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对油画的认识

对油画的认识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1 06:10:45 | 移动端:对油画的认识

篇一:认识油画

课题:人美版第十一册二十课《认识油画》

设计思路及理论依据: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审美观念及技巧已经初步形成,掌握了一些美术学习触觉和审美经验,能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网络信息对于现在孩子获取知识具有快速、直接的影响,所以安排这节课必须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油画的工具及表现技法。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绘画名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和情趣,了解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特点。从而激发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怀。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性的学习。

教学过程及展示

一、课件创设激情点击知识点(油画部分)

1.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先让学生说说你了解的油画及其作品,并把收集到的材料与大家分享交流。

2.油画的绘画工具:画布、画框、调色盘、油画颜料、油画刀等。

3.不同时期的油画受艺术观念和技法制约呈现不同面貌:分析课件展示的作品流派。

4.古典式的油画和19世纪中、末页的油画特点(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5.中国的油画名家,教师引导学生将寻找到的有关油画历史等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学生汇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中来。教师讲解,边欣赏边补充介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讲解中提升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互动学习意识。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将寻找的资料和教师互动讲解,学生欣赏不同流派的油画作品积极感受并可以补充说明,教师介绍中国油画家,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积极参与将相关资料补充说明

二、归纳总结

油画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有哪些特点

师生互动交流总结板书:

中国画与油画:中国画清新淡雅,线条优雅。油画浓烈艳丽,写实逼真。

自主赏析。引导学生自主浏览“艺术宝库”自己心仪的绘画作品保存下来大家交流。

三、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欣赏过程,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欣赏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欣赏指导保存图片的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或参照你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创作、临摹。

四、讲解评价

引导学生发表对保存下来绘画作品感受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讲解给予适时鼓励的评价并补充说明,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的过程中。

五、课后拓展

在最后的教学课件中为学生介绍了一些以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为主题的作品,引导学生将本课的学习和欣赏过程延续到课外,丰富课余生活,提升艺术感受。

篇二:对油画风格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cn

对油画风格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作者:刘永刚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年第10期

摘 要:油画发展到今天,其风格另人目不暇接,对多变的风格我们应报什么样的态度?笔者认为,应该认识到风格的形成不是刻意的,与画家的性格、环境、时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油画; 风格;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27-001

油画传入中国是20世纪初期,其发展演变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面对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绘画面对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我们应该报什么样的态度?是学习古典传统不放还是全盘西化演绎个性、演绎前卫呢?真的像美国极少主义雕塑家唐纳德·贾德宣布的一样“绘画死亡了”吗?我们在风格上应该如何选择?是决裂?是继承?还是浑浑噩噩不作判断,哪黑哪住呢?

一、作品的风格取决于画家的个性、时代背景

油画传入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是19世纪印象派、后印象派画风,凡高与高更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保罗·高更为例,作品总以浓烈的色彩打动我们,走进高更的世界,你会感到热风、热土、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他的作品风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风格,可以讲画家的经历很重要,没有经历就没有生活就没有伟大的作品。

时代背景对一个画家风格来讲是很重要的,可以讲是决定性的,“时代可以造就人”。没有纸的发明就没有魏晋以来的中国传统山水画;没有佛教的传入就没有敦煌壁画的壮丽景观;没有唐、宋的强大国力就没有山水画的发展完善,明清以来,国画“仿”成为一种风气、与其国力衰败不无关系;没有建国初期的“走出去”(李铁夫、徐悲鸿、颜文梁、刘海粟、林风眠)就没有今天的中西结合,没有“文革”就没有畸形的政治图解。正因为改革开放才产生架上绘画成为边缘的现象,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图像泛滥、信息膨胀,人们需要新的视觉刺激,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进入大众传媒。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只有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才能不断激发创作的冲动,才能“有感而发”。时代决定生活,生活决定画家的体验,体验成为画家风格形式的决定因素。所以一个画家的绘画风格与其性格、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风格主张借鉴、创新,反对做作、生搬硬套

篇三:浅谈我对油画色彩感染力的认识

浅谈我对油画色彩感染力的认识

作者姓名:

学号:0704403005

所在院系:

所在专业:油画

导师姓名:

由于油画色彩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力度感,因此常被人们形容为绘画中的交响乐。的确,善于运用好油画中的色调,既能表现对象丰富的色彩变化及整体气氛,又能以色抒情、以色传神,达到形、色、神浑然一体的效果。纵观油画,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大师成功地运用色调表现意境的例子,如波提切利、透纳、柯罗、列维坦等。画家们对不同色调的运用,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感染力,不仅表达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情感,同时也给予了人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东山魁夷(1908-1999日本风景画家)。的《蓝色的峡谷》(1968年),是用色相轮中蓝色相作为整幅画的色调。运用蓝色的明暗度、饱和度和冷暖的变化表现出充满画面的、并列着的杉树林的壮观。蓝色树冠像层云般重叠,杉树林的远近也被压缩了,象织物的纹样使之看起来图案化,笔直向上的树干巧妙”地安排着,构成整幅画面单纯明确的蓝色调,似乎送来了音乐般的树林的歌声。在这蓝色的和声中,给予我们幽静、深邃的联想。留给观众整体的色彩印象,色彩的艺术感染力更集中,更明确。

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

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1901年末他所开始的“蓝色时期”。作品中使用全蓝的色调,变换蓝色的冷暖、浓淡、明暗、强弱等关系调配出各种倾向的蓝色阶。如《角膜炎的女人》背景用倾向冷的蓝色变为蓝绿的感觉、人物的服饰用倾向暖的蓝色而变为蓝紫的感觉,脸则涂以亮而柔和的淡紫色,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又富有细微的变化。毕加索的蓝色调作品由于采用的是绘画性素描造型手法以及精心安排的小色块的对比颜色,如《老琴师》怀中抱的金土黄色的琴,《盲人进餐》中的土红色的酒瓶,以及淡黄透紫的皮肤等,使整个色调在简练。统一之中又富有色彩的生动与节奏感。这种忧郁的冷色调贴切地表达了毕加索的阴沉的痛苦题材及巴黎社会下层的悲哀。如《在一家酒馆里的两个女人》、《人生》、《母与子》、《熨衣服的妇女》等作品中,面无血色的妓女、贫苦的母亲和疲惫不堪的女仆等人物形象所反映出的困苦的姿态和深沉的精神面貌,通过蓝色调透彻地表达出来,并凝聚着作者的深情。此时期毕加索几乎集中全部精力研究蓝色调的表现力,以单纯的色调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1905年至1906年底,他在绘画上追求新古典作风,在色彩上开始大量采用单纯的粉红色调,即所谓玫瑰时期。1906年作于巴黎的油画《两个裸体》画中人体用赤色调,以粉红为主,间以偏暖的储色、偏冷的渴色为补充色,结合仿古笔法和雕刻的造型手法,创造出雕像式的绘画风格,具有古希腊艺术的简洁,静穆之感。毕加索从‘蓝色时期”到“玫瑰时期”这种色调上的变化是和他的题材内容、情绪的变化相适应的,他说:“我讨

厌抄袭自己。”他随着生活内容的变换而采用新的表现形式,却巧妙地运用了单一色相的变化调和的色彩创作方法。

邻近色的调和,即由色相轮中接近颜色的配合而形成总体色调。邻近色调和的色彩关系在生活中广为应用,如在室内色彩设计中大多数采用邻近色调和的配色效果。塞尚(1839-1906年法国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对色彩的观察、研究和表现,形成了自己新的色彩结构,运用色相轮中的色轮角里的邻近色推移的配色方法。即在色相轮中以某一个颜色与它相邻色或某一个颜色与它左右相邻的颜色形成的色轮角,一般不超过90角(该色和另外一色中间相隔一个色相而形成的色轮角,就不属于邻近色概念的范畴了)。塞尚在冷色域里选择了以蓝为中心往冷色过渡至绿,往暖色至紫一组邻近色;在暖色域里以桔色为中心往冷色趋向黄,往暖色趋向红。他的许多画基本上是采用这两个色轮角的颜色进行冷暖、明暗、强弱的色面推移,表现出体积质的多样和丰富。有时再以少量补色作为支持色(以求对比色效果)而构成生动、有力而达到和谐的色调,使色彩结构发展合乎逻辑。1896年画的《阿奴西湖》,是对景象的色彩进行分析、综合而设计的蓝绿两个邻近色构成整个画面的色调,而以蓝色为主。近景岸边的大树以蓝紫与蓝绿色表现它的体面形状,对岸的山腹交替运用蓝、绿两色清晰地表现山脉的阴阳起伏变化,又以蓝、绿两色交织平涂表现平静的湖面。以少量蓝色的对比色桔黄,涂于近景及山脉的受光面,造成阳光斜晖的温和感。由此形成了整个画面色彩结构的一组邻近色:蓝绿、蓝、蓝紫。

同样在《池上的桥》一画中,运用绿和黄两个邻近色,根据物象的体面结构而明确转换绿、黄两色的冷暖、深浅、鲜灰而形成明朗、清晰、透明的绿色调,表达出浑然一体的绿色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高更(保罗·高更(P.Gauguin ,1848-1903年)与塞尚、梵高同为美术史上著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他的绘画,初期受印象派影响,不久即放弃印象派画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东方绘画的线条、明丽色彩的装饰性)受埃及壁画的影响及土著人的原始土质颜色的启示,形成一组红色域的邻近色关系。在他的《三个窃窃私语的塔希提人》一画中。赫红色的皮肤,紫红色的衣饰和黄色的背景,构成总体色调的大块颜色,体现出土著人的风俗人情的色彩表情。高更在许多作品上变换使用这种浓郁、古补、热烈的暖色调。马蒂斯(亨利·马蒂斯(Hei Matisse 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是著名画家,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某些作品用邻近色的大小色块并置的色彩手法,表达出他的创作意图。《红而大的室内》(1948年)用富于节奏感的红与黄色块涂满画面,红色为主,间用黑线条,组成一幅装饰风格的辉煌的红色调画面。日本许多现代绘画都是采用邻近色的调和的配色方法。

邻近色的调和的配色方法,作为色彩规律性的认识和运用,在各时代和各个画家的作品中体现出的面貌、风格、手法各异,然而都是用有限的颜色,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感和统一协调的色调。

对比色的调和:即色相。明度、饱和度都相差较远的颜色配和,

通过对比而组织在统一的关系中,给人以强烈的感觉。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誉世界。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于1888年画的《向日葵》、用色相轮中相隔较远的铬黄色的花与浅蓝色的背景形成色相、明度、色度三方面因素的对比,又用茶色的轮廓线和少量绿时相对比。由于将整幅画面上的次要部分:背景、茶色线、绿时等来陪衬主要部分浓烈铬黄色的花,取得所有部分在形体和色彩细节上相互谐调,”统一在黄色调之中,给人以平衡和美的感觉。《播种者》则以互为补色的黄与紫构成整幅画面的色彩基调。柠檬黄的天空和金黄色的太阳与占画面三分之二的蓝紫色地面形成强烈的对比。那洋溢着生命感的大地又由紫色系统里的古蓝、蓝紫、玫瑰紫和黄色系统里的土黄、中黄、黄绿相互交替、对比,整个色调运用由大至小的补色关系的色块和线对比构成的效果,充满着强烈的光感,从而呈现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梵高的色彩创作方法基本上采取对比色调和的色彩原理。由补色对比关系而产生的强烈。浓郁、闪烁的色调,正反映出忱高狂热、神经质的生命像一团烈火在燃烧。


对油画的认识》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29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