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魏文侯轶事翻译

魏文侯轶事翻译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2 06:14:47 | 移动端:魏文侯轶事翻译

篇一:《魏文候守信》阅读答案翻译

魏文候守信① 原文文侯与虞人②期猎③。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

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⑤哉?”

乃往,身自罢之。(选自《魏文侯书》)注释 ①魏文侯:名斯,是魏国的建立者。 ②

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 ③期猎:约会打猎。期,约会。 ④焉之:到什么地方去。

之:往,去,到。焉:何,哪里。 ⑤会期:会面赴约,去见一见。阅读训练1、选出与

“公将焉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吾欲之南海 B、辍耕之垄上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料 D、至之市而忘操之2、翻译句子。 ①公将焉之?

译文: ②岂可不一会期哉?

译文: ③身自罢之。 译文: 3、归纳这个小故事的主题思想。【参考答案】143、1、C2、①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②

难道能够不如约去一趟,见见他吗? ③亲自取消了这次打猎的计划。3、言而有信,或

“言必信”,或“信为贵”,或“用实际行动取信于人。” 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国君魏文侯

很讲信用,因而赢得了大臣和百姓的爱戴。 有一天,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次日午时

到狩猎厂打猎。那天,宫中饮酒,喝的很开心,天上下起了雨(早朝后,得知国力逐渐强盛,

魏文侯心情十分舒畅,于是下令摆上酒宴款待群臣。酒过三巡,大家喝得兴高采烈,酣(hā

n)畅淋漓突然,魏文侯带着几分醉意问道:“午时快到了吧?”左右回答:“是。”)魏文侯急

忙命令左右撤下酒席,叫人备车赶往郊外的狩猎场。大臣们一听,齐声劝道:“今天喝酒这么

欢乐,天又降大雨,不能打猎,大王何必冒着雨白白去一趟呢?” 魏文侯说:“我已经跟

人约好了,现在他们一定在郊外等我。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

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酒宴。

篇二:文言文阅读《魏文侯传》注释翻译

文言文阅读《魏文侯传》注释翻译

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语文组 李葛

魏文侯以卜子夏(人名)、田子方(人名)为师。每过(经过,路过)段干木(人名)之庐(房子)必式(通“轼”,扶着轼敬礼)。四方贤士多归(归附)之。使(派遣)乐羊(人名)伐(讨伐)中山(国名),克(攻克)之;以(把)封其子击(魏文侯儿子)。文侯问于(向)群臣曰:“我何如(怎么样)主?”皆曰:“仁君。”任座(人名)曰:“君得中山,不以(把)封君之弟而(表转折,却)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小步快走)出。次(接着)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什么)以(凭借)知(知道)之?”对曰:“臣闻君仁(仁德)则(那么)臣直(正直)。向者(先前)任座之言直,臣是以(因此)知之。”文侯悦,使(让)翟璜召任座而反(通“返”)之,亲(亲自)下堂迎(迎接)之,以(此处省略了“之”)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挨着,并列,这里引申为和谐)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为什么)笑?”子方曰: “臣闻之,君明(明白,清楚,懂得)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明白,清楚)于音,臣恐(担心)其聋于官(乐官)也。”文侯曰:“善。”

子击出(出行),遭(遇到)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趴)谒(拜见)。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对??骄傲)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怎,怎么)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封地)。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国君)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被采用),行不合(符合自己的意愿),则(就)纳(穿)履而去耳,安(哪里)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于是)谢(谢罪)之。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人名,即魏成)则璜(人名,及翟璜),二子何如?”对曰:“卑(地位卑贱的人)不谋(参谋)尊(地位尊贵的人)。疏(关系疏远的人)不谋(参谋)戚(关系亲密的人)。臣在阙(宫殿)门之外,不敢当(承担,担当)命。”文侯曰:“先生临(遇到,遇)事勿(不要)让(推让)!”

克曰:“君弗察故也。居(平时)视其所亲(亲近),富(富贵)视其所与(结交,交往),达(显达,得志)视其所举(举荐),穷(不显达,不得志)视其所不为(做),贫(贫穷)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为什么)待(等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靠近,引申为回)舍(房舍),吾之相(国相)定(确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预测,估计)相(国相),果(结果)谁为(担任)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地名)守(官名,太守或守令)吴起(人名),臣所进(推荐)也。君内(内地)以邺(地名)为忧(担忧),臣进西门豹(人名)。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攻取),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公子)无傅(师傅),臣进屈侯鲋(fu,四声,人名)。以耳目之所听睹记,臣何负(比不上)于魏成!”李克曰:“子(你)言(说,这里引申为推荐)克于(给)子(你)之(的)君(国君)者,岂(难道)将比(勾结)周(结合)以(目的连词,来)求(谋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对答,回答)如(像)是(这样)。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十分之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因为)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以??为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使??为臣)之。子恶(wu,一声,哪里)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有顾虑而徘徊或退却)再(两次)拜曰:“璜,鄙(庸俗,浅陋)人也,失对,愿卒(终身)为弟子!”

篇三:《魏文侯问李克》翻译及阅读答案

魏文侯问李克

【原文】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参考译文】

魏文侯问李克:怎样治理国家呢? 李克回答说: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给付出劳动的人以衣食,封赏有功劳的人(按劳分配,论功行赏),推行赏罚得当的政策。 文侯问:我赏罚都得当,但是国人还是不满意,为什么 ? 李克回答到:国家有不劳而获的蛀虫! 我认为:取消这些人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祖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还能(继承)他们的待遇,出门就乘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鼓乐歌舞的享受,正因为这些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地方上的法规(按劳分配,论功行赏)。因此(有必要)取消这些人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消灭蛀虫。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使:任用 ②与:归附 ③其:大概

④衣:穿 ⑤修:讲究,此指欣赏 ⑥乱:扰乱

3.指出上文中三个使动词。

① ;② ;③ 。

答:①食(有劳) ②禄(有功) ③来(四方之士)

4.李克认为魏文侯在治国上的当务之急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答: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


魏文侯轶事翻译》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40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