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论文格式 > 红色寻访论文

红色寻访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8-30 11:37:41 | 移动端:红色寻访论文

篇一:红色寻访论文

追寻红色精神,缅怀先烈英容

回想起小学时曾经由老师带领我们全校学生去孙传发烈士墓扫墓,学习烈士红色爱国精神。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我又想去缅怀,并一探究竟,了解烈士生平,做决定并立刻出发。

年前,经过我对烈士墓附近住户的走访,我终于对孙传发烈士英雄事迹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根据乡民叙述,总结如下。苏传发烈士,江西省都昌县杨峰乡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苏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而后,跟他叔父苏镜渊(国民党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发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发与共村的苏王妹、苏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发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发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第二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发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同年不久,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某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苏传发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苏传发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普通手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苏传发烈士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祖国,为自己留下了千古美名和不朽的丰碑,也为后人留下了值得永久学习的精神教科书。

年后,我又去了九江市南山公园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园。烈士陵园里的树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树木就代表着一位位战士,赞扬了他们就不屈服,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

精神,他们就像这些树,无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他们是伟大的,崇敬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谢者,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只要想着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郑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新一代青年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你们安歇吧!我们会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我敬爱的烈士们。

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

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我一生的求学难道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作为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永垂不朽,这个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

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当代青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此刻,献上一个庄严的军礼,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篇二:红色寻访感悟

红色寻访感悟

红色寻访结束了,但寻访的英雄前辈的身影却持久地停驻在我的心间。拭去历史的尘埃,我们看到的是无数革命前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殊死斗争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无数默默为党为国无私奉献一生的英雄。正是由于他们经历并经受住了不同时期的种种考验,才铸就了坚强的党性和顽强的意志,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等待着更多人去追寻。通过此次寻访,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党史国情,希望我们能把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家国命运,肩负时代重任,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我们当代青年人最好的礼物!。

篇三:红色寻访个人心得

2010--2011学年“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小结 姓名:钱伟栋 学号:3090103543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今年正是我党建党90周年,全国一片红色,在这样的气氛的感召下,参与了同学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去了解那不为我所知的我需所知的。

庆幸的是,绍兴作为我的故乡,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也见证了一个个红色人物的诞生、成长??

第一天我们前往鲁迅故里进行参观学习。了解鲁迅先生及其生平,深刻领会这位弃医从文的文坛领袖带给我们的思想启迪和他以一支笔的革命运动。鲁迅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这两个字所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走进鲁迅故里,走进他生活过的地方,参观他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和革命方面的东西,运用课本上的理论与参观的实际结合起来,感受他带给我们强烈的思想冲击,进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祖国的观念、民族的观念、人民的观念。

想要了解一个人,对他的生活情境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我这种对文学不是很感兴趣的人,我更加关注对鲁迅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比如说百草园,现在身临其境,“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我可以脱口而出,津津有味地回忆着这篇文章当时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犹记得在鲁迅纪念馆的二楼中央大厅,雕刻着鲁迅先生的半身头像,背后还衬着三个“民族魂”的大字,鲁迅先生用他的笔来参与革命,用他的文学创作来激励仁人志士来投身革命事业,为中国的独立而奋斗。这三个字正是代表着鲁迅先生在人民心中真正意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著名作家臧克家曾写过一篇纪念鲁迅有感的诗文——《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大概也是对先生最大的赞许了吧。

名家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生前有多少成就,而在于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此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革命气息和他坚持不懈的毅力,让我们知道身为一个革命家所必须有的高尚品质:坚韧,斗志昂扬,随时准备战斗,无所畏惧,以及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要向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的品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伟人,我们瞻仰;对于伟人,我们崇拜;对于伟人,我们敬佩;对于伟人,我们尊敬。我们所做的可能无法超越伟人,但我们可以散发自己的光和热,为祖国的美好未来,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绵帛之力。走马观花般的参观,并未很深刻地学到什么,但如所悟,也是值得所庆幸的。之后我们走访了绍兴县州山村的两位老人——徐家馨、方友海。

徐家馨,男,浙江绍兴县人。1955——1959在浙江定海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直属中央独立炮兵团。任班长。当和我们谈论时,他甚至没有坐着,而是站起来,配上那丰富的手势和表情——唯一能恰当形容他的词语便是激情二字。

方友海,男,浙江绍兴县人。1959——1964在浙江宁波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直属中央独立步兵。任上士班长,比班长(两颗星)还多一颗星。由于实质上是工程兵,他们一年中仅有三个月军训,主要的训练项目是射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康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防空洞。这其实是一项以生命为赌注的任务,他讲到,他的班长就在一次引爆事故中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胆大、心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了担保生命的实实在在的行为举动。


红色寻访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24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