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2000字观后感画展

2000字观后感画展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09 09:26:49 | 移动端:2000字观后感画展

篇一:陈丹青画展观后感

陈丹青画展观后感

建筑081班冯蕾 6001108009

作为美术欣赏课活动的一部分,上周四我随着我们系的师生一同来到江西艺术中心参观陈丹青画展。在几个小时里,每一个同学都认真地欣赏了自己喜欢的画作,也收获了许多。

舍斯托夫说:“人就是向现实转变而尚未完成转变的可能性”。时间、友谊、艺术,是本次展览的主题,由三位画家相识四十年来的故事与作品,作为主线,叙述青年时代的理想,油画实践的轨迹,围绕艺术的友谊。四十年来,三位上海老朋友的故事充满戏剧性的起伏与变化:林旭东由油画转向版画,继而转向电影,又回到油画;陈丹青的绘画与书写生涯,已为公众熟知;韩辛从上海、美国、北京的艺术游历,则是一个文革少年成长为自由画家的典型。在四十年故事中,陈逸飞、刘小东、贾樟柯,是这三位画家长期友谊的见证人。而三位老友的各自陈述,使我们有机会进入时光隧道,目击文革时期自学一代如何成才,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明的对比与反思。

展厅入口的大幅黑白照片,是2011年三位老友骑着自行车穿越上海的弄堂,笑得非常开心,一如他们的年轻时代。那是动乱的年代,岁月荒荒,他们躲在角落偷听苏联录制的欧洲古典音乐,自学绘画,彼此玩笑,八九十年代,三个人各走各的路,到了新世纪,又凑到一起画画,聆听当年的曲目,依然彼此玩笑??在展厅中,四十年的光阴转化为物质与文字,在展馆的墙上交错并置,灯光下显得很静很亮。

门首两侧的墙上是三位老友的三篇自述,作品由左右两端展墙挂开,按年代顺序,依次分段,向展厅深处延伸:启始于70年代三个自学少年的自画像,以及欧洲各名作的临摹,终结于2011年各自的写作和创作,每一展室印在墙上的解说文字,关于画,关于人。陈丹青与韩辛各写了十余段,林旭东寡言字仅写了三段。此外,半数以上的画配有图说,韩辛与陈丹青各占一半,这是两个话多的人,一个爱听表扬,一个乐于夸奖。

林旭东写道:一天上街,在淮海路上迎头就遇见了病后的丹青和他爸爸。以后就开始你来我往地时常见面。有时他会和爸爸或者弟弟一起来。他爸爸和弟弟的形象俊朗,常常成为丹青习作的对象,后来丹青画的康巴汉子,骨相结构中也有他们的影子??他这几年的画中,我比较有感于他的印刷品写生,形式上是他在美后期图像并置的延续,但已不只游戏概念,娓娓道来的是他的衷肠(比他的文字恳切,或许更私密),岁月苍桑,世事难料,画家能守住的也只有这几本旧画册,在无人喝彩中自有一种从容与淡定,波澜不惊中题材已被超越:在一笔一划的把玩中,他营造着安放性命的处所??韩辛画得很多,水粉画,画的多是风景和静物。上海有一路画家,当时从来不与官方的展览机构发生关系,风格唯美。浸淫在此等高蹈的作风中,韩辛当时画花朵有如焰火,画街景似有郁特里罗神助??见到他去美国后画的《地铁》,我着实一惊;在作品中,经验世界和艺术表达之间正在有机地形成一种内在的结构逻辑,他果真要和那些伟大的艺术家那样,用这一结构逻辑来支撑起一片独有的表达世界?如果说早年的家人肖像明白无误地证明了韩辛是个早熟的天才,《地铁》则表现出了他可能达到的想象力度。 在画展中找他们的“进步”与“退步”,或者比照谁画得更好,都是无趣的,都是观看与认知的障碍,因展览所能呈示的意涵,是三个独立的人如何与境遇周旋,如何与自己的爱与才能纠葛,如何在不同的时代“画什么”,“怎么画”而他们顽强信守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虽然这份爱遭遇了不断改头换面的时代。提醒是必要的,即:此展本身是一件完整的,难以分割的作品,单独看一件作品,一个人的作品,一个年代的作品,便没有看见这个展览。

绘画,是画家的终身自我教育,眼界,是基本的条件,而眼界,通常指向别人的作品。其实,自己的作品也在教育自己,并赋予对绘画的认知,这是一个使作者成为观众的画展。

篇二:书画展观后感

河田小学师生书画展观后感

赖见有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内容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心情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心情马上激动起来。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己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篇三:向前看--参观年画展观后感

向前(钱)看与向后(厚)望

八宝民间文化展观后感

2016年4月23日,朋友推荐一个八宝北洼文化大院,有个民间文化收藏展,原以为不会有啥意思,激不起我的热情,但好奇心在,还是去了。

小院展品在一个二间房的平房里,窗户、墙壁、展台,布的满满的,好丰富,好多彩,夺人眼目,毛主席挂图,红灯记挂图,知青下乡。。。。。。用笔是难以描述现场的震撼的。劳动场面的图片,久已淡出视线的年画,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分本、奖状、物件、衣服等。进入了这个文化展室,我的记忆得以复活,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父母的年青时代,被这些图片吸引,一个英文歌曲的旋律在心中响起,《昨日重现》,有那么一丝伤感,有那么一点怅然。

我们的时代是轿车、手机、微信、电脑组成的快节奏时代,而回到这个小院,触及这些文化藏品,仿佛时光倒流,岁月与日子重新定格,我不得不思考,是我们走的太快了吗? 我们丢下了什么?什么追赶不上匆匆的躯壳?在这里,有一个警示,有一个心灵的震撼,仿佛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就隐在图片中,他们温暖的声音在心灵之处想起:孩子,你从何处来呀?你要到何处去啊?我有些呆,我仿佛被重击了软肋。

我们所处的行业,是个竞争的市场时代,每天,目标,数字,宣传,绩效,如一座一座大山,压在心头,我们的团队,紧张,焦燥,忙碌,我们为什么忙?我们忙的是啥?我们每天积极向前看,前方有任务,有业绩,前方有钱,向前看,前方有拆掉的平房,有耸立的高楼,前方修了高铁,把我们带到远方,前方有旅游区,让我们去人挨人,车挤车,摩肩接踵,前方有车展,新款一款又一款,前方有理财产品,股票波浪一波一波起伏,惊险又刺激,前方有手机节,有烧烤节,梨花节,有家电节,服装展。。。。。我们的欲望不断的被蛊惑。前方不尽的利诱,建不完的工程,开发不完的项目,交往不穷的圈子,吃不完的应酬饭局,喝不完的酒,参加不完的场合。

我们的前方有头吗?生而有涯,而前方无涯。 以有涯而逐无涯,殆否?

置身展品中,我的思绪从望不尽的前方回来了,回到我的身后,我们的身后,我走过的路,我们前辈走过的路,他们生活在大饥荒年代,大贫困年代,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为国而战,随时把性命扔在敌人的枪刀之下,他们有信念,有追求,求解放,求富强,他们改天换地,他们忍饥挨饿,他们豪情满怀。。。。。。他们学习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他们以沉重的叹息为我们铺就今天幸福的基石。他们栽下了我们乘凉的大树。他们的身影远去了,不,还在,就在这里,记忆他们的,在这里。只是我们忘记了,我们走的太远了。

向前看,钱的诱惑,我们心驰神荡,向后看,厚重的记忆沉重而深切,但让我们看清了一下自已,他们对于我,“渐渐的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至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路走来,我们离不开我们的尾巴,离不开沉重的包袱,那个叫仁义礼智信的东西没有写在律条与规章中,可谁又逃得脱,那个水木火金土的大山,谁又上了下,下了上。那个驼背的老父的背影,那个望门母亲的翘首张望,就是我们心中的那根风筝的线,他们让我们飞翔,又让我们回头守望,当村荒人稀的时候,当夜色宁静的时候,当心灵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一份东西在召唤,那个叫良知的声音在脚落里轻轻的哀叹。

前方路漫漫修远,上下求索,后方沉甸甸厚重,冷汗袭背,文化,一个不朽的话题,乡愁,一个沉重的叹息。

老院子,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展,一个承载心灵的所在。

作者笔名:如者


2000字观后感画展》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20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