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 > 中医理论总结

中医理论总结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13 01:26:15 | 移动端:中医理论总结

篇一:中医理论总结

篇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神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 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吾兄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 ,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 ,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相生与相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时(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复气)的报复性制约

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响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二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 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的关系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简单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五脏: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在中为升降之枢纽;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 气滞: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 气逆: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气闭: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脏腑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 三、 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和概念

1.推动和调控作用:推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布及排泄;调控:阴阳二气功能协调,维持着生命活动。

2.温煦和凉润作用:温煦: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凉润: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特性。

3.防御作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及驱邪外出的作用。

4.固摄作用: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如血、津液等。

5.中介作用:脏腑之间依赖气相互联系(感应传递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

血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

一 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方面功能

三个条件: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②气的固摄作用③血液的状态粘稠清浊

第四节 津液

津液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的作用

生成:津液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分即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 输布: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主宰)、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三焦的通利

排泄:通过尿液和汗液完成——肾(主要)、肺、脾

第六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1.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含义 气血相对而言,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关系

气能生血: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

气能行血:血液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气能摄血: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血能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2.气和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3.津血同源的概念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之为“津血同源”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藏象的概念

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第二节 五脏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第四章 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

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经脉十二经别:从12经脉别行的正经十五别络:较大的分支 经络系统 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内属—脏腑—同12经直接络属

十二经筋

外连

十二皮部

第六章 病因

三因学说:是宋陈无择总结前人理论所创的将致病因素分为三大类的学说,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售所伤为不内外因。

辩证求因:在整体观念指导下,除疾病发生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症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六淫、六气的概念,六淫的致病特点,内生五邪的概念

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篇二:《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

重点总结

a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b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 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10.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 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 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篇三:中医工作总结

二〇一一年度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

一年来,卫生院在市卫生局以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国中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顺利验收达标,整体中医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目前我镇的中医药工作呈现着良好的局面,不论从认识上还是从具体工作上都有一个全面的提高。在突出抓好中医工作硬件设施的同时,不断和完善中药工作的软件质量建设,为迎接乡镇示范中医科的创建,进一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领导,加大宣传中医药工作力度

随着医疗卫生的逐步改革,广大医务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把发展祖国医学并把它运用到防病治病当中去已是目前国情的需要,也是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在临床实践运用当中,运用中医药治疗一些农村多发病、常见病,特别是慢性病、妇科病等效果良好,多方面优于西医。广大群众通过实验也能体会到了用中医治病,既经济又实惠,而且副作用较少。 我院积极抢抓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利机遇,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摆在首位,立足实际,审时度势,多谋善变,大胆创新,在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谋求新的突破。 广大群众更切实的了解了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

积极推进中医药机构特色文化建设,在环境、建筑、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特征,逐步实现院有文化、科有特色、医有专长。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注重舆论引导,营造了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医院定期进行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安排专业人员讲课,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各科医生均参加了听课。利用村卫生室人员召开例会之际,安排了一些适当的中医知识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选送一批中医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积极组织中医药学术讲座,多渠道提升中医药人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师带徒活动,传承好祖国医学珍贵精粹。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临床疗

篇二: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神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 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吾兄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 ,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 ,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相生与相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时(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复气)的报复性制约

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响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二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 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的关系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简单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五脏: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在中为升降之枢纽;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 气滞: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 气逆: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气闭: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脏腑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 三、 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和概念

1.推动和调控作用:推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布及排泄;调控:阴阳二气功能协调,维持着生命活动。

2.温煦和凉润作用:温煦: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凉润: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特性。

3.防御作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及驱邪外出的作用。

4.固摄作用: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如血、津液等。

5.中介作用:脏腑之间依赖气相互联系(感应传递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

第三节 血

血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方面功能

三个条件: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②气的固摄作用③血液的状态粘稠清浊

第四节 津液

津液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的作用

生成:津液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分即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 输布: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主宰)、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三焦的通利

排泄:通过尿液和汗液完成——肾(主要)、肺、脾

第六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含义 气血相对而言,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关系

气能生血: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

气能行血:血液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气能摄血: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血能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2.气和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3.津血同源的概念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之为“津血同源”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藏象的概念

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第二节 五脏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第四章 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

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

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经脉十二经别:从12经脉别行的正经十五别络:较大的分支 经络系统 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内属—脏腑—同12经直接络属

十二经筋

外连

十二皮部

第六章 病因

三因学说:是宋陈无择总结前人理论所创的将致病因素分为三大类的学说,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售所伤为不内外因。

辩证求因:在整体观念指导下,除疾病发生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症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第一节 六淫

六淫、六气的概念,六淫的致病特点,内生五邪的概念

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

篇三: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

脏象

简答

1.胃的生理功能

(1)受纳水谷:受纳,即是接受、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管进入胃中,由胃加以接受和容纳,并暂存于胃腑之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2)腐熟水谷: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容纳于胃中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后,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进一步消化。

2.小肠的生理功能

(1)受盛化物:受盛——接受胃所下降的食糜,起到容器的作用;化物——使食糜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停留,以进一步的精细消化,使之化为精微。

(2)泌别清浊:

清:由脾的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

浊:水液由此渗于前(膀胱),形成尿液;糟粕由此归于后(大肠),形成粪便。

3.心肾的生理关系

(1)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在上,属火,为阳;肾,在下,属水,为阴。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火不亢;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维持着心肾阴阳水火彼此交通、相互制约、升降协调的关系。

(2)精神互用:心主神——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积精可以全神。心神肾精,相互为用。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君火在上,为一身之主宰,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肾为相火,相火

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二火,上下交济。

4.肝肾的生理关系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阴液互养、藏泄互用等方面。

(1)精血同源:肾藏精,精能生血;肝藏血,血能化精。这是精血相互滋生和转化。

(2)藏泄互用: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开合有度;肾精闭藏,可制约肝疏泄太过。二者相反相成,调节生殖功能。

(3)阴液互养(水能生木):肾阴充盛则能滋养肝阴, 制约肝阳不致偏亢;而肝阴充足,气机疏泄正常,促进肾阴充盛。

5.肺肾的生理关系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方面。

(1)呼吸运动:肺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

(2)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有赖肾阳蒸腾气化;肾为主水之脏,借助肺宣发肃降。

(3)阴液互资:肺阴充足,输精于肾——金能生水;肾阴充盛,上润于肺——水能润金。

6.心脾的生理关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

(1)心主血脉维持和促进脾的运化; 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保证心血充盈。

(2)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是脾气固摄血液的推动力,而脾气固摄血液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固摄力。

7.心肺的生理关系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关系。心主血脉,血以载

气;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宗气是联结心的搏动和肺的呼吸的中心环节。病理上,肺气虚弱,行血无力,肺气壅滞,气机不畅,影响肺气宣发肃降,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瘀阻心脉,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导致心悸,面唇青紫。

8.肝脾的生理关系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相互协调的关系。

(1)消化方面—疏运协调:肝主疏泄,全身气机调畅,协调脾升胃降;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肝体得以濡养。

(2)血液运行—藏统有节: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肝疏泄气机血行通畅。病理上,血液藏统失常,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可见到各种出血;消化吸收异常,木不疏土,可见到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少腹胀,便溏等;若土壅木郁,则脾虚生湿化热,熏蒸肝胆,导致胁痛,黄疸等。

论述

1.论心主血脉

(1)含义:血,血液。脉,脉管,血之府,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

(2)内容:主血: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主脉: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

(3)结构: 心——脉——血(密闭的循环系统)

(4)基本条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阳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

(5)功能:一是心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心脏的正常搏动(关键),依靠心气的推动,维持正

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推动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行。可通过面色、舌象、脉象、心胸部的感觉来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二是心生血:胃、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以及脾主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和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并通过心阳的温煦作用而成为血液。

2.论肺主气司呼吸

(1)主呼吸之气

①含义: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②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

③意义: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④病变:呼吸不畅,咳嗽气喘。

(2)主一身之气

①含义: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②参与宗气的生成:肺吸入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气海。上出喉咙以司呼吸,下贯心脉以行气血。

③调节全身气机:

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肺有节律地呼吸运动,带动全身气的升降出入。 肺主气的作用,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3.论肺主宣发肃降

(1) 肺主宣发:

含义: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

表现:

①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

②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③宣发卫气。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

(2)肺主肃降:

含义: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

表现:

①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

②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③宣发卫气。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

4.论脾主运化

含义: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

运化水谷:

(1)含义: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并转输、布散至全身的功能。

(2)四个阶段:


中医理论总结》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421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