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5000字经济论文

5000字经济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10 11:17:42 | 移动端:5000字经济论文

篇一:经济发展模式论文5000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

1100210214 黄光欣

[关键词] 发展现 发展模式 历史互动

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三代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发展观。(见表1)

发展观一方面引导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蕴涵在发展模式之中。因此,一个国家发展 观的形成与演变,与这个国家发展模式的演变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理论思考的产物,也是对建国以

来中国几代领导人发展观扬弃的结果。

本文通过分析发展模式与发展观的互动,对中国发展观演变过程进行历史的考察,以

探寻中国发展观演变的特点、规律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情况一览表

(1)

第一代发展观: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49—1978年)

① 特定的历史背景

② 基本历史特征

③ 形成和演化大致经历了两大时期

第一代发展观特定的历史背景:

首先,中国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借鉴了苏联的发展观;

其次, 当时形成的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根本性的影响);

第三,当时的“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中对中国的发展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一代发展观基本历史特征:

强调实现工业化,虽然在1964年提 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

工业化是最为突出的目标;在发展标准上,强调工农业总产值规模,特别是强调工业总产值

及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的提高;在发展途径上,强调经济增长优先,实际上将经济增长

等同于经济发展;在发展重点上,强调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强调

外延式与粗放式发展方式;在发展型式上,强调通过资本的积累来寻求发展的源泉;在区域

发展模式上,强调地区间均衡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在发展态势上,强调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层面上,侧重强调经济层面的发展。

第一代发展观的形成和演化大致经历了两大时期:

—1955年是酝酿和形成时期。1949年9月,《共同纲领》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稳

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工业化开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第一代发展观开始萌发。

1952年8月,中财委提出的“一五”计划的轮廓草案中提出,“一五”计划时期建设的重点是重

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开始被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

过的“一五”计划集中体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基

本理念,中国的第一代发展观初步形成。

1956—19798年是实施和发展的时期。首先,第一代发展观进一步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

与规模。其次,进一步强调生产关系方面的制度变革促进发展的动力作用。第三,进一步强

调区域平衡发展。第四,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一度被置于发展的优先位置。中共中央

针对美国对越南的军事行动作出了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要进行备战,要搞三线工业基

地建设。此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优先位置。

第一代发展观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是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

顺应了中国发展初期

阶段通过工业化奠定发展初步基础的要求,其中一些方面,例如强调工业化、强

调重工业的理念是合理的。但是,总起来看,这一发展观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和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框架内形成的,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系列误

解的基础上的,是通过行政手段实施的,因此,在实践中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模

式上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严重脱节,出现了类似于当时其

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

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些问题已经发展到极端,传统经济体制和传

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也标志着这些问题在这一发展观的框架内难以解决。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国民经济调整的实施,客观上需要对这一发展观进行

历史的扬弃,构建新的发展观。

第二代发展观: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

① 特定的历史背景

② 历史背景赋予第二代发展观诸多特征

③ 形成和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二代发展观的形成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首先,从政治上看,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经济发展没有受到政治局面变

化的冲击;其次,从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看,开始从主观主义走向尊重经济规律;第三,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发展处在“双轨制”的体制环境中;第四,

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和平与发展是这一时期世界的主题;第五,这一时期是中国领导人理

论创新全面推进的时期,发展观的发展受到理论创新成果的支持。

上述特定的历史背景赋予的诸多特征:

与第一代发展观相对应,第二代发展观也具有十个基本特点:在发展目标上,开始超越

单纯的工业化,而强调现代化;在发展标准上,开始超越单纯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强调国

内生产总值这一内涵更为深刻全面的发展指标;在发展途径上,超越增长优先的理念,开始

强调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统一起来;在发展重点上,超越单纯的重工业,将包括轻工业和

重工业在内的整个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在发展方式上,超越片面的外延式与粗放式经济增长

方式,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和集约式的转变;从发展型式上,超越积累优先的发

展战略,推进积累与消费并举的发展型式;在区域发展上,超越单纯的均衡发展,实施非均

衡发展战略;在发展动力上,超越单纯的生产关系革命的误区,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

放;在发展态势上,继续保持赶超的姿态;在发展层面上,超越经济发展的层面,开始强调

兼顾社会的发展。

第二代发展观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1978—1981年是第二代发展观酝酿和初步形成的阶段。

1982—1988年是第二代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阶段。第二代发展观发展的基本层是逐渐形成了分步实现现代化、以改革和开放促进发展的思想。

1989—1994年是第二代发展观在曲折中走向成熟和定型的阶段。第二代发展观不仅在

理论上全面定型,而且在实践上开始全面实施。

1979年以来,中国形成的第二代发展观,即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

一方面,鉴于第一代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而相对忽视

经济发展,第二代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试图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第一代发展观中一些消极层面的扬弃是十分困难的,第二代发展观继

承了第一代发展观的一些要素,但同时它也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此出现了

新的问题,即虽然开始强调经济发展,但是相应忽视了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生

态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层面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总之,中国形成的第二代发展观仍然有许多问题,必须对原有发展观进行进

一步的扬弃和发展。于是,便有了第三代发展观的出现。

第三代发展观: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1995年以来)

① 第三代发展观历史背景

② 第三代发展观的集中表述

③ 第三代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观念理论体系

④ 第三代发展观的突出特点

⑤ 第三代发展观的逐渐形成

第三代发展历史背景:

从国内来看,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发展观和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即从原有的“双轨制”体制环境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其次,从国际上看,整个世界的发展观都开始出现重大转向,即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观转向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全面发展观;第三,从中国的发展态势来看, “和平发展”方针的提出,也推动着发展观的快速转型。

第三代发展观的集中表述:(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五个统筹”。这一表述和“五个统筹”的提出标志着第三代发展观的正式形成。这也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观的概念。

第三代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观念理论体系:

第三代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观念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强调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下述四个层面:一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以前的发展观强调以物、以经济为本,以增长为本,而新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即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二是发展优先的发展主体观,即将发展而不是增长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三是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观,即通过“五个统筹”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协调发展;四是内源发展的发展动力观,即强调通过调动民众和企业的参与性,形成整个社会的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前述两代发展观相比,第三代发展观具有突出的特点:

在发展目标上,将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发展标准上,将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因素在内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发展的衡量标准;在发展途径上,将发展置于优先于增长的位置;在发展重点上,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作为发展的重点和立足点;在发展方式上,将内涵式与集约式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在发展型式上,继续强调积累和消费并举;在区域发展上,强调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动力上,

强调通过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态势上,采取“和平发展”的姿态;在发展层面上,不仅强调经济发展,更强调社会、人、生态的发展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

第三代发展观也是逐渐形成的:具体而言,包括三个阶段:

萌芽和酝酿的阶段,从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到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 形成与提出的阶段,从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到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实施和发展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发展观以来,党和政府开始实施新发展观。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原有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发展的不协调性、不公平性、不可持续性。这种状况表明,必须对原有发展观进行进一步的扬弃和发展。第三代发展观需要继续的成熟与完善。

首先,三代发展观虽然在有关发展的具体层面上有重大区别,但是贯穿一个深层次的共同点,即发展的指向都是为了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崛起。无论是第一代发展观对经济增长的强调,第二代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的强调,还是第三代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强调,都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诉求。无论今后中国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发生什么变化,这一主题将是不变的。

其次,三代发展观本身都呈现出历史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三代发展观的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扬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日趋走向全面、科学。三代发展观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历史性特征。三代发展观之间既有连续性,又有差异性。每一个新的发展观都是对原有发展观的扬弃与发展。第一代发展观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脱节的问题,第二代发展观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又产生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第三代发展观则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发展观的演变呈现出与社会主义的终极发展目标、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目标、现代经济成长规律以及社会进步规律逐渐契合的趋向,表现出明显的发展性特征。

第三,发展观的演变与发展模式的演变是互动的。每一代发展观都体现经济成长特定历史阶段上的根本要求,每代发展观都有特定历史使命。每一种发展观的演变总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从而难以维系的情况下才被扬弃。因此,在未来的发展探索上,应该努力增强发展观的主动性与前瞻性。

第四,中国发展观的演变与国际上发展观的演变走向一致,中国发展观的演变是全球发展观演变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国从强调经济增长到强调经济发展,再到强

篇二:5000字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研究

李蓉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0213)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当前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了许多重要的经典,同时乡村文化生活的精神品质得到一个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也出现了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不足,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出现的一些困境,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提出了一些建设方略,努力实现目标,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困境;方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陈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生命之魂,是建设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对于加快乡村的发展,推动乡村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培育、践行需要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涵养。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生活日益变得活跃起来。

一、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四个层面:

(1)物态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物态文化包括乡村的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就以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为例,对周围的村落中的古树进行了一个详细调查,查明可列入古树木范畴的有67株,分布在包河区四个街道的村落中。这些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16棵,其中包括1000年以上的槐树和银杏树各一棵。古树往往承载着一个村落,一个地区的历史变迁,古树背后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氛围,有的古树有一个或几个传说,这些传说的年代贯穿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的古树树龄比村落的历史还要长,成为历史的变迁的记录者;根据古树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这里的气候变化。

(2)行为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文化大致包括了民风民俗、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据统计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家家都有学习花鼓灯舞蹈的传统。当地的村民自发成立了“花鼓灯农民艺术团”,在2005年的时候,该艺术团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还有河北承德的剪纸,当地的村民在过新年的时候都会贴上窗花,这是他们那里的一个重要传统民俗。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族,铭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的剪纸是乡村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活动。因为较少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剪纸保留了大量古老的风俗和文化。贴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花卉、灯彩花、草虫鱼兽、门窗花饰等等,百般变化,寓意多端,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人们喜闻乐见。

(3)制度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文化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社会约定等。据了解在云南的很多乡村,它们那里有着非常好的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传统,民风真诚淳厚,各地乡村都有着非常规范的乡约。乡约就是乡民们基于一定的血缘和血缘关

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及组织。传统的乡约在中国的社会秩序构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化乡里,促进乡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效。还有效的保护了当地的环境资源、公共财产安全、村民和谐和尊老爱幼的风气。

(4)精神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梳理、精神的塑造、道德修养的熏陶、文化科学知识的交育、素质能力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引导等方面,另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中还包括了宗教文化、孝文化等。现如今,在广大的农村,修寺庙、传统节日求神拜佛的现象非常常见,这些活动聚集了几乎所有的村民,显示出这个村庄的团结与强大。这种组织化,如果能善加引导就能够提高农村宗族组织的内聚力、强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组织意识、培养农民的集体意识观念。不能放任发展,否则会影响乡村的安定,所以我们要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要加强引导。

二、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传统文化是乡村的一个重要支柱因素,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村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持资源。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在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我们大家忽视的问题。

(1)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冲击。现代科技的的高歌猛进,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日渐消远,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民俗传统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儿。培育乡村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土壤”的退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传统民俗文化和精神价值,这是许多传统民俗文化被逐渐淡化与矮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必定陷入一种感性化、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梳理经典和陷于肤浅。

(2)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重视不足。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一些,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然而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应该坚持全方位协调的科学发展,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由于地方政府对于文化建设认识上的缺位,往往做不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3)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农民的需求不成比例。农民老百姓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这些农民群众不仅需要物质生活方面的改善,还需要精神生活层次的一个提高。在当今的新形势下,农民群众虽然说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脑等欣赏到各类文体活动,但是这些文体活动总是和普通的农民群众有很大的距离感。,缺少很多喜闻乐见的形式,缺乏与农民群众交流的艺术,形式与农民的需求不相适应,内容与农民群众脱节。不少的电影电视不是反映高富帅就是反映白富美,不是反映争权夺利就是反映尔我诈,争对普通农村老百姓喜欢的经典传统文化少之又少,与农民群众的需求不匹配,这些都给农村老百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4)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渐淡隐。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建设也有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农村的文化层次很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使得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观念被无情的打破,受到现代化越来越强的冲击,这使得许多农民群众找不到方向于是跟风,随大流成了农民群众的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日益滋长,导致了农村群众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此更加影响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进程。邓小平指出:“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在影响着人们。这种习惯势力就是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提高群众思想素质,增强马克思主义群众基础的需要。旗帜就是方向,农民解放思想的解放,必须要有先进思想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乡村传统文化的建设就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次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将它们转变成农村老百姓的一个自觉追求。

三、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方略

首先,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尽心策划,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反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们的行为目标和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群体的一个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是乡村群体的精神动力和引以为豪的财富。所以,要高度重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要组织专业人员精心策划专题实践活动,形成长效机制,避免一阵风,走形式,喊口号;要组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

其次,要大力宣传,创新形式,打造平台,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高度概括为24个字,但是内涵丰富,覆盖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涉及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等多个角度。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一举两得,一举多得的目标。这就要积极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台、杂志等媒体,积极利用我国乡村的一些特色活动比如喜剧、山歌、舞蹈等来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开展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并且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糅合在活动中,让人们在娱乐休闲当中,既学习、了解、感受到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学习,认识和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再次,我们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头脑,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是孕育人才的摇篮。一方面,要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各层次类别的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编撰相应的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蕴含其中,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能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健康的人格,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理想。另一方面,要结合师生的需要,开展一些丰富的文体活动。比如说,开展关于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辩论赛,让学生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的去了解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得到熏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

最后,要大力挖掘乡村的旅游资源,发挥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全国上下的乡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弘扬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的作用。比如一些古老的建筑、戏剧、舞蹈等都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和宣传教育价值。一方面,要大力保护乡村的旅游资源,比如对一些名人故居进行开发,还有关于名山,名水背后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内涵,将它们融入到大有的解说词当中去,从而引起到教育,熏陶广大游客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吧全国各地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杰出人物、感人事迹、风土人

情制成宣传册,从而使得我国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使其更加生活化,系统化,让我国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钟永圣.传承与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解读[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4] 谷中原,吴晓林.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束维兵.安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注入“文化”元素[J]. 兰台世界,2012(7):40-45.

[6] 熊杰宏.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278-281.

[7] 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中国文化研究,2014(3):25-28.

[8] 殷忠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 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9):87-93.

[9] 孙志毅,邹唯.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J]. 农村经济,2005(1):14-23.

[10] 张树昭.立足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论中华文化自信[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69-70.

Study on Construction for Rura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Horiz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rong

( Jiangsu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Zhenjiang 210213)

Abstract: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At present, China's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of rural areas has retained many of the important classics, while the spiritual quality of rural cultural lif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However, China has also appeared on the rural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country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Aiming at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ountryside, we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build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goal,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Key words: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rura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dilemma,strategies

篇三:合同法5000字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

《合同法》结业论文

学号:1210100b33

姓名:杨威然

班级:12级机械类11班

专业:机械类专业

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

杨威然

内容摘要: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发达和限制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它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基本原则,是保障市场安全,有序运行重要法律原则。在现代市场社会中,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高度发达,诚信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原则被广泛地应用。《合同法》不仅将诚信原则确立为本法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将这一原则确定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已成为贯穿整个《合同法》的基本理念。。其本质是要求一切民事主体在市场活动中都必须恪守诺言,讲究信用,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谋求自己的利益。在具体的合同履行业务操作中,正确理解和适用诚信原则,对于合同当事人恰当地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保障己方的合法权益,以及处理相关的纠纷案件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诚信、合同法、法律

一、中国诚信的含义及诚信原则的继承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名扬天下的礼仪之邦,有着崇尚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并把诚实守信作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伦常规范。一些流传至今、广为传诵的成语典故,如“一言为定,一诺千金,信誓旦旦,言而有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 等等就浓缩了对诚信重要性认识的精华。追溯到先秦儒家。孔、孟、荀子把诚信从做人之道扩展到治世之道,具有促进道德完善、家庭和睦、国家兴旺和天下安宁的多种社会功能。三国时,诚信的当时模式“义”帮助蜀国在 三分天下中有了一席之位,之后又日渐形成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诚信文化;利用人格诚信关系,自明清以来,中国人逐渐冲破了“要想富,男力田女织布”的重农思想,开始“求富于市”,在寻求财富的漫长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一条不可违背的法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个“道”就是商业经济和资本运作的规律。为此商人们一直坚持义利并重,讲求诚信“利从诚中出,誉从信中来”认为这样做才是走了正道,才是诚商正贾,才能取得好的效益。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历来将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作为重要的商业道德。

作为法律上的诚信原则的伦理基础是“诚”和“信”,作为个人的内在德性的“诚”,也就是诚实,这种诚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现;信则是个人对他人产生的信任。古往今来,诚实和信用都是人与人发生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强调“民以诚而立”,并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儒家道德的基本范畴。诚实和信用也往往被作为区分善恶的分水岭,是支撑社会的道德支支点。儒家文化“言必行,行必果”信用被中国传统道德提升为立人与立国之本。

我国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在近代民事立法中仿效了大陆法系的传统,从德国、日本等国继受了这一术语。诚实信用原则源自罗马法学家所崇尚的“善意与衡平”等自然法思想,在实践中来自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所谓诚信契约,是指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要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由诚信契约发生的诉讼称为诚信诉讼,在诚信诉讼中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不受契约字面表述的约束,而可依照公平正义的原则进行裁判,并可以对当事人

的约定进行干预,在现代的合同立法中将这一思想加以援用和

发展。

二、浅析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与功能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同时由于诚实信用原则本身内含法律之公平正义之价值,因此在对有关模糊性,不周延的法律规定解释时,依诚实信用原则加以解释,并通过这一解释达到法律具体化之目的。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能因其所使用的文义词句不当,未能将其真实意思表达清楚;或者因为法律知识懂得少,而未能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合同难以正确履行,从而发生纠纷,因合同条文不清发生争议以后,法院法官或仲裁机关通过事实和法律,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考虑合同的性质和目的,合同签约地的习惯等探求出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以正确、合理地解释合同,以阐明事实之应有的法律含义,以及法律应有的价值含义,从而使案件得到公正的裁决。

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完成约定的义务,如交付货物、提供服务、支付报酬或价款、完成工作、保守秘密等。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所以要磋商和订立合同,以自己的某种具有价值的东西去与别人交换,无非是期望能获得更大的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这一价值能否实现完全有赖于双方订立的合同能否真正得以履行。如果仅仅是订立了合同而没有实际履行合同,那么不但为争取签约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而且还可能招致经济上和信誉上的严重损失。因此,履行合同是实现合同目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也使履行问题成为合同法实践中最容易出现争议的问题。

诚实信用原则确立的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参与交易的各方当事人所应严格遵守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它要求行为人本着真诚、真实、恪守信用的原则和精神,以善意的主观意识和行为方式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法》颁布之前,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合同、守信用”就是这一原则的相关内容在合同关系中的体现。

《合同法》不仅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本法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将这一原则确定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显见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已成为贯穿整个《合同法》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具体的合同业务操作中,正确理解和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对于合同当事人恰当地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保障己方的合法权益,以及律师处理相关的纠纷案件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此规定可以理解为在合同履行问题上将诚实信用作为基本原则的确认。从字面上看,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以“诚实商人”的形象参加经济活动。从内容上看,诚实信用原则并没有确定的内涵,因而有无限的适用范围。即它实际上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内容极富于弹性和不确定,有待于就特定案件予以具体化,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三、实际生产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作用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人们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易就在于相互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我把商品卖给你,你再把钱给我,交易完成。我先把商品放心大胆的交到你

手上,乃是基于我相信你会对我支付相应的价款。如果别人都说你耍无赖,是一个不讲信用的小人,恐怕我也不会放心的先把商品交给你。也许可以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能阻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会涵盖所有的交易领域,而且在此情况下,由于缺乏信任,卖方也有可能怀疑买方的钱是不是真钱,买方怀疑卖方的货是不是假货。所以说信用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没有信用也就没有商品经济。

信用秩序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和保持一种可以大致确定的预期,以便利市场交易主体的相互交往和行为。只有在确定的预期的情况下。我们才会进行一切社会交往和活动,我们才会放心大胆的把钱存入银行,而不担心被国家吞掉;我们才会放心的与人交易,不会担心对方携款(物)私逃。由此可见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有多大。但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预期在制度上很难得到保障,以前由于“熟人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小,靠社会的舆论和道德观念就可以保障人们的这种预期。但在如今流动性极强的社会中,单靠道德观念已不能保证,所以人们一方面通过事先了解对方的财产、声誉确立合理的预期,另一方面在出现纠纷后,法律能提供相关的制度来保障人们的合理预期,于是,诚信原则有了它的现实的土壤。可以通过诚信原则这一弹性条款确立相关的法律制度。

四、当今社会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

当今众多国人对古人的诚信品质有所继承,但没能很海鸥地发扬光大。特别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又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经济社会制度都还不健全,法规也不完善,传统的人格诚信已几近支离破碎,现代的系统诚信尚具雏形,企业的市场交往、文化积淀、商业联系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未完全成型。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诚信的缺失相当严重,形势不容乐观。

隐藏在经济繁荣背后的是市场状况的混乱无序。近几年来,股市中的个别上市公司的造假事件以及企业之间形成的三角债关系层出不穷,恶意拖欠资金、合同欺诈,以次充好,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泛滥。甚至法院这种权威的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尊重,打官司完全是去争一个管辖地。这种状况人为加大了市场运行成本,使交易不畅,甚至于逐步萎缩,市场经济面临危机。不讲诚实信用的现象逐渐由少到多,从个别到普遍 ,众多国人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金钱、名利、声望中迷失了自我,丢弃了诚信,使全国上下诚信度严重缺失,打造诚信已迫在眉睫 。

五.针对信用缺失问题几点建议 :

1.在立法领域必须把诚实信用原则的相关立法建立健全起来。 加快民法典的建设,把诚实信用原则在各单行法方面的应用具体化,加强可操作性是维护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步骤。这样做可达到如下效果:

(1)能够有效界定民事行为及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使民事行为的责任明晰。

(2)针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应杜绝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从而抑制企业的侥幸心理,减少短期经济行为。

(3)完善司法救济制度,使法官的自由载量更加透明,操作性更强。

2.建立履盖全社会的信用登记制度和监督制度。 其目的在于使公众了解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的信用记录,对不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违规操作造成资产损失的企业及从业人员以及逃废债务的企业开列“黑名单”,从而判断与对方交易的风险,拥有好的信用记录档案,人人乐于与之交易,信用记录就可以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最大无形资产。

3. 加强教育宣传,立足于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思想观念上端正对诚信的意识观念看法,使自觉崇尚诚信蔚然成风。

治病得先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便药到病除。诚信的缺失主要症结在于利益所趋,或是为了钱,或是为了名,或是为了利,贪图眼前一己之私,鼠目寸光,贻误终身,危害社会。针对这种情形,就要利用好各个媒体、载体加大教育宣传攻势,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引导人们高瞻远瞩、立足长远、放眼未来,最起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让小到幼儿园小朋友、大到老年人,男女老少都红红火火地学起来,让那感人的词句、有趣的故事在市民中广为流传,让自觉崇尚诚信蔚然成风。

六、总结

诚实信用原则是整个市场经济的道德论理基础,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强化诚实信用意识,建立诚信体系,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于者。每个市场主体都必须以诚实信原则来要求自己在合同的订立履行,终止后相关事务的处理以及合同纠纷的解决等方面都应以诚信、公平等理念来指导行为,以维护诚实信用原则的崇高地位,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开主编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合同法》

[2]张力 刘天善主编:《经济法教程》

[3]梁慧星:《民法解释学》

[4]邵晓黎:《诚信文录一百则》读后

[5]张淮光 张 帆:《论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6]郑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规范研究》


5000字经济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338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