年春天,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黑龙江加格达奇市场上的新鲜蘑菇和木耳畅销,价格昂贵,就瞄准这个方向,登门拜访一位专门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老手”,10多天泡在那里,硬是把那套技术装进了自己的脑子。回来后,老郭又买来一些书籍,反复琢磨,试验,遇到技术难题,主动找食用菌方面的专家,孜孜不倦地探讨,摸索,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老郭积极参加东北农大教授、专家到小区举办的培训班,为了把新的技术学到手,在每年地区举办的科技大集上,老郭都去寻求科技信息,带回来书籍和报纸,掌握食用菌技术的最新动态。终于,他成了培育食用菌的行家里手。

由于交通不便,为了把新鲜的产品运到城区,老郭每天半夜刚过就得起床,用自行车绑上两大筐猴头,木耳往市场上送,因为市场已被占领了,有的时候一年下来倒赔个一两万元,为了寻求出路,老郭冥思苦想睡不着觉。

加北乡决定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给老郭带来了大干一场的机会。他和所有敢闯敢拼的“拓荒者”一样,来到小区投资建设两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已没有再生产资金的老郭向乡政府求援,乡政府帮他贷款3万元。在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一撮撮鲜嫩的蘑菇,一朵朵洁白如雪毛茸茸的猴头问世了,一袋袋木耳,成筐的蘑菇运进了城。老郭算了一下帐,几年来,他共产销了木耳菌2万多袋,猴头菌1.5万袋,蘑菇3万袋,总收入超过了4万元。老郭乐得合不上嘴:“给点阳光咱保证灿烂”。

分析:

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制度的、宏微观的、福利的、发展的和演化的分析视角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农产品经营模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东北多数地区既没有形成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又缺乏农产品深加工动力,一度出现种地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现象。

2003年,党中央把振兴东北列入国策,给东北农村带来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正在踏上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小康生活的康庄大路。跟着制度和国策走才能长远地享受到福利和发展,才经历良好的变化。

以上四个小案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国策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度为农民和商人创造了支持的宏观环境和福利。而农民商人本身的对自身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付出和努力的结果也随着周围宏观微观的环境变化而变化。他们的财富多寡和获得难易程度,可受所处的国策和政策环境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的经典性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国策和地方政策以及国家制度使农民和商人给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而农民和商人也在从事

这些经济活动中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技术。对于原本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人士来说,想要快速致富还是要搭上制度的列车,判断好宏观走向,才会领得到福利,才会谋得自己事业的发展。制度可以弥补农民的经济基础这个先天不足。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现有的增长能力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在市场化和开放政策的框架内能够利用高储蓄而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在2000年前后,包括我在内的海内外很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后续的增长势头都非常的不看好。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看到资本积累的速度越来越快于它的产出速度,这样就导致年度的资本对GDP的比率在1995年以来从1.6持续上升到90年代末的2以上。而且的确,GDP的增长速度一度有放慢的迹象。因为稀缺总是存在,因此人们不得不进行选择。竞争无处不在,竞争都有所凭:凭暴力、凭权威、凭排队、凭需要、凭排辈、凭考分、凭交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为了保证凭需要和凭交易的正常运行和更加顺利便捷公正。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在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分布非常不均匀,不仅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制造业落后的多,而且总体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比沿海也显著落后。根据谢千里和他的学生提供的2005年的计算数据,如果把沿海地区的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标准化为1,那么,西部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就只有0.7,低了30%。农业和服务业也是如此。农业在中西部的劳动生产率比沿海地区平均要低一半。不仅同一个行业在中国的地区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非常之大,而且在不同的行业之间生产率差距也非常大。比如说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要比工业低两三倍,服务业也要低40%。劳动生产率不仅在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而且在行业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

这么大的生产率差距当然就会反映在人均GDP上。不可否认,中国的人均GDP在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动态来看,这些生产率的差距包含着未来人均GDP增长的一个源泉,因为,只要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金能够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和地区向高生产率的部门和地区不断转移,我们整体的生产率水平和人均收入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这个提高的过程是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与收入不断缩小的结果。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3倍以上的这个方案从总体上来讲就要求中国未来的赶超政策应该是鼓励生产要素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进一步流动而不是相反。中国劳动力人口的持续流动在未来还是很重要的,即使到未来的话,我想我们的劳动力从农业还是要大量转移出来,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了,不仅在东部,而且在中西部地区更低,这就意味着农业仍然有太多的劳动力需要出来。人口的转移需要

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和服务业的增长。中国的服务业在生产率上远远落后于工业,仍然需要有更大的资本投入和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够缩小与工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本案例中国策和地方政策良好的支持了劳动力的转移。因为农民赚到了钱、增长了见识,才有更多的资金和思想意识支持自身和子女的教育,才会支持自身和子女的外出就学和流动。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且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中国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作为终端的我们要适应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经济水平。

恩格斯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38页)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经验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资源得以最有效利用,生产力得以最有效发展,人类社会走向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比如”3.瞄准俄罗斯,出口西红柿”这个案例中政府和人民所为,充分利用自己所有的资源,使生产力叨叨最有效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之路,并在实践中去把握和提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认识。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无法按照马恩的设想去建立,于是,在前苏联率先实践的基础上,就把“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三位一体”,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具有这“三位一体”的经济制度就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具备这“三位一体”,或者说,这“三位一体”被打了折扣的经济制度就被认为是背离了社会主义。

邓小平根据他所见到的中国改革的实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就目前来看,“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被多数人认为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此同时,“公平公正”,“民主自由”,“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这一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时长经济的特点,发展的同时要照顾百姓的福利。

篇二:续写案例 (3000字)

《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

一、续写文章结局,建构对父亲的初步印象。

【教学预想:让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初步感受“这位父亲”的了不起,并让学生以续写结局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上语文课,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是吗?今天,老师也决不放弃这个权利,我也要提问题,但不多,就一个,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想)但我不告诉你们,我让你们猜。(学生疑惑的样子)但猜不是胡猜,猜要有根据,要有所准备,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

生:(安静)

师:第一,我请你们再次认真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会在哪里提问,如果在这里提问,我该怎么回答。第二,读书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你可以放声朗读,你可以默读,你也可以一边划一边读,听明白了吗?(明白了)开始吧!

生:(各自读课文)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

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这句话是父子心中不变的信念,恒久的承诺,那就是——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看来,问题提得很好,能够激发大家的思维。谁再来提?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是一个涵盖量很大的问题,提得好,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别人都劝阻他放弃努力时,他还坚持不懈地挖,这是父爱的力量在支撑。

生:这位父亲那种“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很震撼人。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

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师:同学们,其实我的问题有的同学已经猜中了,我是根据课文最后一句来提问的,请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生齐读地过程中,师在黑板上板书“父亲了不起”]

师:刚才有同学问: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我把问题在缩小一点儿,就研究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

师:“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篇三:4套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附答案)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一)

第一题(20分)

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人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人精神病院。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支持的不足有:

(1)康复治疗的支持。首先,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可其父母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其次,小安家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并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

(2)社会交往的支持。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1)小安的需要有:治疗康复需要;接受教育需要;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价值实现需要;恋爱婚姻需要。

(2)小安家人的需要有:接受社区照顾,社区为小安家人提供训练课程和有关照顾精神病人的技巧。

3.出院计划:

(1)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

(2)给病人和家人进行辅导,包括照顾技巧上和心理上的辅导。安抚病人的情绪;

(3)为病人出院后寻找社区资源来提供辅导和照顾。第二题(20分)

快乐山社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他们大部分是退休老人,有一定文化水平,经济及健康情况都不错。除少数老人担任楼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

区事务。

社区旁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社区,来往于宿舍与工地之间。由于社区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小贩。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3起人室盗窃事件,一些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的,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此建议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关乎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

答题要点:

1.任务目标:社区安全和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得到发展。过程目标:

(1)了解社区治安问题以及原因;

(2)动员社区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的治安工作。

2.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实现工作目标的步骤:

(1)组成小组,共同商定活动方案,确立小组目标;

(2)安排愿意参与治安活动的老人的工作时间和方法;

(3)评估老年人治安工作的效果。

3.专业技术:倾听、引导、接纳、行为改善。

第三题(20分)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学时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问题:

1.刘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有哪些?(答题时只需在专用答题卡上写出正确选项的代码)a.社会工作者应该认同刘某的价值、尊严及社会权利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受刘某本身及其过去的犯罪事实c.刘某的迟到可能是有原因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结合实际对刘某的问题作个别化处理

d.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既定安排,社会工作者应该要求刘某在任何情况下都准时参加

e.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刘某是可以改变的

答题要点:

1.(1)刘某面临的问题有:

①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②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2)刘某的需要有:

①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②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③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2.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的专业技巧有:


案例分析3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45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