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例参考(强烈推荐6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例参考(强烈推荐6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2 12:23:42 | 移动端: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例参考(强烈推荐6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例参考(强烈推荐6篇) 本文关键词:人际交往,强烈推荐,范例,参考,大学生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例参考(强烈推荐6篇) 本文简介:论文范文一  题目: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特征分析  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的理论和研究都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已经成为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下是我们分享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论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例参考(强烈推荐6篇) 本文内容:

  论文范文一

  题目: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特征分析

  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的理论和研究都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已经成为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下是我们分享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目前大学生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现象非常普遍,且移动社交网络对以信息获取、自我表露为主的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在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为系统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特征,为大学生利用移动社交网络开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参考,使用自编问卷调查了三所高校不同类别专业学生共990人,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手机通过移动社交网络进行人际交往频率最高的三个应用分别是QQ、微信以及微博;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中信息获取、自我表露和网络依赖三个维度在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网龄和使用频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互联网

  一、引言

  互联网在最近十年来带给人们的改变是巨大的,之前遥不可及的物理鸿沟在互联网时代变得似乎不那么难以逾越了,它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有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02亿。网民中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大学生作为新生代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利用智能手机提供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开展交流成为其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许多场合我们不难见到一群大学生聚集后便掏出手机低头玩耍,很少或几乎没有直接的交流。这一现象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维护影响颇大。

  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是以社交应用程序为依托,通过相应智能终端设备接入移动社交网络,并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自我展现、认识他人、交流互动等活动的社交行为,它是在传统社交网络(固定终端)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兼具便捷性、位置性、信源相对确认性、及时性、普遍性等特征。

  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的PC端进行。如陈志霞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了分类;赵德华等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动机,分别是展示和实现自我、寄托宣泄情感、自主的扮演角色、有归属感和随心所欲的表达;朱京从网络信任的角度讨论了青少年网络信任缺失与权宜行为、网络信任与受害以及网络信任与收益等问题的关系;杨文娇等则对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交往成瘾以及网络信息成瘾与成瘾者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门志梅通过研究指出大学生人际依赖和抑郁程度能较好的预测他们在网络社群中的投入程度,人际依恋越强或者抑郁得分越高的大学生,其网络人际交往需求越强。尹繁荣等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并且对其心理、生理与社会适应都产生了更加消极的影响。黄利会着眼于网上聊天这一更加具体的行为,发现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仍然以现实中的人际圈为核心,从网络人际交往中获得的更多的是情感支持而不是信息支持,并且网络人际交往不会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孙晓军等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内外归因倾向和网络交往动机都呈显着正相关,且网络交往动机在人际关系外归因倾向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谢建等人研究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特点。但从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入手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状况的系统研究则非常鲜见。

  鉴于此,本研究着眼于目前使用频率极高的移动社交网络,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总体状况以及在性别、年级、专业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为大学生利用移动社交网络开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工具。

  测量工具: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进行研究。问卷分为信息沟通、网络依赖、自我表露三个维度(因子)。该问卷严格按照心理学测量学问卷编制流程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结构效度(χ2/df=4.057,GFI=0.944,AGFI=0.926,CFI=0.944,NNFI=0.920,IFI=0.932,RMSEA=0.056)。总量表和3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45~0.855,分半信度为0.735~0.880.统计工具:SPSS22.0ForWindows7.

  (二)研究对象。

  在国内三所高校各学科分年级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其中男生486人,女生504人;理工科350人,文科332人,艺术体育专业308人;一年级255人,二年级277人,三年级271人,四年级187人。

  三、结果。

  (一)学生移动社交。

  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总览表1显示了调查对象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总体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97.9%的大学生选择用手机接入移动社交网络开展人际交往;从时间上看,超过一半的被试利用移动社交网络开展人际交往年限超过5年;从使用频率来看,40.4%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进行与交往有关事件的频率在10次以上;而在调查对象中使用最多的移动社交网络APP排前三位的分别是:QQ(92.2%)、微信(84.4%)以及微博(72.3%)。

  (二)大学生移动社交。

  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性别差异表2显示,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信息沟通、自我表露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在信息沟通方面好于男大学生(p<0.001),男大学生在自我表露上高于女大学生(p<0.05),网络依赖维度及总分上男女没有显着差异。

  (三)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

  人际交往行为的生源地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信息沟通、自我表露和总分在生源地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城镇大学生在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总分(p<0.01)以及信息沟通(p<0.05)、自我表露(p<0.001)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网络依赖在生源地上没有显着差异。

  (四)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详见表4)。结果显示,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除自我表露和总分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外(F=1.516,p>0.05),网络依赖(p<0.05)、信息沟通(p<0.05)在年级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学四年级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分别高于大学三年级(p=0.032)、大学二年级(p=0.007)、大学一年级(p=0.017)的学生,在信息沟通上大学二年级分别高于大学一年级(p=0.005)和大学四年级(p=0.004)。

  四、讨论。

  总体上看,大学生在接入移动社交网络时使用最多的是智能手机,占总人数的97.9%;从使用频率看,大学生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非常频繁的,超过40%的人每天使用十次以上;从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APP来看,绝大部分学生使用的均为即时通讯类的APP,如QQ和微信,微博作为一个整合功能很强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从性别差异看,女生更倾向于在移动社交网络中进行信息沟通,这与女生的交往风格有关。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更多的交流,而男生则相对较为缄默,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女性在远古时主要为采集者,这一角色要求女性更多的去分享关于果实的信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采集果实的效率。而男生则倾向于自我表露,这与前人的相关研究一致。许惠清指出男性一般都在寻找权力、地位和统治,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丰富的信息资源、富有侵略性的互动游戏,这就需要男性更多的表露自己的需求。另有研究得出在有关社会地位的表露方面,男性的程度高于女性(Joinsonetal.,2008)的结论。但Kays等则认为女性的网络自我表露程度高于男性,与本研究的结果相左。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可能与研究设计和自我表露的内容不同有关。

  从生源地看,城市学生的自我表露和信息沟通的得分都高于农村学生。一方面,根据肖日葵的研究,家庭背景与文化资本对学生的教育收获有明显影响,经济条件的劣势致使农村学生更易在教育环境更好且见多识广的城市学生面前产生自卑感,从而封闭自己。另一方面,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在人际交往上有诸多差异,城市学生更加主动,而农村学生则相对被动(滕兆玮,2005),无论是在真实的环境与网络平台中均如此。此外,城市学生相较于农村学生而言交友和沟通的范围也更广。池丽萍以控制信念为切入点考察生源地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间接控制维度上得分更低并达到显着水平,表明农村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加不愿意求助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本研究结论中城市学生自我表露和信息沟通两个维度得分高于农村学生的缘由。

  从年级看,信息沟通和网络依赖两个维度在年级变量上都有显着差异,其中信息沟通维度,大二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大一和大四,大二和大三之间差异不显着,这与相关研究一致。谢晶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将大学生活分为四个阶段:大一为适应阶段,大二为稳定阶段,大三为提高阶段,大四为完成学业阶段,不同阶段人际交往效能感也不同,这也是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有所差异的原因之一。此外,田可新从人际信任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差异,研究指出,大一新生的人际信任得分最低,且人际关系紧张的发生率也最高。当一个人对交往对象缺乏信任时,也很难有较充分的信息沟通。网络依赖维度上,大四得分高于其他三个年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状况?有研究者指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对于从互联网中获取娱乐的动机呈增长趋势,更容易产生网络依赖。邓伟等从成人依恋和社会支持方面研究了网络依赖,研究指出网络成瘾者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显着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而社会支持得分则显着低于非网络成瘾者,两方面的问题都是造成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大四学生面临着从校园踏入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之前在学校真实环境中形成的依恋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都将在毕业后产生变化,这可能直接导致了大四学生选择更多的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寻找替代,最终导致更强的网络依赖。

  从专业上看,网络依赖维度上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得分显着高于文史类学生,这与王春芳等的研究结果相符。谢晶的研究指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培养差异较大,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智力结构,进而在人际交往中造成了不同的效能感,使得在网络中也表现出不一样的交往方式及不同的网络依赖。理工类大学生由于专业需要较文史类学生接触计算机和网络更多,艺体生相较于文史类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手机,使用移动网络,更容易产生网络依赖。此外,在自我表露维度上,艺体类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文史类大学生。这可能与艺体类大学生的专业性质有关,一般而言艺体类大学生待人做事更加外向、开放、自如,因而在移动网络人际交往中更喜欢自我表露。

  从网龄和使用频率上看,网龄越长、使用频率越多其自我表露程度越高,信息沟通也更加频繁。

  只是在网络依赖维度上,网龄越长并不意味着网络依赖程度越高,反而是每天使用的频率更能预测网络依赖程度,每天网络使用的频率越高,其网络依赖程度也就越高。

  五、结论。

  调查表明,97.9%的大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以“信息获取与自我表露”为主的网络人际交往,且每日使用频率在10次以上的大学生超过40.4%,移动网络社交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移动网络交往推动了大学生弱关系的发展,但削弱了强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及信息传播、自我表露,但不利于彼此之间亲密关系的维护,易滋生孤独情绪,产生网络依赖。在教育实践中应引导大学生合理选择交往方式,线上线下适度转换,提升交往质量,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预防或减少因人际交往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从性别看,女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沟通方面显着好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程度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从生源看,城镇大学生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开展人际交往的总体状况及网络信息沟通、网络自我暴露两个维度明显好于农村大学生;从年级看,大学四年级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明显比其他三个年级学生严重,而在网络信息沟通方面二年级的学生明显好于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从专业看,理工及艺体类大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比文史类大学生严重,艺体类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程度高于文史类大学生;从网络交往时间看,网龄越长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总体状况以及网络信息沟通与自我暴露方面明显好于网龄相对短的大学生;从频率看,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频率越高的大学生其网络自我表露程度越高,网络依赖的程度也最高。因此,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网龄和使用频率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中信息获取、自我表露和网络依赖三个维度均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R/OL].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2016-1-22)[2016-6-18].
  [2]楼向英,高春玲。移动社交网络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初探[J].图书馆杂志,2013,32(12):29-32.
  [3]陈志霞。网络人际交往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1):70-73.
  [4]赵德华,王晓霞。网络人际交往动机探析[J].社会科学,2005,(11):118-123.
  [5]朱京。网络信任的原则及对青少年网络活动的影响[J].社会,2004,(8):61-63.



 

  论文范文二

  题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信任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 在方便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同时, 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深受新媒体影响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意见, 以期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开展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信任问题; 研究;

  人是社会的人, 人际交往是无法避免的, 信任问题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信任问题也从现实生活转移到虚拟空间, 时刻影响着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大学生倘若无法理性看待新兴事物, 很容易在新媒体环境中迷失自我, 陷入幻想和虚假泥沼。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信任水平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 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动机、人际交往对象、人际交往载体等。不同动机下的人际交往活动其信任度有很大差异;和不同对象进行交往时, 信任水平也呈现很大差异;借助于不同的信息交流载体, 信任度也不同。

  (一) 人际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任水平的高低, 在新媒体环境下, 大学生出于不同动机进行的人际交往呈现出不同的信任度, 当涉及金钱利益时, 人们往往比较谨慎, 91.3%的大学生表示从不寄钱给陌生网友;从情感角度来说, 面对陌生人, 由于匿名性的存在, 似乎更容易敞开心扉, 发泄情绪, 91.2%的大学生表示有过相关经历;在学习交流方面, 大学生受活动范围所限, 基本上都经常使用新媒体搜集学习资料、交流学习经验。与自身财物、安全紧密相关的事情, 大学生的警惕性较高, 信任度较低;与情感、学习相关的事情, 一般不会过度排斥, 甚至乐于参与其中, 信任度较高。

  (二) 人际交往对象

  无论现实生活, 还是新媒体环境当中, 交往对象不同, 信任度也不同。在信息传播、人际交往过程中,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必须通过共通的意义空间进行沟通。“共通的意义空间, 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 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 或传而不通, 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 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 我们发现, 大学生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对象往往倾向于年龄相仿的人, 而且更多的也是大学生群体, 接触较多的还有亲人和朋友, 信任度较高。如果是陌生人, 或者年龄差距较大, 信任度往往较低。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信任问题

  近年来,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 人们对新媒体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时事热点, 学习新知识, 跨越时空和外界取得联系, 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需要的东西。但是,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新媒体在提供方便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 信任缺失, 关系弱化

  新媒体环境当中的人际关系很脆弱, 因为匿名性的存在, 人际交往活动容易忽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责任意识弱化,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话会通过新媒体发泄出来, 肆意发表个人言论、爆粗口……在这种环境下, 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时产生的信任也是异常脆弱和不稳定的。身体的缺场容易让人忽略对方的年龄、性别、学历、性格等各方面条件, 没有面对面的交流, 信任缺失要承担的风险也较低。新媒体营造的信任空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人际关系不牢固, 有时候抱着真诚相待的态度, 有时完全处于观望姿态, 仅是好奇地了解下新媒体或者新媒体对面的陌生人, 不相信对方, 甚至自己也不会泄露真实信息, 真真假假, 对涉及自身利益之事避而远之, 想和对方联系就联系, 不想联系就慢慢淡忘, 因为没有约束机制, 更不会因此受到惩罚或损失。没有信任, 人与人之间就无法坦诚相待, 这种影响很容易带到现实生活中来, 淡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不利于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 轻信他人, 身心受伤

  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 把握不好信任的度就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过度信任和过度排斥, 这些不良影响很容易给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造成困扰。一般来说, 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警惕性很高, 不会轻易相信他人, 但是仍有少部分大学生无法把握信任的度, 极易受到伤害。大学生思想一般比较单纯, 还具有一定的求新求异心理, 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对其后果考虑不周。比如使用新媒体和对方交流时, 轻易就把自己重要的信息告诉对方, 希望和对方以诚相待, 但是新媒体对面究竟是怎样的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样很容易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另外, 新媒体互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也极具吸引力。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自制力有限, 有的人比较自律, 把新媒体作为方便生活和学习的工具, 而有的人则过度沉溺新媒体环境, 对通过新媒体接触到的人或者新媒体上发布的言论深信不疑, 排斥身边的同学, 甚至产生叛逆心理, 不相信亲人朋友。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的身体缺场、匿名性、虚拟性再加上网络法律法规条例不完善, 造成了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失信行为, 当然, 也不乏轻信新媒体环境下的人和事, 这些现象都给大学生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为此, 需要理性对待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

  (一) 提高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

  新媒体在打开大学生接触世界大门的同时也难以避免负面信息的影响, 为此, 大学生要正确使用新媒体,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树立健康的媒介观和人际交往意识, 避免过度沉溺新媒体空间, 回归现实生活。媒介素养指人们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据新闻报道, 许多大学生过于依赖和信任新媒体, 对新媒体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毫无辨别分析能力, 以至于深陷逆境, 遭遇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新媒体, 培养快速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批判和质疑能力, 也要慎重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言论和视频, 注意人际交往礼仪等。自律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 未雨绸缪, 及早认识新媒体本质才能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使其更好地指导学习和充实生活。

  (二) 做好学校监督与管理工作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学校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在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承担了很大责任。一方面, 学校思想工作者要注意观察大学生的身心变化, 及时沟通了解其遇到的困难, 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热情和好奇心, 构建网络教育平台, 通过新媒体和学生平等交流谈心, 教会学生明辨是非、理性开展新媒体环境内外的人际交往活动;另一方面, 学校要针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组织相关常识普及活动,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 让他们在“互联网+”浪潮中发现创新和创业的机会, 还可以组织开展体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户外活动, 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合理的人际交往氛围, 让大学生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关注身边人和现实生活。

  结语

  新媒体具有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特点, 人们很容易在新媒体环境中迷失自我、浪费时间,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一直是讨论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非常频繁, 除了要求大学生规范自身新媒体使用行为外, 外部环境更要主动营造一种良性使用新媒体的氛围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辨识度, 理性参与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郁太维.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研究[D].兰州大学, 2010.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王兆瑞.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 2013.
  [4]黄文玲, 李锐锋.网络文化的价值特性及其发展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73-76.
  [5]高琳.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新媒体研究, 2017, 3 (01) :37-38.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例参考(强烈推荐6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5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