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旷达的诗句

旷达的诗句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22 07:10:03 | 移动端:旷达的诗句

篇一:旷达的诗句

篇一:浅论苏轼的旷达情怀

浅论苏轼的旷达情怀

天津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103s214 汪兵

摘要:吾谓苏子,自北宋以来,文学之最者,词风之达者,莫过于东坡一人而已。纵观苏轼一生,仕途上的不顺,宦海沉浮。然而这些挫折并未使之意志消沉下去,相反,正是这些挫折,使他变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超凡脱俗,有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人生情怀。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达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之倾倒为之投去敬重的目光。本文浅论苏轼旷达情怀的形成原因,本是出自童子之手,如有见笑大方之家者,亦已焉哉。

关键词:苏轼、旷达、人生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里说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信条千百年来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天下文人,他们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而踏入社会生活。然而,从中国古典文献中不难发现,历史上有多少思想文化巨人,他们却发现他们最初的抱负和以后的遭遇几乎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对立状态。“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子,心怀楚王,却最终“葬乎江中鱼腹尔”,放荡不羁的阮籍穷途而哭,“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感于漂母惠 愧我非韩才”,北宋的苏轼同样也没摆脱这种尴尬的状态。

一、苏轼简介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共为唐宋八大家,人称“三苏”。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苏东坡是词史上一个词派的开创者,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苏词内容充实,风格多样,故为当世学人所崇尚;北宋之后,苏词对南北两方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北方,《东坡乐府》盛行于中州,著名词人蔡松年、吴激、元好问《中州集》所搜集的词作,几乎都以苏词为依归;在南宋,叶梦得、陈与义、张孝祥、辛弃疾等,他们的爱国词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直至元与南宋灭亡,苏词一直滋养和影响着后世的词人,熏陶着之后的历代文人,也是我所崇敬的文人精神偶像。

二、何谓旷达

无论是苏轼的词风,还是他对人生不顺的态度,皆可用“旷达”二字概括。所谓的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苏轼对待人生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苏轼一生政治上的不得志,屡次遭贬,使得他对政治生活心灰意冷,他一生当中,当数“乌台诗案”对其一生影响最大,对其旷达情怀的形成影响最大。

三、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6)正月,苏轼作《田围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一首,诗云:

“楚山铁炭皆奇物,知君欲斫奸邪窟。

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

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

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

这首诗成为政敌蓄谋已久的政治迫害阴谋的导火线。于是在他移知湖州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元丰二年(1076)权鉴御史何正臣,舒亶,权御史中丞李定连续上表弹劾苏轼,其中罪状多

为苏轼所写的诗文。他们以苏轼所写的诗文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地大做文章,说他反叛皇帝和朝廷。有些人更在苏轼的上书中断章取义,明言他反对新法;甚至连当时人们喜欢苏轼的作品也成为罪名之一,何正臣说:“轼所为文学,传于人者众”;李定说:“(苏轼)滥得时名”,舒亶说:“(苏轼)传布中外,自以为能”。他们还选取苏轼的诗文集,举册以进神宗,神宗下旨送御史台根劾。这一罗织罪名的文字狱便付诸实施了。可见“乌台诗案”是以诗文为定罪的借口,实际上是由于苏轼在性格上的坦荡,政治上的光明磊落、不说假话,真实地反映新法在执行过程中的某些弊病,因而不为当时主持新法的人们所容,他们必然要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性质纯属政治迫害。

苏轼从元丰二年八月十八日入狱到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狱,历时130天,他在狱中过着“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的日子。而在这惊悸惶恐的牢狱生活中,苏轼的思想也进行了一次新的进化。这场浩劫使他跨入了人生的另一个更高的境界。他的人生观更加趋于完美和成熟。牢狱生活使他更加理解了生活的真谛。

四、乌台诗案对苏的影响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五、“诗案”之前的词风与人生态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保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苍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本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潇洒的词人本来就生性豁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的千骑锦士驰卷平冈,满城老少跟随太守密州出猎,声势浩大,震天动地。“为保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老夫”未老,尚有“少年狂”气,苏轼将自己比作三国英雄孙仲谋,正是他胸怀大志,迫切希望自己能英雄有用武之地。“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两鬓微霜,又有何妨?诗人壮心不已,只待有使“持节云中”,照样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苍狼。”笔力恣肆的射猎之景,引出思出千载的豪迈心志,真有东坡自许的“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之壮声雄调。

六、“诗案”之后的词风与人生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次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经历了“诗案”之后,诗人昔日的政治上的报复,昔日的豪言壮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苍狼”已经变成了对生活的淡然,对大千世界的豁然,不为生活中的种种磨难而愤世嫉俗。“一蓑烟雨任平生”,“小周从此去,江海寄余生”,这是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平,苏轼以一种超凡的洒脱,积极地面对生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更是诗人在精神上达到最豁达的,人世间的种种挫折有算得了什么呢?只要自己挺过去,再回首往事时,一切不过“也无风雨也无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此词为作者苏轼贬居黄州时所作,是一首咏物诗。词中描绘了荒凉冷落的环境,缺月当空,人已初静,幽居之人独自在夜中往来走动,又有谁能看见呢?只有天边孤雁的身影仍在徘徊。那只孤雁,收到惊吓,回头一看,却无人能懂得它内心的愁闷,这孤雁其实就是诗人的真实写照。它捡起了寒枝,却始终不肯栖息,沙洲已冷,留下的只有孤独与无人理解的寂寞。整首词刻画了孤雁夜飞的形象,暗喻了词人政治失意的孤雁夜飞的形象,暗喻了词人政治失意的孤寂之情,反映出作者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

此词与苏以往的词在词风上有很大的不同,这首词里写的是苏轼在“诗案”之后,对政治心灰意冷,只有自身无人理解的孤愤。“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不忍与世俗合污,自视清高,对那个不平的时代表达了内心的愤恨,是人生的另一种洒脱,另一种旷达。 小结: 苏轼一生的放荡不羁,一生的旷达情怀,使得成为北宋文学的最高峰。虽然他在那个时代备受打击,但后人记住了他,他也教诲今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事时要持着的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传 〉〉林语堂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苏轼评传〉〉 曾枣庄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年5月

〈〈苏轼传〉〉王水照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篇二:苏轼咏茶诗中的旷达情怀 苏轼咏茶诗中的旷达情怀

宋代文人相比较前代文人,尤其是唐代文人,在心态上已经走向平和从容。他们对待周围人事或自身遭遇,不是要把自己的心情、感受、体验一股脑地说出来,使激烈的情绪得以释放,而是用更加冷静理性的思索,从经历中得出人生的经验。在欣喜时不得意忘形,在失意时也不颓废自弃,总是能够客观地面对人生和命运,心平气和地接受上天的安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宋代文人显得成熟、理性、平和、包容。即便是要将内心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也多会采取一种曲折委婉的方式,体现出“温柔敦厚”的传统观念。苏轼《汲江煎茶》中写到:“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首诗作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的春天,诗中所写是作者一次独自烹茶品味的过程。从取水到煎茶,作者都带着一种欣欣然的淡淡愉悦,为了喝到纯正的茶,他一定要用江中流动的水来煎茶,月光中来江边取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提回来倒在水瓮里,再用小水杓将水舀入煎茶的陶瓶里。当瓶中水煮沸时,雪白的茶乳在水面翻滚,将茶倒入茶碗,飕飕作响,象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当时周围的环境非常静谧安宁,即使细微的声音也变得响亮。最后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是化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句子,“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人们常用“枯肠”来比喻写诗文思路不灵。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但作者怀疑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其实在这里作者不一定真的是要治“枯肠”,只是借此来表明自己饮茶的量。于是,作者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荒城里传来报更长短不齐的鼓声。苏轼写这首诗时,还被贬在儋州,此时他已经年过六旬。作为一位心怀高远志向、一生为国为民的有志之士,苏轼可以说是宋代文人中最坎坷的,几经沉浮,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平和沉稳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仅没有被挫折击倒,反而借助自己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化解了一次次的不平和抑郁,在失意中体验生活的乐趣。这首诗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虽然在年老时还被贬到岭南、海南这样的荒蛮之地,但苏轼并没有就此沉沦,他能在月夜独自一人取水煎茶,整个煎茶饮茶的过程,在他的笔下依然鲜活生动,就说明他还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他将自己融入到宁静的春夜中,心无杂念地品味香茗,静静地听着长短更声,从茶味中感受人生的滋味。整首诗都在营造着一种孤寂的氛围,此时的苏轼,已然和周围的环境合二为一,成为一幅浑然天成

的画面。“坐听荒城长短更”一句,更是饱含着苏轼“随物赋形”的人生观、命运观。从这首诗中也可看出,宋代文人注重如何将自己与茶的情调融为一体,并从中感受茶,更强调气氛的营造,在特定的气氛中获得精神的宁寂。这正体现了茶道“天人合一”的观念,个体完全消融在与茶的神韵的沟通中,达到遗忘自我、与物同化的精神境界。

《和蒋夔寄茶》中写到:“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任上。1071年,苏轼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请求外任,神宗皇帝命他通判杭州。宋代的江南,已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区域,杭州更是东南第一大都会,那里山明水秀,富庶繁华。而当时的密州,是一个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穷乡僻壤。写这首诗时,苏轼离开杭州不到一年时间,诗中用大量的描写,表现两地之间巨大的落差,尤其在饮食上,密州不仅物产较少,又碰上蝗灾,食物奇缺。对于号称美食家的苏轼来说,必须像当地人一样吃粟米,饮酸酱。艰苦的环境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不会再用精致的茶具享受生活的闲情逸趣,所以友人破费万钱寄来的香茶竟如同明珠暗投。但是,苏轼并不会为这种反差而困扰,他非常清楚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我生百事常随缘”,随缘即是一种平常之心,所以他可以做到“四方水陆无不便”,无论什么样的遭遇他都能接受、能直面。应该说这和他与佛教、禅宗的较早浸染也有很大的联系。苏轼对《楞严》、《华严》、《坛经》都有过研究,他曾经为《楞伽经》写序、推动《楞伽经》的流传,而且常与东林常聪禅师论法,他周围的朋友中也有很多都是僧人。早年的一首名作《渑池怀旧和子由》,就已经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变幻无常而短暂,不应对一时的得失计较太多。加之多年仕途经历和对禅宗的不断领悟,使他产生“人生所遇无不可”、“死生祸福久不择”的达观态度。晁补之《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古塔寺烹茶》“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这句话就借用茶比喻苏轼具有中和的品格和气质,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秉性。应该说,这个评价是非常到位和恰当的。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基础,四年之后发生的乌台诗案,尽管危及生命,但并没有将苏轼击垮。在短暂的低沉后,他更加亲近佛教,在宗教中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生命的真谛。经过痛苦的思想挣扎后,他以更加通透的体悟重新站立起来。黄州期间,苏轼的咏茶之作依然丰富,其中的长篇《寄周安孺茶》从茶的历史讲起,赞美茶是“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天性高洁,“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饮茶能使人神清气爽,“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更能使人超越凡俗,不为外物所累,也不强求,“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与其在短暂的有生之年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烦心着恼,还不如在品茶中得到飘飘欲仙的美妙享受,“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这种观念即是一种忧乐、物我两忘,视荣辱如浮云,无所谓得失的随缘任运的心态。篇三:苏轼的旷达人生研究

苏轼的旷达人生研究作者:赵朔

内容提要: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现在以苏轼其漂泊的仕途,探究其旷达情怀产生的渊源,解读其旷达情怀的内涵。

关键词: 苏轼 诗词 旷达 乌台诗案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

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1]

于是,苏轼所见新法对老百姓的伤害极大,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最终因不容于朝廷,自求外放,调任杭州。

苏轼在杭州任事三年后,又调往密州、湖州等地,政绩卓越,深得民心。对苏轼一声最重要的影响的事件就是乌台诗案。

1079年(元丰二年)三月,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作了手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书人心目中的笑柄。

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之,是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虽然他们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杀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苏轼在进京途中关入监狱过夜。 朝廷在七月二十八日将苏轼逮捕,八月十八日送到御史台的监狱。二十日,正式提讯。此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告密,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新党指控苏轼“大逆不道”,要置其于死地。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有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李定、舒亶等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苏轼写《狱中寄子由》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因为儿子苏迈离开京城去别处借钱,把送饭的事交给朋友,但是忘了告诉朋友父子之间有约定: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若听到坏消息,才送鱼去。巧的是这位朋友恰恰送去熏鱼。苏轼大惊,就给弟弟苏辙写了上面两首诀别诗。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2]

“旷达”,是一种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其内涵是指解脱、超越现实,改变固有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旷达情怀中难能可贵的是在三次贬谪、多次流放中仍表现出安然处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可见,苏轼的旷达风格与官宦生活的沉浮是分不开的。苏轼诗词所表现的宽阔胸襟与豁达态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轼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和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苏轼在少年时期就深受儒家学派的影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反斗目标和壮志雄心。而在官宦生活的沉浮后,苏轼对佛教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象征佛教空静与旷达的思想,是影响苏轼情操,培养他善于转换心境的心态,超然而立世的重要因素。[3]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北边黄州时,在自己屋子不远处开辟了一处开垦处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

篇二:本科论文7-苏轼诗词旷达风格研究

本科论文

苏轼诗词旷达风格研究

[内容摘要]: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面对生活的苦难和仕途坎坷宦海沉浮,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且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词歌赋,让千年之后重读苏轼诗词仍为之倾倒。本文结合苏轼的诗词旷达艺术风格的分析,探究其旷达情怀产生的原因,并且解读旷达情怀的内涵和对现世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诗词;旷达;研究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文学大家,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苏轼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在散文、诗词、绘画等方面成就卓越。其成就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一方面是父亲苏洵对他的深刻影响。苏洵是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受到父亲的影响,因散文成就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

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1]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各个方面都做出杰出的贡献。诗,历史上仅有两人以姓氏命名,杜诗和苏诗;在词方面,苏轼拓宽了题材,开创了豪放词风,史以“苏辛”并称;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另外,对于词的判断标准向来要求娟秀为美,苏轼却不遵守这正统理论和因袭的精神,在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和旷达精神,诗词歌赋中充分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思想内容,苏轼的诗词也以此达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词虽没有完全否认词的音乐功能,但是却有摆脱音乐性的趋势,他并不是不懂音律,也不是不能做为可歌的词,他的与人不同之处是为文学而作词,不完全是为歌唱而做词。这一转变是词的文学生命重于音乐生命的开始。一扫旧习,而以清新雅正的词句、纵横奇异的气象,形成了他豪迈旷达的诗画词风。他的诗词突破词家传统 - 1 -

藩篱,以诗入词,不受音律束缚,扩大了词的范围,不拘一格,风格多样使词从花间樽前走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开创了豪迈词派。

一、苏轼诗词旷达的体现

(一)表现慷慨豪迈气度和阔大雄壮胸怀的旷达风格

慷慨豪迈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朗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通过这首词苏轼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和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给人以壮丽雄阔的感觉,表达了他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豪迈心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在这首词里,作者幻想琼楼玉宇的“高处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对人间生活寄予热爱。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浪漫旷达的精神,是苏诗苏词的主题基调,体现他文章事业上的自信,使其能以豪迈旷达的态度对待政治上所受到的挫折。“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诗人的比喻总是那么贴切而生动。所有这些,跟他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和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苏诗苏词旷达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旷达是一种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其内涵是指解脱、超越,改变固有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描写大自然的词,取材广阔,意境深远。在对大自然的吟咏中,也表现出摆脱自我、融入自然的旷达境界。首先是放情山水,忘怀物我。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住在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苏轼的词作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的发展,形成了他豪放的词风。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经历了- 2 -

“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后,苏轼心有余悸。得罪以来不复作文字,生活艰苦自不待言,亲友的冷漠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样重重压力下,尽管他也有孤凄抑郁之感,但这并未成为他生活的基调,那些爽健俊秀,豪放飘逸之作,处处表现出了苏轼善自宽的特点。“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4]当苏轼五十多岁时,新党再度执政。对于经历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他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他在《西江月》中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这首小词,反映苏轼在黄州的放旷生活,写景之中,处处有“我”,“我”之情怀,即在景中。写于同时期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5]读完上片,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一位风神萧散的人物,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在这安恬幽美的夜晚,他醉复醒,醒复醉,恣意所适;时间于他,三更,四更,无所不可;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坦然处之。

(二)刻意追求理想充沛激昂略带悲凉的豪放风格

苏轼在诗词创作中以精力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诗词中,写人状物均能表现出这种激昂却略带悲凉的感觉。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同弟弟苏辙一道在父亲的带领下进京应试,顺利通过举人考试。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居第二名,在复试中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而对自己一贬再贬的人生遭遇,他也未哭天抢地,绝望消极。熙宁七年九月至熙宁九年十二月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是苏轼心情非常沮丧的时期,但正是生活的艰辛,使他写出了成功的佳作。

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惠州,今广东惠阳,在大庾岭以南,当时属瘴疠蛮荒之地。从此开始了他晚年长期的流放生活。但苏轼并没有哀号悲叹。虽然“兄弟俱窜,家属流离”,但苏轼的心情也只是“随缘委命”“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 - 3 -

程德孺书》)。他把心力倾注在当时的政事和百姓生活上。在惠州时,他写下了如下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8]在诗句中,看不见愁苦。风物美,让他乐而往乡;春睡犹美,失意之人作旷达语。

在错综复杂的北宋政局中,作为保守派代表人物的苏轼成为新党围攻的目标,遭遇了人生的劫难。被贬黄州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低谷,却也是他精神历程中的一次升华。苏轼一方面积极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一方面认真反思性格上的弱点,他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艰苦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他要努力创造出兴味盎然的生活。例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8]原是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小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但其深层蕴含,却是词人的处世态度。词的上片写冒雨而行的心情,在铺天盖地的骤雨袭击下,诗人仍是那样的安闲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出一个履险如夷、泰然自处、任天而动的仙人形象。词下片写雨后景物和感受,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夕阳斜照,而酒意早已飘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苏轼不畏人生坎坷,安之若素的超然情怀。

二、苏轼诗词旷达艺术风格的原因

(一)对政治及生活的感悟与佛道禅意的结合。苏轼诗词所表现的宽阔胸襟与豁达态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轼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和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苏轼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极深,自幼便奋厉有当世志,终身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他一生都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不委曲求全,不迎合时俗,不跟风,不苟从。无论新党执政,还是旧党当朝,他都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便遭遇那么多的磨难,他心中“望美人”(《前赤壁赋》)垂顾的期望一直未能消弭,为朝廷所用的执着也时时撞击心扉。在面临官场的挫折与劫难后,苏轼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被贬黄州之后,基于对命运- 4 -

的反思,开始对佛教进行认真的研读。在《答毕仲举书》中,苏轼认为学佛老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所谓静、达,就是身在黄州的苏轼对佛学的期许,那象征着佛教空静与达观的境界,就是既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民生,又要在面临人生失意之际,善于开解心结,转换心态,勇于面对挫折磨难。道家的真,也是苏轼评价一切的准则。苏轼的主体人格有一种独立于世的品质,一种超逸绝尘的性情,因而不苟于流俗。

(二)家庭熏陶及自身性格的影响。对于苏轼人生情怀的分析离不开其性格的早期形成的影响,苏洵对其二子的脾性甚是了解,这从他给二子的命名可知。他在《名二子说》中,阐明为子取名的缘由: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是辙者,善处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轼是车厢前端供扶手的横木,暴露于外。辙是车轮碾过的印迹,既无行车之功,也免翻车之祸。取轼以体现苏轼率直外向的性格,取辙表示苏辙的平和深沉。苏洵的这个判断在苏轼、苏辙身上得以应验。苏轼锋芒外露,个性真挚坦率,临事必以正,不能俯抑随俗。苏轼正直的性格与其家庭教育分不开,他的母亲非常注重苏轼的人格教育。在《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轼十岁时,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日:轼若为暗,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少年时代就向往像范滂一样,以天下为己任,报效国家,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决不逃避。其弟苏辙在为苏轼所写的墓志铭中也提及苏轼性格形成的一个原因,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庄子旷达超脱、任性逍遥的思想促成了苏轼胸中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性格的形成。正是这种性格,支撑着苏轼在极度失意的仕途中却从未倒下,用道家的超脱与旷达的精神主宰他的词风。

(三)从政之后渐成的民本民生思想的影响。苏轼的民本思想,也就是平等观念在他的诗词中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体现。他在贬所与下层民众相处时,从未以曾为高官曾经阔过自居,也从未以高人一等的文化人自居,与当地民众相处,相得甚欢。在黄州时,他与卖药者、 - 5 -

篇三:论苏轼的旷达人生

《大学语文》课程论文

院 系 : 专 业: 年级(班级): 姓 名: 学 号: 授课教师: 完成日期: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工程造价

2014级 2 班

黄曹镜 20144192046

叶国盛 2015年7月6日

《大学语文》课程论文评分表

论苏轼的旷达人生

摘要:苏轼的一生仕途坎坷,面对人生的苦难,他一直表现出潇洒达观的旷达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苏轼的漂泊仕途,研究其旷达的情怀产生的缘由,解读他的旷达情怀的内涵。

关键词:苏轼;旷达情怀;乌台诗案

一、苏轼的仕途

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第一次赴京赶考,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欣赏,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做,为了避免事端,使他只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1061年,苏轼参加中制科考,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因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1069年服满复职,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时,正好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老师欧阳修在内,因为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于是,苏轼所见新法对老百姓的伤害极大,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最终因不容于朝廷,自愿外放,调任杭州。苏轼在杭州任事三年后,又调往密州、湖州等地,政绩卓越,深得民心。对苏轼一声最重要的影响的事件就是乌台诗案。

1079年三月,苏轼被贬湖州,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由于新党动的手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

书人心目中的笑柄。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之,是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虽然他们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杀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苏轼在进京途中关入监狱过夜。 朝廷在七月二十八日将苏轼逮捕,八月十八日送到御史台的监狱。二十日,正式提讯。此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告密,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新党指控苏轼“大逆不道”,要置其于死地。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有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李定、舒亶等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苏轼写《狱中寄子由》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因为儿子苏迈离开京城去别处借钱,把送饭的事交给朋友,但是忘了告诉朋友父子之间有约定: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若听到坏消息,才送鱼去。巧的是这位朋友恰恰送去熏鱼。苏轼大惊,就给弟弟苏辙写了上面两首诀别诗。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二、苏轼的旷达

“旷达”,是一种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它的内涵是说解脱、超现实,改变固有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自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旷达情怀中难得可贵的是在三次的贬低、多次的流放之后仍表现出安然处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可以看出苏轼的旷达风格与官宦生活的沉浮是分不开的。

苏轼诗词所表现的宽阔胸襟与豁达态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轼吸取了儒家释家道家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如是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和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苏轼在少年时期就深受儒家学派的影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反斗目标和壮志雄心。而在官宦生活的沉浮后,苏轼对佛教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象征佛教空静与旷达的思想,是影响苏轼情操,培养他善于转换心境的心态,超然而立世的重要因素。

三、苏轼之乌台诗案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北边黄州时,在自己屋子不远处开辟了一处开垦处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曰“东坡”,他在此寄情山水,忘怀物我,诗案之前,苏轼的词大多是挥散自如,抒发政治生活的豪情,而诗案后,他则更多的转向大自然,有了更多的人生体会。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苏轼对人生泰然处之的形象,就如仙人一般。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了1000年的12位英雄,包括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等,其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是苏轼。《世界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一个中国人的生平,尚属首次。苏轼缘何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关、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但他却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为后人留下厚重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苏轼、百度百科

[2] 是新宇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旷达情怀《现代语文》2009/11


旷达的诗句》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4994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