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辩论赛大学毕业后是该留在城市还是回农村

辩论赛大学毕业后是该留在城市还是回农村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15 11:23:34 | 移动端:辩论赛大学毕业后是该留在城市还是回农村

篇一:大学生应该回家乡就业还是留在原城市辩论赛辩论观点

(1)反方的主题很有可能是: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我心甘情愿.

驳:刚刚大学毕业的你有什么能力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呢?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固然我们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了四年

但是在象牙塔中的我们有多少人接触了外界,有工作的经验,有直指本质的眼光,有解决问题的

能力?这样的大学生,能为家乡做多少事?反之,通过了在大城市学习,拼搏,开拓眼界,我们才能

立足于更高点,才能为家乡带来更好的改变.一个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人,是谈不上高尚有为的

(2)回家乡安逸,但是不是我们的选择,我们有勇气,不怕困难.反方无法辩驳的是大城市的机遇更多,有更多渊博的人,也有更多超先的信息和前沿的事物,相反小地方生活安逸,可能还有父母的庇护,但是我们作为时代的主角,会害怕这样的挑战么?难道四年的大学生活没有给予我们战斗的勇气么?四年的苦读必将经过实践的检验,真金只有火炼才会绽放璀璨的光泽,而大城市,就是那块磨刀石,就是那块试金石!

(3)反方若提问,学有所成,不效力家乡,是为忘本?去大城市,为更美好的生活而拼搏,为积累更丰富的经验而努力,并非忘了家乡,我若说起邵逸夫先生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事迹可查证,此处列他的生平和贡献).忘不忘本是人心善恶,不是看你去哪工作的.

(4)不陪伴父母,是为不孝?驳:一来,现在与古时不同,古时有父母在不远游,现在通讯和交通都非常方便,天涯在咫尺,二是现在去闯荡,不是说就将父母抛弃在家乡,请不要混淆概念,三是孝不孝在行动,不是在家乡就一定孝顺,这么多啃老族是哪儿来的?四是,真正的孝不是向爸妈要这要那,从工作到结婚全要老人操心,真正的孝是让我们用更好的成就来回报养育之恩

(5)驳类似大学生村官,新科技使家乡致富了.全中国13亿人口,这样成功的例子你能找出多少,其中又有几例是刚刚毕业就回家乡还取得了杰出贡献的?请不要用个例来覆盖整个群体.在大城市工作生活过,然后再支援家乡建设的又有多少例子,几百万都不止啊.

(6)国家鼓励大学生回家创业?这里请注意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是回家创业,小心概念偷换

(7)大城市人口够多了,家乡需要人才.答: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学生们在祖国腾飞的进程中居功至伟,他们的努力使城市越建越美好,这证明了我们的观点所在,谢谢反方~让我们在已有的成就中取长补短,去芜存菁,才能把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建设得繁华似锦.

北上广等大城市同样作为中国国际化的大都市拥有其他二线城市无可比拟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在2009年,北京拥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高居全国之首,大城市行业多、领域广,就业岗位多,人才缺口大,而这同样也是刚刚毕业大学

生的特点,他们充满活力、斗志与新鲜感,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大城市优秀的人才更多、竞争更为激烈,当然,这里的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也更为完备,职场新人在这里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升职,也可以在这里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例如《杜拉拉升职记》中拉拉就是在上海的大公司中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脱颖而出,谱写出一曲职场版灰姑娘的赞歌。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诸如娱乐设施多,公共设施完备,医疗条件好等等。 但我觉得这不是重点,重点还应放到人生的梦想与追求上。我们在家乡上了小学或者知道中学,然后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在我们挑选大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北上广等大城市,因为这里有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这里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见识。例如,在《蜗居》中,海萍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办了自己汉语学校,而也只有在上海等大城市才会有那么多的外国人对汉语的需求,所以,正是因为在大城市,海萍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与人生而不同,梦想、理念、追求更是不同,我们无法判定小城市的A更幸福还是大城市的B更让人羡慕,我们在这里只是想为毕了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价值倡导、精神支柱,告诉他们北上广这条路,虽然难,但可以走;有梦想,就要为之奋斗。

民间艺人在农村的戏台子上演《汉宫怨》诚然也是一种选择,一种追求,但如果他们也能登上春晚、进入国家大剧院,站在好莱

坞的舞台上为全世界人民演出那岂不是更好?

大城市求职是不易,但潜规则总是少些。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一个女生是石家庄市的公务员笔试的第一名,但是靠这样的成绩要想通过面试,内部人士告诉她最少还要拿出17万。中小城市动不动就被复杂的关系网包围,即使你是人才,如果没有后门,也很难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无论是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是现今流行的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都是在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很少有人是在一毕业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租起了大套的房子,蚁族人群,蜗居生活也是他们的一个起点。海萍并没有住着妹妹靠某种手段换来的大房子,而是和苏淳通过十年的奋斗买到了上海郊区的房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与其说大城市人口密集,倒不如是说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人口都很密集。刚刚毕业对的大学生涌向北上广时他们看到的的确有可能是岗位缺口大部分倾向于简单体力劳动,但是,这不正是所谓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吗?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中小城市,职场新人哪一个没有从事过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的简单体力活? 当前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市迅速发展、中小城市亟待发展,可是这些地方难道就一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吗?他们或许需要更多的农民工来拆迁、盖房子,也需要更多有经验的高手来规划新的发展,因此,在这里大学生的机会并不会比大城市要多,而且,刚刚提到过的,受关系网的影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人脉不发达,

机会有可能更少。换言之,中小城市并不能规避毕业大学生在北上广求职面临的问题。

,就业机会多。一线城市发展配套设施齐全,聚集了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有相当多的岗位空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择业,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其次,工资待遇高。专业相同、能力相当的大学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就业,工资的水平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大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基本工资会比一些中小城市高出不少。

第三,个人进步快。大城市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最先接触先进的技术、管理知识,能够紧跟或超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也能让人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另外,更重要的是,大城市拥有很高的创业成功率,创业空间广阔。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当今社会专业化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不是多面手,它的运作需要多个行业的配合,这时,有能力、有特长、专业化能力强的大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己的事业,成立自己的公司、个人工作室,或者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以不同的创业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篇二:大学生辩论赛:正方蚁族应该留在大城市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同名图书《蚁族》就是描述这一群体的读物。

蚁族”,是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廉思日前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却从事着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主要居住在城乡接合部或近郊农村;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月均收入低于2000元;年龄集中在22岁至29岁之间。他们中有九成人是童年时曾被称为家中“小太阳”“小皇帝”的“80后”。

首先,蚂蚁具有较高的智商。据相关研究表明,蚂蚁有26万个脑细胞,在所有的昆虫中,是最聪明的物种。蚂蚁的高智商能用来描绘该群体所具有的“高知”、“

受过高等教育”等特点。其次,蚂蚁属群居动物,一个蚁穴里常常有成千上万只蚂蚁,这也与该群体在物理状态下呈现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蚂蚁很弱小,但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蚂蚁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蚁灾),因此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蚂蚁这些特点与该群体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方面极为相似。

此外,蚂蚁还有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优点,而恰恰是这些优点,与该群体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比如蚂蚁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1]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还比如蚂蚁所具有的期待情怀: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此外还有蚂蚁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等等。这些特点,都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真实写照。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蚁族”的数量在未来几年内必将急剧增加。因此,尽管“蚁族”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但日益显现的“蚁族”现象应当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和重视。

执著未来憧憬明天

“蚁族”,一个孕育着希望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充满智慧,不畏艰难,乐观开朗,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挑战,怀揣梦想,有着质朴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绝少抱怨。他们知道,大学校门已走出,而社会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敞开,这是一个艰难的过渡,也是一个必然阶段。不少“蚁族”表示,从表面看我们很苦,其实那是打拼的过程,人生的经历本就包括艰难和辛酸,条件差正应该是艰苦奋斗的起点。

目前,学者廉思撰写的有关“蚁族”的研究报告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蚁族”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为该群体立法,并已经开始了初步的调研工作,“蚁族”困境有望得到较好的解决。

北京最大蚁族聚居地唐家岭改造 将建设公租房

33个市级重点挂账村整治改造规划方案通过审查。最大“蚁族”聚集地唐家岭将拆违法建筑,预留部分产业用地建公租房,租给外来人口[2]

今年,北京将启动包括海淀区唐家岭村、丰台区夏家胡同村等50个卫生环境脏乱、社会治安秩序较乱的市级挂账整治督办重点村改造工程,并限期完成整治。昨日,市规划委透露,目前已经有33个市级重点挂账村的整治改造规划方案通过审查。

根据最新的规划方案,唐家岭村将采用原址回迁的方式安置。

挂账村整治改造规划方案将公示

据介绍,这33个挂账村包括朝阳区姚家园村、官庄村,大兴区庑殿二村、庑殿三村,海淀区唐家岭村、振兴村、门头村,丰台区夏家胡同村、西局村等。

材料二

蚁族是否坚守大城市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想法的。

一般来说可以分三个角度。

第一个视角是蚁族群体自己。蚁族成员为什么要坚守城市其实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迫不得已,但是更多的人的坚持其实并没有好的理由。与其说是生活逼迫了他们,让他们不得不在大城市中做一名蚁族,还不如说是自己逼迫了自己,是自己把自己逼入了绝路。所以对于蚁族中的每一个个体,其实应当合理的审视自身坚守的理由,如果不是必须的,还是尽早抽身离开。

第二个视角是城市管理者。在国内一般是市政府。对于市政府而言,蚁族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一方面蚁族的存在为市政的管理、市容市貌的整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蚁族的存在为城市提供了巨大的低价劳动力,这些人的存在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清除蚁族带来的后果是企业劳动力成本的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的外迁。这是一个城市的政府极不愿意看到的。对比两者的得失,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城市正处于上升阶段,政府其实应当更多的选择默许蚁族的存在,因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可以使每一个市民都感觉到希望的存在,这时的蚁族往往也是较为安定的。但如果是一个处于停滞或者倒退的城市,市政府应当不希望过多的蚁族坚守在城市中,因为失去了希望的蚁族往往也是不安定的代言人。

第三个视角是企业。城市中的绝大部分企业是绝对希望蚁族坚守大城市的。因为这代表了有大量优质低价的劳动力可供选择。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看来,每一个年轻人都怀揣着梦想。大城市机会多,能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

今日的蚁族,只为了明日的腾飞!

要说坚持么,因为蚁族们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他们独自一人在大城市奋斗,是想融入大城市的生活,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状况,他们是有理想的,那就要为自己的理想继续努力,成功之前就要吃苦,坚守理想,继续奋斗!

“也许迷途的惆怅揪碎我的脚步 ,可我相信未来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倾听这首汪峰的《光明》,让我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保持一颗勇敢的心,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生存,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梦想常存,人生便具意义。以此共勉同路人。

蚁族之所以选择在打城市是因为他们有梦想有憧憬,为了梦想去奋斗是幸福的。

宁做“蚁族”也要坚守大城市?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0年将有630万名大学生汇入就业大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按照这些年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观念,大城市依然会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根据社会学家的观点,大城市就像是一个磁体,吸引着人才和各种资源汇集到一起。“蚁族”问题研究者、北大博士后廉思及其课题组研究发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中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是坚守大城市,还是回到二线城市就业,即将毕业的每个大学生心中都曾有过纠结。

回归小城市 对比生活成本她回到小城市

“生活在大都市,在写字楼上班做白领,最好是旅游业的白领。”这是一年前丽川心目中理想工作的定义。

从四川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丽川和总部在广州的一家公司签约,月薪3200元。

填报分配去向时,一位销售总监问她:“愿不愿意来广州?”丽川没多想,就写下了广州,她填报的其他城市还有重庆、北京。

2009年7月4日,一毕业,丽川就到广州参加培训,工作的名称是销售管理培训生,向上的激励

是,“促销做好就可以做组长,再升督导。”

在广州,原本并没有想过的生活高成本残酷地摆在面前。“在广州租房可真贵,天河区的房子,三室一厅要四五千元,一个人住一间要1500元左右,还要交物业管理费、中介费……”丽川发现,如果这样,3000元出头的月薪很可能都吃不饱饭。

几个新来的同事不得不放弃城区的租房计划,选择了广州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

丽川租了一个二楼拐角的单间,一个月500元。这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连电视都没有。房子几乎见不到阳光,周围的环境也很脏。

在广州炎热的夏天跑了3个月后,丽川被转去做行政助理。每天的工作就是准备数据、做表格、写报告……“你根本不知道做这些分析有什么用,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没有成就感。”丽川说。除了这些,让丽川更不能忍受的是孤独。晚上,丽川不敢一个人在城中村里逛,索性不出门。没有电视,回家只能对着电脑屏幕上网,夜里还总是失眠。

这样的生活让丽川觉得快精神分裂了,逃离的想法不可遏制。在广州生活4个月后,丽川向主管提出了辞职,2009年12月底,她回到了成都分公司,进入人力资源部。

有了两个城市生活成本的对比,丽川发现,这个问题很重要。

在成都,丽川的月薪为2700元,比在广州少。但她在成都市西南二环内一处公寓楼租了一个单间自己住,空调电视一应俱全,租金只有450元。

相比较在广州每天从住处到公司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成都,丽川上下班走路只需要8分钟。自己做饭、自己洗碗,吃完饭还可以出去散散步。一个月还能存1000多元。

工作不到一年,丽川却经常忆苦思甜。“想着在广州那半年吃的苦,我现在很满足。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与其在大城市当边缘人,不如到二线城市做主流人群。”丽川说。

在父母荫护下平静生活 与丽川相比,来自河南的肖梅少了艰苦奋斗的经历,在小城市,平淡稳定是她生活的基调。

对肖梅来说,生活就像一个圆,小城市出生,外地读书,毕业后重新回到起点,似乎少了激情,但生活质量也并不见得不高。

与别的同学相比,肖梅天生就不太喜欢激烈的竞争。2007年从河南当地一所专科院校毕业后,在父母的安排下,肖梅回到家乡的一所小学做起了教师。

尽管见习期只有几百元的工资,但吃住都在家,不需要付房租、不需要算计伙食费,工作的学校就在家门口,交通费都省了。这样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开销,父母的照顾让她少了很多其他同学必须独立面对的生活压力。

两年后,肖梅的工资已经提高到2000元,结婚、买房、买车,别的同学还需要多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她已经提前完成了。而这个时候,她高中的那些读了名牌大学、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还在与人合租。“高中时一个很好的同学,成绩非常好,在北京读了名校,毕业找工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虽然留在了北京,但也只有2000元的工资,每个月交完房租就所剩无几。”肖梅说。

在刚工作的时候,肖梅也曾经很羡慕那些在大城市读书、工作的同学,觉得他们机会多,视野也宽,但在与这些同学交流后她发现,自己选择在小城市就业居然也被同学们羡慕。“那些同学觉得小

城市生活成本低,再加上与父母能相互照应,生活安稳平静,正是他们在大城市缺少的。”肖梅说。肖梅的这些同学也许只是在抱怨的时候羡慕她的安稳平静,更多的时候,他们不愿放弃大城市的生活。

点评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24.5%的人愿意去“中小城市”,选择农村地区就业的更是只有5.3%。

这项调查显示,尽管53.3%的公众认为,在中小城市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同时也有52.2%的人更愿意在大城市打拼,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就业首选北京、上海的高达43.2%。

蜗居大城市

发展前景让他留下来 与肖梅干脆回 小城市就业不同,

也与丽川放弃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昂的一线大城市不同,来自内蒙古的曾少荃选择在北京打拼。曾少荃记得很清楚,就在半个月前的一个大雪天,下午5点30分保险公司培训结束后,他在公交车站等了一个半小时车才来。而当天的最低气温为零下十五六摄氏度。

这样的生活对曾少荃来说虽然苦,但也要坚持走下去。

平时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他浑身酸软地瘫坐在椅子上,收起推销保险的职业微笑,感叹一声:“在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的确很辛苦,一步一个脚印啊……”

2008年5月,曾少荃完成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会计专业的学习,在北京找到一份保险推销员的工作。他的办公室在七层。

整个楼层都被各式各样的海报、宣传画、红色的榜单、照片、汉字标写的数字包围着。曾少荃说,“一切都在做比较,比较业绩、比较穿着、比较工资,比较以后的发展……”

曾少荃觉得,无形的压力就藏在墙上的面孔与人民币的数额之后。

辛苦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却是又一个劳碌的开始。每天都至少要一个半小时,他才能到家。通常情况下,晚上八九点钟,平常人家早已收拾好碗筷的时候,他才开始吃晚饭。

保险行业流失率高达90%,每个月都有员工因为完不成任务指标被辞退,但曾少荃坚持了下来。试用业务员、正式业务员、业务主任、业务经理一级、业务经理二级、高级经理一级、高级经理二级、区域总监、区域副总经理、区域总经理,这一级级的阶梯吸引着他坚持奋斗下去,而他现在已经做到了业务经理一级。 不想放弃曾经的梦想

在北京著名的“蚁族”居住地唐家岭,章书阳为梦想已经在北京艰苦奋斗了3年。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看来,每一个年轻人都怀揣着梦想。大城市机会多,能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但是,章书阳现在有些气馁,他很难想象自己到了30岁的时候,还在做小小的软件测试员。

2006年7月,章书阳从东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怀揣一张只有1200元的银行卡来到了北京。朋友已经替他租好了房子,就在唐家岭。一大早,章书阳被领上城铁,往北坐了两站,在西二旗下车换乘公交,到目的地时,已是中午。“北京也有这样的地方?真是脏乱差!”章书阳很惊讶自己看到的场景,狭小的街道上,车辆来往裹起一团团的尘土。路边有的小店招牌已经挂了很久,来一阵风便摇摇欲坠。

在小巷子里绕了五六分钟,来到他未来的住处时,章书阳一下就愣住了。房里只有一张硬板床,别的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一间房,280元一个月,他和一个同来北京的朋友合住。

章书阳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这样一个看起来根本就不是北京的地方连续生活3年。 章书阳毕业院校并不差,但在北京找工作一样不容易。

刚到北京一个月,章书阳至少投了400份简历,全都石沉大海。章书阳一心想找软件研发方面的工作,但最终,一个做软件测试的公司挑中了他,月薪2000元。

3年的工作中,章书阳加过一次薪,每月多了1000元。

在北京生活,章书阳不得不严格计划自己的收支。靠着精打细算,章书阳工作3年攒下了6万元。“我存钱是为了买房。可6万元顶多买个北京的卫生间,里面摆一张床。”章书阳的父母表示给他出首付,可章书阳算了下,父母并没有那么多钱,他们不知道北京的房价有多高。而且就算凑上了首付,房贷每月要两三千元,自己供不起。

在北京的生活质量并不高,远在东北的家人也经常劝他回家乡工作,但章书阳不以为然。“我是学软件的,那是高科技!家在小城镇,回去干啥?”章书阳觉得,如果选择在家乡就业,工作是会稳定,开销也小,但时间长了心气会变,学的东西也就忘了。

点评 在很多专家看来,目前,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其经济活力和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与一些二线城市或西部的城市相比,年轻人会觉得有更为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对那些在大城市打拼,但生活暂时不如意的年轻人,郗杰英用“向下的青春,向上的梦想”来描述。他觉得,不要悲观地描述这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生活条件也许不好,但有很大的梦想等待实现。

据《中国青年报》

“蚁族”入选2009年十大热词 高智商+弱小+群居=蚁族。

1月23日,《蚁族》被国内30余家媒体评为“2009华语传媒年度图书”。此前的19日,“蚁族”刚刚入选国内语言文字专家评选出的“2009年十大流行语”。12日,“蚁族现象”当选凤凰网推选出的影响时代的2009年度十大沸点事件。

去年9月,总结了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与蚂蚁的三个共同点后,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新造了“蚁族”这个崭新的汉语单词。短短3个月,这个沉重、形象而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一跃成为年度十大热词,一个庞大的、难以统计的城市沉默群体,由此浮出水面——— 他们远低于城市普通人群的月收入、窘迫的生存环境、无处安放的青春,让无数父母揪心不已

最近以来,“蚁族”现象引起了各界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忧虑。这个群体是怎么形成的?他们如何走出困境?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城市边缘的艰难生存

北京市海淀区城乡接合部的唐家岭村,是北京最大的“蚁族”聚居区,这里距中关村软件园不远。过去几年,这个原本只有3000人的村子涌进了5万人。

记者9日来到唐家岭村,雨雪融化后的道路泥泞不堪,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招工启事、办证和治

篇三:大学毕业生不应留守一线城市辩论赛攻辩小结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请对方辩友不要随意将二三线城市归到一线城市上来。因这是我们讨论的基础。

对方辩友描绘了一些留守一线城市大学生成功的例子,蓝图固然美好,但是仅凭金字塔尖上成功的个例来让大多数塔底的人作无谓的坚守,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大学毕业生人数年年攀高:04年280万, 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630万,中新网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余万,翻了近三倍。留守大学生平均收入为1956元,收入风险是3.5倍以上。人均租住面积不到10平方米。32.3%的人没有与工作单位签定正式劳动协议,36.4%没有三险保障。71.92%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如同龄人。失业期间的经济来源44.6%靠父母资助。85.3%的人对自己生活的现状不满意,听到这些,你还坚持自己观点吗?您置大学生生活于何处?

留守,即居留下来看管,请对方辩友注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算在一线城市短时间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不属于留守。满怀激情的时候前往一线城市建功立业,短期后疲惫之际降落二线城市也不是留守。

正方辩友显然对二三线城市的生活工作现状缺乏了解,安逸,不代表平庸,小城市一样可以有大作为。

因为二线城市人才相对较少,大学生还是比较有市场的,他们的文凭和学识基本上能够得到认可和尊重,这样在单位里面就比较有发展前景和空间;二线城市消费相对较低,比较适合收入较低的刚参加工作的学生生存和发展;二线城市一般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渴求是较为迫切的,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工作岗位也相对较多,有了一个可以选择的空间。

同步性 被你忽略的二线城市,正在发生什么?圈钱(招商引资)、圈人(引进人才)、圈地(建城扩城)、圈政策(城市定位)、圈都市圈(区域资源整合)。

你在大都市寻找突围的时候,二线城市一点也没闲着,正昂首阔步比照着大都市的

规格迈进。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首超农村人口,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首超农村人口,20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首超农村人口。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说:中国已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1/4在中国。中国二线城市的活力,正藏于这185个超过50万人的中国城市中。

因为互联网,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资讯同步;因为城际快线和城铁公交化,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人流物流同步;因为商业连锁,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消费同步;因为都市圈,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资源互动互补同步。

每个省都有全国卫星电视;28个城市建设地铁规划获批;国际品牌和全国性企业在诸多二线城市找到落点、开枝散叶。二线的兰州、武汉和西安都有全国性媒体;二线的苏州、东莞、宁波、温州的经济实力个个富可敌省;杭州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上5年连冠??

不同步的是,二线城市在因一线城市的辐射性和产业关联性而受惠时,自身的独特优势并不会被夺走:名胜古迹,优质水土和空气,港口,城市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传统产业,相对便宜的投资和安居成本,地方创新等。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二线城市近似不设限的城市,户籍相对松动,“钱多,人才少”,对于投资创业者、创意产业族和产业工人有着“很饥饿”的需求。有能力者较容易获得机会和平台,成为“新市民”中的精英,过上好生活。而工作中的上佳表现,仍然有机会进入全国视野,与大都市的精英同享荣耀。

今天的二线城市已非偏僻角落势单力薄的城市孤儿,而统统归属于大都市圈棋盘,在其中扮演着努力成长的角色,机会一线化,压力二线化。

美国福布斯杂志显示,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中中国有4个:成都、重庆、苏州和南京。竟没有一个是我国一线城市,大量人才在少数一线城市聚集影响国家繁荣发展。纽约州的布法罗(1900年,是美国的第八大城市。人口在1950年代中期超过50万人。如今,人口不超过25万人。)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特(曾经是世界保险业之都。1950年,人口达到顶峰,达到17万7000人,最近则降到12万4000

相对来说,二三线城市人才竞争不那么激烈,大城市的就业饱和率是80.2%,中小城市的就业饱和率是19% ,这意味着二三线城市有着更多的成功机会。而且,在高房价、高物价时代,二三线城市相对低得多的房价、物价会使“蜗居一族”的负担大为减轻,这也意味着二三线城市相对更高的生活水平。在理想层面,如果说一线城市是中国的欧洲、北美,那么二三线城市则是中国的亚洲、拉丁美洲,四个一线城市的先进和发达代表不了作为整体的中国。只有数以百计的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五线城市建设好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青年才俊如果能够都奔赴二三线城市,那么中国的崛起将会有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对社会索取了什么,而在于他对社会贡献了什么.也就是他的社会价值。

国家政策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去基层工作,三支一扶政策、选拔大学生村官、教师特岗计划等,都为我们的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当前的中国,从国家政策到发展形式,我们都能看到,中小城市发展迅速,有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国家出台:从2008年起,用5年的时间,吸纳10万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职

现在国家的诸多项目越来越趋向于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此类地区人才紧缺,毕业生选择去这些地区就业,更有利于自己的职业成长和特长发挥。如果毕业生将眼光投向二、三线城市或偏远地区,做“鸡头”的发展空间远远大于“凤尾”,何愁个人的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然而选择的结果,却很少能由个人控制自如。这些大学生很多从农村考出来便抱定了不再回去的决心,可是在他们的家乡,在比大城市更为广袤的农村,有许多更需要他们的地方。

农村的教育需要年轻的面孔为孩子们带来新时代的信息,田间地头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到二三线城市工作或下基层是国家的需要。

当今社会,国家需要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你在哪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候你在哪里?中部崛起的时候你又在哪里?一线城市竞争残酷门槛高;二线城市机遇更多。2-3线城市硬件一般,但是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在加上国家这几天宏观调控的政策正是缩小贫富差距,所以多中小城市的政策正在逐步放宽,所以与其以来就给你一块肉让你吃好多天,不如自己去养头猪随意吃,

朋友们,为了保卫国土,文天祥弃笔从戎;为了唤醒世人,鲁迅弃医从文;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总理博学广闻。作为一名大学生,新时代的爱国者,为什么不能为了国家繁荣昌盛而离开一线城市到国家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工作呢?

调查显示仅有29%的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61%的毕业生愿意选择二、三线城市择业。同时,面对“如求职较为困难,您会考虑去小城市或乡镇企业就业吗”这个问题,有31%的人群选择“乐于接受”,53%的人群选择“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仅有10%人群坚决不接受到小城市或乡镇企业就业。

就业指导专家表示:对于择业的区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但是竞争力也大,“抓小放大”是目前毕业生明智的选择。

在“住”方面:同样是买90平方米的房子,在北京四环附近,以3万元/平方米计算,月薪7000元的白领,不吃不喝要32年。在郑州,房价按5000元/平方米计算,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白领,不吃不喝只需要12年。在“行”方面:一线城市都是特大型城市,不仅城区很大,而且交通拥堵,每天上下班耗在路上的时间往往就需三四个小时。

目前二三线城市及至小城镇的房价虽然也不算低,但房价收入比却明显低于一线城市。不计成本、不问个人实际情况,一味地往大都市里挤是盲目的。当千军万马都去挤独木桥的时候,另辟蹊径才是明智的选择。一线城市未必就是天堂,中小城市也未必就是地狱。在京沪等一线城市房价畸高、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对大多数人来说,回归二三线城市实际上就是回归理性。

有人离开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

世界上有另外一个你——这个你有一辆最新款的私家车,不担心堵车也不担心停车;这个你房子阳台朝南,不担心房价也不考虑买第二套;这个你不是文艺青年、不喝瓶装水、按时吃饭、周末陪伴父母、从不租赁任何东西、不搞异地恋。这个你是慢生活的信徒,达到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可惜这个你,与现实背道而驰——你长达10年的青春租住在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天用2个小时通勤、一年未回家看望父母、只有泛泛之交没有知己、把互联网当你的精神慰藉。你习惯性对城市抱怨,每天忙于在上班时间偷菜,你坚信自己不过在等待机会,直至青春用完,才惊觉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那些杂志封面上的CEO、那些疾驰而过的名车、那些好玩免费的party、那些CBD写字楼的独立办公室、那些国际论坛和航班头等舱的位子、那些高档住宅小区的灯光,是为你而备的吗?

一切从你选择留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开始。社会学家郑也夫说人生不外乎在追求三种状态:舒服、刺激、牛B。其实也是一道城市选择题:皆因年轻的你,爱冒险胜过爱安逸,爱牛B胜过爱舒服,自愿进入人生愿境最诱人、生存逻辑又最残酷的一线城市。这是一笔风险投资:100个梦想家踏入人才济济的这个江湖,总有99个发现“牛B”不过是一场泡沫。

“逃离北上广”代表后悔者成为社会流行语。白领返乡潮与民工返乡潮同时发生,你突然发现白领和民工原来是同一回事。房价被视为罪魁祸首,北京的出租屋有胶囊公寓,深圳的“出租屋”有住人集装箱——当住在集装箱里的蚁族不是小说而是现实,这个社会就有了一种荒诞的喜感。

作为工作狂,你突然明白,为了事业的前途,抛弃生活的前途并无价值,你需要的不仅是经历的成长和工资的成长,还有生活的成长;作为梦想家,你突然明白,到二线城市去的不一定是失败者,也可能是独具慧眼的野心家。

不是每个人都不适合一线城市,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二线城市。重拾你的生活,需要的不是逃离北上广的悲情,而是深思熟虑的放弃——一线城市不会因失败者的离开而受损,你终须明白,放弃北上广只是你的个人选择,不仅在选择让生活出现一个拐点,还在选择一个别人看不见的机会、选择一个最适合下一代的城市出身。

将“逃离”视为悲剧是错误的表述——有人离开,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有的人不该止步于大城市,退一步生活就海阔天空;有的城不该成为大城市,因为全世界最快乐、最幸福的城市,往往不是大城市。

对你而言,你内心产生的纠结与选择,形成了转身离开的理由——这个过程,对一个人而言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对你即将离开或即将前往的那一座城市而言,是建立个性、寻找人性的过程。

二线城市往往靠宜居突围,陆续决出人性化生活的单项冠军:昆明以气候闻名,天天是春天;长沙以快乐闻名,以夜场、超女与芒果台形成吸引力;成都以安逸闻名,赏一次桃花动不动就10万人同往——在物欲时代,一线城市对你而言是主战场;当成功成为一种毒药,二线城市则是你寻找自我救赎的心灵道场。

全球化品牌早已抢滩二线城市,网络世界消灭了信息不对称,都市圈让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成为生活共同体,地方传媒开始意识觉醒,地产巨头已将目光移到二线城市——到一线去争的是空间,到二线去争的是时间。挑好一个正值上升期的二线城市,考验的是着眼未来的视野和以时间换空间的大智慧。要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找中庸之道,就去找你内心的“1.5线城市”,毕竟它们能在你有生之年变成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机会多又相对公平,二线城市潜规则多又讲人际关系。” 但不要忽略,一线城市的机会可能是虚假机会,公平可能是虚假公平——你以为到了北京更容易名扬四海,其实只是名扬小圈子;你自以为拥有上海的高薪水,一年所余依旧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所有城市皆有潜规则,整个中国都是熟人社会,但没有一个城市的所有机会能被同时屏蔽。不妨反过来看,一线城市在拼智商,二线城市在拼情商。问题只剩下一个,就是你的情商是否高于智商。

何处不能安放青春,何处不能实现梦想,我们欣赏坚持梦想,但反对以梦想的名义的坚守大城市!

能看得到大路当然可以执着往前走,觉得前面是南墙就另谋出路吧,人生何处无风景!

不坚守不是为了放弃自己的理想,只是因为有了更好的舞台,这是当代大学生勇敢的担当和对社会的回报,人不一定可以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古人云:滋味浓时需知减三分之妙,行不去处需知退一步之法。别再等待,别再茫然,到中小城市去吧,到广阔农村去吧,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吧,那里有大学生实现理想的舞台,发挥才能的天地!

在大城市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五湖四海的人纷纷涌入前途未卜的大城市,未来收获的是一份幸福还是心碎呢?

繁华的都市和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他们无限的憧憬和梦想,衣着光鲜的都市人给了他们很好的范本,让他们相信只有坚持守望,好生活才会属于自己,但是如何变守望成拥有却是个不可预知的过程。

他们怀着一颗年轻的心,揣着厚实的梦想而来,却在大城市遇到了单薄的现实,不是他们的梦想本身有错,而是他们没有看到一棵树后面的整片森林!

他们的梦想飘在大城市,于是千辛万苦在这里找拼,等待着与梦想邂逅的那一天,如果要我们给他加上期限,是不是一万年?与其等待虚无飘渺的机会,不如把握真实的现在。树挪死,人挪活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坚持理想是没错,不坚守大城市正是为了更快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坚持理想并不代表不能向现实妥协,相反,在现实面前最有利的选择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才是以人为本的做法,中国二万五千里长征,以退为进,才走出了新中国的伟大胜利!

《广告大观》调查显示:在一线城市,75%的人傍晚6点至8点吃晚饭;在二三线城市,70%的人下午5点至7点去晚餐。一线城市有白领文化,但白领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如果你每天花费2小时在交通上,1年算下来要用去30天;二线城市没有艺术电影院和话剧小剧场,唯独有很多吃饭比你早、睡觉比你晚的闲情逸致。

城市是一种出身。河北燕郊小区外竖着偌大广告牌:“没有户口,怎么上好学校!”购买房子的人祈祷的是燕郊纳入北京,从此有个北京户口。北上广的户口人人都知矜贵,所以早针对你设下城市门槛—你说你属于这座大城市,却没有这座城市的户口;你说你拥有这座城市的房子,其实距离市中心20公里;你说你在这个城市创造了人生价值,其实存款还不如二线城市的公务员。收紧的一线城市能给予你优越感,宽松的二线城市却能创造属于你的归属感。

普遍的困惑是:为什么选择一线城市的人,拿着一线薪水,却沦落下流社会?为什么选择二线城市的人,拿着二线薪水,却获得一线的生活品味?新发布的《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发现,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一线城市“伪幸福”的人最多——皆因一线城市用金钱计算GDP,二线城市用幸福计算CPI——有白领去到二线城市,发觉收入少了一半,积蓄多了一倍;城市营销专家王志纲举过一个例子,在上海要1万块钱买到的幸福,在成都3000元就够了。

作家萧乾说:“人生就是一次不带地图的旅行。”在《一生要去的中国100个地方》书中里描述了100个地点,一般中国人永远没法去完全。到过一线城市见过世面,到过二线城市去开拓视野的人,有机会成为真正懂中国的人——他会在中国城市的细微处,发现中国城市原来并未千城一面,市井处隐藏的是中国的多元化。

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常常有一个差别:它在30分钟的交通时间半径内,总可找到你满足一生衣食住行的所有需要。北上广是分裂的,甚至可说它们由几个城市组成——候鸟族们只属于行政概念的“北上广”,他们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抱怨城市未真心接纳,生活方式偏偏与一线城市的传统精神价值格格不入。飘一代是最理想主义的一代,也是幸福感最微弱的一代——他们的房子、车子、家具、手袋甚至男友都可靠租赁而来,他们想找找不到的,永远是一个心满意足的固定地址。


辩论赛大学毕业后是该留在城市还是回农村》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716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