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计算机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
在21世纪到来,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成,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
那么电脑出现故障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电脑出现的故障原因扑朔迷离,让人难以捉摸。并且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组件相对复杂,电脑一旦出现故障,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想要准确地找出其故障的原因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是否是说我们如果遇到电脑故障的时候,就完全束手无策了呢?其实并非如此,使电脑产生故障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总结,我们还是可以掌握一些电脑故障的规律和处理办法的。在本期的小册子中,我们就将一些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电脑故障的诊断、维护方法展示给你,通过它,你就会发现——解决电脑故障方法就在你的身边,简单,但有效!
方法/步骤 .
开机无显示:
.
电脑开机无显示,首先我们要检查的就是是BIOS。主板的BIOS中储存着重要的硬件数据,同时BIOS也是主板中比较脆弱的部分,极易受到破坏,一旦受损就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坏造成(当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导致系统无法运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坏后硬盘里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所以我们可以
通过检测硬盘数据是否完好来判断BIOS是否被破坏,如果硬盘数据完好无损,那么还有三种原因会造成开机无显示的现象: .
1. 因为主板扩展槽或扩展卡有问题,导致插上诸如声卡等扩展卡后主板没有响应而无显示。
.
2. 免跳线主板在CMOS里设置的CPU频率不对,也可能会引发不显示故障,对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决。清除CMOS的跳线一般在主板的锂电池附近,其默认位置一般为1、2短路,只要将其改跳为2、3短路几秒种即可解决问题,对于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户找不到该跳线,只要将电池取下,待开机显示进入 CMOS设置后再关机,将电池上上去亦达到CMOS放电之目的。
.
3. 主板无法识别内存、内存损坏或者内存不匹配也会导致开机无显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较挑剔内存,一旦插上主板无法识别的内存,主板就无法启动,甚至某些主板不给你任何故障提示(鸣叫)。当然也有的时候为了扩充内存以提高系统性能,结果插上不同品牌、类型的内存同样会导致此类故障的出现,因此在检修时,应多加注意。
.
对于主板BIOS被破坏的故障,我们可以插上ISA显卡看有无显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骤操作即可。),倘若没有开机画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张自动更新BIOS的软盘,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坏后,软驱根本就不工作,此时,可尝试用热插拔法加以解决(我曾经尝试过,只要BIOS相同,在同级别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烧录。)。但采用热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还可能会导致主板部分元件损坏,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写码器将BIOS更新文件写入BIOS里面(可找有此服务的电脑商解决比较安全)。 . .
CMOS设置不能保存:
.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电池电压不足造成,对此予以更换即可,但有的主板电池更换后同样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有两种可能:
.
1. 主板电路问题,对此要找专业人员维修;
.
2. 主板CMOS跳线问题,有时候因为错误的将主板上的CMOS跳线设为清除选项,或者设置成外接电池,使得CMOS数据无法保存。
.
.
.
安装Windows或启动Windows时鼠标不可用: . 出现此类故障的软件原因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错误引起的。在CMOS设置的电源管理栏有一项modem use IRQ项目,他的选项分别为3、4、5......、NA,一般它的默认选项为3,将其设置为3以外的中断项即可。
.
.
电脑频繁死机,在进行CMOS设置时也会出现死机现象:
.
在CMOS里发生死机现象,一般为主板或CPU有问题,如若按下法不能解决故障,那就只有更换主板或CPU了。
.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Cache有问题或主板设计散热不良引起,笔者在815EP主板上就曾发现因主板散热不够好而导致该故障的现象。在死机后触摸CPU周围主板元件,发现其温度非常烫手。在更换大功率风扇之后,死机故障得以解决。对于Cache有问题的故障,我们可以进入CMOS设置,将Cache禁止后即可顺利解决问题,当然,Cache禁止后速度肯定会受到有影响。
.
.
篇二: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
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
计算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故障。总结出计算机使用和维护中常遇到的故障及简单的排除方法介绍给大家,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也许有人会认为:“既然不是搞计算机专业维修的,当然不可能维修计算机!”这倒不一定。况且如果只是遇到一点小小的故障,就要请专业的维修人员来维修,不免有些“劳民伤财”。只要根据这里的计算机故障处理方法,医务工作者将可以对简单的故障进行维修处理。
一、电源故障
电源供应器担负着提供计算机电力的重任,只要计算机一开机,电源供应器就不停地工作,因此,电源供应器也是“计算机诊所”中常见的“病号”。据估 计,由电源造成的故障约占整机各类部件总故障数的20%~30%。所以,对主机各个部分的故障检测和处理,也必须建立在电源供应正常的基础上。下面将对电 源的常见故障做一些讨论。
故障1:主机无电源反应,电源指示灯未亮。而通常,打开计算机电源后,电源供应器开始工作,可听到散热风扇转动的声音,并看到计算机机箱上的电源指示灯亮起。
故障分析:可能是如下原因:
1.主机电源线掉了或没插好;
2.计算机专用分插座开关未切换到ON;
3.接入了太多的磁盘驱动器;
4.主机的电源(Power Supply)烧坏了;
5.计算机遭雷击了。
故障处理步骤:
1.重新插好主机电源线。
2.检查计算机专用分插座开关,并确认已切到ON。
3.关掉计算机电源,打开计算机机箱。
4.将主机板上的所有接口卡和排线全部拔出,只留下P8、P9连接主板,然后打开计算机电源,看看电源供应器是否还能正常工作,或用万用表来测试电源输出的电压是否正常。
5.如果电源供应器工作正常,表明接入了太多台的磁盘驱动器了,电源供应器负荷不了,请考虑换一个更高功率的电源供应器。
6.如果电源供应器不能正常工作或输出正常的电压,表明电源坏了,请考虑更换。
故障2:电源在只向主板、软驱供电时能正常工作,当接上硬盘、光驱或插上内存条后,屏幕变白而不能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可能是因为电源负载能力差,电源中的高压滤波电容漏电或损坏,稳压二极管发热漏电,整流二极管已经损坏等。
故障处理:送修或考虑换用另外一种电源。
故障3:开机时硬盘运行的声音不正常,计算机不定时的重复自检,装上双硬盘后计算机黑屏。
故障分析:可能是硬盘或电源有故障。
故障处理步骤:
1.更换一个硬盘后,如果故障消失,说明是硬盘的问题,请考虑换一个硬盘。
2.如果故障现象依旧,表明是电源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电源负载能力太差。请更换电源。
二、主板的故障及处理
随着主板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及主板价格的降低,其可维修性越来越低。但掌握简单的维修技术对迅速判断主板故障及处理其它电路板故障仍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先讲解主板故障的分类、起因和故障处理。与其它部分相比,这一部分比较难一些。
(一)主板故障的分类
1.根据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可分为非致命性和致命性的故障非致命性故障发生在系统上的电自检期间,一般给出错误信息;致命性故障也发生在系统上的电自检期间,一般能导致系统死机。
2.根据影响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局部性和全局性能故障局部性的故障指系统某一或几个功能的运行不正常,如主板上打印控制芯片损坏,仅造成联机打印不正 常,并不影响其它功能;全局性故障则往往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丧失全部功能,例如时钟发生器的损坏将使整个系统瘫痪。
3.根据故障现象是否固定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故障稳定性故障是由于元器件功能失效或电路断、短路引起,其故障现象稳定重复地出现,而不稳定性 故障往往是由于接触不良、元器件性能变差,使芯片逻辑功能处于时而正常、时而又不正常的临界状态。如由于I/O插槽变形,造成显示卡与该插槽接触不良,使 显示呈变化不定的错误状态。
4.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独立性故障和相关性的故障独立性故障大多指完成单一功能的芯片损坏;相关性故障则指一个故障与另外一些故障相关联,其 故障现象为多方面的功能不正常,而其故障实质为控制诸功能的共同部分出现故障引起(例如,软、硬盘系统工作均不正常,而软、硬盘控制卡上的其功能控制较为 分离,故障往往在主板上的外设数据传输控制即DMA控制电路)。
5.根据故障产生源可分为电源、总线和元件等问分的故障电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电源和Power GOOd信号故障;总线故障包括总线本身故障和总线控制权产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则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其他元部件的故障。
(二)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1.人为故障带电插拔I/O卡,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
2.环境不良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另外,主板遇到电源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时,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也会造成信号短路等。
3.器件质量问题由于芯片或其他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
三、主板出现故障的具体现象
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现象。
故障1: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没有画面、没有声音,只看到机箱上的Power灯亮着,这种情况通常是主板出了问题。
故障分析:主板故障有下列六种可能性:CPU的故障、适配卡短路、硬盘排线连接错误、BIOS升级失败、芯片组故障、主板线路腐蚀。
1.CPU故障新组装的计算机如果出现CPU的时钟频率设置错误,可能使CPU也无法工作,计算机当然一动也不动。
处理的方法很简单:关掉电源,打开机箱,然后根据主板使用手册,重新设置正确的CPU时钟频率即可。
如果是超频使用CPU,万一散热不良,CPU很容易过热死机,甚至烧毁CPU。因此建议不要超频。其原因在于,超频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使CPU温度 升高,而引发电子迁移现象,还可能导致CPU寿命降低或系统的不稳定。而为了超频,通常都要增大电压使信号更清晰,如此一来,产生的热能更多,很容易过热 死机,甚至使CPU被烧毁。
2.适配卡短路正确设置时钟后,计算机还是不动,有可能是适配卡短路而造成死机;或者是安装适配卡不当,请按下列步骤来处理:
(1)关掉电源,打开机箱,用毛刷清理内部灰尘。
篇三:电脑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脑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软件建议:
1.常用的系统工具(检测硬件信息及装载驱动):鲁大师、超级兔子、优化大师、驱动精灵;
2.常用的木马插件处理工具:360安全卫士;
3.常用的杀毒软件:瑞星杀毒、卡巴斯基、金山毒霸;
4.常用的防火墙 :瑞星防火墙。
---------------------------------------------硬件类-------------------------------------------- 问题一:如何速度定位电脑故障?
根据开机报警的声音,判断硬件的问题。
注:下面所提到的Award BIOS、AMI BIOS、Phoenix BIOS为主板BIOS的三种类型 。
1. AMI BIOS
1短——内存刷新失败
2短——内存ECC校验错误
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检查失败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
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可能有所损坏)
9短——ROM BIOS检验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请更换)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松动或显示卡没插稳)
2. Award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
1长2短——显示错误(显示器或显示卡)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1长9短——主板Flash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
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没插稳或损坏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和显示卡没有连接好
重复短响——电源故障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故障
3. Phoenix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
3短——系统加电自检初始化(POST)失败
1短1短2短——主板错误(主板损坏,请更换)
1短1短3短——主板电池没电或CMOS损坏
1短1短4短——ROM BIOS校验出错
1短2短1短——系统实时时钟有问题
1短2短2短——DMA通道初始化失败
1短2短3短——DMA通道页寄存器出错
1短3短1短——内存通道刷新错误(问题范围为所有的内存)
1短3短2短——基本内存出错(内存损坏或RAS设置错误)
1短3短3短——基本内存出错(很可能是DIMM槽上的内存损坏)
1短4短1短——基本内存某一地址出错
1短4短2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有奇偶校验错误
1短4短3短——EISA总线时序器错误
1短4短4短——EISA NMI口错误
2短1短1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检查失败
3短1短1短——第1个DMA控制器或寄存器出错
3短1短2短——第2个DMA控制器或寄存器出错
3短1短3短——主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1短4短——副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2短4短——键盘时钟有问题,在CMOS中重新设置成Not installed来跳过POST 3短3短4短——显示卡RAM出错或无RAM,不属于致命错误
3短4短2短——显示器数据线松了或显示卡没插稳或显示卡损坏
3短4短3短——未发现显示卡的ROM BIOS
4短2短1短——系统实时时钟错误
4短2短3短——键盘控制器(8042)中的Gate A20开关有错,BIOS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4短2短4短——保护模式中断错误
4短3短1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或RAS设置错误)
4短3短3短——系统第二时钟错误
4短3短4短——实时时钟错误
4短4短1短——串行口(COM口、鼠标口)故障
4短4短2短——并行口(LPT口、打印口)错误
4短4短3短——数学协处理器(8087、80287、80387、80487)出错
问题二:电脑自动重启动原因归类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很多人都遇到过系统无故自动重启的情况,实际上引起计算机重启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硬件方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条。
1.电源引起系统自动重启
劣质的电源不能提供足够的电量,当系统中的设备增多,功耗变大,劣质电源输出的电压就会急剧降低,最终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出现自动重启现象。电压起伏过大还有可能导致硬盘等设备的损坏。
2.内存出现问题导致系统重启
内存出错导致系统重启的几率相对较大。简单的解决办法:如果用的是SDRAM,就把CL值设为3,如果用的是DDR就设置为2.5。如果用的是VIA芯片组的主板,建议关闭“内存交错执行”功能。另外降低FSB也是一个解决办法,不过系统性能就会下降不少。
3.电网电压起伏过大也会导致系统重启
4.电源插座接触不良
电源插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簧片的弹性慢慢丧失,导致插头和簧片之间接触不良、电阻不断变化,电流随之起伏,系统会很不稳定,一旦电流达不到系统运行的最低要求,电脑
就重启了。解决办法,更换质量过关的好插座。
5.系统运行时的温度过高
此时应该检查CPU的风扇是否运转正常,散热条件是否良好。现在的主板都通过专门的控制芯片具备了在BIOS中检测CPU以及系统温度的功能。如果发现温度过高,就应该更换风扇或者增加风扇。
问题三:播放器没声音
电脑出现没有声音的问题,如开启电脑时无音,任务栏里的小喇叭不见了:
首先,电脑无音看似简单,其实有时问题比较复杂,既涉及到硬件方面的问题又涉及到软件方面的问题。还有因突然死机导致声卡不发声、小喇叭 消失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因此,要先查明原因,看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然后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1、检查声卡、连接线,以及音箱等设备是否连接正常。如果是中了病毒,就应该运行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
2、打开控制面板----添加新硬件----下一步,待搜寻完毕后,点“否,我尚未添加此硬件”,点下一步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单击完成,关闭无的计算机,重新启动来添加新硬件”。注意这里说的是关机后再启动,而不是重新启动。一般来说,重新开机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3、右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打开“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有无问题,即看前面有没有出现黄色的“?”。如有,先将其卸载,再放入CD驱动盘,重新安装这个设备的驱动程序。
4、如果“设备管理器”----“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是就没有了声卡硬件,那只好查找你的声卡,包括集成声卡,型号一定要准确,在确认找到声卡后,再放入系统驱动盘,安装声卡驱动程序。
5、有声音但不见小喇叭时,打开控制面板----声音和视频设备----音量,在“将音量图标放入任务栏”前打上对号,重启后任务栏里又有小喇叭了。
6、无声音又无小喇叭时,打开控制面板----添加与删除程序----添加删除
Windows组件,放入CD驱动盘,在“附件和工具”前打对号,点击“下一步”,系统会提示安装新硬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即可。
7、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只好重新安装系统和驱动程序,一切问题也会随之得到解决,但前提是各种硬件完好,软件没有冲突。
8、当安装声卡驱动程序时出现“找不着AC晶片”提示,有可能是电脑中毒,或者是声卡即插即用松动,导致接触不良,还有可能是因违规操作误删了声卡驱动程序,抑或是内部软件冲突。这就要针对不同的原因一步一步地进行解决。
9、可以轻轻拍打电脑机身的外壳,笔记本电脑可以在盖盖子的时候比往常用力稍大一点,使一些松动的零件复原,关机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开机,有时声音问题会得到恢复。
问题四: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
1、显示:
“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硬盘数即可。
2、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
治疗方法: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 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
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标 题: 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
1、显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硬盘参数即可
2、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
治疗方法: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 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3、显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
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 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4、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治疗方法: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当硬盘出现分区故障后,希望用户先用上述方法解决,若不成功,对硬盘分区格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将被清除。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格解决的不用分区,能用分区解决的不用低级格式化。
5、显示:
“Device error” 然后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治疗方法: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
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6、显示:“HDD Controller Failure”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
治疗方法: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7、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
治疗方法: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