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1000字村里名人

1000字村里名人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07 11:29:21 | 移动端:1000字村里名人

篇一:名人事例 [1000字]

名人事例

灾难也有价值

一场大火,使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化为灰烬。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的儿子查里斯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的寻找父亲。最终,他看见父亲平静地看着火场,脸在火光摇曳中闪亮,白发在寒风中飘动。第二天早上,爱迪生望着一片废墟说:?灾难也有它的价值。瞧,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了。?

【思考感悟】

爱迪生能够从灾难中找出“价值”,从头再来,这种乐观的态度,豁达的胸怀,不屈的斗志,令人敬佩。在他看来,挫败、失误乃至灾难,都是一次重新开始的良机。人生也是如此,随处都充满不可预测性,随时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既然这些意外的不幸在所难免,不如正视它,发掘其价值。这样,至少可以标识出人生印记,使我们从中汲取教训,学会坚强,走向成熟。从灾难中寻找价值,不是无可奈何的承受,而是重头做起的顽强,寻求做得更好的睿智。

【适用话题】

“坚强”、“乐观”、“豁达”、“成功”、“挫折”、“价值”和“意外”

?舍得?方有?得?

2003年4月26日,美国登山爱好者拉斯顿到蓝约翰峡谷去探险。在行进过程中,要攀过一道狭缝。走进狭缝时,拉斯顿发现有一块石头挡住了路。他试图将石头推开,不料因动作过猛,身体失去平衡猛然下滑,把右臂夹在了一边的石壁上,怎么抽也

抽不出来。他想要求救,但那天却恰恰忘了带手机。无奈之下,他只能呆在原地等待救援。然而,蓝约翰峡谷人迹罕至,拉斯顿苦苦坚持了四天,直到无粮无水,也没有一人前来。第五天早晨,当浑身无力的他从昏睡中醒来时,终于下定决心,用随身带的8厘米长的小折刀给自己的右手臂实施截肢。剧痛使他差点昏迷,但他最终以顽强的意志成功截肢,跌跌撞撞地走出了峡谷,并一直坚持到被两名登山者发现。

【思考感悟】

拉斯顿的壮举令人敬佩,他那份关键时刻勇于舍弃的智慧则更让人感叹。试想,假如不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舍弃自己宝贵的右臂,他又怎能保全生命?借题反思,人的一生莫不如是,有时候为了成就某些事情,就必须舍弃某些东西。大千世界,色彩斑斓,诱惑多多,什么都想要,往往就会拖累自己,严重的甚至会被欲望所埋葬。只有懂得舍弃,才能以轻松快乐的心态为人做事,不看重结果,专注于过程,反而容易收获成功。

【适用话题】

“放弃”、“抉择”、“勇气”、“坚强”、“毅力”和“付出与收获”

说?耻?

在有的人眼里,耻辱如同疮疤,生怕被别人剥开;而同样是耻辱,有的人对它平静而视,有的人则用它提醒自己,去成就一番事业。古往今来,知耻者,必然奋发有为。越王勾践欲雪?会稽之耻?,故而有卧薪尝胆,誓灭吴国之举。司马迁基于对社会历史的高度责任感,恐?废天下之史文?,强忍?腐刑?之辱而发愤著史。王充以?鬻智干禄?为耻而自甘清贫;颜真卿、文天祥以?折节?为耻,故能威武不屈,取义成仁;包拯、海瑞以贪贿徇私为耻,故能公廉爱民;岳飞之所以奋起中原并决心?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也是因?靖康耻,犹未雪?而怀有强烈的?臣子之恨?。

【思考感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有过为耻之事,但只要怀一颗羞耻之心,正视耻辱,果敢地采取措施,就会最终抹去耻辱。而对耻辱遮遮掩掩,文过饰非,则必将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面对耻辱,选择以“直面、奋进”的姿态来“雪耻”,这样的人,才是

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勇者和智者。一个单位同样如此。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够不断前进,从低谷走向高峰,由“后进”迈向“先进”。

【适用话题】

“缺点”、“耻辱”、“胸怀”、“坦荡”和“包容”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被公认为用人大师的二战名将马歇尔,有一个专门用来记录有才华军官的?小黑皮本?。在这个本子上,马歇尔总共登记了大约200多个军官的名字,其中的很多人得到马歇尔的培养重用,陆续成长为美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如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克拉克、柯林斯、李奇微和史迪威等。

早在马歇尔担任本宁堡步兵学校副校长时,他就买了这样一本所谓的?

我的小黑皮本?,开始把他认为有才华的年轻军官的姓名记在上面,以?供将来参考?。要知道,此时的马歇尔只是一位中校。在当时美军存在严重论资排辈现象、军官晋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情况下,马歇尔恐怕很难想到他日后会成为美国陆军的头号人物,会用得上这个?小黑皮本?。但恰恰是这个?小黑皮本?在他后来为各集团军挑选指挥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思考感悟】

选人如同相马,需要大智慧。有大智慧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就如沙里淘金,大量的人才淹没在普通人中,需要用慧眼去识别。有大智慧才能用人之所长。最高明的铸剑师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最高明的领导者能让有才华的人适得其所,才尽其用。用人离不开大度量。世界上本没有十全十美之人。如果看人只看到瑕疵,看到问题,就可能使人才从自己的指间滑过。有大度量才能容人之异。

【适用话题】

“发现”、“度量”、“相马”、“择才”、“用人”和“领导艺术”

生活中需要对手

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据说,现在世界上尚存不足20只,其中有一只生活在秘鲁的国家动物园里。为了保护这只美洲虎,秘鲁人在动物园里单独圈出一块地,让它自由生存,圈地中有成群的牛、羊、鹿供老虎享用。参观过虎园的人都说这是?虎的天堂?。然而奇怪的是,没人看见这只老虎去捕捉牛羊,唯一见到的情景就是它躺在空洞的虎房里吃了睡、睡了吃。

一些市民认为它太孤独了,就集资从国外租雌虎来陪它生活。然而此举并未带来多大改观,那只老虎最多陪伴外来的?女友?走出虎房,到阳光下站一站,不久就又回到它的?卧室?。一位市民建议把美洲豹投进虎园,结果,自从5只豹子进园后,美洲虎就再没回过虎房,它不是站在山顶长啸,就是从山上下来,在草地上游荡,不再长时间睡觉,不再吃管理员送来的肉,基本恢复了本性。

【思考感悟】

一种没有对手的生物,一定是死气沉沉的生物;一个人假如没有了对手,同样难免会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知难而退,在怠惰和没落中消沉。逆境往往造就成功。所以,对手既不是敌人也不是冤家,而是诤友、挚友。人生中,我们需要一个对手推自己“下河”,让自己在阻力中前进,在竞争中发展。工作中,我们需要一个对手,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督促你发现不足,严要求,高标准。有了对手,我们就会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有了对手,我们就会在与对手的比拼中提高素质,不断进步。

【适用话题】

“生存”、“安逸”、“逆境”、“竞争”、“对手”和“自然法则”

一生只做一件事

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二十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成了《玫瑰图谱》。他本人被称作?花卉画中的拉斐尔?、?玫瑰大师?、?玫瑰绘画之父?,这本图谱被誉为?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玫瑰圣经?。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芬芳降临人世??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

篇二:名人小故事 [1000字]

李苦禅两训爱子

李苦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的爱子李燕从小受他的艺术熏陶,也爱上了绘画。

到了中学,李燕在学校已经有了些名气,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是“小画家”。李燕听多了好话,尾巴就翘起来了。李苦禅发现后,把李燕叫到身边说:“我们今天每人画一幅画,然后一起拿到街上去卖,看谁的价格能卖得更高!”李燕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连摆手说:“那怎么成?我哪能跟您相提并论?”

李苦禅说:“我虽然被人称为画家,但事实上我与世界上真正伟大的画家比起来,还需要不断努力,既然你连我都不敢比,又凭什么在学校里傲慢呢?”李燕羞红了脸,头也低了下去。李苦禅接着说:“要想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就一定要谦虚,一定要吃苦!”

后来,李苦禅每次出去画画,都带上李燕,捎上几个凉馒头,吃饭的时候向老农要一根大葱,就算是一顿饭了。李燕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中,画技也一天天提高了。

“文革”时期,李苦禅被抄了家,许多珍贵的画作都被查抄了。“文革”结束后,有关部门派人到李苦禅家,让他们去领回被查抄的画作等物品。李燕发现,拿回来的画作里有两幅署着“李可染”的名字。李可染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以画牛见长。李燕兴奋地对父亲说:“真没有想到,我们还得到了一份意外之喜!”

李苦禅当即正色道:“虽然你没有去偷去抢,但这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你私藏不还,就是占取不义之财!”随后,他命李燕把画还给李可染。李燕尽管心有不舍,但也只能听话。离家前,他对父亲说:“我把画送回去,李可染一定特别开心,我们可不可以叫他画一幅牛相赠?”

李苦禅说:“赠不赠画,要看人家的意思,若是有心赠,当然也就要有心收,但收下后必定要给予回赠,万万不可主动要求人家赠画!”李苦禅抬头看看挂满一屋的

画作,语重心长地说:“人,必先有人格,而后才有画格,人无品质而下笔无方!”

李苦禅的人格教育对李燕的影响极深,李燕也逐渐塑造起了“勤”和“诚”的人格魅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沈从文知错就改

沈从文的故事,不一定在大家身上都发生过;但类似的事情呢?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

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张良与老人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在他年轻时,曾有过这么一段故事。

那时的张良还只是一名很普通的青年。一天,他漫步来到一座桥上,对面走过来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头。那老头走到张良身边时,忽然脱下脚上的破鞋子丢到桥下,还对张良说:“去,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当时感到很奇怪又很生气,觉得老头是在侮辱自己,真想上去揍他几下。可是他又看到老头年岁很大,便只好忍着气下桥给老头捡回了鞋子。谁知这老头得寸进尺,竟然把脚一伸,吩咐说:“给我穿上!”张良更觉得奇怪,简直是莫名其妙。尽管张良已很有些生气,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干脆帮忙就帮到底,他还是跪下身来帮老头将鞋子穿上了。

老头穿好鞋,跺跺脚,哈哈笑着扬长而去。张良看着头也不回、连一声道谢都没有的老头的背影,正在纳闷,忽见老头转身又回来了。他对张良说:“小伙子,我看你有深造的价值。这样吧,5天后的早上,你到这儿来等我。”张良深感玄妙,就诚恳地跪拜说:“谢谢老先生,愿听先生指教。”

第5天一大早,张良就来到桥头,只见老头已经先在桥头等候。他见到张良,很生气地责备张良说:“同老年人约会还迟到,这像什么话呢?”说完他就起

身走了。走出几步,又回头对张良说:“过5天早上再会吧。”

张良有些懊悔,可也只有等5天后再来。

到第5天,天刚蒙蒙亮,张良就来到了桥上,可没料到,老人又先他而到。看见张良,老头这回可是声色俱厉地责骂道:“为什么又迟到呢?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说完,十分生气地一甩手就走了。临了依然丢下一句话,“还是再过5天,你早早就来吧。”

张良惭愧不已。又过了5天,张良刚刚躺下睡了一会,还不到半夜,就摸黑赶到桥头,他不能再让老头生气了。过了一会儿,老头来了,见张良早已在桥头等候,他满脸高兴地说:“就应该这样啊!”然后,老头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交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帮助君王治国平天下了。”说完,老头飘然而去,还没等张良会过神来,老头已没了踪影。

篇三:名人故事 [1000字]

阮籍——中国古代名人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他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还喜欢喝酒。阮籍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变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为了躲避曹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的牵连迫害而归隐山林,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逃避现实,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无法实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起舞的人生境界。

任弼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1950年10月27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在北京逝世(1904年4月30日生)。任弼时,湖南湘阴人。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团中央书记。中共五至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长征途中,先后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会主席和红二方面军政委。和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路线作过坚决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 1943年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七大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49年被推为团中央名誉主席。此后因病休养,不幸英年早逝,终年46岁。1984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任远远的纪念文章《爸爸对我们的言传身教》:

我的爸爸任弼时,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的艰苦漫长岁月,积劳成疾,在他年仅46岁的时候,患脑溢血,于1950年10月27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时我才10岁,但爸爸的音容笑貌和对我的教诲,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1940年3月,爸爸结束了在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回到了延安。就在这一年的12月19日早上4点钟,我出生了。妈妈告诉我,我出世后1小时,爸爸就从杨家岭赶到了中央医院。他高兴地抱起了我,几次想在我的脸蛋上亲一亲,也许是怕那无情的胡子扎着我,几次都没舍得。

爸爸对我们的感情,既是亲子之爱,又是从他的革命职业中产生的。爸爸和妈妈生了9个子女,5个夭折于革命战争年代。爸爸、妈妈还时常想起这些同革命共患难过的孩子。我7岁时,爸爸为我写了大字模:“小孩子要用心读书,现在不学,将来没用。”让我每天写一张,爸爸每天给我划圈打分。有一次,我写完大字,爸爸正忙着看文件,我把大字本给爸爸,请他为我划圈打分,因爸爸太忙,划了几个圈,就说:“你写完了,去玩吧!”讲完又看起文件了。“爸爸,你还没有打分呢!”我说。这时爸爸歉意地笑了,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并打了分。

在延安时期,医生就发现爸爸的血压很高,但爸爸依然和周恩来副主席一起,留在陕北协助毛主席工作。我记得那时在一天紧张的行军或工作后,晚上爸爸总要到各处去看看,特别是到马圈,向饲养员询问马的情况,并走到马槽前看看马吃草,用手轻轻地拍拍马鼻子。1949年,党中央迁到北平。这时,爸爸的病已经很重了,但他还是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因身体实在支持不住,只报告了一部分,其余的只好请荣高棠同志代读。

这次大会后,中央决定爸爸休养一段时间。他常到附近村庄去散步。一次,他看见农民用一种两端开口、像篓子一样的工具捉鱼,便和他交谈起来,问他一天能捉到多少鱼,到什么地方去卖,并问这种捕鱼的工具叫什么。农民说:“我们把这工具叫做?花篮?。这里有句老话叫?鱼逛花篮人逛灯?,鱼到花篮里就上当了。”回家后,爸爸还反复琢磨着农民的话,

觉得很有意思,说:“可是他们很苦啊,用这样古老的工具捉鱼,人站在冰冷的水里??”爸爸最愿意听同志们讲民间的生活情况,不时地提个问题,有时也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他常常这样说:“不合情况的事情很多,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哩。”

爸爸为人很和气,对谁从不声色俱厉。但他办起事来是很果断的,从来不在原则问题上让步。在延安,江青用各种借口想用布搭一个棚子乘凉,因为那时爸爸是党中央秘书长,问题提到他那里,爸爸就是不批,说:“现在人都没有衣服穿,那有布搭棚子!”

在生活上,哪怕是一些很小的事,爸爸也要求很严。他经常嘱咐我们:一定要节约水电,电灯要人走灯关;自来水用时不要开得太大,用完要关紧;不要在墙上随便钉钉子挂衣服;窗子开了,一定要钩好,不然风一吹就要打破玻璃?? 进城后,我们住在景山东街一所临街的房子里。爸爸的办公室西晒,离马路很近,这对爸爸的工作和休息都很不利。组织上多次要为我们换房子,我们也去看了几处房子,但回来向爸爸一说,他就是不肯搬,不是说“那房子太大了,我一个人住太浪费”,就是说“那是一个机关,因为我一个人怎么能牵动一个机关呢!”

爸爸给我们讲大道理的时候并不多,他事事处处用自己的行动在教育着我们,使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对民族对人民有用的人。

苏轼——轶事集锦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

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音mǎo, “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斯隆——斯隆先生的爱好

斯隆先生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专业的经理人,在此以前,美国的大企业一直是“老板”自己管理企业。

斯隆先生年轻时爱好交友、游玩,也曾是个交游广阔的人,有许多好友,但是他担任通用总裁以后,却把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同级主管亲近,对他们都以礼相待,保持同样距离。 “没有人喜欢孤寂,我也喜欢交友,喜欢身边有个伴,可是公司给我高薪,不是让我来交朋友的,我的工作是评估公司里的人表现如何,从而做出正确的人事决策,假如我和我共事的人有交情,自然就会有好恶之分,会影响我做决定。因此,我不得在工作场合建立私交。” 不仅如此,斯隆先生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自己的爱好、家人。在介绍他的


1000字村里名人》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08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