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答案

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11 20:15:42 | 移动端: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答案

篇一:科学七年级下同步练习经典(含答案)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 感觉世界

1、 皮肤内分布着多种__________,能感受外部环境中的许多信息。

2、_________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所以盲人一般用这个部位来“阅读”盲文。

而_________部位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一般用这个部位来测试病人额上的

温度。

3、香味通过鼻腔,刺激________末梢,由_________神经将香味传到_________,从而形成嗅觉。

4、“时间长了,腥臭味就闻不出来了。”这是由于大脑的____________疲劳的缘故。

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____________,其内有许多____________细胞,能感受各种

不同物质的刺激,特别是对______态物质的刺激尤其敏感。

6、皮肤的功能有 ()

A、触觉 B、痛觉 C、冷觉和热觉D、以上都是

7、以下有关嗅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B、同一动物对各种物质的敏感程度都很强

C、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灵敏

D、“时间长了,腥嗅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不能形成嗅觉

8、 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A、味觉细胞 B、舌头C、味蕾 D、大脑

9、 对酸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A、舌尖B、舌根 C、舌两侧中部D、舌两侧前部

10、若让你只用手去判断物体的形状,你会用哪个部位 ()

A、手心 B、指尖 C、手背D、任意一个

11、人在感冒的时候,____________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______(填“正常”或“不

正常”),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测试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性的实验时,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____________,这是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____________。

14、用什么方法可将气味暂时收集和保存起来?

15、装饮料用的“一拉罐”,你如何判断它是铝制的还是铁制的?你能想出哪几种方法?并请试一

试。

16、你有哪些方法可判断颜色相近的黄酒和油?

第二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将一根橡皮筋扣在椅子背上,用手将它拉紧,拨动它。你听见声音了吗?并且你是否观察到

橡皮筋在作振动?这说明了什么?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吗?请各举一例。

3、你能猜猜声音是否能在真空中传播吗?并能说出你猜测的依据吗?

4、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琴弦就不发声,其原因是 ()

A、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C、手使琴弦停止了振动 D、以上原因都有

5、人在岸边走动时,会惊动水下游着的鱼,这个过程中鱼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 ()

A、大地和空气 B、水和空气 C、大地和水 D、大地、水和空气

6、老师在教室内上课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教室窗户开着,没有回声 B、教室长度不足,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C、教室长度不足,不产生回声 D、教室各堵墙的回声相互抵消了

7、某学校操场外的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米,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

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 ()

A、0.5秒 B、1秒C、0.5分钟D、1分钟

8、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二次声音,其道理是 ()

A、这是回声的原因B、这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铁中快的原因

C、这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铁中慢的原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实验表明,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已知常温下声

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那么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障碍物离人至少为 ()

A、340米 B、170米 C、34米 D、17米

10、邮政局的长途电话间大多是用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D、以上都不对

11、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仅仅为了装饰D、以上都不对

12、如图所示,把一敲响的音叉与一悬挂的泡沫小球接触时。发现小球被____________这个现象

说明音叉在______________,大量实验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

13、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14、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啼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声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将声源的___________向四周传播。

16、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高崖,他大喊一声,历时五秒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此时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

(1)汽艇静泊在水面时,它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着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17、同学们平常肯定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听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录音,会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

但是听别人录下的声音,却很像?(提示:可从声音传播到耳内的介质去考虑)

18、你了解贝多芬吗?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耳聋之后还继续着音乐创作和指挥工作,这全靠“骨

传声”。贝多芬用牙齿咬着木制的指挥棒,让指挥棒的另一端顶在钢琴上,用这种方法听到钢琴发出的声音。同学们可以仿照贝多芬的方法,用牙咬住一根筷子,让筷子的一端顶在闹钟上,用手指堵住耳朵,这样,你会听到闹钟的声音。而如果筷子离开闹钟,你就不能听见声音。请你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

第三节 耳和听觉

(第一部分)

1、耳是人的____________器官,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耳廓的作用是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将声音传入___________。

3、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____________细胞。当声音传至耳蜗,会引起

耳蜗内的液体亦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____________,形成了听觉。

4、耳不仅有听觉的功能,还有____________的功能,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

动的感受器。

5、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A、外耳 B、中耳C、内耳 D、大脑

6、对声音有放大作用的部位是 ()

A、耳廓 B、外耳道 C、鼓膜 D、听小骨

7、内有听觉感受器的是 ()

A、前庭 B、半规管 C、耳蜗 D、以上部位中都有

8、内有头部位置感受器的有()

A、耳蜗 B、前庭 C、半规管 D、B和C

9、我们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就是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的__________过于

____________造成的。

10、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张开,使鼓膜内外的

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每个人都用两只耳听,我们便可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____________,来辨别____________

的方向和位置。

12、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完全“失聪”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二部分)

1、我们的眼睛是否可以看见所有的光?同样,我们的耳朵是否能听见所有的声音?

2、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决定?

3、你认为可以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发声体在振动,但我们没有听到声音,其原因是()

A、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B、声音为超声波

C、声音为次声波D、以上都有可能

5、通常讲的“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不同 D、声速大小

6、音乐会上,男中音在放声高唱,女高音在小声伴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男中音的音调高、响度大B、男中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C、男中音的音调低、响度大D、男中音的音调低、响度小

7、用钢琴和小提琴协奏一个曲子,但仍能很明显地区别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这是由于它们的

什么不同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同

8、因衣物没有放平而引起洗衣机的振动产生噪声,正确的方法是 ()

A、关上房门 B、戴上耳塞 C、放平衣物 D、增加水量

9、有经验的工人鉴别瓷瓶的好坏,只需轻轻用手指一弹,听声音即可判断。他是根据声音的什

么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同

10、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440赫兹;采过花蜜后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

率为300赫兹,因此有经验的养蜂工人一听飞行的声音就可判断蜜蜂是否采过蜜,他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采过蜜的音调高B、响度不同,采过蜜的响度大

C、音调不同,采过蜜的音调低D、音色不同

11、下列各个发音体振动情况中,人耳不能听到的是 ()

A、1秒钟振动440次B、1秒钟振动19600次

C、1秒钟振动35次 D、1秒钟振动25000次

12、通常所说的声音的三个特征是和叫 ,它由发声体的决定;反映声音大小的叫__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反映不同声音特征的是,它与发声体本身性质有关。

13、物体在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声带振动的频率范围是至赫兹。

14、我们把高于赫兹的声音叫赫兹的声音叫

15、你学校或家附近存在噪声污染吗?若有,请说说控制措施。

16、我们常用“钻牛角尖”来形容一个人的固执和呆板,可你见过声音也会“钻牛角尖”吗?如图所示,

形象地描述了声波能钻进楔形物体的缝中,由此可知,由很多小楔形物体组成的墙面有何功效呢?

篇二:科学七下学期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 1 章 对环境的察觉 ...................................................................................................... 2 第 1 节 感觉世界 ....................................................................................................... 2 第 2 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3 节 耳和听觉 ....................................................................................................... 9 第 4 节 光和颜色 ..................................................................................................... 13 第 5 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 18 第 6 节 眼和视觉 ..................................................................................................... 27 第 7 节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 37 第2 章 运动和力 ...................................................................................................... 39 第 1 节 运动和能的形成 ......................................................................................... 39 第 2 节 机械运动 ..................................................................................................... 41 第 3 节 力的存在 ..................................................................................................... 46 第 4 节 力的图示 ..................................................................................................... 51 第 5 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 56 第 6 节 摩擦的利和弊 ............................................................................................. 61 第 7 节 牛顿第一定律 ............................................................................................. 65 第 8 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 71 第 3 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 76 第 1 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 76 第 2 节 新生命的诞生 ............................................................................................. 79 第 3 节 走向成熟 ..................................................................................................... 83 第 4 节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 86 第 5 节 植物的一生 ................................................................................................. 90 第 6 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

......................................................... 98 第 4 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 103 第 1 节 地球的自转 ............................................................................................... 103 第 2 节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 106 第 3 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110 第 4 节 日历上的科学 ............................................................................................117 第 5 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 120 第 6 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 124 第 7 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 129 第1 章对环境的察觉 感觉世界第1节一、选择题 1.人体皮肤感觉外界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组织 2.人体皮肤最薄处是( )。 A.面部 B.手掌 C.大腿内侧 D.眼皮 3.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 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两手都感觉冷 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观点来 看,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 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 5.“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 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 7.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 A.目光敏锐 B.动作敏捷 C.味觉发达 D.嗅觉发达 8.当肌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具有报警作用的感受器是( )。 A.触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热觉感受器 二、填空题 1.皮肤的外层是__________:内层是__________ 。一另外还有毛发、皮脂腺、汗腺、指 (趾)甲等,真皮下面还有__________。 2.视觉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 ;味觉感受器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内。 3.如图所示,A、B、C、D 表示人舌上的味蕾分布区,各区味蕾对相应的味道具有较强的 敏感性,试回答: (1)A 区味蕾对__________最敏感; (2)B 区

味蕾对__________最敏感; (3)C 区味蕾对__________ 最敏感; (4)D 区味蕾对__________最敏感。 三、判断题 1.皮肤中具有防止外界病菌、化学物质侵入的结构是排列紧密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 ) 2.假如皮肤被小刀划破但仅伤及到角质层和生发层就不会有疼痛感。 ( ) 发散拓展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一段说道是唐僧师徒在“五庄观”中吃人参果:猪 八戒第一次因心急一口将人参果吞下肚去,结果虽“吃”了一个人参果却仍不知道人参果 是什么滋味,你知道为什么吗?而孙悟空、唐僧他们细细品味,觉得人参果非常鲜美,这 又是为什么?第 1 节感觉世界 一、1.C 2。D 3.C 4.C 5.C.6.A,7.D 8.C 二、1.表皮 真皮 附属物 皮下组织 2.眼睛 舌 鼻 3.(1)甜味 (2)苦味 (3) 酸味 (4)成味 三、1.×2.√ 发散拓展猪八戒不知人参果滋味,是因为他直接将果子吞下肚,果中化 学物质没经过味蕾,所以不会知道其中美味,而唐僧、悟空等人则细细咀嚼,果汁中化学 物质溶于唾液直接到或间接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传到大脑,产生“鲜美”的感 觉。第 1 节 感觉世界 一、选择题 1.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 ) A.脊髓灰质 B.大脑皮层 C.感觉器官 D.感受器 2.下列哪项除外,都属于皮肤感受器 ( ) A.热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味觉感受器 3.下列感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 ) A.冷觉 B.嗅觉 C.触觉 D.痛觉 4.俗话说: “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嗅”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 种现象说明 ( ) A.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 B.人的嗅觉器官易适应 C.人的嗅觉器官易疲劳 D.人的嗅觉器官易破坏 5.实施局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为 ( ) 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 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与触觉都存在 二、填空题 6.人的皮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功能,其中对 人体健康保护意义最大的是__________。 7.进入厕所,我们就闻到一股恶臭味,这时的臭味是通过__________,刺激__________, __________将嗅味传到大脑,从而形成嗅觉。 8.过冷、过热,化学物质刺激等都能引起痛觉,这些刺激的共同特性是__________,因 此痛觉是具有__________性。 9.如图 A、B、C、D 表示人舌上的味蕾分布区,各味蕾对相应的味道有较强的敏感性,试 回答:1)A 区味蕾对__________ 训练一 1.B 2.D 3.D 4.B 5.C 6.热觉,冷觉,触觉,痛觉,痛觉 7.鼻腔, 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末梢 8.强到一定程度后都对人体有损伤性,保护 9.甜味, 苦味,酸味,咸味第一节 感觉世界 1.皮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功能,当皮肤受到损伤性刺激时, 会有__________感觉。 2.皮肤的各部分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一样吗?请举例说明。 3.当我们经过咖啡屋时,远远就会闻到咖啡的香味。你知道嗅觉是怎样形成的吗? 4.在毒品走私案的侦破过程中,海关人员常常需要缉私犬的帮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__________,有许多__________细胞,能感受各种不 同物质的刺激,尤其是对__________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四种基本味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7.人在感冒时,常常会缺乏食欲,觉得很多食物不如平时香甜可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吗? 说一说.各抒己见 设想一下:人若是没有痛觉会怎样? 实验与探究活动 测定味觉感受区 设计一个实验,测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请将实验方案写下来。 第一节感觉世界 1.冷觉热觉触觉痛 2.不一样,举例略 3.咖啡的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 神经将刺激传递到大脑,从而形成嗅觉。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缉私 犬经过训练后,利用其对毒品气味的敏感性,达到寻找毒品的目的。5.味蕾味觉细胞液 态 6.酸甜苦咸麻辣涩 7.人感冒时,嗅觉的灵敏性降低了,味觉的敏感程度也会减弱。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就一定不能发声 B.我们平常听到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播声音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液、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2.星期天,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 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米/秒 B.声音能在墙壁中传播 C.要想听到声音,必须有振动的物质和传播声音的介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4.在下列媒介中声速最小的是( )。 A.铁 B.水 C.空气 D.木头 5.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的鸟声、风声分别 是靠什么振动产生的( )。 A.固体、液体 B.固体、气体 C.液体、气体 D.液体、液体 二、填空题 1.将一只闹钟放在一个玻璃罩内,如图所示,当闹钟正常闹铃时, 人__________看见小锤的振动,__________听见闹钟的响声。如将罩 内的空气全部抽出,那么闹钟闹

铃时人 __________看见小锤的振动, __________听见闹钟的响声。(填“能”或“不能”) 2.进行百米赛跑时,应在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如果以听见枪 声开始计时,则计得的时间__________于看见烟时计得的时间。 3.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扬声器上,你会感到扬声器和机身都在振动,这说 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产生的。 4.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 2s,则海的深度 为__________m。(海水的温度为 25℃) 空气(15℃) 空气(25℃) 340m/s 346m/s 蒸馏水(25℃) 海水(25℃) 1497m/s 1531m/s发散拓展 李明和王军两位同学欲测得—段铁路的长,但没有合适的尺,他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 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 5000m/s,于是李明站在欲测铁路的一端,王军 站在另_端,李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王军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 2s, 这段铁路有多长?第 2 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1.C 2.B 3.D 4.c 5.B 二、1.能 能 能 不能 2.小3.振动 4.153 1发散拓展 729.6 米第 2 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发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B.液体的振动不会发出声音 C.液体、气体的振动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气体振动时都会发生声音 2.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声源存在,声音一定能传播 B.由于声音的传播要依赖物质,其传播速度在所有物质中都是一样的 C.声音的传播形成是声源的振动而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是以声波形式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会随温度而变化 3.将电铃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当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渐渐听不到铃声这一事实说明 ( ) A.声音遇到玻璃会反射回去 B.声音传播要依赖于物质 C.玻璃是良好的声音屏障 D.抽气后就不能导电了 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情况下 ( ) A.V 固>V 液>V 气 B.V 液>V 气>V 固 C.V 气>V 固>V 液 D. 二、填空题 5.物体__________会发出声音,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__。 6.声音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物质作介质,以__________的形式 传播。 7.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说明__________能够传声。 8.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米 /秒,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9.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__________次响声,最后 一声是靠__________传过来的,这说明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______

篇三: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第一章 水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课前预习】

1.地球表面的_71%_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96.5%_,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盐类物质 。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_3.5%_,其中淡水只有_2.5%_,且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___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_0.3%_,占所有水量的 0.0075% 。

2. 水 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 不同 ,同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差异也 很大 。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60% 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水量 不同 。成年人由于通过 排尿 、 呼吸 、 出汗 会失去一定的水分,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应该饮水_2-2.5_L。

【课堂学习】

例1 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 ( D )

A.立即返航 B.吃海水 C.用海水制淡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

解析: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淡水,饮用咸水(如海水)会使人的生理机能失调,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B错。如果能够轻易地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渔民出海时也就不需要储备淡水,故C也错。渔民出海作业都不是在海岸线附近,有时航程达几天几夜,返航取水既有时间问题,又影响海上作业,因此A也错。海洋动植物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们体内丰富的水却是淡水,这主要是由它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故应选D。

例2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为什么说地球上还缺水呢?

解析:尽管地球水域广阔,但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所所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许多地方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所以科学家们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可见节约水的重要性。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 ( D )

A.海洋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川水

2.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C )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B.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

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因此水具有各种颜色

D.地球表面的3/4是水

4.世界上的淡水主要消耗在( C )

A.工业生产上B. 生活用水中 C. 农业生产中 D. 交通运输上

5.下列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 D )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6.在地球的水量中,陆地水所占比例为( B )

A.96.5%B.3.5%C.2.5% D.0.3%

能力提升

7.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C )

A.水的物理性质B.水的化学性质C.水的空间分布D.水汽含量的多少

8.植物体含水量最多的部分是 ( C )

A.茎B.叶 C.顶芽D.风干的种子

9.联合国将“世界水日”定在( B )

A.3月12日 B.3月22日C.4月5日 D.5月4日

10.下列事例不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的是( B )

A.露置的饼干潮了 B.河水结冰了C.空调管有水流出D.下雨下雪

创新探究

11.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

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

是:

A. 海洋水 B.陆地水

D. 冰川水 E. 地下淡水

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 海洋水 为水圈的主体, 冰川水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第二节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一)

【课前预习】

31.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叫密度,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kg/m__,读做“__

千克每立方米__”。

332.水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 物理 性质,纯水在 4℃ 时密度最大,是 1×10 千克/米,

33合 1 克/厘米,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10千克 。

3.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ρ=m/V _。实验中,需要用_天平_测出物体的质量,用_量筒_测出物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 凹形液面最低处 相平。

【课堂学习】

例1 100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则( D )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解析:质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不变的,而密度是物质特性之一,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100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增大,水的密度就减少,因此可知A、B、C都不对,故应选D。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 33 (1)200毫升=__200__厘米(2)0.3米=__300__分米(3)10克=__0.01_千克;

333(4)40吨=__40000__千克(5)7.8克/厘米= 7.8×10千克/米

2.从一瓶100毫升盐水中取出10毫升,剩下的盐水和取出的盐水的密度之比是( D )

A.9:1 B.1:9 C.10:1 D.1:1

3.一段铜丝拉断成两段铜丝后,每一段铜丝的质量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铜丝的密度__不变__。

4.一个较深的池塘,水面结冰了,在封冻的冰面下水中仍有鱼儿在游动,这是因为在池塘底部的水温仍能保持在( B )

A. 0℃B. 4℃C. 8℃D. 10℃

5.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纯净水的密度,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操作步骤是(A)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部分水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出部分水后的烧杯质量 能力提升

6.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7.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 ( D )

A.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8.为了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2和3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则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水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_。

(2)分析上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__。

创新探究

9.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⑴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_正确 _的。

⑵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3)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手直接拿砝码 _。

第二节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二)

【课前预习】 (升华)

1.物质的三态变化:

(凝华)

其中 熔化、汽化、升华 是吸热的, 凝固、凝华、液化 是放热的。

2.固体分 晶体 和 非晶体 两类,二者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 。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出现特殊的 固液并存 状态,在熔化过程中要 吸热 ,而温度 不变 ;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相同 。

【课堂学习】

例1在 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 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的质量增多 B.冰德质量增多

C.水和冰的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房间的温度和水的温度都只有0℃, 冰块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因此水和冰的质量保持不变,正确答案是C。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如右图所示,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B.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C.乙是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D.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 C )

A. 冰的温度降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B. 房间的温度太低,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

C. 房间与冰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则冰不再熔化

D. 冰和水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则冰不再熔化

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C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4.冬天北方地区常用地窖储藏大白菜,同时地窖中央又常放有几桶水,这样做可以防止大白菜冻坏,其理由(B)

A.水具有防止大白菜冻坏的功能 B.水结冰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C.水结冰时会吸热,防止大白菜冻坏D.水蒸发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5.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40℃的水银是_固__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

用_酒精_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6.右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熔化以及熔化后的图像,试回答:

(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0℃ ,该物质是 水 ;

(2)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图像的 BC 段。此过程中要 吸

热,温度 不变 ;

(3)物质在BC段呈 固液并存 状态;

能力提升

7.图1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C )

A. 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B. 海波在CD段是气态

C. 海波的熔点是48 ℃ D. 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8.把0℃的水和-5℃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

那么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B)

A.部分冰熔化,冰的质量减少 B.部分水凝固,水的质量减少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D.冰和水的质量均保持不变

9.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 B _是非晶体的溶解曲线。

另一种物质的熔点大约是_45 _℃,在12分钟时,该物质处在_固液共存_

状态。

创新探究

10.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

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该物质_是_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

(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_固液共存态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3)在8min~14min是_放_热过程(选填“吸”或“放”)。

第二节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三)

【课前预习】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温度的高低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和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

【课堂学习】

例1 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C )

A.人体周围的温度降低了B.扇出来的风温度很低

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液蒸发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解析:扇扇子可以使空气流动产生风,由于流动的空气与环境的空气温度相同,所以B选项不正确。夏天室温与人的体温接近,所以A选项不正确。人在夏天容易出汗,流动的空气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故人体温度降低,C选项正确。

例2 下列现象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D )

A.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 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头变模糊

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解析:壶嘴冒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洗澡时,浴室内的镜子变模糊是由于热的水蒸气遇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露珠是由于空气中的


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678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