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按摩基础知识三千字

按摩基础知识三千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11 11:28:27 | 移动端:按摩基础知识三千字

篇一:按摩的基础知识

按摩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

1)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

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

(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

2)

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膑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二节 骨骼结构知识

一、骨的构造(如图2—

3)

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根据骨的形

态不同,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主要由骨质构成,外面包着骨膜,内部藏着骨髓。

1.骨质 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位于骨的表面;骨松质位于骨的深部。

2.骨膜 骨膜是位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紧贴骨密质的薄层结缔组织膜。它富有神经、血管和造血细胞,故骨膜对骨质的营养和骨折的修复赳看里妥作用。

3.骨髓 骨髓充满在骨松质的网眼中和骨髓腔内。胎儿、新生儿骨髓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变成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长骨的骨松质内或扁骨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始终保持着造血功能。

二、颅 骨

1.颅骨 由23块骨

组成。颅骨以眶上缘至外耳门下缘的连线为界,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脑颅,下部为面颅(如图2—4)。

(1)脑颅骨 由8块骨构成,围成的腔叫颅腔,脑位于腔中。脑颅骨分别是额骨1块,位于颅前,可分额鳞、眶部及鼻部;顶骨2块,位于额、枕骨之间;枕骨1块,位于颅后;

蝶骨1块,位于颅底中部,居枕骨前,因形似蝴蝶而得名,该骨分蝶骨体、大翼、小翼和翼突;颞骨2块,左右各一,位于蝶骨、顶骨、枕骨之间,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颞骨分为鳞部、乳突部、岩部、鼓部;筛骨1块,位于额骨的前下和颅底的前部,夹在两眼眼眶之间,分为筛板、垂直板及筛骨迷路。

(2)面颅骨 由15块骨构成,形成了眶腔、鼻腔、口腔等面部轮廓。面颅骨分别是犁骨1块,位于两鼻腔之间,为构成鼻中隔下部、后部的扁平薄骨板;下颌骨1块,其关节与脑颅的颞骨相连,它是颅骨中除舌骨以外唯一能够活动的骨,是面颅中最大的骨;舌骨1块,位于颈前,在下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通过韧带和颞骨茎突相连,分为舌骨体、大角、小角;上颌骨2块,分为上颌体、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构成了口磕上壁、眶下壁、鼻腔的外侧壁;鼻骨2块,位于左右上颌骨、额突之间,为鼻腔上壁的一部分;泪骨2块,薄而脆,似指甲大小,前接上颌骨额突,后连筛骨迷路的眶面,位于两眶内侧壁的前部;颧骨2块,在额骨与上颌骨之间,位于眶的外下方,颞突与颞骨颧突连结而成颧弓,是面颊的骨性突起;下鼻甲2块,附在上颌体的鼻面,为卷曲的薄骨板;腭骨2块,位于上颌骨腭突的蝶骨翼突之间,构成鼻腔的外侧壁的一部分和硬腭的后一部分。

三、躯干骨

2.躯干骨 躯干骨是由24

椎骨、1 骶骨、1 尾骨构成的。

(1)椎骨 根据不同的部位而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骶骨)和尾椎(尾骨)。

1)椎骨的构造 椎骨有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二者围成椎孔。各椎孔相连成的管腔叫椎管,内藏有脊髓。椎弓有7个突起:后面的叫棘突,两侧的两个突叫横突,上和下的两对突起叫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

2)椎骨的特征

①第三至第六颈椎的横突上有横突孔。棘突有分叉(如图2—5)。

第七颈椎的棘突较长,颈后部可以摸到。

第一颈椎上没有椎体和棘突。该椎又叫寰椎。

第二颈椎体上有一个齿突,又叫枢椎(如图2—6)。

②胸椎棘突细长,尖向后下,椎体两侧和横突有关节面(如图2—7)。

⑧腰椎椎体最大,棘突呈板状(如图2—8)。

④骶椎(骶骨) 成年人骶椎愈合为一块骶骨,似三角形。前面光滑而凹陷,后面粗糙隆凸,骶骨外侧缘上面有形似耳朵的耳状面(如图2—9)。

⑤尾椎 (尾骨)成年人尾椎愈合为一块三角形的实性尾骨(如图2—9)。

(2)胸骨 由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组成。胸骨柄上缘有一浅而宽的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骨切迹(锁切迹),胸骨和胸骨体两侧各有7个切迹(如图2—10)。

(3)肋骨 共有12对。肋分前后端和体三部分。后端包括肋头、肋颈和肋结节等。肋的

篇二:按摩的基础知识-1

按摩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一、人体各部位名称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

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

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根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挠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体的切面

(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

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

1、干部的体

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肢部的体

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踝、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

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髌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二节骨骼结构知识

一、骨的构造

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根据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长骨、短骨、扁

骨和不规则骨。骨主要由骨质构成,外面包着骨膜,内部藏着骨髓。

1、骨质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位于骨的表面;骨松

质位于骨的深部。

2、骨膜骨膜是位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紧贴骨密质的薄层结缔组织膜。它富有神经、血管和造血细胞,故骨膜对骨质的营养和骨折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3、骨髓骨髓充满在骨松质的网眼中和骨髓腔内。胎儿、新生儿骨髓是红骨髓,具有造血

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变成黄骨髓,没有造血功

能。长骨的骨松质内或扁骨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始终保持着造血功能。

二、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1、颅骨由23块骨组成。颅骨以眶上缘至外耳门下缘的连线为界,分成上下两部分,上

部为脑颅,下部为面颅。

(1)脑颅骨由8块骨构成,围成的腔叫颅腔,脑位于腔中。脑颅骨分别是额骨1块,位

于颅前,可分额鳞、眶部及鼻部;顶骨2块,位于额、枕骨之间;枕骨1块,位于颅后;蝶

骨1块,位于颅底中部,居枕骨前,因形似蝴蝶而得名,该骨分蝶骨体、大翼、小翼和翼突;

颞骨2块,左右各一,位于蝶骨、顶骨、枕骨之间,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颞骨分为鳞部、

乳突部、岩部、鼓部;筛骨1块,位于额骨的前下和颅底的前部,夹在两眼眼眶之间,分为

筛板。垂直板及筛骨迷路。

(2)面颅骨由15块骨构成,形成了眶腔、鼻腔、口腔等面部轮廓。面颅骨分别是犁骨

1块,位于两鼻腔之间,为构成鼻中隔下部、后部的扁平薄骨板;下颌骨1块,其关节与脑

颅的颞骨相连,它是颅骨中除舌骨以外唯一能够活动的骨,是面颅中最大的骨;舌骨1块,

位于颈前,在下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通过韧带和颞骨茎突相连,分为舌骨体、大角、小角;

上颌骨2块,分为上颌体、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构成了口腔上壁、眶下壁、鼻腔的

外侧壁;鼻骨2块,位于左右上颌骨、额突之间,为鼻腔上壁的一部分;泪骨2块,薄而脆,

似指甲大小,前接上颌骨额突,后连筛骨迷路的眶面,位于两眶内侧壁的前部;颧骨2块,

在额骨与上颌骨之间,位于眶的外下方,颞突与颞骨颧突连结而成颧弓,是面颊的骨性突起;

下鼻甲2块,附在上颌体的鼻面,为卷曲的薄骨板;腭骨2块,位于上颌骨腰突的蝶骨翼突

之间,构成鼻腔的外侧壁的一部分和硬腭的后一部分。

2、躯干骨躯干骨是由24,椎骨、1 骶骨、1 尾骨构成的。

(1)椎骨根据不同的部位而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骶骨)和尾椎(尾骨)。

1、椎骨的构造椎骨有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二者围成椎孔。各椎孔

相连成的管腔叫椎管,内藏有脊髓。椎弓有7个突起:后面的叫棘突,两侧的两个突叫横突,

上和下的两对突起叫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

2、椎骨的特征

①第三至第六颈椎的横突上有横突孔。棘突有分叉。

第七颈椎的棘突较长,颈后部可以摸到。

第一颈椎上没有椎体和棘突。该椎又叫寰椎。

第二颈椎体上有一个齿突,又叫枢椎。

②胸椎棘突细长,尖向后下,椎体两侧和横突有关节面。

③腰椎椎体最大,棘突呈板状。

④骶椎(骶骨)成年人骶椎愈合为一块骶骨,似三角形。前面光滑而凹陷,后面粗糙隆

凸,骶骨外侧缘上面有形似耳朵的耳状面。

⑤尾椎(尾骨)成年人尾椎愈合为一块三角形的实性尾骨。

(2)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组成。胸骨柄上缘有一浅而宽的颈静脉切迹,

两侧有锁骨切迹(锁切迹),胸骨和胸骨体两侧各有7个切迹。

(3)肋骨共有12对。肋分前后端和体三部分。后端包括肋头、肋颈和肋结节等。肋的

前端借助软骨和胸骨相连,后端与相应的胸椎构成关节。

3、四肢骨由上肢骨和下肢骨构成。

(1)上肢骨由肩带骨和游离上肢骨组成。

1)肩带骨由锁骨和肩胛骨组成。

①锁骨位于颈根皮下,全长均可触及。水平位,内端粗大,与胸骨柄相关节;外端扁平,

与肩胛骨相关节。

②肩胛骨肩胛骨前面凹陷,叫肩胛下窝,后面隆起,叫肩胛冈,并分成冈上窝与冈下窝。

肩胛冈外端的增高与膨大部分叫肩峰,锁骨与其相连。外侧角有一浅凹叫关节盂,与肱骨头

构成关节。关节盂的内侧上有一指状突起叫喙突。

①肱骨是典型的长骨。肱骨上端的膨大叫肱骨头。肱骨头前方粗糙的突起叫小结节;外

方的突起叫大结节。肱骨体外侧粗糙的隆起叫三角肌粗隆。肱骨远端后面的窝叫鹰嘴窝;前

面内侧窝叫冠突窝,外侧的窝叫桡窝。冠突窝下方的突起叫肱骨滑车,桡窝下方圆形的突起

叫肱骨小头,两者均有关节面。在肱骨远侧端的内侧的突起叫内上髁;外侧的突起叫外上髁。

②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上端前有冠突(喙突),后有鹰嘴。两者之间的深凹叫滑车切迹(或

叫半月切迹)。冠突的外侧,有一凹陷的关节面,叫桡切迹。冠突的下方有一粗糙面,叫尺骨

粗隆。尺骨干上有一个锐利的外侧缘叫骨间缘。尺骨远端呈圆盘状,叫尺骨头。内侧小突起

叫尺骨茎突。

③桡骨位于前臂的外侧。上端呈圆盘状,叫桡骨头。头的周围有环状关节面,头的上面

有凹陷关节面,叫桡骨头关节凹。头的内侧下方有桡骨粗隆。桡骨体有一个锐利缘叫骨间缘。

下端肥大,外侧有一向下的突起叫桡骨茎突;内侧有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

④手骨手骨由8块腕骨、5块掌骨、 14块指骨组成。

腕骨为小而不规则的短骨。其名称多标志各自的形状。分上下两排排列。上排从外向内

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下排从外向内有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掌骨每一块掌骨没有特殊的名称,由拇指向小指方向分别冠以第一、二、三、四、五掌

骨。掌骨近侧为底,中间为体,远侧为头。第一掌骨底呈鞍形为鞍状关节面;其余的是平面

关节面。

(2)下肢骨由下肢带骨和游离下肢骨组成。

1)下肢带骨主要由髓骨组成。每侧髋骨均由位于上方的髂骨,后方的一块坐骨,前下方

的耻骨组成。

①髂骨位于髋骨上外。骨的上部宽而扁薄,叫髂骨翼。翼上缘变厚,叫髂嵴。髂嵴前方

突起部叫骼前上棘,下方突起部叫髂前下棘。髂骨内面的凹陷叫髂窝,髂窝后部的两个粗糙

面分别称耳状面和髂粗隆。髂骨内面稍显弯曲的部分叫弓状线。

②耻骨是髋骨的前下部分。有上支、下支和体三部分。上支接近弯曲处上缘的突起部分

叫耻骨结节。上下支弯曲处内面较粗糙部分为耻骨联合面。它与对侧的耻骨联合面连接起来,

构成耻骨联合。

③坐骨是髋骨的后下部。分坐骨体、坐骨支两部分。其相接的外面,有一粗糙结节叫坐

骨结节。

④髋臼由髂、耻、坐三骨的骨体构成,深陷呈环状的窝。

⑤闭孔由坐骨与耻骨围成的卵圆形大孔。

⑶骨盆由前外侧的两块髋骨和后方的骶尾骨构成。

2)游离下肢骨

①股骨是人体骨胳中最大的长骨。分为上下端和中间的骨体。上端似球形叫股骨头,头

下方较细的部分叫股骨颈。骨体上方较大隆起叫大转子,在大转子后下方的小突起叫小转子。

股骨后面在骨的长轴上有一条股骨粗线。股骨下端膨大,其后面的两个隆起,分别叫内、外

侧髁。髁间的凹陷叫髁间窝。两髁上各有一隆起,分别叫内、外上髁。

②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在皮下 可以触及。

胫骨是小腿内侧的粗大长骨。其上端膨大,由内、外侧髁组成。两髁的上面是光滑、稍

凹的关节面,两关节面之间有一小突起叫髁间隆起。胫骨上端前面有一大的突起叫胫骨粗隆。

胫骨下端的下面有一胫骨下关节面,其外侧有一三角形凹陷面叫腓切迹。胫骨下端内侧有一

突起叫内踝。

④腓骨位于胫骨的外侧。上端膨大叫腓骨头。下端较长,超过股骨部分叫外踝。

⑤足骨分跗骨跖骨趾骨。

跗骨共7块。分别是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和楔骨。跗骨位于足的后半部。

跖骨共5块,近端与跗骨相关节,远端与趾骨相关节。

趾骨共14块。拇趾有两节趾骨,其余均有3节趾骨。

第三节 关节结构知识

一、关节结构

关节结构包括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两部分。

1、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关节面多有一凸一凹两个关节面,由光滑的关节软骨构成。

(2)关节囊附着于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上,密封关节腔。分为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厚

而坚韧,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内层为滑膜层,薄而柔润,由

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的滑膜层形成滑膜皱壁,起到补充关节空隙和分泌润滑液的作用;有

的向外膨出成为滑液囊。

(3)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所围成的腔隙叫关节腔。腔内有滑液。腔内压力为负压,

对稳定关节起着重要作用。

2、辅助结构有关节盘(或称关节内软骨垫)、关节盂缘、滑膜皱襞和关节韧带等。

(1)关节盘由纤维软骨构成,常似圆盘状或半月状。中间薄周边厚,位于两关节之间,

周缘与关节囊愈合,具有减轻冲撞和震动的作用。

(2)关节盂缘是附着在关节窝周围的纤维软骨环。有增大关节面、加深关节窝,使关节

更加稳固的作用,肩、髋关节均有之。

(3)滑膜皱襞,起着补充关节空隙和分泌润滑液的作用。

(4)关节韧带分布在关节周围或关节内。具有连结两关节骨,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

二、各部位关节结构

1、下颌关节下颌关节是由颞骨的下颌窝与下颌骨下颌头构成,关节内有关节盘。下颌关

节为联合关节,必须同时活动,完成张口、闭口、前伸、后缩及向侧方运动等。由于下颌关

节囊的前壁较松,缺乏韧带加强,在过大张口时,下颌头滑到下颌窝前部而不甚稳定,故易

发生下颌骨向前脱位。

2、肩关节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囊附着在关节盂缘和肱骨解剖

颈上,极为松弛,可使两关节面分离达2.5厘米。关节囊上有喙肱韧带,前有盂肱韧带加强。

整个肩关节的上前方有喙突,正上方有肩峰和喙肩韧带保护。

3、肘关节,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三个关节共在同一关节囊而构成。

(1)肱尺关节,是肘关节的主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的关节凹构成。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上端的桡切迹构成。

伸肘时,前臂与上臂不在一条直线上,两者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角度,这个角叫提携

角(男性约165度,女性约135度)。当处理肱骨下段骨折时,要注意恢复提携角。另外,伸

肘时鹰嘴的尖端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成一直线;肘屈90度时,三点则变为一个等腰三角形,

即鹰嘴朝下,内、外踝在上。这三点关系的改变有利于鉴别肘部骨折的部位;如鹰嘴骨骨折

或肘关节脱位时,三点的关系变为异常;如三点关系正常,可以排除肘关节骨折,而应考虑

肱骨踝上骨折。

4.手关节手关节由桡腕关节和腕骨间关节构成。

(1)桡腕关节由桡骨腕关节面和尺骨下端关节盘的下面构成关节窝;舟骨、月骨和三角

骨互以骨间韧带相连构成关节头。关节囊宽阔松弛,囊外有韧带增强。

(2)腕骨间关节由近侧列腕骨的远侧面与远侧列腕骨的近侧面构成。

5、腕掌关节腕掌关节由远侧列4块腕骨与5块掌骨底的关节面构成。关节活动范围很小。

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和第一掌骨构成,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及对掌运动。

6、掌指关节掌指关节由5块掌骨和第一节指骨底构成。

7、指关节指关节由各节指骨连结而成。

8、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由骶骨耳状面和髂骨耳状面构成。有关节囊,但很小,囊壁很紧张。

关节前面有骶髂前韧带;后面有骶髂后短韧带和能够后长韧带;后上方有连结髂骨、骶骨粗

隆的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关节有轻微活动,妇女比男子活动稍大。

9、髋关节,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髋臼很深,它与髋臼盂缘和横韧带一起将股骨

头包起来。关节囊很坚韧,不但包绕关节,还包绕股骨颈。关节囊前为骼股韧带,限制髓关

节过伸;前下方为耻骨囊韧带,限制大腿外展;后面为坐骨囊韧带,限制大腿的内收。

10、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一个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

和髌骨关节面构成。

滑膜腔被两条交叉韧带分割。前、后两条交叉韧带有防止胫骨前、后移动的作用。膝关

节有月牙状的关节盘叫半月板,其内侧大,外侧小,该板有润滑、缓冲和保护关节面的作用。

膝关节囊坚韧,前、后有肌肉、肌腱、韧带保护。关节囊的前壁有髌骨和髌韧带;两侧有胫、

11、踝关节踝关节由胫骨下端及内踝、腓骨外踝与距骨构成。关节囊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三角韧带)从内侧将内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连接起来;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连结腓骨、距骨和跟骨。

第四节肌肉结构知识

肌组织的肌细胞呈细丝状,称为肌纤维,其特征是能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缩短,产生收缩,以保证机体的各种运动。肌肉组织按其形态与功能,可分为平滑肌、骨骼肌与心肌。

结构特征:肌细胞呈长圆柱形或梭形,一般称为肌纤维,肌细胞之间排列紧密,细胞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

当肌肉损伤时,可引起出血及神经损伤。

肌组织的分类如下:

骨骼肌(分布在骨骼上)

肌组织心肌(分布在心脏)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和血管壁上)

肌肉在人体内的分布极其广泛,全身肌肉约有500余块,其重量约占体重40%,而四肢肌肉约占肌肉总重量的80%。肌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和放松。收缩时肌肉缩短,横断面增大,松弛时则相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兴奋使肌肉经常保持持续性的轻微收缩状态,这种状态叫肌紧张,肌紧张可使身体维持一定的姿势。实际上,人在静止时,肌肉仍然处于稍微收缩的状态中。

一、肌肉的构造

每块肌肉都是由许多肌纤维集合起来组成一个肌束,再由许多小的肌束合并成一个大的肌束,最后由若干个大的肌束合并成整块肌肉。整块肌肉的外围都由结缔组织薄膜包裹着,称肌外衣,它向肌肉两端的延续部分称为肌健。肌肉借肌腥附着于骨膜、筋膜和关节囊的表面。肌键没有收缩能力,但有很大的抵抗力。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筋膜有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浅筋膜(皮下筋膜)位于皮肤的深面,是含脂肪成分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通常所说的筋膜(或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层。深筋膜在四肢最发达,包被在每块肌肉的周围,并深入各群肌肉之间,形成肌间隔,最后连于骨膜上。筋膜的作用是分隔肌群中的肌肉,使深层肌肉在工作时具有同等的工作条件。在病理情况下,筋膜能够限制炎症的扩散。

2、腱鞘腱鞘是由两层结缔组织构成的长管。套在肌腱上,两层膜之间有滑液,运动时可减少肌健和骨之间的摩擦。

三、肌肉分类

1、按形状分类以肌肉的外形轮廓可分为长肌、短肌、轮匝肌和阔肌。

2、按肌头数目分类有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等。每个头各有一个起点,由两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为二头肌,其余依此类推。

四、肌肉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与弹性肌肉受外力时长度增加,这种特性叫伸展性。当外力解除后,肌肉恢复原来的长度,称为肌肉的弹性。

2、黏滞性肌肉收缩时。肌纤维之间摩擦产生阻力,是由于肌肉的黏滞性引起的。气候寒冷时,肌肉的黏滞性增大、所以在各项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使体温升高,以减小肌肉的黏滞性。

五、使上肢各关节运动的肌群

1、斜方肌位于背部和项部的皮下,一侧呈三角形,两侧相合呈斜方形,肌纤维分上、中、下三部分。

(1)起点枕外粗隆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

(2)止点肩胛冈,肩峰,锁骨外3分之1处。

篇三:按摩手法基础知识

按摩手法基础知识

一:

1、按摩时间与间隔

人体经络按摩每天1-2次为宜,如每天1次效果更好,如每天2次上午1次,下午1次睡觉前为宜,每次按摩时间为30-45分钟,较为合适,一般疾病10次为1个疗程,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为宜。

2、要求

手法熟练,运用恰当,掌握手法要领,达到得心应手,均匀有力、持久、柔和,由轻到重,由表到里。

3、口诀

清洁洗手剪指甲,根据伤情施手法

紧贴皮肤莫擦破,感受反映勤观察

二、按摩的注意事项:(六点)

1、人体的天顶穴(百会穴),中午12点时不能按摩;海底穴(涌泉穴),晚上12点时不能按摩。

2、女性经期不能乱按摩

按摩主要是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但女性月经期间进行按摩,不仅不能缓解疲劳,反而会增加月经血流量,给身体带来危害,特别是背部。

3、具有扩散和传染性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关节结核、恶心肿瘤及局部感染炎症。

4、酒后,太阳穴,利轻、不利重。

5、饭前饭后半个小时不能按摩

人在饭食后,血流量加快,胃濡量增加,此时按摩易引起呕吐、胸闷不良反应,如空腹进行按摩,因体表有很多穴位通过经络与胃相联系,当体表按摩的刺激反射性引起胃濡量时,造成胃空磨,易损害胃黏膜而诱发胃病,所以空腹半小时候饭后半小时不宜按摩。

6、人中穴不能乱掐

人中穴不是再任何时都能掐的,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严重感染、中毒、代谢性疾病,所以千万不能乱掐人中穴。

7、在运动或劳动损伤时,使身体的某些部位撞伤或扭伤,这时不能用手法去揉或捏,因为股指受损后,会有大量的渗土物,骨质本身也变得十分脆弱,这时按摩只能加剧病情,所以不能及时的按摩或用冷水,最好的方法用芦荟胶。

三、人体的主要麻经:(4处)

1、肘关节处;

2、足关节处;

3、背关节处;

4、虎口关节处;

四、人体的主要神经:(3点)

1、虎口穴处;

2、穴处;

3、长穴处;

五、任意按摩手或手法:(16点)

1、按法—指按法

按法是按摩手法中较为基本的手法,是以手指、手掌的不同部位或肘尖,置于经穴或体表其它部位,逐渐用力加压的手法。

分为指按摩、掌按法和肘按法。

3、摩法—指摩法

摩法就是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或以手掌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有节奏的有规律地做直线或环形摩擦的手法包括指摩法和掌摩法。

3、推法—拇指平推法

推法就是用拇指或手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某一穴位或某一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的按摩手法。

推法在成人按摩中的应用主要是平推法,在小儿按摩中的应用有直推、分推、旋推等,平推是直线的单向运动,体表受力较小,但推行速度相对缓慢,其忌为推动气血的运行,但平推法是单向运动,对体表压力较大,速度亦较慢,不要求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4、拿法

按摩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于其余四指相对合,呈钳形,持续而有节律地提拿施部位肌筋的手法叫拿法。

5、揉法——指揉法

以指掌吸定在施术部位,进行左右、前后的轻柔缓和的内旋、外旋、带动肩部皮下组织的手法脚揉法。

6、捏法

捏法是按摩者以手指的对合力,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点进行反复交替对捏的一种按摩操作手法。

7、振法

以手掌或掌指自然伸直着力于施术部位,用腕部作积聚而细微的撮动,称为振法。

8、拍法

拍法是指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处做屈曲,用手腕部摆动,带动虚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

9、压法

用拇指面、掌面或肘部展背广口嘴突为着力点,按压体表治疗部位,称为压法。

10、搓法

用手手掌面挟住肢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称用力,做方向相反的来回快速搓揉或做顺时针回环搓揉,即双掌对搓的动作称为搓法。

11、滚法

滚法具有体表接触面积大,成绩力最佳而具有十分柔和的特征,整个手法动作是由两部分协调来共同完成而组成的

复合式手法动作。

12、点法

以指端、肘尖或屈曲指关节,突起部位着立于施术部位或穴位,按而压之戳而点之,成点法。

13、弹筋法

弹筋法,由捏法与提法复合组成。

14、擦法

以指腹或掌指而着力于施术部位,触于皮表,循于肌肤,往返推擦或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的方法称擦法。

15、抖法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肢之端,微微用力做小幅度的上下连续抖动,使患肢关节、肌肉有松动感,称为抖法。

16、梳法

以手指或掌背部于施术部位往返梳动,形如梳头,实为梳理的方法,称为梳法。


按摩基础知识三千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45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