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奖惩之后作文范文

奖惩之后作文范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04 16:39:33 | 移动端:奖惩之后作文范文

篇一: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奖惩以后》经典范文两篇

●2016年高考下水作文

1.分数,挥之不去的“雾霾”

作者:广东中山市实验中学刘卫平

编审:赵怀兵

面对一张“优秀之星”的奖状,兴奋袭上心头;面对一张“进步之星”的红榜,微笑温暖心田。然而,面对这幅漫画,心里却增添一份沉重与刺痛。分数由100分不幸滑到98分,由55分逆袭跃至61分,每个跃动的分数都拉紧我们的神经。分数,成为我们心头无法挥去的“雾霾”。

不可否认,在“胜为王败为寇”的王朝理念下,分数有其存在的土壤,它是一把客观的标尺,标度着角逐的实力。想想,人生任何一场考试都不是以分数来论英雄吗?比如科举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没错,分数成为定夺上下的一把利器。

可是,细想一下,分数有那么神奇吗?我们为何对分数如此敏感啊?

人们总喜欢用分数来为学生贴上标签,将分数与“好生”、“差生”对号入座。分数高,则把“好生”的荣光慷慨地放大;若是分数低,则把“差生”的帽子冰冷地扣上。就这样,我们把分数的功效妖魔化,人为地拔高分数的价值,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于是,学生苦苦拼搏,追求分数,可忘记了健康的体魄和美丽的灵魂;老师呕心沥血,汲汲于分数业绩,却忽略了学生灵魂的塑造和创新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唯分数论”的价值观在作祟。

人们总认为分数提高一点就是进步,降低一点就是退步。分数面前,我们变得如此小气、敏锐。从“亲吻”到“手掌”,从奖到罚,我们眼中只有学习的分数,却漠视孩子背后的努力,无视孩子的学习能力。那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正演绎着喧嚣的功利主义。看看,今天虎妈狼爸不就是功利主义的罪魁祸首吗?棍棒教育不就是教育走上“快车道”的加速器吗?这幅漫画中,惩罚变得如此简单,奖励变得如此廉价。穷其原因,教育的功利主义肆意泛滥。

在“分数”被神化的今天,功利化教育雕饰出来的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心愈加浮躁,事事只求政绩。以利润多少考核企业,以GDP高低选拔官员。可教育从来就不是政绩的附属品。若我们的教育演变成“政绩利益争夺战”,那所谓的人才早晚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心人。

说实在,分数已成教育的心头大患,以分数论奖罚,绝非教育改革的出路,更不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做法是粗糙的,甚至是粗暴的,换来的绝不是教育的春天,而是教育的寒冬。还记得龙应台恳切地对儿子说:“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只有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分数“雾霾”净化之后,我们才能回归真正的教育。各位真正关心教育的人,请还孩子一片宁静的天空,别让分数成为孩子挥之不去的“雾霾”。

2.奖罚,绝非教育的“终极武器”

作者:广东中山市实验中学刘卫平

编审:赵怀兵

授权发布:公众号yuwenyuekan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心理学家荣格如是说。看一个孩子则唯成绩是论,评一所学校则唯升学率是论,却从没向内审视过我们的教育奖罚,麻木成为麻木者的良民证。要知道,奖罚绝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武器”。

收获满分100分、成绩进步之时,世界报之以亲吻;但当考砸、成绩退步之时,遭遇的是冷冰的手掌。我依旧是的我,可世界却“华丽转身”,从被吻到挨揍,由受奖至受罚,我到底错在哪里?推开窗子,阳光自然会进来,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于是心怀释然。

今天,我们把奖罚娴熟地嫁接到教育,教育之锅就喧腾起来。以分数定奖罚,做到赏罚分明,也降低人为操控的风险。于是乎,赏识教育、藤条教育大有市场,成为我们乐此不疲的依赖,也成为了驾驭孩子最锐利的武器。因为我们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教育需要奖罚,分数需要分明,奖罚的初衷不可置否,但是,愚以为,从远景来看是治标不治本,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同时,一味地依赖奖罚来教育孩子,这未免有点暴力,令人不寒而栗。

更可怕的是,面对教育的“王道”,整个社会集体失语了。在教育的词典里只有分数,只要孩子分数不及格,就被打入冷宫;只要分数为满分,鲜花掌声扑面而来。我们早已习惯于这种“弱肉强食”的生存模式,从不质疑奖罚本身的合理性,只是做一个规矩的强暴者。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下,发红包防逃课、奖励高考状元一套房子等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当前整条教育战线都集体患上奖罚依赖症,难道对教育没有更好更长远的评价路径吗?简单地依赖奖罚,正折射出教育之殇,教育的短视正剿灭着孩子的天性,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以简单的经济思维来断论教育的兴衰,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兴趣而换取可怜的数字。教育的本质从来就是为了立人,人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

教育的“终极武器”是什么?不是吻与打,不是简单的奖罚,而是爱与快乐,是唤醒。正如鼎鼎大名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本版编辑语焉)

篇二:奖惩之后 作文

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奖惩之后

第一眼看到这幅漫画,是一抹淡淡的笑,两个孩子因

为不同的分数变化受到了不同的待遇;待到细看时,却读出了另一番不同的味道——是一把辛酸泪。

这是一起彻彻底底的教育悲剧。

当分数不仅仅代表几个数字,而是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及未来走向时,一切努力与天赋在它面前都显得脆弱,不堪一击。却殊不知,你对他人的评价,有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人们总是抱着一种危险到可以杀人的惯性思维。一个优秀者,被理所应当地认为必须做出空前绝后、震古烁今的大成就来,如果你没有达到人们的期许,你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根本不值一提;一个平庸者,并不会得到人们太大的关注,也并不被看好,哪怕你达到了一些“超越能力范围”的成绩,只会被质疑投机取巧、一时走运。

这种卑劣可耻的双重标准,不知已吓退了多少优秀者前进的下一步,磨灭了多少平庸者超越自我的上进心。多少原本可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在体制教育的囚笼中被扼杀,在学校工厂的轰鸣声中被锻碾成渣滓。

实行素质教育的口号不知从何时喊起,又将喊到何时去。唯一确定的是,当分数不再成为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之前,这种普遍存在于学生、家长、老师脑海中的固有思维不会受到丝毫动摇。

结束了道理上的辩驳批判,我们终究还是站在现实惨淡的境遇里。 优秀者依然尝试巩固着自己的地位,依旧会在巴掌的鞭策下得到

下一次赞扬的亲吻;平庸者脸上的巴掌会照常落下,并十分满足于唾手可得的鼓励。这轻易得到的奖励让他自欺欺人地认为,及格就可以得到奖励,又何必多费辛苦多走路呢?而当结束的哨声将要响起,才后悔不迭地意识到自己已与他人天差地别了。

篇三: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奖惩以后》立意范文

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

(点评:标题耐人寻味——鲁力)

作者:广东清远清新一中 邹天顺

有人将夏明的漫画稍作改动,其画面清晰可见:条纹衣男生第一次考100分,得到一个亲吻的奖赏,第二次考98分时得到的却是一个耳光的惩罚;黑短袖男孩,第一次考55分,挨了一巴掌,第二次考61分,得到了一个亲吻。两幅画面的寓意很明显:无论基础如何,只要有进步就会得奖赏,退步了必将遭到惩罚。 (开头概述漫画内容,用“条纹衣”和“黑短袖”将两人区分开来,思路清晰,语言平时而简洁,层次分明;接着点明寓意。——鲁力)

从纵向对比中我们还会发现,条纹衣男生得到了“吻印”之后却难以维持现状而退步了,而黑短袖男孩第一次收获了“掌痕”之后,成绩很快进步了。 (采用“比较“手法,从纵向对比,抓住了“退步”与“进步”这个实质。——鲁力)

这不是在警示我们: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能缺失适当的惩罚吗?

(这个反问句看似平常,然而它却非常崎岖:它一反常态,反弹琵琶,提出了一个让人似乎意想不到的观点: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就是要有适当的惩罚。这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鲁力)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之所以耐寒,是因为它不畏惧严冬。人又何尝不如此呢?经不起严峻考验何来顽强的意志力?纵观当今社会,人们一谈教育必言赏识,谈“惩”而色变。在这种赏识教育的温室里,孩子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挫折承受力。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学习进步,口头表扬不起作用之后便是不惜重金奖励,而面对孩子成绩下降时却敢怒不敢言。因为家长们担忧:长春17岁男孩因父母的几句批评跳楼身亡了。因为老师们害怕:徐州丰县某高一学生因在数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后跑出教室从5楼跳下去了;扬州一小学生因不愿意打扫卫生被老师批评而负气跳楼轻生了。老师们更是恐慌:湖南桃江一学生因不叠被子被老师批评而跳楼,教师夫妻被逼下跪之后没有丝毫的教师尊严了。这些生命之花为何如此脆弱?因为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中缺失了惩罚,就像长期生活在温室里的花儿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

(本段开头采用“比兴”手法,从松柏说到人:顽强的意志来自严峻的考验。接着宕开一笔,以“纵观”领起下文,联系现实,反面举例,点面结合,意在正面突出分论点:顽强的意志来自严峻的考验。——鲁力)

在缺失磨难与挫折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很难培养出多次被贬而乐观豁达的苏东坡,更难以出现忍辱负重而奋笔疾书的司马迁。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几句批评都无法承受的人,都是因为缺少了磨难;连一点挫折都承受不起,何谈担当大任!

(这两个自然段可以看成是一个段落,文章联系古今,有据有理,从而说明:要担当大任必须少不了“惩罚教育”。 ——鲁力)

受教育者失去了惩罚教育,而教育者必将遭到惩罚!近年来,老师因批评学生挨打,父母因教训子女而遭杀害的例子已不再是新闻。

(本段虽短,然分论点与论据齐备,正所谓“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鲁力)

我们无意提倡棍棒教育,但棍棒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近年来出现的虎妈狼妈鹰爸们也确实将他们的孩子送进了理想的名牌大学,当今赏识教育环境中的孝子也不一定比“棍棒底下”出现的人数多。“高薪养廉”并没有减少贪官的数量,“废除死刑”倒是让监狱“人满为患”了。奖赏远不如严惩更具威慑作用,奖罚不明的军队必定失去战斗力,只奖不罚的教育难以培养出意志坚强者。在适当的惩罚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仅意志力强,而且更孝顺父母,珍惜生命。回归适当的惩罚教育,回报我们的不仅仅是孩子优异的学习成绩,更是给了我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本段仍然采用首括句做分论点的形式,先总起,继而高密度地正反用例,信息量大。——鲁力)

值得欣慰的是,在因失去惩罚教育而遭遇惨痛教训之后,人们终于记忆起了“吻印”与“掌痕”的故事,尤其让大家明白,“掌痕”并没有让人消沉反而是激励成绩提升的有效措施。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在某些环境中,磨难与挫折远比奖赏更具教育作用。

(行文在“放出去”后到此“收笔”,回扣命题材料,在“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的比较中,强调“磨难与挫折远比奖赏更具教育作用”。 ——鲁力)

只奖不罚的教育必将面目全非,缺失惩罚的教育必将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结尾,再次强调文章的中心论点。至此戛然而止,有“豹尾”之力度,又有“余音”之韵味。高!——鲁力)

2016年6月7日星期二

【点评一】邹天顺先生《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是一篇很好的下水作文。

其中心论点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不能缺失适当的惩罚。文章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文从字顺,可予考生以多层面思考与启迪:

1.立意辩证奇卓,发人深思:文章从“掌痕”入笔,谈适当的惩罚不可少,很有胆识。其深层次的意蕴是: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有如鸟之双翼,相辅相成,天然地具有互补性。赏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激励,惩罚教育的基本功能用以警示;二者各有优长,也各有缺憾。而其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规范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故尔不可偏废。

2.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是高考作文常用的写作方法,但在考场上,考生常犯错误有:或堆砌论据,缺少理性阐发;或空洞说理,没有论据支撑;或面面俱到,却不痛不痒;或顾此失彼,易头重脚轻??《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则给考生提供了典范:文章不长,却综合使用了引证、例证、演绎、归纳、类比、对比等方法,恰如其分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值得学习借鉴。

3.整体结构依“总—分—总”格局展开,纲举目张且疏密有度,如阐发“缺失适当的惩罚”的后果,不惜浓墨重彩;结论部分却惜墨如金,点到即止。这对于高考作文的写作,很有帮助。

4.全文字数不多(近1200字),语言通俗流畅,不刻意雕琢,不以奇词丽句取悦于读者,值得考生学习效仿。(点评:湖南著名特级教师 吴同和先生)

【点评二】本文有几个鲜明特色:观点标新立异,不落俗套,以人棒喝;中心论点的引出别具一格(一二介绍画面内容,为第三段提出中心论点做好了铺垫);比较中说理,正反论证,收放自如,信息量大。

在说理中我们看到了“比较、对比”“多层论证”等要素,而在拓展方面,我们又看到了开放型作文的写法。正是二者合一,才使本文如此多彩多姿,这也许正是今年作文的一大创新!

其它,如结构严谨、语言朴实,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留待读者去品评! 总之,这是一篇大胆的发人深省的说理文。(点评:深圳鲁力)

【点评三】都说“文章以意为先”,立意要“新”要“深”,发人所未发,见人之未见。邹老师的文章可谓是既“新”也“深”。邹老师的立意的“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从漫画里读出来的,通过纵向对比,得到“吻印”之后而退步了,而收获了“掌痕”之后成绩进步,从而引发对“赏识与严责”的教育问题思考,看似简单,实则也符合漫画的意思。此漫画的解读可以多元,也许邹老师

的观点与很多人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相反,但这样的解读也未尝不可,因为读的视角“新”,所以观点也“新”。邹老师的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教育问题,比较深入地论述了教育环境的恶化,这与挫折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是相辅相成。有句话说得好,缺乏惩罚的教育就好像一口没了牙的嘴,是羞于张开的。(点评:长沙刘超衡)


奖惩之后作文范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48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