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结构思考力读后感

结构思考力读后感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4 06:10:36 | 移动端:结构思考力读后感

篇一:阅读思考力之“评价力”培养

评价力属于阅读鉴赏的高级能力。是在感受、理解基础上的人物事件评判与艺术审美。

一、人物与事件评判

如果是史传文章,就宜教学生写史评。写史评,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客观地公平地评价人物、史事;写史评,要回到文本仔细研读人物事迹(注意全面性)和事件全貌;写史评,一要注意读后感悟,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与认识能力。

如果是现代人物和事件,同样要让学生写人物小评和事件分析随笔,与写史评一样的是,要坚持两点论,客观公正,二要做到言之有据(源于阅读文本内容)。下面仅以史评为例。

(一)人物鉴察能力的培养

人物鉴察,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察,实际上是对史传文章中人物描写的审读;二是鉴,指的是客观地评价人物的优长与不足。

对人物的察,可以这样进行:

1、从历史背景下察

2、从比较中察

3、从假设中察等

察些什么,主要是察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其思想。

如读了《鸿门宴》后,就涉及到对项羽的察与鉴。

从《鸿门宴》上我们可以察出项羽的如下表现:

1、刘邦手下一位将领曹无伤派人向项羽通报,称刘邦准备自立为关中王、委任秦王子婴为丞相,并将据有咸阳城内所有珍宝。项羽得到这消息后感到非常愤怒,并准备攻击刘邦。

2、项伯回到项羽军中,向项羽表达刘邦的善意,并建议项羽亦以礼相待。项羽承诺依从项伯的建议。

3、刘邦对项羽称自己得入关中属侥幸,但有小人从中挑拨,使两人之间产生误会。项羽回应道:是曹无伤(左司马)派人向我说有这种事,否则我也不会来这里。他随即邀请刘邦参加宴会。

4、范增不时向项羽打眼色,举起自己的玉佩3次,示意项羽尽快行动。项羽不发一言,未有理会。

5、樊哙带着剑和盾强行闯入酒席,向项羽怒目而视。项羽询问了樊哙的姓名后,称赞他为壮士,并吩咐从人赏赐樊哙。樊哙一番责难,项羽没有回应,只吩咐他就坐。

6、刘邦逃走,张良回到席上,献上礼物,并代刘邦向项羽赔罪。项羽收下了璧玉,放在桌上。

据以上内容,可对项羽作如下鉴定:

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义;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妇人之仁,师心自用。

具体来说:

1、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

2、待人上,不善笼络,用人唯亲;

3、性格上,鲁莽,缺乏主张,优柔寡断,坚持个人主张,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写史评,不能等同于给人物下鉴定书,一要比较,同对手刘邦比;二要分析根源。如项羽之所以放走刘邦,一是出于义,怕人指责。他与刘邦曾为战略盟友,刘邦先入秦破关,杀了他不合道义;二是出于理,据楚王与诸侯之约,刘邦为关中王天经地义,杀了他不合情理;三是出于情,杀了一个前来拜望、谢罪的客人,项羽他会很没面子。归结起来,恪守道义。又如项羽鸿门宴上失利,是否就决定了他必失天下?再如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作为人物评价,都是需要考虑的。

仅根据教材写人物史评,还不行,最好要读全传,要有广远的历史眼光:从进步性来说,刘邦的承秦制肯定好过项羽的割据制;,再从社会政治方面考察:刘邦深知天下苦秦久矣而注意安民抚民,如约法三章、开垦秦苑、不杀降卒、屡赦天下等;而项羽却干了许多不得人心的事,如坑杀降卒、屠咸阳、杀楚怀王、分封十八诸侯、自立楚霸王、背约夺关中等。

(二)事件分析能力的培养

事件分析,除了作根源分析与结果分析外,还可作如下分析:

1、事件背景分析

2、事件原因探究

既有外部原因探究,又有内部原因探究;既有个体原因探究,也有集体原因探究;既有静态原因探究,又有动态原因探究。许多时候是综合在一起的。

3、事件演变分析

4、事件结果分析

读了《荆轲刺秦王》后,可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如何看待荆轲刺秦一事,我们要了解历代名家的这样一些看法: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以上是否定看法。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这些是肯定性意见。

对历史事件,我们要有一分为二的评价:

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这一些是应该肯定的。

无论是人物鉴察,还是事件分析,都包含着否定丑,肯定美的过程。丑只能代表人性的负面,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生活样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扭曲与异化。只有当丑与恶成为被人掌握的积极力量,即通过对丑恶事物的厌恶,唤起对美与善的渴望与追求的时候,丑才能有审美价值。人有坏人,事有坏事,只有把审丑与审美结合,以审美为最终目的,才能化丑为美,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人性美的力量。

二、艺术审美

这里的艺术审美,主要是就阅读文本的艺术价值进行欣赏与评价。文章有优劣高下之分,我们可以在比较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将文本中的精华部分接受下来,而将不美的部分舍弃,从而加强美的蕴积,提高自己美的素养。

在这里,就有一件事,需要我们教师做,这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用审美的眼光去去鉴赏。

对诗、散文、小说等,我们不能仅凭表性思维、逻辑判断来看待作品中的艺术表达,否则就难以理解艺术的深妙之处。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曾有人这样评论说:三两枝桃花何以让人瞩目,春江水暖鸭又何以先知?

这样的评价就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试想若把三两枝换作十枝八枝,此诗还有什么韵味?诗歌求美不求真,文学可以虚构,更可夸张。在这首诗里,其三两枝只是虚指,作者只是借此表现春江之春来的早而已。

由此可见,懂得阅读的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他的艺术特征并进而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去评价。

在这方面,最好的是写语感随笔。范围很广,就内容来说,涉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就文章艺术来说,涉及表现手法、结构方法、语言风格等。在阅读评价中,我们要努力将艺术欣赏评价与思想情感品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篇二:读人民教育有感

读《教育期待深度变革——对模式、有效教学和童年价值的思考》有感

长春市第159中学 尹文慧

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本月我认真阅读了《人民教育》这一刊物,刊物中内容真实,材料实用,道理深刻,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教育期待深度变革——对模式、有效教学和童年价值的思考》一文使我感触颇深,我校也推出了一个教学模式,走进教室,学生们分组而坐,进行导学案的自学。但仔细看了看学生的导学案,发现上面的题目多是从教材上直接迁移过来的。“什么样的学案是好的学案?这样的学案真正是基于学习、为了学习吗?”学生分组站立,几乎是表演式地头碰头、肩挨肩地大声讨论着。教室里一片沸腾,记者只听到一片噪声。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要想思考是根本不可能的。由此想到这种导学案设计有一定的误区,没有达到有效。

李帆老师引用了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戴安娜·拉维奇的一段话:“在教育中没有捷径,没有乌托邦,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武器,没有神话也没有童话。学校的成功很难像生产线一样移植。”他说:“有用的模式,只会而且只能从学校内部、从教师身上‘生长’起来。” 这其中,他提到了了两个很重要的词,那就是自由和坚守。把改革的主动权还给校长和一线老师,充分

调动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坚守”就是要把握并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 一 有效课堂

对于有效课堂,李帆老师提出两点,首先,有效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是思维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具体知识的获得。优秀的课堂,其结构逻辑建立在学生的思维逻辑之上;优秀的教师,可以透过知识的表层看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路径。

真正有效的课堂,不在于用多快的速度把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而在于是否教给了学生思维方法、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在于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他们思维的节点上进行了放大。这是因为,一个学科的思维方法、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是该学科的根源,涉及某一类问题的根本。而大部分的具体知识,不过是从这根上衍生出来的枝叶。千枝万叶,根茎只有一个。离开根茎,其他枝叶也就无所依附。

而我们现在很多所谓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只是着眼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把握住具体知识,于是学生们知道了知识,却不知晓知识间的意义和联系;掌握了解题方法,却不能理解背后的原因和道理;他们手里握住了大量的“枝叶”,却放弃了最为重要的“根茎”。这样的课堂,单独一节来看,是高效的;但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看,无疑是低效的。

其次,用什么样的时间段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一节课、一学期还是三年、六年?眼下我们提倡的有效教学,恨不得课堂上

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直指教学目标的达成,恨不得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所作用的人,其生命成长本身就具有致密、混沌、繁杂、非匀速的特征。所以,老师会发现,同样一个教学环境,对部分学生是高效的,对有些学生是低效的,而对个别学生是无效的,甚至是反效的。

在此基础上李老师又提出“有效教育”。一方面,教师必须要有深刻的专业学识。进行教学设计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知识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知识的价值等都在考虑之中。另一方面,老师一定要把育人与教书巧妙地融合起来。课堂是一个载体,它承担着为“培养人”服务的重任,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

大约20多年前,美国面向小学生征集最聪明的一句话。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放太多东西。”

这句话,值得我们三思。

二、童年的价值

童年的价值在于自由生长,教育的价值在于引领和促进生长,在于引领孩子从自然善好之本走向社会善好之质。但当下的教育却往往以“呵护儿童”、“保护童年”之名,抹杀了童年自

由生长的价值。

中国学生的学习大多出于社会动机,功利性、目的性都非常强,而不是出于认识动机,强调对事物本身感兴趣。很多事实证明,认识动机一旦调动,产生的效果将是极其巨大的。

对于当下教育来说,如何培养、保护学生的认识动机,而不要人为地放大“社会动机”将是教育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社会动机加剧了功利主义的力量,扭曲了童年的价值,绑架教育走上了轰轰作响的战车,以至于许多人把渡河的舟楫当作了彼岸,也让师生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正如海安王玉东老师所说,儿童是野生的玫瑰花,我们不能用遥远的未来来牺牲孩子的现在,我们要让这些野玫瑰在风雨中、在阳光中幸福地、自由地生长。切不可用捍卫童年、保卫童年的名义让儿童不能自由的生长。我认为孩子的自由最大的体现是思考的自由,我们现在往往设定更多的框框架架,让孩子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成长。甚至,很多时候教师用一种先知先觉的面孔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进而使得他们逐渐丧失思考力、反思力。

读罢《人民教育》记者李帆发表的文章《教育期待深度变革——对模式、有效教学和童年价值的思考》,我确实有很多感悟,但更多的是反思,因为我们的课堂效率到底有多低(不是有多高)?李帆老师的深度思考,可以说那些问题都是我们目前进行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他的个性解读无异于雪中

送炭,使我们心中存在的许多疑虑都得到了答案,也加大了我们进行课改取得成功必胜的决心!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我真正理解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教师的教!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甚至有时还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结其最大问题就在于授课不够清晰与直接,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则跑题,有时讲话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时则削弱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清晰授课、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都说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师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要不怕跌倒、不怕寂寞,怀着一颗求真的心大胆前行。

篇三: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一、背景: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通过顶层设计,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DNA、人才培养的指针。不同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强调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掌握、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等概念不同,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素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的态度因素特别重要。

“素养”比“能力”含义更为广泛,它与“能力”的不同点还表现为: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素养是可以测评的,且需要长期的培养。

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素养的特性尤其它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得到了科学的说明。离开了对素质发展的整体把握,我们有可能对素养的可塑性作出绝对化的解释,最终走向谬误。

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

日本学者恒吉宏典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核心素

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

教育部郑富芝司长撰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适应于一切情境、所有人的普遍素养。

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表现。

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有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决定房屋的高度。

王红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指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

三、国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际社会已出现了学力模型研究的若干典型案例。

五大支柱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也需要核心素养。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即素养彼此关联,同时涉及生命全程与各种生活领域:学会求知,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学会做事,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和创新进取、冒险精神;学会共处,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学会发展,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和责任承诺;学会改变,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

关键能力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提出,知识社会要求三种关键能力:第一种关键能力是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运用知识、信息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科学素养;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第二种关键能力是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包括同他人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与解决冲突的能力。第三种关键能力是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包括在广泛脉络情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并执行人生计划、个人计划的能力;表达并维护权利、利益、责任、限制与需求的能力。八大素养说。欧盟2005年发表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习的八大核心素养: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

日本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因为在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特征。日本学者认为在“核心素养”牵引下,界定“学科素养”或“学科能力”需要有三个视点的交集:一是独特性,

即体现学科自身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学科的固有性。如语文学科中的文字表达、文学思维与文化传统,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模型的建构,历史学科中的历史意识、历史思考与历史判断等。二是层级化,即学科教学目标按其权重形成如下序列: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观察技能、实验技能等;知识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这种序列表明,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这就颠覆了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三是学科群,即语文、外语学科或文史哲学科,数学与理化生等学科,音体美或艺术、戏剧类学科,它们之间承担着相同或相似的学力诉求,如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自然体验与科学体验,动作的、图像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可以构成各自的学科群。

四、意义: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核心素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会对我国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科学化产生影响。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是国际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知识教学要够用而不要过度。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奠定每一个儿童学力发展的基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而人格发展的研究是首要的。我们期待于学校教育的是,从儿童人格成长的角度,不是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有长远的展望,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思考学习方式的变革。“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稳定性、开放性、发展性。

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具体到课程改革上,将基于学科本质观确立学科素养,基于学科素养来择定学科课程内容,基于学科课程内容来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以人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将有可能催生“课堂上长出苹果树”。

五、策略:

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具体路径:第一,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培养目标,使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避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而没有边界,过于庞杂而结构不明,避免什么都从娃娃抓起而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二,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科学设计学校课程,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期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三,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借以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导,引导学校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素养教育。

六、延伸:

学校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媒介,师生在互动关系之中,生成各自的意义、相互交换,创生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这就是国际基础教育学校愿景研究得出的结论。作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教育使命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多元智慧的存在,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学校应寻求不同个性的交融、多元声音的交响,寻求“和而不同”的世界。作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改革旨在通过国民教育的正式课程来铸造未来国民的核心素养。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不是每一位教师,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而是整所学校;不是每一所学校,而是整个社会文化。佐藤学说,“所谓‘好学校’,绝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而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问题’、齐心合力致力于问题解决的学校”。

作为作整合,为什么整合对小学教育这么重要呢?一个比喻很形象。大家想想看,当一个6岁多的孩子迈入小学,来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他就好像进入到一个黑黑的房子里面。这个时候他能不能大胆地迈进这个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我们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我们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上并没有探照灯那样照得亮,但大家想想,在哪种灯光的帮助下,孩子们能够更放心大胆地走进这个房子呢?显然是顶灯!而这种顶灯恰恰是小学教学和小学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直接的完整性,就是这种“顶灯效应”。

进一步思考教研形式。首先同学科同年级教研效果最好,为什么?因为教的是同一学科同一本书,第二是同学科跨年级,效果最不好的是跨学科同年级。但这种教研交流形式非常重要。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人”本身不分学科,但是我们的学科教学深深割裂了,所以我认为教孩子不同学科的老师很有必要坐下来讨论讨论,该怎么样培养完整的人。我们现在提出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纵向整合,比如数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个是横向整合,一个年级的不同学科之间老师整合,这种整合越来越多,需要加强这种教学方式。如我们开展的主题学习课程,有利于软化学科边界,形成学科育人合力。此外,我们现在推行的作业变革,实践初衷也应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培养策略。

还有一些学习感受,深入的文献研究、严谨的治学态度、包容的研讨氛围??

推荐阅读:2015年《人民教育》7-12期


结构思考力读后感》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56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