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陈述古辨盗阅读题答案

陈述古辨盗阅读题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10 11:14:34 | 移动端:陈述古辨盗阅读题答案

篇一:《里社祈晴文》《陈述古辨盗》《啮齿心痛》阅读答案

杉宣书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湖南城市连锁事业部

杉宣书院ARE讲师部

《啮指心痛》+《陈述古辨盗》+《里社祈晴文》

主题:初一语文跟课作业

文稿:

执行:杉宣中国ARE讲师部

存档:杉宣中国ARE讲师部

时间:

里社祈晴文 【原文】

民之穷亦甚矣!树艺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也,而神复罚之。嘉谷垂熟,被乎原隰,淫雨暴风,旬月继作,尽扑而捋之。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吏贪肆而昏冥,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神聪明而仁闵,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民虽蠢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报谢以答神贶者,苟岁之丰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则神亦有不利焉!夫胡为而不察之?民之命悬于神,非若吏暂而居忽而代者不相属也。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之。

【注释】

1、里社:古时村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2、树艺:种植。

3、庶几:希望。

4、秋:好收成。

5、原隰:广平而低湿的土地。

6、淫:过分。

7、旬月:一月。

8、捋:本指手指弄顺某物,此指暴风雨打掉了谷穗。

9、委:剩下的。

10、昏冥:昏庸。

11、固:通“故”。

12、春秋报谢: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

【翻译】

百姓非常穷苦啊!生产所得的粮食和禽畜,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但却官吏强夺而去。已经被官吏夺去,百姓不敢怨恨。希望将补偿前面所失去的收入,都期盼在今年的丰收上,可是神灵却又来惩罚。就要成熟的稻谷倒在潮湿的田地上,暴风大雨整月地连续下着,几乎全都打掉了谷穗。如今虽然已经无可奈何,但是一些没有被风雨冲走而散落下来的稻粒谷穗,还有百分之十的希望,神灵为什么不赶紧向天帝报告而阻止下雨呢?官吏贪腐、昏庸,眼看着百姓穷苦而毫不怜悯同情,而老百姓认为官吏坏透,不值得去怪罪,所以就没有去怪罪他们。神灵有智慧,有仁慈怜悯之心,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百姓虽然愚昧无知,不能够很好的顺从并取悦于神,但是春、秋社时用祭祀来报答神的赏赐,如果在丰收之年,从来没有敢怠慢过。假如老百姓得不到所应得的粮食,那么对于神也不利呀。这样,神为什么不看清楚呢?老百姓的生命掌握在神的手中,神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而不连续做下去。该说的话不说出来,老百姓则有罪过;知道了百姓的苦情而不怜悯同情,难道可以与之结交吗,请神灵还是决断吧!

1. 解释:

① 于:被② 冀:希望 ③ 苟:如果 ④ 恤:体谅

2.翻译:

①将以厚其家。

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

②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

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

③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

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

④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

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 ⑤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

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陈述古辨盗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①盗者。述古绐②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③。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④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⑤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

【注释】

①的:确实,真正。②绐(dài):欺骗。③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祠:供奉。④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⑤帷(wéi):布幕。

【译文】

陈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欺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后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人就承认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 (2)(3)(4)

2.翻译:

(1)使人迎置后阁祠之。

(2)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3.陈述古智辩盗者,是因为他抓住了盗者

啮指心痛

原文:

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

译文:

周代。曾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弟子,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曾子一次到山里去砍柴,家里意外来了客人。母亲没有办法通知曾子回来,于是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感到心痛,赶紧背上已经砍好的柴就回来了。见到母亲就跪下来问是什么原因。母亲告诉他:“家里忽然来了客人,我咬自己的手指使你能够知道啊。”

感悟:

我们都知道“母子连心”这句话,曾子的故事从某一个侧面为此作出了一个注解。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应该心连心,心印心,心贴心,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心爱。

王恭从会稽还

【原文】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⑨物。”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度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一领:一张。领,量词。⑦荐:草垫。⑧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译为“您”。⑨ 长(cháng):多余,剩余。

【参考译文】

王恭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拿一张给我吗?”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卿:你,对人的尊称②举:拿、把③谓:以为、认为

④对:回答说⑤悉:熟悉,了解

2.:

①可以一领及我?

译文:能拿一张给我吗?

②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译文:我原本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3.上文有“恭无言”,王恭没说什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答:无余席 4.上文即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答: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王昭君出汉宫

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

篇二:2016年长宁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长宁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①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对此名实问题,植物学界和药学界都曾有过人做过考证。

②?物种?这个词在科学上是有特殊地位的,这是现代研究者尽可能综合形态、习性和分子等各方面证据之后得出的分类和命名,是相对可靠的。 ,传统医学和早期分类学者没有相关知识工具,所以他们很多时候无法给出可靠的分类和命名,这也给传统医学实践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③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神农本草经》是后世一切本草书的源头和基础,其中已经记载了?青蒿?之名,作为?草蒿?的别名。书中对草蒿的介绍是:?味苦寒......一名青蒿。?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寒热诸疟。屠呦呦就是从这条记载中获取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灵感。唐代苏敬主编的《唐本草》记载:?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北宋苏颂主编的《图经本草》则是首部以?青蒿?为正名的本草书。

④然而,在北宋有人发现叫做青蒿(草蒿)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如寇宗奭《本草衍义》记载:?草蒿今青蒿也……有青色与深青色两种。?沈括《梦溪笔谈》记载:?青蒿一类自有二种,一种黄色,一种青色。?这就为后世的命名混乱埋下了隐患。

⑤李时珍《本草纲目》在?青蒿?之后新立?黄花蒿?的名目,介绍很简略,只有?(又名)臭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淡黄?等寥寥数句。

⑥这样一来,北宋人发现的青蒿的两种形态在本草书中就正式独立成了两?种?植物、两味药。但本草书的这.

两种药材,在植物学里都是黄花蒿。

⑦按照《中国植物志》,黄花蒿和青蒿是两种不同的植物。黄花蒿是菊科蒿属学名为Artemisia annua的种的中文普通名,青蒿是蒿属另一种Artemisia carvifolia的中文普通名。但根据上面这些本草书记载中的分布、花期、气味等关键特征,完全可以确定中药里的?青蒿?和?黄花蒿?都是Artemisia annua,也就是植物学上的黄花蒿。植物学上的青蒿,其实是名字用错了地方。

⑧屠呦呦对国内市场所售中药?青蒿?的原植物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为植物学上的黄花蒿,而植物学上的青蒿几不可见。这从民族植物学的角度也证明了民间使用的青蒿自古至今有很强的一致性。屠呦呦断定古本草书...

中记载的青蒿是学名为Artemisia annua的种无疑。她因此建议把?青蒿?作为Artemisia annua的正式中文名。不过,她认为?黄花蒿?是另一种蒿属植物,具体是哪个种有待另作考证,这个结论却很可能不正确。菊科分类学专家林有润考证,《本草纲目》和《植物名实图考》中的?青蒿?和?黄花蒿?实际上是同一种植物。无论宋人所谓?青色与深青色两种?、?一种黄色,一种青色?,还是李时珍所谓?色绿带淡黄?,都不过是同种植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异罢了。

⑨传统中药主要使用的那种植物,还是被叫成?青蒿?的场合多。那为什么在植物学上,Artemisia annua这个种的正式中文名却是?黄花蒿?,而?青蒿?却用来指Artemisia carvifolia这个没怎么入药的植物呢?

⑩最早误用?青蒿?一名的日本著作是18世纪本草学家小野兰山的《本草纲目启蒙》。中国学者贾祖璋等人在1955年所著的《中国植物图鉴》中引用了日本学者的记述,将Artemisia apiacea的中文名定为?青蒿?。这样一来,中国历代所称的?青蒿?之名就张冠李戴地给了另一个种。同样令人遗憾的是,林有润先生作为一名植物分类学家,在进行系统性的蒿属分类研究工作时,虽然已经在艾蒿类本草植物的考订文章中明确指出:?从现代药理与临床资料看,药用青蒿即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含青蒿素,可治疟疾?,但是他考虑到植物学界沿用日文

名?青蒿?作为Artemisia carvifolia(= Artemisia apiacea)的中文名已久,在其编著的《中国植物志》第76卷第2分册的?蒿属?中仍把这个种叫做?青蒿?,而Artemisia annua则采用本草纲目的名字,叫做?黄花蒿?。

1.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因此B.但是C.因为D.而且

2. 第⑥段中加点词为什么要使用引号?请具体说明。(2分)

3. 根据①-⑥,概括历史上植物学界和药学界关于青蒿和黄花蒿命名混乱的原因。(4分)

4. 第⑧段中的“一致性”在文中指的是 。(2分)

5. 下列语句是文章的第⑾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③②①④B. ①④③②C. 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

①为了名称的稳定性,我们恐怕不宜擅自更改,也只能将就沿用下去了。

②但《中国植物志》这样的权威性志书一出,蒿属这两个种的中文名在学界均已得到广泛应用。

③其实本来有一个可以避免名称混乱的做法,就是在“青蒿”和“黄花蒿”中取其一作为Artemisia annua的中文普通名,而为Artemisia carvifolia另起中文名。

④但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认定中药“青蒿”的来源是“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干燥地上部分”,事实上相当于承认了黄花蒿的“青蒿”之名。

6. 本文实际上回答了两个让人困惑的问题。请根据文意,分别用疑问句表述这两个问题。(4分)

(1

(2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9分)

忆江南

方令孺

①天气真好。月光下,山川都像是浮起来了。清寂的广场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走。我买了一根甘蔗,一边走,.

一边吃。秋千架下仿佛有一个人在看着我,他是在惊讶么?

②我也不愿意独自在月下眺望了,想起中古时候的修道士,遇见山川美景,就不敢抬头,因为凡是美,都是诱①

惑人的。美景更增加人的寂寞,更引诱人的悲哀,所以古人独自对月的时候,总是爱饮酒,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酒,真是一个寂寞人的最好的伴侣,能把冷漠化成朦胧。

③我吃完甘蔗,把渣滓用大张报纸包起来。因为有一天,我和友人谈心,我说要买一整根甘蔗独自吃完,这位朋友说:?你要是有那样的勇气,我就佩服你。?现在我要把这渣滓留给他看。

④记得廿六年春天,我忽然想作画,无意中把这意思说出来了,有一个人说:?你才没有这耐性呢?,我听了很不高兴。第二天我就动笔画,发觉自己对于画大有兴趣,在一枝,一叶,一片崖石,一簇树林之间,极感消魂的迷醉。我画得一张比一张进步。自己得意极了。后来抗战事起,我回到故乡,住在一座小破楼上,夜晚仍抽空作画;记得曾仿倪云林的石树,并临写他的题字,裱成册页,配镜框献给父亲,父亲把画挂在书房里,听来客评谈,自己就拈须微笑。自从故乡遭了敌人的蹂躏,这张画不知道可还存在人间?而我所最敬爱的老父.就在我们远行之后逝世了!再也不会在藤萝萧瑟的庭院里看见父亲雍穆而翛然的风度,再也不会在寒夜的书斋里看见父亲白发苍苍在灯前垂首。故乡的庭院里每一片石,每一奈径,每一棵古树,每一个残缺浓荫的门,都和父亲的风仪连合着,我想到父亲,就连想到那些醇雅的情景,想到那些情景,就牵记到父亲。现在都完了,我失去了一生所最心仪的一切。我不能想,我是被这样一位朴素盎然的老人遗弃在这浅陋的坑中。

⑤家里来信说:敌兵进城,把城里的房子大半烧掉了,把我们家的凌寒亭也拆毁了。这座亭子共有三间傍着城墙,城墙像一座山,因为时间的古老,从砖墙缝里生出许多藤萝和灌木。亭子的左边是一片竹林,右边是一座尼庵,前面隔道女墙,就是一个小湖似的池塘,长年听到浣衣妇的碪杵声;夏天有很多孩子在里面游泳,记得有一次在这池塘里还淹死了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我亲眼看见人把他从水里捞起来,他的母亲听到这消息,就像飞鹰落地一样,奔扑到这男孩的尸首上号哭,到现在事隔廿年,想起那情状,还有些怆恻。亭子的周围都是古木参天,有大可合抱的槐树,有枝干夭矫的五谷树,有双杆的梧桐,还有父亲亲手种的柏,石楠,柿和杉等树。这些树都是我几个兄弟的小名,父亲带着多少温良的深意把他们每一个名字都种植在土地上。看他把一瓢瓢的清水灌溉到树根上,是存着多少的希望!要是风雨的时候,这些木叶响动着,浑和成一片河流似的声音,或是被风雨激荡,枝条锐敏得像有人在旷野上号叫,这不正是他担心着远处的孩子们,忧心戚戚的时候吗?还有一片云石,是父亲从园后草丛里发现出来的,石上有不知道是哪一年代,是谁,镌刻着?立云?二字,字体苍劲,父亲欢喜得像发现一件宝物,把石竖起来,砌一座花台供设着,周围种着很多的书带草,细长的叶子,因为多年的生长,像狮子一样蹲伏在石下。这地方四时都有各种奇怪的鸟雀,啄木鸟的剥啄声,夜晚猫头鹰的颤叫;还有彩色的锦鸡,在竹林里穿飞。我小的时候,常常担心那华丽的长尾巴,会在竹林里碰断。小松鼠故意逗人似的捧着一个松果坐在窗台上玩耍。这地方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现在想起来还有无限的亲切,和一些甜蜜的感觉。亭子里父亲收藏了一些书画碑帖。这是我们看作圣坛不敢渎犯的所在,这次也被敌人扫荡完了!家里人又告诉我:当敌兵退出这城以后,父亲从山中归来,看见这样残破,并不十分痛惜。只因满地残书断帖,父亲一一拾起来,偶然有一两部还可以凑成完整的时候,就大喜过望。我写到这里,心上涌起一阵泉水似悲凉,想父亲一生爱书如命,平时再也不许我们随意翻动,这次竞如此糟蹋了!父亲所以不十分痛惜,是因为一般广大的伤亡,比起个人的损失又算得什么?可悲痛的有比这更大,更大的事,父②

亲是明白的。

⑥今晚因为看月光下的山川太美了,诱我这许多的沉思。如果回忆只给我枉然的磨折,以后该学中古的修道士,不再抬头看山川之美了。

注:①方令孺(1897-1976):作家,其家乡安徽桐城属广义上的江南,本文写于1941年后②廿六年:指民国二十六年,即1938年。

7. 赏析第①中加点字“浮”的精妙之处(3分)

8. 第②段中作者写到古人饮酒,有何用意?(4分)

9. 请分析“山川之美”在文中的作用(4分)

10. 关于文中的“父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由学画引出春画的父亲,巧妙自然

B. 父亲手植之树,寄托着他对女儿的希冀

C. 江南之忆或因父亲而起,或因父亲而收

D. 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性格内敛

11. 本文正文根本没有提到“江南”,但是作者为什么以“忆江南”作为题目?(5分)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2),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4),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等建康赏心亭》)

(5)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七则》)

(6)何方可化身千亿? 。(陆游《梅花绝句》)

(7)今夕为何夕, 。(袁凯《客中除夕》)

(8)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

(四)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诗,完成第12-14题(8分)

(1)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2)述古闻之明日即来坐上复用前韵同赋

今岁东风巧剪裁, 仙衣不用剪刀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国色初酣卯酒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太守问花花有语,

直恐明年花不开。 为君零落为君开。

注:①述古:姓陈名襄,字述古。其时苏轼任杭州通判,陈任杭州太守。②卯酒:在晨间喝的酒

13. 第二首诗标题中“前韵”是指哪几个字?(1分)

14. 对以上两首诗解释或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由“东风”可以推知当时应为初春时节

B. “含情”也包含作者对陈襄到来的期待

C. “仙衣”写出吉祥寺之花开的不同凡响

D. 由“国色”可知诗中所写的当是牡丹花

15. 请结合这两首诗的第三、四句,分析两首诗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及内容上的关联。(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9分)

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

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

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②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秦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

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

篇三: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31分)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慭慭:yìn yìn,谨慎小心的样子。阚:hǎn,虎叫声。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船载以入() 驴不胜怒( ) 技止此耳() 乃去( )

2、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10分)

①然: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

②因:因跳踉大阚( )罔不因势象形( )

③耳:技止此耳( )无丝竹之乱耳(耳朵 )

④且:以为且噬已也() 且焉置土石()

⑤益:益习其声()有所广益( )

3、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7、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心理活动:

动作:

作用:

8、指出出自这段文字的成语(至少2个)。(2分)

9、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你是如何评价虎与驴的?(3分)

二、郑人逃暑①(11分)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2分)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

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2、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分)

1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3分)

三、辨盗钟①(12分)

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②盗者。述古绐③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④祠之。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⑤祷钟甚肃,祭施以帷⑥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注释】①选自《梦溪笔谈》。②莫知的为:不知道哪个是真的。③绐(dài):哄骗。④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⑤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⑥帷(wéi):围幕。

14、解释加粗词的含义(3分)

①尝知建州浦县( ) ②惟有一囚无墨()③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

15、辨别“之”的不同意义(2分)

①讯之,遂承为盗() ②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

16、陈述古采用攻心战术,准确地把握了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查证审讯。陈述古抓犯罪者怎样的心理特征?用四个字回答。你从原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找出来并翻译。(7分)

①、心理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被裘公(19分)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①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 瞋目②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③之下,仪貌之庄④,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⑤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注释】①薪:砍柴。裘:羊皮袄。②瞋目:眯着眼。③视:眼光。④仪貌之庄:外貌高雅。⑤皮相之士:中看重外表的人。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当夏五月( )遂去不顾( )季子谢之()

18、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4分)

①、延 陵 季 子 出 游 ②、子 皮 相 之 士 也,何 足 语 姓 字

19、季子对薪者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3分)

20、能表现季子对薪者敬重的句子是。(3分)

21、薪者不捡“遗金”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3分)

22、像季子这样“以貌取人”的人,社会上还大有人在,请你说几句话来劝劝他们?(3分)

五、王安石待客(13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因谒公() 果蔬皆不具( ) 方命坐( )

24、说说文段中的画线句“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的意思(3分)

25、萧氏子为何认为“公必盛馔”?王安石又是如何招待萧氏子的?(4分)

26、学了本文,你从王安石身上学到了什么?(3分)

六、蹇叔哭师(14分)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

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③。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④!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⑤!”

蹇叔之子与⑥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注释】管:钥匙。无乃:恐怕,大概,表示委婉语气的副词。③公辞焉:秦穆公拒不接受蹇叔的劝告。④孟子:对孟明的敬称。⑤你懂什么!如果中寿死掉,你那坟头上的树早就长得两手合抱了!这是骂蹇叔早就该死了。中寿,约指活到六七十岁。蹇叔大约已七八十岁,过了中寿的年龄。⑥与(yù):参加。

27、解释文中加粗字的意思。(4分)

⑴诸: ⑵劳: ⑶谓: ⑷辟:

28、就出师奔袭郑国一事,秦穆公向蹇叔咨询,蹇叔的意见是怎样的?理由有哪些?(4分)

29、蹇叔是如何预见秦师和他儿子命运的?请参照蹇叔的预见用一句话点明事件的结局。(3分)

30、学了这篇文章后,请谈谈你的感想。(3分)

答案:

一、黔之驴

1、 用船运 禁不住通“只”,仅仅 于是 2、①然: ……的样子 然而②因: 于是 依照③耳: 罢了 耳朵④且:将要 况且 ⑤益: 渐渐 好处3、B 5、B6、D

7、心理活动: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终不敢搏;技止此耳。动作:蔽、窥、遁、视、近出、荡倚冲冒、跳、阚、断、尽。作用:细腻、逼真、传神地刻画了老虎的形象。

8、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 庞然大物

9、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庞大的东西吓倒,要仔细观察研究,找到它的弱点,从而战胜它。也告诫我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虎无疑是聪明、勇敢的。驴很笨,它对身边的危险毫无觉察,麻木迟钝,不考虑对付老虎的办法,结果被吃。

二、郑人逃暑

10、⑴:移动 ⑵离开

11、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12、“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3、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三、辨盗钟

14、曾经;只;暗暗地;15、代词,指盗贼;代词,指钟。

16、做贼心虚;恐钟有声,不敢摸者;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

四、被裘公

17、正值,正当;回头看 道歉

18、延陵季子/出游 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

19、季子开头看见薪者貌不出众,用轻蔑的口气要他捡地上的金子,当听到薪者一番铿锵话语之后,对他十分敬重,并道谢。

20、季子谢之,请问姓字21、人穷志不穷。(有骨气,有尊严) 22、略。

五、王安石待客

23、拜见 准备 才

24、王安石抓取胡饼的四边并把它吃了,萧氏子非常羞愧地告辞而去。

25、因为王安石身为宰相,又亲自邀请他吃饭。没有准备丰盛的菜肴,只是喝了几杯酒后,上了两枚胡饼和几块肉,吃饭时也只有一些菜羹下饭

26、如: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朴素的作风等。

六、蹇叔哭师

27、⑴诸:相当与“之于”。⑵劳:使……劳累。⑶谓:对……说。⑷辟:通“避”,躲避。

28、蹇叔认为不可,理由是“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29、扣“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两句回答。至肴,遭晋师伏击,全军覆没。30、言之有理即可。


陈述古辨盗阅读题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661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