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折纸与数学ppt

折纸与数学ppt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0 06:13:26 | 移动端:折纸与数学ppt

篇一: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展开与叠折

图形的展开与叠折

一.选择题

1、(2014?河北,第8题3分)如图,将长为2、宽为1的矩形纸片分割成n个三角形后,拼成面积为2的正方形,则n≠( )A.2 B.3C.4 D.5

题1题2 题4

2、(2014?河北,第10题3分)如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小正方形顶点A,B围成的正方体上的距离是( )

3、(2014?无锡,第6题3分)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母线长为5cm,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A. 20πcm2 B.20cm2 C.40πcm2 D.40cm2

4.(2014?黔南州,第13题4分)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CD B.∠BAE=∠DCE C.EB=ED D.∠ABE一定等于30°

5. (2014年广西南宁)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以AB的中点O为顶点,把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直角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

A.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6.(2014?莱芜,第9题3分)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R的半圆,则该圆锥高是( )

7 (2014?青岛,第7题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C′上.若AB=6,BC=9,则BF的长为( )

7题 8题 9题

8.(2014?黑龙江牡丹江, 第7题3分)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的度数是( ) A. 30° B. 40° C. 50° D. 60°

9.(2014?浙江宁波,第10题4分)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做棱锥.如图是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六棱锥,它们各有12条棱.下列棱柱中和九棱锥的棱数相等的是( )

10.(2014?菏泽,第5题3分)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几何体,其正确展开图为( )

10题

11题

12题

11. ( 2014?安徽省,)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长为( )

A. B.C. 4 D. 5 12.(2014年广东汕尾,第9题4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你”字一面相对面上的字是( ) A.我 B. 中 C. 国 D. 梦

13.(2014?浙江宁波,第3题4分)用矩形纸片折出直角的平分线,下列折法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2014?随州,第15题3分)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cm,母线长6cm,则这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 度.

2. (2014年贵州安顺,第16题4分)如图,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AD=8,AB=4,则DE的长为 .

4题

2题

3.(2014?广西来宾,第15题3分)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6cm,高为10cm,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cm2(结果保留π).

4.(2014?攀枝花,第15题4分)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个几何体是 圆锥 ,它的侧面积是 (结果不取近似值).

5.(2014?贵州黔西南州, 第19题3分)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AB、CD均落在对角线BD上,得折痕BE、BF,则∠EBF= °.

6. (2014?黑龙江牡丹江, 第15题3分

)

如图,

折叠矩形

ABCD

的一边

AD

,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则tan∠EAF的值=.

7. ( 2014?福建泉州,第17题4分)如图,有一直径是米的圆形铁皮,现从中剪出一个圆周角是90°的最大扇形ABC,则:(1)AB的长为米;

(2)用该扇形铁皮围成一个圆锥,所得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 米.

6题 7题 8题

8.(2014?毕节地区,第20题5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AB=3,AC=5,点E在BC上,将△ABC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的点B′处,则BE的长为

9.(2014·云南昆明,第14题)如图,将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中点E处,折痕为FH,点C落在Q处,EQ与BC交于点G,则△EBG的周长是 cm

10. (2014年江苏南京,第14题,)如图,沿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得到一个扇

形, 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r=2cm,扇形的圆心角θ=120°,则该圆锥的母线长l为 cm.

10题 11题 12题 13题

11. (2014?上海,第18题4分)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BC上,BE=2CE,将矩形沿着过点E的直线翻折后,点C、D分别落在边BC下方的点C′、D′处,且点C′、D′、B在同一条直线上,折痕与边AD交于点F,D′F与BE交于点G.设AB=t,那么△EFG的周长为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12. (2014?山东威海,第17题)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纸片ABC,边BC=6,AB=10,∠ACB=90°,将该直角三角形纸片沿DE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则四边形DBCE的周长为 .

13. (2014?山东枣庄,第17题4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CE向上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F处.若AE=BE,则长AD与宽AB的比值是 .

14. (2014?山东潍坊,第18题3分)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藤最短长度____尺.

14题 15题 16题 17题

15. (2014?山东聊城,第15题,3分)如图,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由一扇形和一个圆组成,已知圆的面积为100π,扇形的圆心角为120°,这个扇形的面积为.

16. (2014?江苏徐州,第16题3分)如图,在等腰三角形纸片ABC中,AB=AC,∠A=50°,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点B处,折痕为DE,则∠CBE= °.

17. (2014?扬州,第14题,3分)如图,△ABC的中位线DE=5cm,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边BC上的点F处,若A、F两点间的距离是8cm,则△ABC的面积为 cm3.

三、解答题

1. (2014?山西,第23题11分)课程学习:正方形折纸中的数学.

动手操作:如图1,四边形ABCD是一张正方形纸片,先将正方形ABCD对折,使BC与AD重合,折痕为EF,把这个正方形展平,然后沿直线CG折叠,使B点落在EF上,对应点为B′.

数学思考:(1)求∠CB′F的度数;(2)如图2,在图1的基础上,连接AB′,试判断∠B′AE与∠GC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

(3)如图3,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先将正方形ABCD对折,使BC与AD重合,折痕为EF,把这个正方形展平,然后继续对折,使AB与DC重合,折痕为MN,再把这个正方形展平,设EF和MN相交于点O;

第二步:沿直线CG折叠,使B点落在EF上,对应点为B′,再沿直线AH折叠,使D点落在EF上,对应点为D′;

第三步:设CG、AH分别与MN相交于点P、Q,连接B′P、PD′、D′Q、QB′,试判断四边形B′PD′Q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篇二:折纸中的图形性质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教师:同学们,你们做过折纸游戏吗?折纸飞机、纸船、纸葫芦、纸鹤等都很有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纸张是长方形的,如把这样一张纸折起一个角,就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教师演示),那么怎样用长方形的纸片折出等腰三角形呢?请同学们折一下?(学生联想以往的折纸方式折纸)。

2.提出问题。

(1)导入问题——把一个直角三角形折成长方形。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纸片能折出直角三角形。现在考虑反方向的问题,即直角三角形纸片能否折成长方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尝试、讨论折纸,探索折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师:(实物投影)我们展开纸片,画出折痕,并标上字母(如图1)。回想折纸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提示:注意图中线段的位置与长度的关系,图中是否有等腰三角形?哪些三角形全等。)

学生:(教师边归纳边板书)EF=GB=GC=BC/2,EG=AF=FC=AC/2,因此EF//BC,EG//AC。折痕将三角形ABC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个等腰三角形。连接EC,AE=BE=EC=AB/2,∠A+∠B=90。。

教师:通过观察我们这张纸(图1),大家知道了E是AB的中点,并且得到三点发现,第三点中的两条性质我们以前证明过,今天我们用折纸的方法又一次进行了说明。请大家过中点G、F作一条折痕,思考这条折痕GF与斜边AB有什么关系?它能不能成为长方形的一边?

(2)一般问题——把一个任意三角形折成长方形。

教师:现在,我们考虑更一般的问题,即一般三角形的纸片能否折成长方形?请同学们折一折。(学生尝试用任意三角形折长方形。教师巡视中指导:同学们可以回想刚才是怎样折的。活动进行得差不多时,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用高线转化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折叠过程。)

教师:我们打开纸片展平,画出所有折痕,并标上字母(如图2)。从刚才的折纸活动中,你发现了这个图形中线段、角和三角形之间存在哪些位置、形状、数量关系?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教师边归纳边板书学生的结果。)

①关于中点:AE=BE=AB/2,AF=CF=AC/2,BG=DG=BD/2,CH=DH=CD/2;②斜边上中线:DE=AB/2,DF=AC/2;③关于中位线:EF=BC/2,GE=AD/2,FH=AD/2。

3.提出猜想。

教师: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

学生发现:①线段的中点;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③三角形两边的中点连线。

教师:我们实际上是找到了△ABC两条边上的中点E、F,我们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现在你们猜测一下这个中位线与第三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提出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4.说明结论。

教师:刚才大家猜出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现在你是否能验证这个性质并加以说明。(学生折纸,用折纸比较各边长及各角的大小。)

教师: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验证?如何说明?(教师巡视中指导:你的说明要让别人相信你是正确的。)哪位同学愿意来这里(讲台)向大家说明!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学生相互说明与辩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明①∠A+∠B+∠C =180。;②四边形EFHG是长方形。)

教师:我们一起发现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并通过折纸加以验证与说明,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证明与应用这个性质。

5.交流体验。

教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与困惑?

学生A:这节课使我知道了折纸中也有数学道理,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

学生B:我在用直角三角形折长方形时与组里其他同学的折法不一样,我比较后,发现折的长方形没有其他同学的大。我又折了几次发现这样折(手举如图1方式的折纸)……面积是最大的,是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学生C:我觉得用折纸比较线段和角的关系很方便,比如说可以同时折两个一样的图形比来比去……容易通过做,产生出猜想,今后学几何要多用这种方法。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折纸操作中,通过观察,发现关系,形成猜想,并证明我们的猜想,形成结论。这是人们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方法。

6.布置作业。

教师:今天课后的作业是用正方形的纸片折叠图形,按工作单进行操作与探究,从中发现问题。

四、教学活动后教研组的讨论和思考。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教学活动的过程经历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说明结论、交流体验与布置作业6个环节。在随后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1.关于活动式教学。

活动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学习,进而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但是数学探究活动的发生又不同于科学探究活动,具体实物材料的摆弄和操作(折纸活动)只是“外在的活动”,而实质性的数学探究往往发生在学生的头脑里——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经历“直观—感性认识—理性思考”的活动过程,同时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过程(猜想到

说明/证明)的欣喜和挑战。而“折纸中的图形性质”这一课例无疑关注了学生对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并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布鲁纳也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重要。

2.关于问题情境的设计。

杜威的“教学五步”反映了他“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具体地体现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准备一个应用经验的真实情境——与学生现在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与此同时给予一些暗示,使学生有兴趣了解某个问题。本课例中“把三角形折成一个长方形”是以折纸情境中产生的真实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来激发学生迈向几何性质的学习。教师不是把现成的教材提供给学生,而是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启发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折纸活动中“自然”产生出的方法(实际上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有效运用)来应对折纸情境中所产生的问题、考虑从前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使经验有真正的增长,形成新性质的经验。而且在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默会知识,所以实施有效的活动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学习的四种关系——即言传、内化、外显、意会的有机整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3.关于培养学生数学地思维。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抽象。如抽象的概念,抽象的关系,但它们都有非常多的现实背景。该课例在教学设计中关注了这个特点,力图体现数学事实的现实背景,并从中选取与学生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思维的抽象过程犹如“自然”发生。这样,学生感受到了鲜活的数学而不仅仅是它冰冷的美丽。数学的另一特点是严密性,表现为逻辑严格与计算精确,但这种严密过程正体现了人类认识的逐渐深化。在课例中,我们也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直观几何”到“证明几何”的严谨化过程之中做一过渡,进行几何说明,即要求学生做到“让别人信服你是正确的”。以此启蒙证明与反驳的思维方式。同时,这反映了一个逐渐追求严谨的过程。在课例设计的问题解决活动中,体现了一些数学家常用的思想方法:(1)思考问题的逆(反方向)问题,以提出新问题(如从“用常见的长方形纸折出三角形问题”到反过来的“三角形纸折长方形问题”);(2)从一般问题的特例(直角三角形折为长方形)入手,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3)把一个一般性问题(一般三角形折为长方形)转化为解决过的问题(直角三角形折成长方形)的转化与化归思想;(4)归纳与分类的思想(把折纸中发现的诸多关系归纳出来,并进行分类);(5)从变化中寻找不变性的思想(折纸中变化的线段长度与长度的倍半关系)。

4.关于活动课过程的展开。

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活动如何展开?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教师特点、学生基础、内容水平、方法运用与情境引入等等。毫无疑问,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尝试是活动课展开的核心,这里教师如何引导是非常关键的。在设计教师的引导活动时,我们经历了“验证学过定理(以复习)还是发现(数学)问题”,“以知识结构组织方式作为主要路线还是以认知活动序进为主要线索”及“活动中默会层面的知识如何感悟”等问题的困扰,曾几易教学设计,几次实践探索。如,在第一稿的设计中教师打算“通过折纸活动复习本学期学过的线段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定理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还探究以前没有学过的三

角形中位线定理。”这实际上是通过折纸验证定理,折纸活动把定理的复习与发现“贯穿”起来,课堂的容量自然就不小了。但在后来学习共同体的研讨中,大家认识到通过折纸操作验证已学过的几何定理,失去了操作的意义,也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教学重点要定位于“学生通过折纸操作来发现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提问与质疑、尝试与探究、讨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促使学生思维开放,在积极探索中形成创新性的思考与看待问题的方式,并藉此获得知识。”又如,在第一次上课之后,执教老师反思道:“以往教学中注重的是几何论证,讲究的是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不太关注知识是如何产生的;而折纸活动是操作几何,教师和学生都一时难以适应从折纸的角度去探究、去发现、去验证。”大家仔细观察课堂录像后认为要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情节,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体现循序渐进和学以致用。又如,在后来的一次平行班上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折纸活动中思维放开了,有了多种尝试和结果,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操作与尝试的方向不够明确,深度上也有欠缺。课堂录像的仔细观察使我们认清了教学中的另一主体——教师的作用,教师如何点拔、引导使学生在多种尝试和结果中提炼出关键问题与有用的知识,不仅是教学设计中要讲究的,也是教学实践中师生智慧的体现,也与“默会”层面的知识“传递”有关。

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式教学时体会到,如果设计的探究步伐小就好像是引着学生往“陷阱”里走;如果探究的步伐大,学生的探究活动会过于受阻甚至不会发生。那么,如何掌握探究步伐的大小?我们的认识是探索与尝试的步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面对适度的困难,诱发探索与思考的兴趣,并从这种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收获,有一些成就感。但设计的问题不宜太难,否则学生会在问题面前过多徘徊,浪费许多宝贵时间。活动开始时,探索与尝试的步子要小一些,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投入与参与。随着学生对环境、情境、问题的熟悉,探索与尝试的步子可以加大,不断增加创造性因素。

篇三:折纸教案

小青蛙

活动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A:引导幼儿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C:背面同样。

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A、 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

B、 引导幼儿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

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结束:

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纸荷花

一、 活动名称:纸荷花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折纸教案:纸荷花。

2、运用美工材料制作纸荷花。 3、在折纸中锻炼小肌肉的精确性。

二、 活动准备:

1、 卡纸、胶带、剪刀、纸盒等。 2、课件:《赏荷花》。

四、活动过程:

1 、故事《快乐的夏天》引入、并提问:蟋蟀到荷花池找青蛙,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看课件《赏荷花》教师介绍荷花的生长过程,以及相关的荷叶、茎、藕的介绍。

3、教师边提问:荷叶是什么样子的?荷花的颜色和花瓣开的大小?

4、引导幼儿讨论: -——荷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荷叶的大小一样吗?高矮一样吗?

——春、夏、秋、冬荷叶有什么变化呢? ——荷叶上面有什么呢? ——荷花什么时候开放呢?

五、教师示范制作荷花,教案《折纸教案:纸荷花》)。

1、折纸荷花的步骤附在后面。

2、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通过纸粘花来完成这次的制作。 ——用粉红卡纸剪出花瓣。 ——用报纸做花心。 ——用花瓣根部粘贴花心,使其呈现立体感。 ——再把做好的花固定在纸棒上。

六、幼儿制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七、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1.首先进行角对折。 2.将4个角折向纸张的中点。 3.继续对新形成的4个角对折向中点。 4.依旧将4个角折向中点。 5.这个时候,将折纸翻过来,再进行一次角向中点的折叠。

6.将四个角小心按照虚线向内折叠。 7.此步骤需要极其缓慢,防止纸被撕裂。将每个角后面的小四方形纸片翻折上来,就会形成花瓣。 8.每个边的背面也有张可以翻过来的纸片,将其翻过来。 9.最后将每个花瓣下面对应的纸片翻到正面。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圆形纸折各种各样的鱼身、鱼尾及水草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看图折纸的技能,巩固折、压、拼贴的技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活动准备:

1、有关鱼的碟片。

2、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圆形蜡光纸若干,蓝色背景图5张。

3、小鱼、水草图示2幅,示范图1张。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观察示范图。

1、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们知道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三、引导幼儿看图折纸。

1、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把这条鱼的图示找出来。

2、老师示范第一种折法

3、小鱼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贴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长时间,那怎么办呢?

2、小朋友先折鱼,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小船

目的要求

1、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还有各种各样的作画材料,启发幼儿在做完各种各样的小船后,再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 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准备各种图片、录象带。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各种绘画材料、水等。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1、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5、评价。

二、折纸小船 。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三、折纸美丽的船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四、玩小船 。

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3、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

4、评价。

可爱的小企鹅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纸蛋糕盘和纸等辅助材料制作小企鹅。

2、通过看图折纸和讨论的方法,掌握企鹅的基本着法。

3、产生关爱企鹅的情感。

活动重点: 掌握企鹅的基本折法。

活动难点: 看懂步骤图。

活动准备: 企鹅的折叠步骤图、手工纸、记号笔、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观看动画片《可爱的小企鹅》。

2、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3册第23页,观察制作材料和步骤图。

(1) 了解企鹅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将纸盘上方两边向里对折,在折痕一半处剪开,向上

折,形成小企鹅的一对翅膀;给小企鹅的两个翅膀涂上颜色;用彩色卡纸做出小企鹅的嘴巴、脚、粘贴在纸盘上,并画上眼睛。

二方连续纹样剪纸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二方连续纹样剪纸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教学重点:

折剪出二方连续纹样。

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幻灯片数张;各种规格白色与彩色纸;剪刀;胶水。

学具准备:

长条形白纸每人三张;长条形彩色纸每人三张;剪刀;胶水。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 欣赏,导入新课

1. 出示灯片一(各种简单的对称纹样)

2. 出示灯片二(用灯片一的花纹剪出的二方连续纹样)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剪纸)

3. 出示灯片三:说明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

4.示范制作步骤。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二方连续,再剪出一条竖的二方连续)

(1) 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

(2) 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对整齐;

(3) 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4) 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展开既成。

2、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纹样呢?我们可以把纹样设计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人物纹样--。(请学生打开课本欣赏学生作品)

现在你们可以想象出比范图更美丽的纹样来吗?

三、 学生作业,分大组竞赛

每人剪出2-----3条不同的二方连续纹样,将优秀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裙子、衣服、花瓶模板上。

四、 总结、评议

第二课时:《剪春天》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用简直图案来布置春天的景象。

2、通过活动来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春天、并且珍惜春天的光阴。

活动准备:剪刀、彩纸、挂历纸、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 音乐导入,并揭示活动

1、听一听春天的声音,说一说春天的色彩。

2、 头饰的小朋友依次介绍。

3、 结:春天不仅小朋友门喜欢,小动物们也喜欢,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剪春天。

二、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并布置版面

2、 学生徒手剪春天的景物:(放背景音乐)

师:看了老师剪的春天,小朋友也等不及了,想马上动手了,下面老师就让你们剪一一样自己最喜欢的最拿手的春天的景物,等会儿我们还要评出几位剪纸小能手,他们还会得到光荣的剪纸章呢。

学生练习。(剪)

3、小组评议:平出最好的作品,再投影仪上展示,并给小能手发剪纸章。

4、学生合作布置一幅春天的剪纸图:

注意事项:图案位置的合理性,色彩的和谐性。

学生进行剪纸活动。(放背景音乐)

5、小组作品展示:

请小组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剪纸画面的特色,评出最佳作品奖。

三、活动总结:

第三课时:《美丽的窗花》

活动目标:学会用折叠的方法剪窗花。

感受剪窗花的喜悦之情。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写下课题: 《美丽的窗花》

二、 复习用4折的方法剪窗花。

三、 新授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剪的窗花很漂亮,今天老师再教小朋友用5折的方法剪窗花 指导5折的折纸方法练窗花。

1、 投影:放两组4、5折的窗花纹样。

要求:可以参考纹样剪,也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一下。

(说明: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一样,由此提出不同的活动要求,以期望

他们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成功。)

四、 剪贴窗花比赛

1、 全班分成四组,每组一扇纸作的窗户,请每组小朋友将自己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那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说明: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

神。)

2、 评评那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去分析。)

五、 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当场示范表演。

六、 教师总结

第四课时:《剪纸拉花》


折纸与数学ppt》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21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