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3000字左右的文学类论文综述

3000字左右的文学类论文综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10 10:22:51 | 移动端:3000字左右的文学类论文综述

篇一:文学类201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文 献 综 述

近年余华、莫言小说“残酷叙述”研究文献综述(黑

体,小二,居中,不设副标题)

学生姓名 (宋体四号)

分 院

班 级号

2014年12月20日(黑体四号居中)

近年余华、莫言小说“残酷叙述”研究综述(黑体三号居中

同。必须与封面题目完全一致。)

摘 要:同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受关注的作家,余华和莫言的小说创作有着不尽相同的“残酷叙述”特征。对这类特征的研究,2000年以来渐成评论界关注的重点。对余华“残酷叙述”的研究可分为三类:叙述的表象和特点、叙述的形成原因,以及叙述的内涵意蕴;对莫言作品“残酷叙述”的研究,则主要从具体作品的叙述研究,和叙述的意义两方面入手;而将二者的“残酷叙述”加以比较的研究,目前尚且少见,但也已呈现出由表及里的深入发展趋势。

关键词:余华;莫言;残酷叙述;比较;综述

一、引 言(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居中,下同)

“残酷叙述”是指一种以暴力、血腥、死亡为主要载体,表达作家对现实人生独特思考的叙述方式。这一概念本身尚未得到明确界定,但在当代中国文坛已然得到许多作家的实践。余华和莫言的部分中、长篇小说可称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对于这种另类的创作方式,评论界给予了一定的重视,特别是余华在8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对而言,对莫言作品的研究在这方面还有待深入。而将二者加以对照的分析探讨,无疑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正文文字,宋体小四,1.5倍行间距)

二、余华小说“残酷叙述”相关研究

(一)叙述的表征(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居左缩进二格,下同) 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像是在有意进行“残酷”的展览:《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死亡叙述》、《古典爱情》等等,无不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血腥和死亡,挑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驱使评论

者们纷纷进行探讨、分析。

姚温丽《另类的血腥、暴力和死亡——读余华80年代中后期作品有感》从三方面解读了余华作品的艺术手法:极度冷静的客观描写,荒诞而引人深思的“表演手法”,以及“身体叙事”的写法。认为余华“让笔下的人物走向死亡,实际上是走向生命,是向死而生。”①分析较为客观、全面,但并未深入。

抓住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象”, 叶淑媛《论余华先锋小说的死亡意象——兼及先锋小说的意象化及影响》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死亡意象的确立在于反复描写暴力、血腥和死;其意蕴丰富,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入会礼”②、“死亡本能的外化”,是一种象征存在虚无的终极指归。

也有论者将余华早期小说中的“暴力”进行细分。如千利江《论余华早期“暴力”小说的两种向度》在作品细读中得出结论:《现实一种》属于“单纯的暴力堆砌”,是出于“骨子里的喜欢”而没有真实可信的基础;《一九八六年》的情节则“与正常的、合理的世界形态完好地契合”③,是对历史“作寓言化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苦难的深切关注和人的存在价值的思考。”细读的态度值得赞赏,但以“真实可信”为标准来判别余华作品中“虚伪的形式”,未免有偏颇之嫌。

结合“暴力”与“死亡”,胡军和张瑞英分别指出余华的叙述方式所带来的利与弊。胡军在《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与死亡叙述》中说,余华“揭示了中国社会和历史无处不在的暴力现象以及暴力的深层精神结构和运作机制。但其虚无主义创作精神使其过分的迷恋暴力的激情、死亡的灿烂”④,批判的力度也因此被稀释。同样,张瑞英在《论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与死亡叙述》中肯定了“对暴力的关注”,能迫使人们“注视历史的暴力性,从而对那些暴力性的历史后果有所警醒”⑤;而“对死亡状态的叙述还原使余华小说对死亡事件的历史观照超越了道德判断,从而可能以个体生命对某种历史事件进行个性化的体验和解读。”但是,“对历史暴力的抽象化和审美化”,也导致了“对历史道义和人生苦难的虚无化和抽象化。” ①姚温丽:“另类的血腥、暴力和死亡——读余华80年代中后期作品有感”,《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6期。

②叶淑媛:“论余华先锋小说的死亡意象——兼及先锋小说的意象化及影响”,《玉林师范学院院报》,2010年第31卷第4期。

③千利江:“论余华早期‘暴力’小说的两种向度”,《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6期。

④胡军:“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与死亡叙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⑤张瑞英:“论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与死亡叙述”,《文史哲》,2006年第3期。(脚注宋体小五,单倍行距,每页单独编号)

杜光霞在《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论余华前期小说的表现主义特征》中认为,余华前期的小说“展示了一个阴郁、冷酷、恐怖、血腥、完全丧失理性的荒谬世界”①。而在“表面的冷酷下面蕴藏着某种强烈到极点的主观情感:一方面是对现实世界竟会残酷到如此地步惊愕得目瞪口呆,绝望到无语;另一方面是对那些不敢正视残酷现实、迫不及待地想遗忘伤疤的人愤怒到了极点”。这种“直觉”的外化,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这也是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之一。这一研究表明,在惊诧过后,人们开始探寻余华独特叙述的成因。

(二)叙述的成因

总体上看,论者们将余华“残酷叙述”的形成原因归结为如下几点:童年经历、职业生涯、“文革”记忆、文坛潮流、外国文学影响,以及作家自身对现实的认识等。计红芳的《余华“冷漠叙述”原因浅探》即较为全面地指出上述因素。而其他评论者各有侧重。

在医院度过的童年和医生的职业体验,无疑会在余华的创作中留下痕迹。李良《冷峻与热切并存:医学体验与余华小说叙事品格》认为,医学体验不仅使余华“凭借自己内聚的医生的职业体验,科学化地凸现人物复仇快意里面隐现的人性的残忍无情”②,也让他沟通了医学与文学:“面对死亡,医学是束手无策的,而文学也许能够帮助人完成关于死亡的悲剧精神的超越。”张琳《冷漠与温情并存——余华行医经历对其写作的影响》深化了这一观点,指出“在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形成了一个模式化的现象,那就是始终存在着一个专断、 决绝、 透视一切而又揭露一切的目光??就如同医生诊断在病人,冷冷的站在一边观望而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③行医经验的影响还表现为“新颖独到的医学比喻”。

“文革”记忆对余华作品中暴力倾向的影响是得到公认的。如王忠信《“文革”记忆与余华先锋小说的暴力倾向》一文认为,“文革”构成余华孤独童年中对世界的最初认识,从而导致他“以反传统的书写方式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嘲笑??揭示理想与价值的虚假、荒谬以及隐藏在生活‘常规’和‘经验’背后更真实的现实”④。同时王忠信也指出,余华的荒诞意识也得益于西方的影响。

王彩萍《余华的暴力书写与南方气质的曲折表达》中的见解十分独到,指出①

②杜光霞:“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论余华前期小说的表现主义特征”,《作家》,2009年第4期。 李良:“冷峻与热切并存:医学体验与余华小说叙事品格”,《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

③张琳:“冷漠与温情并存——余华行医经历对其写作的影响”,《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④王忠信:“‘文革’记忆与余华先锋小说的暴力倾向”,《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正是由于“以民风民性的形式积淀在他生命结构中的浙江地域文化??细腻、聪慧、柔美的江南气质”①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加上与他有着类似的“孤儿意识”的川端康成、卡夫卡的影响,才促成了余华的暴力书写。

但也有论者认为上述原因大多并不成立。李德虎《从余华人生经历看其先锋小说之假》试图论证余华小说之“假”:首先,余华描写的“恶”在他“相对‘幸福’且文化素质‘缺血’”②的生活背景中缺少事实依据;其次,他缺少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精神实质的“深入领会”和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李德虎认为,是评论家们“成就了余华”,其写作的成熟是在成为鲁迅文学院的研究生和作品获奖之后。诚然,评论界的看法会对作家产生影响,但恐怕还无法决定其创作的成败。至于生活与文学的种种关系,也未必是一成不变、非此即彼的。

(三)叙述的意蕴

主要研究余华作品“残酷叙述”涵义的文章尚不多见。其中,沈杏培的《暴力的狂欢与宿命——对余华暴力死亡主题的文化解读》作了相对全面的分析:首先指出其暴力的“仪式”在于外视角和反讽,“外视角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文本中叙述人和作者过多的道德说教意味,让叙述人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归宿暂时缺席,给读者更多的自由空间”③;其次分析暴力的多层意义——既是“用作家坚信的文本中的暴力幻想去隐喻现实中(文革)的暴力真实”,同时,“历史的辉煌艳丽被剥离后只剩下暴力和屠戮,因此对历史的信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高权威的意义载体便被颠覆了”,此外,还揭示了主体与“父法”的二元对立;最后,论证救赎的“无望”—— 余华“以激进的形式进行着一种文本实验,同时拆除着道德伦理的主题,面对寻找精神家园的焦灼痛苦和文化认同的危机,转而诉求暴力的狂欢以求得某种荒诞的补足,最终走向了暴力的宿命”。

卢凤荣和李晓在《余华小说欲望叙事中的文化意蕴》中将其文化意蕴和现实意义归结为三点:对人性的揭示,对现实的批评和对文化的反思。指出“余华关

④心的是人如何在一个非理性和物欲横流的时代找到灵魂的归属”。王晓玲的《论

余华作品中的权力暴力》则主要揭示其作品中的“意识形态暴力”和“父权暴力”。 ①

②王彩萍:“余华的暴力书写与南方气质的曲折表达”,《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李德虎:“从余华人生经历看其先锋小说之假”,《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沈杏培:“暴力的狂欢与宿命——对余华暴力死亡主题的文化解读”,《文教资料》,2003年第4期。 ④卢凤荣、李晓:“余华小说欲望叙事中的文化意蕴”,《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篇二:要求期末综述3000字以上,6篇以上参考文献

期末必须交一篇综述 或者 一篇论文的翻译稿, 翻译质量不错可加分

期末综述要求

要求期末综述3000字以上,6篇以上参考文献,近3年发表的文献不少于3篇。参考文献编号标在文中引用的文字最后的右上角。格式参考微生物学报综述,细节如下。

3.综述文章投稿说明

(1)本刊主要刊登微型综述(mini review),来稿字数最好控制在5000字以内(不包括参考文献)。

(2)综述的选题要有新意,对读者及同行确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

(3)参考文献应控制在40篇以内,近3年发表的文献不少于10篇。

(4)应结合文献扼要评述国内外学者在本领域的研究进展,不要泛泛罗列文献,只述不评。

(5)应就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

论文翻译

要求翻译SCI IF 3.0以上的英文文献,不能翻译只有一页纸的简报。

演讲评分规则

一、主 题 30分

30-28,精心选材,紧扣主题,内容充实,不落俗套,使同学听过讲座后在该方面增长知识,整个过程主次分明,有逻辑连贯性。

28-26,认真选材,准备充分,内容充实,层次清晰。

26-24,内容相对充实,有一定层次,但不够明确。

24-22,选材代表性不强,内容不够充实,颠倒主次。

22-20,选材随意,内容空洞,或只罗列大量文字,无层次。

二、语言表达30分

1、语言优美,准确简明(10分)2、抑扬顿挫,铿锵有力(8分),

3、表达流畅,口齿清晰(7分) 4、普通话标准(5分)

三、艺术表现 25分

1、富有激情,感染力强(10分)2、精神饱满,表情自然(9分)3、肢体语言使用恰当(6分)

四、演讲效果15分

1、观众反应好(6分)2、气质、形象、着装(3分) 3、时间掌握好(6分)

五、起评分为75分。

合 计 100 分

1

期末综述要求

要求期末综述3000字以上,6篇以上参考文献,近3年发表的文献不少于3篇。参考文献编号标在文中引用的文字最后的右上角。格式参考微生物学报综述,细节如下。

3.综述文章投稿说明

(1)本刊主要刊登微型综述(mini review),来稿字数最好控制在5000字以内(不包括参考文献)。

(2)综述的选题要有新意,对读者及同行确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

(3)参考文献应控制在40篇以内,近3年发表的文献不少于10篇。

(4)应结合文献扼要评述国内外学者在本领域的研究进展,不要泛泛罗列文献,只述不评。

(5)应就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

演讲评分规则

一、主 题 30分

30-28,精心选材,紧扣主题,内容充实,不落俗套,使同学听过讲座后在该方面增长知识,整个过程主次分明,有逻辑连贯性。

28-26,认真选材,准备充分,内容充实,层次清晰。

26-24,内容相对充实,有一定层次,但不够明确。

24-22,选材代表性不强,内容不够充实,颠倒主次。

22-20,选材随意,内容空洞,或只罗列大量文字,无层次。

二、语言表达30分

1、语言优美,准确简明(10分)2、抑扬顿挫,铿锵有力(8分),

3、表达流畅,口齿清晰(7分) 4、普通话标准(5分)

三、艺术表现 25分

1、富有激情,感染力强(10分)2、精神饱满,表情自然(9分)3、肢体语言使用恰当(6分)

四、演讲效果15分

1、观众反应好(6分)2、气质、形象、着装(3分) 3、时间掌握好(6分)

五、起评分为75分。

合 计 100 分

2

篇三:文学论文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与人性

【摘要】本文结合了情感与理智中两姐妹的经历以及奥斯丁本人的婚姻观,分析了婚姻中金钱和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并揭示了其对现代女性婚姻的指导意义。从作品中青年男女婚恋观和人性两方面入手,思考《理智与情感》中不同人物的婚姻选择及人物行为动机与结果相背离的原因。

【关键词】简奥斯汀 人性 婚姻观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女作家,她的一生共有六部作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奥斯丁在创作中着力描绘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和婚姻.她认为金钱和地位是美满婚姻的保证,因此女性在考虑婚姻时应当凭理智而不能只凭情感.她的观点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奥斯丁的作品以亲切、细腻的写实风格和幽默、讽刺的艺术个性,在当时感伤小说及"哥特"小说泛滥的文坛,构筑起一道现实乐观、妙趣横生的独特风景

简奥斯汀强调“理性”、“理智”,并把这作为恋爱、婚姻的基础。她主张:所谓恋爱,应该是理智考虑的结果,决不可有感情的冲动;结婚的目的,不在于寻求幸福,只是希望过平稳的日子。所以,她的小说中男女主角的婚姻大多没有真正的感情作基础。《爱玛》中的爱玛和南特利,《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得芬妮和埃德蒙都是这样。这一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关。英国到了18世纪中叶,一般人的婚姻还是不自主的。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全凭爱情的结合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的阻力。并且,由于奥斯汀生长于乡村,父亲是一位牧师,思想上比较保守,因此她的思想难免受到影响。这是她的时代和家庭的局限性。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她的六部以婚姻为主题的小说中有清晰的体现.她的婚姻观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但并不是完全正统的.奥斯丁的婚姻观一直在"理智"与"情感"中徘徊, 其中《理智与情感》中非常明显地提倡:女人在感情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地分析感情,金钱和婚姻的关系。但最终还是"情感"战胜了"理智","爱情"取代了"金钱".她最终把爱情、把男女双方真正倾心的爱慕视为婚姻的基础,冲破了当时正统的观念,给人们以启示。

《理智与情感》是简的第一部小说,主要描绘了一对姐妹如何选择如意郎君的故事。姐姐埃丽诺是理智的代表,妹妹玛丽安是感情的代表。小说的结尾,看似理智战胜了情感,但奥斯汀的用意并不简单地停留至此:理智和情感缺一不可!幸福的婚姻应该融合了理性与感性,没有责任和经济基础的婚姻不是完整的,而没有感情只有金钱的婚姻更不会幸福。当幸福来临的时候,女人们不要奋不顾身,一意孤行地向前冲,这样只会伤了自己。学会理智的隐忍吧!在爱的面前,隐忍是一场多么艰难的个人的战争,人的感性如同一剂难以名状的毒药,期待爱的纯美的同时又摆脱不了现实给予的波折。所以,酣畅淋漓的爱得来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让这样一个过程牵动人心就要隐忍其中的压抑和伤悲。只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和感情的进发相结合时,才能收获美满的婚姻。

《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是以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但聚焦于家庭伦理关系和家庭矛盾,将她对英国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道德"文化焦虑"融入到《理智与情感》的世界里,通过塑造一批性格各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寓道德于丰富多变的人性之中,为农村士绅社会提供了爱情婚姻道

德、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道德的行为规范,使人们在阅读的快乐中受到道德教益,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责任,引领社会文化风习.

《理智与情感》与《傲慢与偏见》堪称姊妹篇,但是在描写人性的薄弱点,劣根性方面,它要比《傲慢与偏见》来得深刻。在人物及其性格上,《理智与情感》要显得多元化一些。理智与情感之下,隐藏着许多关于人性的思考。聪明理智的姐姐,冲动且喜怒于色的妹妹,愚蠢无知毫无己见的哥哥,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嫂嫂,正直守信的绅士,热情好客爱开玩笑的约翰爵士?一个个鲜活的人格特征,人物的冲撞向我们展示着社会的本质,社会分别的存在,人们展示着他们的势利、自私、贪婪、偏执。奥斯汀对人类本性的观察是如此之真实,在当今社会,她作品中的人物和困扰她们的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清晰可见。

参考文献

(1) 简 奥斯汀著 《理智与情感》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 朱虹编选.奥斯丁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 张帆 简评奥斯汀的小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24

卷 第04期

(4) 梁爽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关系的实质,《作家》2009年08期

(5) 秦岚 《理智与情感》中的道德建构,《时代文学》2009年第16期

(6) 于露 理性对待婚姻——再读《理智与情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 第30卷 第02期

(7) 来元 在理性与情感之间——浅析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阜阳师范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06期

(8) 李慧 浅析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第2卷 第

10期


3000字左右的文学类论文综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32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