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满族"的"建筑""50"字

"满族"的"建筑""5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07 09:06:04 | 移动端:"满族"的"建筑""50"字

篇一:满族文化&满族建筑

满族文化

满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纯朴、勇敢的伟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满族在历史上几度崛起,先后建立起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满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积淀的,它蕴藏着满族共同的心理感情,表现着满族共同的风尚和志趣。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世慎人就在这片沃土上用慧心巧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秦汉、辽金、元明清各代,留下了绚丽的历史遗存和淳淳的满族民俗文化,如月映红,处处皆见。

满族源流。满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年前满族先人肃慎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辽阔地域,先后建立了渤海、金、清王朝,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现代无数满族同胞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而捐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各兄弟民族一道奉献才智。

生产习俗。满族及其先人,世居白山黑水,以渔猎、饲养、采集为业,兼事农耕。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驯养和农耕生产,选择培育各种谷物和蔬菜,驯养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畜禽。满族先民们在此间已能加工皮革,制造陶器,制作木器和粮食加工。到渤海时期冶铁、制造铁器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工具和兵器普遍应用。并能纺纱布、绸、缝制鞋帽,编织筐篓,造出精美的灵石、兽骨、金银珠宝工艺品。到公元800元前后,出现了酿酒、榨油、造纸、制糖、制粉等手工业作坊。伴随着农耕手工业的发展,商贸交流、交通运输业也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独特的满族交通工具。

生活习俗。满族世居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生活习俗呈现出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其服饰多长袍紧裤,喜尚毛皮。名目繁多的各种饰品,独具特色的男女鞋帽。时至今日风靡国内外的旗袍,具有浓郁的满族服饰特点。

满族先人的发式。男子梳辫发,女子梳两把头、旗髻等,发式繁多,风采宜人。

满族先人的饮食风俗,简单而又古朴。除多食猪肉外,山果、野菜、鱼虾、野兽也是他们的经常食物。满族还喜粘食,饮米儿酒。火锅、白肉血肠等膳食,以独特的风韵已被其它民族所喜欢,至今饮誉大江南北。先人们对餐具、酒具、烟具亦十分钟爱,样式繁多,极为考究。

满族居住。多依山作屋,傍水而居,并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成为近代满族房屋的基本样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室陈设水平也不断提高。

文化习俗。满族及其先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灿烂文化。渤海时期就已开办学校,金代于1119年创制了女真大小字,清代于1559年创制满文。在习武方面也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都习骑练射,成为“国俗”。

满族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先民们凭着智慧、情趣和想象能力创造了灿若群星的文学艺术作品。“八角鼓”、“子弟书”等曲艺戏剧,“蟒式舞”、“隆庆舞”、“腰铃舞”等歌舞以及书画、雕刻、剪纸、刺绣等极有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体育活动有民族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军事活动中逐渐形成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崇尚习武骑射、角力巧斗、娱乐强身健体等风习长期流传。珍珠球今天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礼仪习俗。满族的礼仪习俗突出地反映了北方的山林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满族的婚嫁中,仍可看见与鞍马、骑猎相关的古老风俗。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婚嫁礼仪也更加热烈隆重,生动反映这一古老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婚嫁风貌。满族人十分重视生育,并严格教育子女,有系子孙绳、睡悠车、睡扁头等独具民族特色的习俗。满族有敬老祝寿的风俗,为老人跳动吉祥舞,吃长寿面,活动隆重、热烈。满族素以重视礼节著称。其日常礼俗是在原始的朴素的礼节仪式上发展与完善起来。可分为想见礼、辞别礼。在满族的生活中,还有本民族特色的节庆习俗,过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和颁金节等。

满族的丧葬习俗,古朴粗简。早期有树葬,后多为火葬、土葬。在丧葬仪式中,旗棺、红幡和插佛托等独具特色。

修谱。满族有修谱和祭祖的风俗,将族谱作为宗教血脉文献。通过修谱和祭祖,敦昭穆、光籍典、收宗族,增强族人的血肉感情,维系家庭的团结。本馆展出的族谱可分为谱书、谱单、影像等形式。满族人举行修谱多选为龙虎年,以示企盼子孙成才,光宗耀祖,此俗流传至今。

信仰。满族及其先世,皆曾有信奉萨满教的风俗。萨满祭祀即是从奉各种神灵,崇拜自然神祗、动植物神祗和英雄祖先神祗。分为野神祭、家祭、汉八旗烧香祭等。在古代社会中,萨满教是原始宗教,先民们把祭祀作为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大事。祭祀活动,不仅祭祀对象众多,而且仪式繁杂,有鲜明民族特征。金代以后,佛教、道教也成了满族人信奉的宗教。

满族的建筑

来源:山水旅游黄页 作者:未知 时间:2007-11-9 14:44:27 阅读:148次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在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按满族习俗,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棗祖宗板,因此不要说堆积杂物,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喜爱。满族入关后,火炕在北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

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烟囱多用土坯或砖砌成。满族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

满族认为,"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同堂的辈行越多越光荣。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除正房外,又建有东西厢房和南向而中间留有门洞的门房,这种建筑及布局就是我们今天所称道"四合院"。其特点是:院内靠门洞的地方建一矮墙,称为"影壁"。影壁后竖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两厢南端是牲畜栏圈。正房后中间空地是菜圃,四周栽植果树或花卉。房屋四周围以横墙,自成院落,大户用砖石,小户用木栅。这样院连院,户连户,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营子和屯子。

篇二:清代满族房屋建筑的取暖及其文化

建筑的发展首先是从居住建筑开始的,而居住建筑的设施和布局则取于建筑功能与建筑环境。这在建筑学领域已是一个被认同的理论。现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的夫人林徽音在梁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的绪论中指出:“一座完善的建筑,必须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但是这三个条件都不是绝对的标准的。因为任何建筑皆不能脱离产生它的时代和环境来讲的;其实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建筑里一定不可避免的,会反映各时代的智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和各地方的地理气候。”“所谓适用者,只是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气候环境而讲。”这些论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我们还不能不注意到,这些在考虑诸葛亮多环境与功能需求基础上所形成的建筑,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使人们形成怎样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以及它被置于怎样的文化范畴之中。

本文以清代满族房屋的聚暖为题,试从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来说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建筑环境与功能给予建筑的影响及人们在一特定的建筑空间内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

一、适应于自然的取暖方式

满族在关外时,文化和生活习俗与汉人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而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为他们提供了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机遇。满族及其祖先世代生活在东北,其寒冷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在房屋建筑中创造出独具特色取暖方式 。只是,他们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据《后汉书·挹娄传》记载:“挹类(满族先民),古肃慎之国也……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晋书·四夷传》云:挹娄“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魏书·勿吉传》亦云:勿吉(满族在南北朝时称勿吉)“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至《新唐书·北狄传》,仍有对这个民族“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如丘冢然”的记载。可见,满族的先世在寒冷的气候下,其最初的御寒方式是穴居。直到宋代,才出现其在地面上居住的记载。《三朝北盟会编》曰:“其俗以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火炕,以取暖。”①火炕成为满族先民走出穴居、走上地面的重要条件,并开始其生活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火炕在人们战胜自然环境过程中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直到19世纪初叶,满族人仍然以火炕作为摆脱穴居,改善生存环境的首先选择。

据日本人间宫林藏的记载,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他受日本幕府的派遣,来到库页岛及黑龙江下游,在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时,他以其亲身经历记录下这一带的地理、民族以及其地的民人生活与习俗。他记载说:“此种夷人据当地气候寒暖,有穴居者,亦有不穴居者。其不穴居者之住房,大抵有五六间见方至八间许见方(亦有纵长横短者),用方木制成,四面留有门窗,用以取光,并作出入用。”“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饮烟不外溢,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从屋从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②

但是,火炕并非满族的发明,因为,在北方的汉族民居中,很早便有使用火炕的记载,“燕书曰:公孙凤隐昌黎九城寝于土床。又唐书高丽传:冬月皆作长炕,下然(燃)熳火以取暖。可见,东省之炕自古已然。事物原会云:北方暖床曰炕,而未祥所始,失之眉睫矣。”③辽、金时期,宫友鹿作《暖炕诗》三十二韵,朱弁作《炕暖诗》三十韵。④到了明代,有关火炕的记载则更多。如明人史玄说:“京都妇人不治女红中馈,家家御夫严整。夫出,妇人坐火炕上煤炉边,弓足盘盘,便可竟日。”⑤说明火炕早已成为北方民人赖以生存的取暖设施。对于火炕使用之广泛与普及,清人更有记载曰:“北方

居民,室中皆有大炕”东起泰贷,沿北纬三十七度,渐迤而南,越衡漳,抵汾晋,逾泾洛,西出陇孤,凡此地带以北,富贵贫贱之寝处,无不用炕者。”⑥

由于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相邻的高丽则在唐代即已使用火炕了,所以,这个民族能在宋代使用火炕,除了其自身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有汉族文化的渗透, 火炕之所以成为北方居民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原因仍在于自然环境,即北方气候的寒冷。有记载曰:“燕地苦寒,寝者俱以火炕。”⑦甚至在酷热的盛夏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所谓“吉人喜烘人,当炎炎赤夏之时,砂砾反向热颇强,挥扇纳凉之不暇,然卧土炕者,仍升火不辍。盖冬日之烘火御寒,夏日这烘火以祛湿,甚至席焦背赤,炮烙横施,土人非此不安寝,否则觉北脊酸痛。”⑧当时,一些南方人到了北方后,“多卧木榻,每至寒冬时,背卧处必湿,虽复茵叠褥而熏蒸上透,如至重渊积水间也。余初不省,既而背骨隐痛,扑衾始知,药之数月乃愈。盖夏秋积雨,湿气潜伏,冬月开炉,水得火而蒸其所也,拟之造酒,其说自明。若北人专卧火炕,故无此患。”⑨ 在证实了火炕远胜于床的同时,人们也曾就火炕与火炉进行过比较。

事实上,就室内的取暖设施而言,以火炉取暖,当为人类的最先选择。从人类的穴居时即已用弧形浅火坑作火炕,设于屋子的中央或门口来看,火炉的起源应该很早。《周礼》曰:“宫人掌王之六寝,凡寝中之事:扫除、执烛、共炭炉、凡寝中之事。”说明,至晚在商周时期,宫中已经使用火炉了。

到了清代,火炉依然是居室建筑中不可少的设施,而且因地区不同各有特点。当时,“江南柴灶,闽楚作炉。”而产煤较多的北京、山西等地则为煤炉。如北京西山储煤甚丰,有记载曰:“西山煤为京师之至宝,取之不竭,最为便利。”⑩

《礼记》有“季秋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的记载,说明以炭取暖历时已久。由于炭火无烟,无需烟囱,比起煤炉来更加适用。所以烧炭的火炉往往被用于取暖。通常这种火炉又叫做“火盆”,在清宫中被称“熏笼”,形状大小不同,大的重达数百斤,小的如盆大,可以随人移动,且可放置火炕上,作为火炕断火时的辅助取暖设置。故而,不仅宫中,即民间也十分流行。

但是相比之下,火炉却远远不如火炕那样普遍。能够使用火炉的还仅限富贵人家。在华北,“室中生炉者,百户之中不一、二睹也。”既使“富者或代以煤烧炕,即与火炉相通之炕也。”11又如东北的黑龙江,其地民居“屋内三面皆炕,烧之室自暖。不然,虽煨火炉,寒气不散。”12即火炕乐为人用,还在于它的取暖效果。直到现在,学者们在考察后仍然感到,“北方冬天很冷,居民们在室内利用火炕来取暖烧饭实在是一好办法。我们调查了(内蒙古、山西)多少住宅全是火炕,可见这旨很受人们欢迎的。人们坐在炕上工作或谈天也是非常舒适的,不过要训练盘腿坐着的习惯”13。火炕在北方的文为流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节省燃料,二是取暖性能好,且保持久。正是这两点原因使得它成为北方特别是满人居室不可取代的取暖设置。

二、满族的取暖特色

满族的火炕虽然渊源于北方的汉民族,但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融入了自身的文化,并在经过大自然的考验与洗礼后,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南西北三面垒炕,或四财皆炕,是满族民居火炕的重要特色,这与同样使用火炕的汉人略有不同。通常,汉人的居室多为南北两面垒炕。如《燕京杂记》有曰:“燕齐之室……如室南向,则于南北墙俱作牖,牖去地仅二尽余,卧室土炕即作于牖下,牖与炕相去无咫尺。”这种于居室内设南北炕的建筑,在北方已经约定成俗,直至民国初年,

华北,特别是东北的广大地区仍然保持着,“屋内对修土炕”,或者说“屋内南北对面俱有火炕”14的室内设计风格。

此外即为一室只砌一炕。清乾隆未年,来华的英国使团在热河看到的居室就是如此。他们说:“鞑靼区住房建设构造和室内家具的简单同中国内地相差无几。大门之内通到一间堂屋,堂屋两边是个小套间,每间有一个炕,上面铺着厚布垫子,白天坐人,晚间在上面睡觉。在堂屋里摆着招待客人坐的油漆桌和几张椅子。”15在这里,英国人称之为“鞑靼区”,但事实上,除了避暑山庄外,这一带的大部居民仍为汉人,他们所见到的民居很可能是汉人建房屋。即便它确为满人之宅,但“住房建设构造和室内家具的简单同中国的内地相差无几”,也同样可以说明,这种住宇航局乃为汉人的传统风格。

相比之下,满族则以三面环炕为主,俗称“万字炕”。清人杨宾曾对满族的发源地宁古塔一带进行了考察,他说:宁古塔的房屋,“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作灶上下”16,由灶燃火后,其烟经由炕,再经由砌在屋顶上的烟囱排出。他还发现,宁古塔的“烟囱多以完(圆)木之自然中虚者为之。久之破裂,则护以泥或滕缚之。”另一文人在《宁古塔纪略》中亦记载曰:其地“屋内南西北接绕三炕,炕上铺芦席,席上铺大红毡,炕阔六尺,每一面长二丈五,六尺。”

此外,今人伊郁山在其编著的《吉林满俗研究》中,把三面炕说成是“满族居室的一个特殊标志”,而且对炕的设置及其方位有详细的说明。他说:三面炕,亦称万字炕。其设置为:“如西层设南西北三铺炕,北山墙不设窗。”但不论炕的方位如何,三面炕的原则不变,且以南西北最为普遍。随后他又说:“满族的万字炕,又称帽子炕。炕的长宽尺寸不一,最长的是南北大炕,最窄的是西面小炕。火炕一般采用直洞和花洞两种方法砌筑,炕面用料又分青砖、土坯、缸碴子、石板块等几种。炕边设炕沿,多用柞、桦、柳、杏、梨、榆木,忌用椴木和松木(松木有倒抢剌,椴木质软)。炕沿上没沿牙子,每个角上雕虎足状立柱,亦称炕沿腿。”17也就是说,围绕着“万字炕”的居室建筑,已形成一套约定成俗的规制。

其二,应用火炕的原理,满族人发明了暖阁。如果说“万字炕”代表了满族民间的取暖特色的话,暖阁则代表了清代的皇家风格,它使宫中的取暖出现了别开生面的景象,也是满族最具特色的取暖方式。

“暖阁”是根据火炕原理进行改造的地下火道。据清朝来亡后宫女们回忆说:当时宫中为了防止火灾,不烧煤也不烧劈柴,全部烧炭,所以数千所房子都没有烟囱。“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宫中把这种探下火道的房子称作“暖阁”。暖阁的灶口即添火门设在殿外的廊下,为一个三米多深坑洞,灶口上覆盖着木盖。坤宁宫的东暖阁即为此种结构。曾于康熙五十年来华并在中国滞留十三年之久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原名RIPA)也描述说:“北京冬天使用的炉子,不像我在德国、荷兰和英国见的炉子。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这儿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这儿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马国贤还以其西方人的切身感受,将暖阁与西方的炉子作了这样的比较。他说:“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当我们双足还冷时,头已很热了。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随后,他又继续说,“我在北京生活期间,一些俄国人也到了。他们以前从未来过这里。他们建起了自已用惯的欧洲式炉子,认为这种炉子会更好些。但很快就发现了毛病,他们的欧洲式炉子所耗费用的中国火炉的一百倍。他们的炉子祗能烧大量的木头,这在北京是相当费钱的。因北京木材非常珍贵。而邻近有煤碎矿,像英国一样,这些煤矿中开采出大量的煤。所以烧煤是很方便的,而中国式炉子可以工业烧煤,燃料的价格极便宜。”20

当然,宫中也有火炕,但这里的为炕称为“暖炕”或“暖床”,凡属寝居之室,均设置暖床铺,不论皇帝所居还是太监、宫女所居皆然。乾隆六十年(1975年),工部营造司奉命为钟翠宫添做暖床,其样式为,“东配殿后檐添安一样腿暖床三张,各均面宽三尺九寸,进深五尺六寸,高一尺五寸。”21钟翠宫为清宫中内廷妃嫔(晚清时为皇后及皇太后所居)所居。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满族在入关以后,仍然希望保持以火炕取暖的传统,甚至连火炕的样式也没有做多大的改变,其一尺五寸的高度一直被沿用。只是宫廷中的火炕变成了暖床,暖床建造大原理一如暖阁,为适应屋内不许有明火的规定,烧火处在房屋外。

总之,火炕与暖阁是中国古建筑中室内装修的一大创举,其独特与实用,为人所乐道。特别是它给辞海带来很多的方便与舒适,从上述马神甫的赞叹不已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其三,根据火炕、暖阁的原理,满族与东北地区的人们还创造了火墙。据记载,清末民初,在黑龙江省双城县,“公共处所及富室有于壁间砌?避烈搭?,即火炉之一种,以为冬季御寒用者。”22众所周知,黑龙江省双城县在清代是满族聚居区,嘉庆、道光年间,清朝为解决旗人生计问题,曾先后三次移京城旗人至黑龙江双城,即所谓“京旗屯垦”。因而,出现于满族聚居区的“避烈搭”,即使不是满族的发明,也一定是满族广为使用的一种取暖方法。

三、取暖方式对建筑的影响以及火炕与时人的生活

《中国古代建筑史》记述:“为了抵御寒,北方的房屋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并使用火炕与较厚的外墙和屋顶,建筑外观厚重庄严。”即是明确指出了,自然环境对房屋建筑的内装修,房屋的建筑功能、设置与布局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房屋的朝向,早在古代即为人们所关注。《毛诗·鸿雁·斯干》所说:“筑室百堵,西南其户”,即明确指出房屋建筑的朝向问题。所谓朝向,实际就是指门窗的设置方向。清人夏仁虎在谈到北京的房屋建筑特征时说:“京师屋制之美备甲于四方,以研究数百年,因地因时,皆有格局也。户必南向,廊必深,院必广,正屋必有后窗,故深严而轩朗。”23在寒冷的东北地区,房屋的朝向尤其受到重视,记载黑龙江民风的《龙沙纪略》曰:其地“屋皆南向,迎暄也。日斜犹照,故西必设窗,间有北牖,八月之,夏始启。”24《黑龙江述略》亦曰:房屋“东西多开牖,以延日,冬暖夏凉。”25

取暖的需要,也必然影响到房屋的设计与建造。然而,对房屋建筑及其内部空间影响最大的取暖方式,莫过于北方最为流行的火炕,而且,及至今日它仍然影响着我国北方的农村。其表现形式为:

一是火炕、墙、窗户三者的设置、砌筑与安装是密切相关的一体,所谓“炕必有墙,墙必有窗”,而“妇人眠炕上,听有卖汤饼肴核过者,即于窗户传人”26,则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建筑的样态。此外,《红楼梦》中,也有“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毡”的描述27。 二是火炕占据了室内的主要空间,规范着室内平面布局。陶富海在《山西襄汾丁村民居》一文中指出:“厢房是丁村人主要的住宿处,它的结构在明清两代是一致的”。“一般均为三间二室,即在明间作隔墙,平均为间半一室,房门各开于各自临隔墙一侧。室内依山墙筑火炕,靠后墙作灶台与火炕相连,烟道开于墙角内。火炕较大,约占一间位置,真正地面活动不足半间。”也就是“火炕的面积较大,约占全室的三分之二”28。而处于社会下层的百姓,往往是整个屋内除了一铺火炕之外,即别无它物。所谓“贫家无隙地,衾枕之外,即街道矣”29。上述记载虽然并非尽指满而言,但是,对于与火炕有着很强依赖性的满族来说,应该具有着同样的意义。

在这种以火炕为主、火炕砌于窗下并占据房屋大部空间的建筑中,人们的活动空间与场所自然也离不开火炕,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与火炕密切相关的生活习俗。

首先是“寝食其上”。如民国十八年所编辽宁《义县志》曰:当地之民居,“屋内皆有火炕与灶通,借炊烟暖之,或另辟火门,曰?闷(焖)灶?。炕铺席,寝食其上,盖地方气候寒冷使然。烟囱辄在屋角,相距数尺。”30

其次,由于古时男耕女织的家庭结构,白日活动于家中的自然又主要是妇女,所以火高在妇女的生活中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明朝人的记载,还提到京城妇女在丈夫出门后,便“坐火炕上煤炉边,弓足盘盘,便可竟日。炉边牛肉馍馍等诸食馔,助以果物,依食下飧,与阑稍弄脂粉针线,或料理行躔,以此成俗。”31

再次,由于火炕占据了居室的大部空间,冬季取暖的需要又使人们的活动也主要集中的在火炕上,所以,一些与炕相关的家具,如炕桌、炕琴之类便随之产生,它们被置于炕的一侧,与炕具,如炕桌、炕琴之类便随之产生,它们被置于炕的一侧,与炕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如《如林满俗研究》记载:“过去满族人结婚,男方多买?描金柜?、?大檀箱?、?炕琴?等物做炕上装饰品,也是日常生活的实用口。柜子与被阁子配套,上为阁子,下为柜子。阁子专门装被褥、枕头等物品,柜子是装服饰和小型零散杂物用的。以三面炕的格局为便,中间小条炕凡是有祖宗龛的一般不放炕琴物件。如果没有神主龛者,可以在西炕上放炕琴,即条琴。条琴上放梳妆台、蜡台、茶瓶、撞瓶等,内放日用杂物。南北炕上的箱柜讲究对称。”32

汉人也在炕上放置物品,但略有不同。仍以山西省襄份县丁村的明清时民居为例,春居室内或南北炕。临火炕的“山墙都皆开龛以贮被褥,平时悬挂帘幔遮挡之。”在与火炕相连的后墙灶台上方亦开一龛,中部以木板一隔为上下两层,上层供奉灶君、财神之类,下层放碗筷等食具。另外还有火炕下根开?鞋窑?和?便盆窑?”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普通的人家而言,火炕可能以发展现其生活的全部。关于这一点,满汉皆然。

此外,火炕在家庭中,不仅用于了取暖,且给人一种充满生气的温馨感觉,“时当冬月,炕火初燃,直令寒谷生春,犹胜红炉暖阁。”30北方的冬季漫长,人们依赖于火炕、火炉的时间也长,“京师居人例于十月初一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35,前后四个月,占一年的三分之一,东北部地区需要取暖的时间则更长。由此,人们对于火炕的依赖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火炕与“礼”

封建社会,儒家的纲常礼教数同一张结织细密的大网,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笼罩在其中。当人们以这种传统的儒家观念规划了房屋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成四合院组合空间的同时,其建于屋内的火炕,也被赋予了礼法的内容。

文学巨著《红楼梦》通过黛玉拜见王夫人的情节展现了一个礼仪森严的社会,而这些个礼都是围绕着火炕引发的。书中写道:“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毡,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出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理定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36生动的细节描述表明,围绕着火炕所形

篇三:满族、时鲜族民居建筑

满族、朝鲜族民居建筑

满族的先民主要是生活在东北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1635年皇太极才改其名为满。满族非常善于学习,入关后逐渐大量接受了汉族的建筑形式,但在民居中仍保留有一些自己的民族性格。

首先是喜高。由于早期的满族人长期居住在东北山区,方便打猎和居高防守,逐渐养成了居高临下的心理习惯。即便后来向山岗、平原过渡,也仍然要在山岗的高处建房,或者人工夯筑高台,保持一种防卫的优势。这与中原地区汉族民居选择依山傍水、藏风聚气的风水观念

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满族民居夯筑高台是要把

整个院落抬高,这跟春秋时期单体的高台建筑

也不一样。

第二个特点是大院。因为东北气候寒冷,地多人少,所以满族民居布局上多呈用地宽松的大院形式。

正房、厢房非常独立,之间有较大距离,互不遮挡,可以获得充裕的阳光,

尤其是冬天的光照。

满族民居

因为马车是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院落非常开阔,房屋跟四周院墙还相隔一段距离,使马车可以赶到院内或绕院行驶。

院墙与房屋之间的许多空地,可用来种菜、堆放杂物,很适合东北农村自给自足的家庭生活。

第三个特点是索伦杆,满族大院一般比较

长,两厢之间用二门分成内外院。

由于萨满教祭祀的要求,满族民居需要在

内院东南角设置喂食神鸟的索伦杆。

但后来受到汉族宗法礼制的影响,这个索伦杆就被放到中轴线上了。并且用二门遮挡一下,因为在汉族的方位观念中,神圣的东西应该是在中轴上的。

第四个特点是西屋为主。与汉族以堂屋为核心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是满族民居的生活以西屋为主。室内南北西三面设火炕,称为万字炕,其实就是拐弯炕、转圈炕。西山墙上设祖宗神龛,靠着神龛的西炕最为尊贵的。上面放桌子、茶具,桌两侧铺红毡,是待客之处。一般人坐南

北炕,为了补充西间炕位的不足,往往向明间

扩大半间,叫做借间。明间堂屋反而成为一个

次要的过渡性门厅,这跟汉族民居的布局很不

一样。东间往往做为一般居室和厨房,堂屋后

面隔出一小间储藏衣物,称为倒闸。里面还设

个小炕,冬天可以温暖衣物,便于随时穿用。

有的民居就没有堂屋,西屋的炕继续延

伸,只在东侧稍间开门,形成了布局像个口袋

一样的口袋房。这主要是为了让室内空间尽少

的接触寒风,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满族民居

的这种布置在清代皇宫的寝殿中得到了延续,

如沈阳故宫的清宁宫和北京故宫的坤宁宫采

用的都是这种口袋房的布局形式。

在建筑形象上满族民居有两坡硬山顶、仰瓦屋面、支摘窗,外檐装修简单,这些都跟北方汉族民居相似。别具特色的是它在山墙两侧或南北砌筑落地式的烟囱与室内火炕相连,这个做法与朝鲜族民居颇为类似。

满族民居

室内以各种火炕、火盆、火炉、火墙、火地等各种方式取暖,门窗却只糊窗纸来抵御风雪,这点与朝鲜族民居也有些相似。


"满族"的"建筑""5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01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