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物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物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9 06:05:23 | 移动端:运用对比手法写人物

篇一:怎样在文章中运用对比手法

作文训练(三)

怎样在文章中运用对比手法

班别姓名 学号

一、表现手法解析

1、什么叫对比手法?

答:对比手法,它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两个人物或事物、或者把一个人物或事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2、对比手法在一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对比手法,可以鲜明地突出被表现的人物或事物的本质特征,还可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二、范文阅读

种一棵树,吃到两种果实

两家相邻,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春天开花的季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两家经常坐在各自的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但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延伸生长,它们逐渐越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呢,也无声无息地伸进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自己的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竟然发现樱桃越过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自己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越过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再次观察时,发现所有的害虫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感觉很快乐。

一场大风雨,残花遍地,西家心疼地看着自己的樱桃,他动手给樱桃破损的部分进行捆绑。才捆完,竟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忽地想起来了,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后回来,石榴也许就会错过了花期。他没有再多想,动手将石榴残破的枝条修理好。

几天后,两棵树又是生机盎然。

到樱桃成熟的季节了,东家孩子看上了蔓延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没关系的,拣大的给孩子摘一些吧。东家的主人觉得过意不去,石榴开了口,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

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两家人感到分外高兴。 过了几个月,换了新邻居,原来的两家搬走了。先是东家觉得西家的树枝碍事,便拿剪刀剪了个精光,接下来,西家觉得东家在找自己的事,便索性趁他家没人时,打落了正在盛开的花。

樱桃成熟的季节来了又去了,石榴开口的时节到了又过了,两家的树枝上始终光秃秃的,只有几枚残叶在秋风中叙说着凄凉。

生命本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该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奉送到别人的面前。

1

▲▲细心阅读,试根据下列问题,赏析文章的好处。

1、这篇文章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试举例说明。

答:

2、试简要说说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

3、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写出对比的内容。

答:

4、试简要说说本文所运用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三、学以致用——怎样运用对比手法来构思一篇文章?

(一)作文训练题目 我的母亲

(二)构思的过程和内容

1、确立中心。你打算通过写母亲哪些事情,来表现你母亲什么样的形象和抒发你什么样的感情?请将你的打算简要写在下面。

2、运用对比手法。

(1)第一种对比形式:你的母亲和别人的母亲对比。你打算写什么内容,请你简要写写你的想法。

(2)第二种对比形式:你母亲现在和以前的不同形成对比。你打算写什么内容,请你简要写写你的想法。 ▲▲注意:当然,一篇文章中也不是两种对比形式都要用上,采用哪种形式,重要是看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

(三)训练总结:通过这次作文训练,你收获到了什么?

2

篇二:对比写人

对比写人

对比描写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各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或处于不同的环境时也会发生变化。写人时为了突出人物个性的差异,可以通过对比来加以突破。

例文:多变的脸

我特别佩服舞台上或银幕中那些演员的表演天才,喜怒哀乐在他们的脸上表现得那么形象,那么逼真,爸爸说那是艺术。有时,我对着穿衣镜也想显示一下我的“艺术才能”,反惹得别人笑破肚皮。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不是演员嘛!但奇怪的是,最近我看到一位售货员阿姨,她虽然也不是演员,可脸色的变化就像滑稽演员的脸一样——一会儿一变,而且给人的感觉特别不舒服。你如果不信,那就听听我的亲眼所见吧。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食品店买东西,两位售货员正在兴高采烈地聊天儿。只见他们满面春风,眉飞色舞,嘴里还不时笑出声来。这时一位农民打扮的伯伯走到柜台前,要买两个蛋糕。喊了几声,售货员阿姨象没听见似的,依旧谈笑风声。这位伯伯往前凑了凑,又喊了几声。突然,售货员阿姨的脸“有阴转晴”,双眉一皱,眼睛一瞪,脸顿时拉的三尺多长,说话像来了一阵狂风暴雨:“你嚷什么!看不见我这儿有事吗?真是的!买什么?快说!”伯伯说:“我买两个蛋糕。”售货员阿姨连眼皮也没撩,称了两个蛋糕,往柜台上“啪”的一扔。“给你!”把手一伸,“拿钱来,四块二!”说完,眼一斜,嘴一撇,下巴一仰。呵,表情可真够“丰富”的。伯伯付了钱,拿了蛋糕,嘴里不满地嘟囔着:“哼,真是花钱买气受。”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这时,恰恰又来了一个洋里洋气的叔叔,他往柜台上一趴说:“小李,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带来了。瞧!18吋彩电票一张,怎么样?够意思吧!”售货员阿姨结果彩电票,脸色“由阴转晴”了,两眼眯成一条缝说:“真够意思!你看,这是什么?”说着从柜台下掏出两条名烟和两瓶名酒递上去。那位叔叔带着得意的神情说了声“谢谢”,哼着小曲儿扭头走了。

我真糊涂了。如果见一个人就变一张脸,那位阿姨的脸色变化之快,真可以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相媲美了。看着售货员那多变的脸,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想,世界是美好的,我们需要的是温

暖、友谊和信任。但愿我所接触的所有人的脸色都像我姥姥那样慈祥,像王老师那样和蔼。但愿售货员阿姨那如同六月天气一样多变的脸,永远从我们的印象中消失,使我们走到哪里,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觉得温暖无处不在,那该多好啊!

思考:1、本文为了更形象地表现售货员阿姨的服务态度,成功地运用了( )的方法。

2、作者把什么和什么对比?有事怎样对比的?

3、这样对比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正反对比突出。在对比描写中,作者善于抓住符合人物身份的极富个性化得语言和动作展开具体描摹,这样使得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形神毕现。对比的方式很多,有正对,也有反对,可以把同一人物对待不同事情的变化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例文:我的表弟

我的表弟小伟,是小姑妈的独生子。他经常戴一顶小圆帽,下巴尖尖的,脸蛋上有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那乌黑的眼珠就像两只小蝌蚪似的溜来溜去。淡红的嘴唇,一笑起来,嘴角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显得很秀气,也很顽皮。

姑妈十分溺爱小表弟,对他可说是百依百顺。小表弟也真娇气,一不如意,便大声哭叫,甚至还要躺在地上打滚,不达到目的,哭声绝不会降到“低八度”。在家中谁都不敢惹他,真是个“小老子”。记得有一次,她在院子里和大姑妈的女儿小红姐姐吵架,骂小红姐是个“胖猪”。小红姐姐气的板起面孔,扬起巴掌装作要打他的样子,可手根本没有碰到他,它却“噎”地一声大哭起来。小姑妈听到哭声,便急匆匆地跑出来,把表弟抱在怀里,一边心肝宝贝地叫着,一边问是怎么回事。表弟拖着哭腔,说小红姐姐打他。小姑妈听了,也不问个青红皂白,就数落起人来:“小红,你比小伟大,应该让着他点嘛。你不让他也行,可不应该打他呀!”小红姐姐气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转,表弟却在一边得意地朝他做怪相。唉!这样下去,小表弟会成个什么样的人呢?

可是,前些日子我去姑妈家,小伟却变得很懂事了。这真是个奇迹?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到小姑妈家里去。爸爸还特意给表弟带去一盒水彩笔。不久前,表弟到我家来,看见我有一盒水彩笔,小

表弟吵着要,我可说什么也不肯给他。倒不是我小气,实在是上图画课要用。爸爸见此情景,就对标的说等下次去他家,一定买一盒送他。小表弟这才很不情愿地松了手,没想到水彩笔这么快就给他送去了。

到了姑妈家,我刚把水彩笔从提包里拿出来,表弟就咧着嘴笑了。他拿起笔就画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举着一张纸兴冲冲地跑来对我说:“姐姐,这是我画的猪八戒,像不像?”我把纸接过来看了看,正想说不太像,可又一想,他毕竟是个五岁的孩子!于是说:“呵,画的不错,有点像。”表弟听了,高兴极了,伸手就过来抢纸,嘴里还说:“我再给它涂上颜色,保证……”他的话还没说完,只听见“嘶啦”一声,糟啦!猪八戒被撕破了,我吃了一惊,这回他一定又会大哭大闹,说不定还要躺在地上打滚呢。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小表弟看见我那慌张的神色,反而安慰我:“姐姐,不要紧,我再画一张,保证画得更好。”说完,又专心致志地画了起来。事情发生的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自然,我禁不住抬起头,用惊疑的目光望着坐在一旁的小姑妈,小姑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说:“你还不知道吧?小伟已经上幼儿园了……”啊,原来是这么回事!这真得谢谢那些在幼儿园辛勤工作的老师们!

思考:1、本文采用了( )的手法,描述了表弟()刻画了( )形象。

2、表弟过去( ),现在()。

3、把表弟的过去和现在对比有何作用?

小结:作者把小表弟上学前后进行对比,两件事一正一反,刻画出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形象,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独到之处。采用对比的手法,可以把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像《××变了》或《××进步了》这一类作文题都可以采用这一种方法进行描写。

例文:小芳和小刚

期中考试成绩要公布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同学们的耳朵里。上课铃一响,班主任就拿着一叠卷子走进来,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开始宣布份数了,还是按以往的习惯,从高分依次往下念:“小刚100分。”同学们都向小刚投去了钦佩的目光,小刚便得意起来了。老师接着宣布:“小明97分,小丽95分……”可始终没有听到小芳的名字,她的心砰砰乱跳。终于念到她的名字,却只有50分,她伤心地哭了起来。

放学后,小刚背起足球飞也是地跑出了教室。大声喊:“走啊,玩球去!”他和几个同学蹦蹦跳跳地跑远了。而小芳呢,闷声不响地回到家里,坐在椅子上发呆。妈妈知道内情后,抚摸着小芳的肩膀说:“小芳,不要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要更刻苦学习,取得优良成绩,妈妈相信你!”小芳按着妈妈的话去做了,上课,她认真听讲;回家,她坐在灯下专心复习。

小刚呢,自从得了100分后,他上课也不注意听讲,回家也懒得做作业,妈妈劝他,可他说:“没关系,学习太容易了,下回一样考100分,”就这样,期末考试到了,考场上小芳顺利地答着,小刚则抓耳挠腮。

后来,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虚心的小芳得了100分,骄傲的小刚只得了45分。老师表扬了小芳,小刚惭愧地低下了头。

思考:1、本文采用了()手法,把()和( )对比,表扬了虚心好学的(),批评了骄傲落后的( ),致使小刚和小芳的性格变化跃然纸上。

2、小芳第一次没考及格,她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小刚第一次考了100分,他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小结:本文把两个人进行对比描写,以显示小芳和小刚的差别和特点。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两个人为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如我和××或××和××这类作文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作业: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要求: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你所写的人。

1.一场球赛从14:45开始,到16:18结束。这场球赛进行了多长时间?

2.同学们去划船。男同学去了27人,女同学去了29人,每4人坐一条船。一共需要租多少条船?

3.王大伯家养了15只鹅,养鸭的只数是鹅的4倍,养的鸡比鸭多38只。王大伯家养鸭多少只?养鸡多少只?

4.一幅画,长50厘米,宽30厘米。用一根长150厘米的木条做它的边框,够不够?

篇三: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

龙源期刊网 .cn

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

作者:陈晨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7期

摘 要:《红楼梦》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使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的、唯一的,绝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所用的对比方法,主要包括众多人物的集中对比、相似人物的细微对比、迥异人物的正反对比和同一人物的明暗对比。

关键词:《红楼梦》 人物描写 对比方法

《红楼梦》之所以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就是对比。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使“一人有一人身份”,“一人有一人口气”[1](P1),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的、唯一的,绝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物形象。对于《红楼梦》中的对比手法,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李鸿渊《人物对比研究》详细地分析了《红楼梦》中描写人物所用的对比手法,具体分为:异类异性、集中对比,同类同性、显微对比,同类异性、横向对比,异类同性、纵向对比,同一人物、前后对比,重要人物、扇形对比,一露一藏、明暗对比,一正一副、交叉对比等八种[2],这种方法很全面,但是并不具有典型性,而且这八种对比手法互相有交叉,又略显繁杂。徐乃为《略论的比较艺术》中提出将《红楼梦》中所用的对比手法分为广泛对比、主从换比和群体串比三种[3],廖信裴《用对立的方式把人物区别得更鲜明些——对比描写浅论》中提出了性格对比、心理对比、环境对比、场面对比和语言对比五种[4],这种分法十分清楚简单,但不够全面、具体。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红楼梦》中所用的人物描写的典型的对比手法分为四种,即众多人物的集中对比、相似人物的细微对比、迥异人物的正反对比和同一人物的明暗对比。

一、众多人物的集中对比

《红楼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众多人物放在一起进行集中对比,尤其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或大场面集中地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让一系列人物围绕同一事件或同一场面,显示各自不同的反应,从而把个性展示得十分鲜明。例如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面对这一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大观园中的不同人物做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抄检大观园的第一站,就是宝玉所住的怡红院,抄检的对象当然是宝玉房里的丫鬟。面对这一突发状况,首先做出反应的是袭人,这个对主子忠心的好奴才,面对主子的搜查,“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5](P630)这个宝玉房里的大丫鬟,不仅照顾主人尽心尽力,还无条件地配合主子的任何工作。即使这样一种对她们有侮辱性质的举动,袭人也是无条件地配合。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物》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08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