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烦忧戴望舒

烦忧戴望舒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25 10:34:34 | 移动端:烦忧戴望舒

篇一:烦忧——赏析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

本诗共有两段,其实只有四个诗句,只不过在前后两段中,四个诗

句排列顺序正好相反.在这样一种颠倒的重复之中,既强化了诗歌的

主旨,又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这是这首诗第一个方面的突出特

点.

四句诗回环往复要表达怎样的主旨呢?作者并没有直接说明.第

一段的前两句是打比方,只是两个比喻句都省略了本体“烦忧”.如果

表达完整,前两句的意思大概是说:有的人认为烦忧像是寂寞的秋的

清愁,而有的人认为烦忧像是相隔辽远的海的人们之间的相思.这两

句前句从时间上落笔,而后一句从空间上落笔,暗示了“愁”、“思”之

深之广.而这“愁”“思”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后两句做了具体的

回答:作者的“愁”与“思”是心中有“烦忧”,而“烦忧”的原因

则是“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而“不敢说出你的名字”的原因,任凭生

活经验,读者自然能明白“不敢说”是因为心中有爱:心中充满对你的爱恋,却没有勇气说出口——这才是“烦忧”的原因所在!

上段的抒情顺序是先描绘“愁”“思”之状,然后一层层地剖析清原因;而下段则先交代自己面对“你”的犹豫和胆怯,而接着点明这样的“不敢”使自己备觉“烦忧”,最后两句从时空的角度分别打比方,烘托自己“相思”和“清愁”像隔海相望般“辽远”,像身处肃杀的秋天一样“寂寞”.意象的选取既典型,又暗合中国文化传统中以秋衬愁之广、以海喻思之远的经典审美,虽是现代诗,却充满古典诗的意境和韵致.也正因此,前后两段虽然只是相同的诗句在排列顺序的不同,但在情感表达上却丝毫没有重复之嫌,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这是一首爱情诗,但“爱”字在全诗中却始终未直接出现,而只是用“不敢说出你的名字”的委婉表达,含蓄地暗示出来.含蓄之美,是这首小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了.

戴望舒是写作爱情诗的高手,其抒情诗《雨巷》奠定了他在中国

现代诗坛不朽的地位.跟《雨巷》相比,这首描写爱情的小诗,在内容和主题上虽无不同,但在艺术手法方面却表现出极具风韵的独到之处。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1.在这首小诗中,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营造了怎

样的意境?

2.这首诗只由两节组成,第二节正好是第一节的回文。这种形

式有什么作用?

3.诗人说“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你”在诗中可能指代的是

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示例: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营造了寂寞、辽远的

意境。

2.示例:这种巧妙的回环形式使诗的旋律循环往复,使诗人所

抒发的情感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表现诗人不敢说的真实处境。

3.示例: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爱上了一个女子,又不敢向她表

白的一种矜持、矛盾、排遣不开的、缠绵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作者骨子里透出的忧伤、寂寞的心理气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7分)[

惠安女子

舒 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来源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惠安女子》是舒婷实现女性书写的代表性作品,它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惠安女子优秀品质的赞美和对她们苦难人生的关怀。惠安女子是福建惠安沿海几个村镇汉民族妇女群体,那儿的男子长年漂泊在海上,“留守”几乎是那里所有惠安女子的现实处境。但长期以来她们一直默默隐忍着生活的苦涩,以勤劳、温良、孝顺呼应着传统文化期待。舒婷通过她独特的女性情感体验贴近这些女子,《惠安女子》是唱给她们的一首悲悯的歌。

第二人称的运用拉近了作者和惠安女子之间的情感距离,她们并不是“被看”的对象,而是作者心心相印的姐妹。

全诗共四小节第一小节短短两句将惠安女子望眼欲穿的双眼定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似火的目光传递的是惠安女子对丈夫或恋人刻骨的思念和无限的牵挂。

第二小节头两句描绘了惠安女子独特的外形服饰,但诗人随即将笔触轻轻一提,转向了惠安女子对幸福的追寻。表面上看,诗人将女子的外貌和幸福相连似乎有些简单化,但事实上惠安女子的服饰确实相当独特且装饰性较强,惠安女子的典型装束是: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宽筒裤。她们如此地站立在海边,眺望大海,期盼着亲人早日归来。无数次希望的破灭也并没有动摇她们的信心。“蒲公英”、“海面”、“浪花”这些意象的使用暗示了她们最终的失落。在美丽服饰的衬托下,悲剧意味更突显了出来。

第三小节是诗人对惠安女子坚忍个性的刻画。“洞萧”、“琵琶”、“晚照”等意象为惠安女子的忧伤增添了古韵,使这份忧伤有了历史

篇二:烦忧 赏析

汉语言文学(2)班 20100304073

戴望舒《烦忧》赏析

谈到戴望舒,我们不禁想到在拿悠长的雨巷那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想到那爱情失意的淡淡伤感。不得不说他是个写爱情诗的高手,现在我们要赏析的是他的另一首同样具有含蓄之美的爱情诗———《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题为‘烦忧’,那么到底烦忧什么呢?可以说烦忧是秋天寂寞的淡淡愁绪,可以说烦忧是还一般辽远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到底是什么?我只能怯懦的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内容简单易懂,但是依靠着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让人回味无穷。下面将从内容角度、结构布局角度、情感表达角度来深掘本诗的艺术表现的独到之处。

一、巧妙比喻和传统经典审美意象让简单的内容意境深远。

诗句内容中,似乎是有人看出我在‘烦忧’,于是我用两个忽略本体的暗喻来回答。说烦忧是秋天寂寞的淡淡的清愁,说是如海一般辽远的相思。比喻的运用,烘托‘清愁’和‘相思’像在萧瑟的秋天里的寂寞的忧愁着,像还一般辽远的思念难以传达。

‘秋’‘清愁’‘海’‘相思’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经典的审美意象。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充满愁绪的季节,但在这里诗人却充满着‘寂寞’的‘清愁’。海是深沉辽远的,亦如同诗人的‘相思’。细细读来,诗人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落笔,强化了诗人的‘愁’和‘思’。

假如有人要问出我烦忧的原因,‘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不敢’既体现了诗人的怯懦和犹豫,也侧面表现出了相思对象的美好和我的珍惜。因为‘不敢’,所以我只能在这秋风萧瑟的季节寂寞的面临如海一般辽远的单相思,含蓄而充满古典意蕴。

二、回返往复的结构形式和假设性开头强化诗歌主旨

一目了然,全是其实仅有四句,前半段和后半段内容相同但顺序相反,在这种颠倒的重复之下没有情感表达上的重复累赘之感,反而凸显了诗歌的主旨。

前段先运用两个比喻描绘‘清愁’和‘相思’,化形象为具体,然后剖析原因,得出‘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这个答案。后半段似是顶真的承接,先道出‘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不敢’体现这是人犹豫、怯懦同时又倍加珍惜的复杂情感。直接点明‘不敢’更突显了是人的烦忧,于是‘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只能再用那两个比喻来描摹‘愁思’之状,也就是诗人的烦忧。

在结构安排上另一特点就是假设性的开头,诸如‘说是’‘假如’。表现了诗人情感的纠结,只能这样用假设性的句式道来。这样的假设性开头,是诗歌产生对话的感觉。就如同朋友问我烦忧什么?我用两个比喻‘说是’来具体化‘愁’和‘相思’虽没有说烦忧却已经在说烦忧———既在这样悲凉的秋季,我只能在寂寞的单相思。这是诗人在喃喃自语,‘假如’问我烦忧,我不好意思说出来。

三欲言又止和重复的表达凸显含蓄的情感

含蓄之美是本诗的主要情感表达特点。在这首爱情诗中,爱字未现却以表达浓浓爱意,

仅用‘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委婉表现出来。全诗无不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诗人的情感。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含蓄和情感呢?还得由前面的意象和结构安排来体现。

诗歌巧妙运用假设性,不确定性的开头使诗歌形成对话形式,意在挖掘‘烦忧’在表达中,又因为拿假设性使情感表达变得含蓄,欲言又止间不禁泄露了诗人心中的烦忧其实就是寂寞的单相思却有不敢表达。

或许,这样还不能很好地表达我的情感,于是语用了重复,在颠倒重复里加深了是人的思恋。

篇三:烦忧 分析

烦忧 分析

这首诗出自戴望舒的诗集《望舒草》。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诗坛的重要派别——“现代”派——的重要诗人,戴望舒的诗歌集中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命感悟与情感体验的心灵轨迹。在人生的旅程中,有阳光灿烂般的欣悦激动,也有阴雨绵绵似的苦恼烦忧,那么,此刻郁结在诗人心中的烦忧是什么叫呢?诗人没有直接表露。

清秋是一个怀人的季节,大海寄寓着无尽的相思,读来已是使人伤怀,加上“寂寞”,加上“辽远”,便把诗人落寞无奈与欲罢不能的相思之情展示得更为深刻细致,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便油然而生。然而在这愁肠百结,落寞孤寂中,作者却突发奇想,身边有人来问你的烦恼,你的忧愁,这时你会如何回答?是和盘托出,把一腔愁绪全部告诉对方,还是讳莫如深,紧紧瞒住?自己虽有选择的自由,但面对关爱你的朋友的询问,你能装聋作哑吗?那么,这种欲言又止的心理又如何表达呢?“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这“不敢”二字实在是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态,且把读者引向无穷的遐想之中。上面四句,短短三十六个字,活画出了作者深刻的怀念,激烈的斗争,那种“欲说还休”的滋味,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既意味深长,又强烈迫切。

下面四句,将上面四句作逆向排列,粗粗看似回文诗,细想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是花拳绣腿般的故弄玄虚,而是作者那种络绎不绝、日益汹涌的思念之情在放纵宣泄。首句既像反复,又似顶真,联络照应密不透风。尽管是激烈而又矛盾的“不敢说出”。但想要心情倾吐的希望又是那么迫切,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有心人不妨在那里作一次感性的神游。全诗以“清愁”作结,却正好表达了成熟的思想者以“却道天凉好个秋”式的常语来表达自己复杂心态的不同寻常。

全诗八句两组,呈轴对称排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这是作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格律诗影响的结果,前四句的压韵为后四句的复唱设置了先机,故读来十分上口,给人留下齿颊生香的愉悦之感。

秋一样的清愁 海一样的相思

——戴望舒的《烦忧》写作艺术赏析

戴望舒的小诗《烦忧》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它在抒发烦忧这种抽象的感情时,化用“回文”这种修辞手法,使得抽象的烦忧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内容虽说不上多么积极,但极具普遍

性。艺术表现手法亦非常独特,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涵义。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这是活跃于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的著名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虽然不如《雨巷》、《我的记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那么名噪一时,然而今天读来,仍然不失为一首耐人回味的艺术精品。

《烦忧》一诗的内容极其简单,就是写一种烦忧的情绪。众所周知,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外界客观环境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反映,并且是一种非常抽象的心理活动。所以诗一上来就运用两个譬喻:“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这里的“说是”笔者认为是“好象说是”,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即烦忧好象是在秋日的萧瑟凄凉、万象衰残中感受到的那种寂寞,又好象是对于辽阔邈远的大海的渴望和相思。秋天,是一个容易惹人生愁的季节,无论是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还是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抑或是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因清秋而兴愁的美妙词句。但诗人的愁思却不是那种“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浓愁,而是一种淡淡的清愁。大海,浩淼无际,浪花朵朵,涛声阵阵,亲近她心胸为之一震,所有的烦恼、忧愁似乎都倾泻到大海里去了。诗人的心绪起伏不定,烦忧深重,与大海的波起浪涌何其相似!他多么渴望去到远方的大海一洗心中的块垒,抛弃心中的一切不快啊。运用比喻就是不想直接说出心中的忧愁,诗人啊,你为何而烦,为何而忧呢?以至于“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之所以烦,之所以忧如果说出来,或许他人还可以帮他排解一番,可现在的诗人竟连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可见诗人的“烦忧”何其深重啊。

诗的第二节并没有增添任何新的内容,仅是把第一节的诗句倒序铺排。又在诉说着“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那么如果真的有人问时又该如何回答呢?“说是寂寞的求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这里的“说是”二字应理解为“推说是”,是一种推脱之辞,还是不想直接说出忧愁的所以然来。第一节里诗人用比喻说烦忧好象是秋天里引起的一种清

愁,是一种对大海的渴望,但是不敢直接说出来;第二节诗里虽然文字上是一种倒序,可内容上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你不说不等于没人问啊。如果真的有人来问的话,那么只好推说是什么什么。反正就是不给你说出真相来。那么诗中“你“的名字到底是什么呢?抒情主体的烦忧又为何端呢?是社会的呆滞疲惫,人民的困顿贫穷,生活的艰辛险阻,还是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因此,《烦忧》一诗具有多意性,而意义的丰富正是本诗的成就之一。

很显然,这首诗化用了古代修辞学里的“回文”格。回文这种修辞格是利用汉字既表音也表义的特点,将一句话诉诸于听觉,造成顺读逆读均能读通的效果。最通俗的例子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例子中的回文仅限于一句之内的循环往复,顺读逆读,而诗人在本诗里却是将一整首诗的句子以倒序的方式排列成章,所以说是化用。作者巧妙地化用回文修辞格来表达他心中的烦忧,我们认为也是非常地切时切境。这是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色。全诗其实只有四句,可诗人将它排列成两小节八句,后四句仅是对前四句的倒序排列。这样写的好处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抒情主人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彳亍,犹豫不决,嘴里来回地在念叨着几句只有自己能听得懂的诗句,翻来覆去地念,好象再也说不出别样的话来,一旦有人来问他烦忧者何,他也只是“顾左右而言他”。看似幽默风趣的文字游戏式的回文格,一经诗人用在表现烦忧的诗里,却完全屏弃

了游戏的成分,竟然出神入化地将诗人心中那“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深重的烦忧恰如其分地给抒写了出来,并且富有立体感地塑造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来,仿佛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反剪着双手,佝偻着躯体,一会儿仰天长叹,一会儿低头自问的抒情主人公,他被生活中的烦忧压得喘不过气来,只好任由心中的烦忧恣意疯长。凡是所有烦忧能够引起的联想和想象的情景和场面,都被这神奇的回文修辞格挥洒得淋漓尽致。

其次,本诗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或一字一顿;或两字一顿;最多也只是三字一顿,一句诗中最多的停顿竟高达五次,这样板滞不畅的停顿节奏也极其有助于烦忧感情的抒发。试读“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这种短促的停顿,表现的是一种非常缓慢的不得不停顿的节奏,不是恰好适宜表现那种挥之不去,拂之又来的烦忧情绪吗?当然也有人说本诗的音乐感很强,可我却宁愿说是节奏感,因为它表现的是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

总之,《烦忧》借着对秋的清愁,对大海的思念起兴,婉转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愁思,莫可名状的或不愿明说的烦忧。这样就给本诗披上了如细纱般的隐约、朦胧之美,使诗人的情感也处于亦隐亦现、读者只可心领神会的美妙境界。中国传统的诗


烦忧戴望舒》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800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