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03 10:55:47 | 移动端: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第68页“观察物体”例1。

教学目标:

1、观察物体,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一些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由老师发出方位口令,同学们用手指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方位,做好准备,开始!

师:指正面、指左侧面、指上面、指后面、指下面、指右侧面。(边指边说每个面看到的是什么。)

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正面、侧面、上面和下面。同学们找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试着从这些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一看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师: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现在,请同学们放在桌子上,学生拿出玩具。

师:学习小组的4个同学,先选出1个玩具,从自己的角度观察这个玩具,然后分别说出自己看到的是玩具的哪一个面。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小组同学相互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师:要让学生们觉察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引导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看到的形状。

师:好,现在老师请每一位同学再观察自己桌上的小玩具,每一位同学分别试着从正面和侧面的角度观察这个玩具,再和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分别看到了什么?

让4个学生到讲台前边演示边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看看图上的同学是怎样观察的。(用课件出示:例1主图) 谁来说一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说出:小明观察的是熊猫的正面,小亮观察的是熊猫的右侧面,小红观察的是熊猫的左侧面,小芳观察的是熊猫的后面。

师:同桌之间观察、讨论一下,主题图下面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谁来说一说。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把掌声送给他,还有谁知道?(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说说。)

三、巩固发展

1、做一做: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开始讨论,讨论后让学生们说一说。

师:说得真棒。请同学们在图的旁边将四个小朋友分别与他们所看到的四个面连线。学生做,教师巡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的过程。

2、猜一猜:

用课件课件出示我的书包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

3、说一说:让学生组成4人小组,选定教室里的一个物体进行观察,要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说出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

这节课上谁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收获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的一个物体,并和他们说一说从不同方向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不同形状。

教学后记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

学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首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引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在游戏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几个面:正面、侧面、上面。

2、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观察玩具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3、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观察的方法。比如:猜一猜(我的书包):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让每个学生结合书包的实景观察图片,体验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同的。

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让我思考的地方:

1、学生对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观察时,有的孩子说出的面并不正确,有的孩子说的面形状不对。

2、在学生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通过了解才知道是因为个别孩子性格内向,怕说错了被同学笑话,看来,在教学前要多与孩子们交流,鼓励学生想说、多说、爱说、会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城阳街道旺疃小学 陈雪峰

小学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教学?活?起来。

【案例】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时,引导学生复习?9的乘法

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

生1: 9÷1

生2: 18÷2

生3: 45÷9

生4: 3÷9

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这个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害羞得快要哭了。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

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把3换成27

生2:把3换成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

生2: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

【案例分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只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使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

这里,正是教师轻轻的抚摸、充满赞赏的鼓励在生4的内心激起波澜,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正是老师灵活的教学机智,才激起了学生后续的动力,才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得到每个孩子的认可。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设计,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

篇三: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推理》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也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数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途径。这一数学内容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实验等活动,感受到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红、黄、蓝星星各一颗(纸星星)课件、纸条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简单 推理

一、激趣引入

1、猜神秘嘉宾

2、验证——出示柯南图片

二、新知教学

1、2个条件

(1)师:现在柯南手里有两颗智慧星,一颗红的和一颗黄的。

出示:左手藏的不是红星星。

你能根据这个信息确定柯南左手和右手分别藏的是什么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尽管小朋友思路不同,但都用上了“不是……就是……”这样的词语。

教师小结推理方法:我们在进行简单推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提示排除一个确定另一个。

(2)快速抢答,猜一猜

课件出示:

小兔和小猫在玩捉迷藏,躲在房子后面的不是小猫,就是?

星期天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去吃肯德基,不是在白天,就是在? 小明生日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皮球和小汽车,皮球不是爸爸送的,就是?

2、3个条件

师:其实柯南带来的星星里还有秘密呢,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红、黄、蓝星星各是一个数:9、22、30

红:我不是22

黄:我不是22,也不是9

蓝:

师:现在你能确定吗? 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

(2)反馈交流:

师:你觉得这里的那条信息能够直接确定一个数?为什么第一句不能

马上确定一个数?

师小结推理方法:当我们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时,可以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根据提示排除一些情况,使问题变得简单。

(3)如果黄星星说:我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是3,你会从哪句开始分析。为什么?

3、送儿歌

“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确定哪个先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从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反思:这节课,通过两个猜测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很好地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习有趣味的数学,并让他们及时地学以致用,这正是当前的新课程理念。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气氛活跃、和谐。有了前面最简单的推理的学习,学生学习例3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此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扎实地掌握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为了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多重条件的推理。练习的逐渐深入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三册99页,练习二十三第1、2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课件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出示课件:小狗、小鸭、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小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

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狗没带伞,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小鸡和小狗拼一把伞,小鸭自己打一把伞。②小鸭和小狗拼一把伞,小鸡自己打一把伞。③小鸭和小鸡拼一把伞,小狗自己打一把伞。)

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课件。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他们考虑到小鸡和小鸭个子差不多,走在一起不容易被雨淋湿。

二、设置悬念,展开排数

师:三只小动物到了小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边说边出示课件)

师: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课件出示纸条上写的内容: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小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875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