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捉妖记电影免费观

捉妖记电影免费观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6 07:19:08 | 移动端:捉妖记电影免费观

篇一:捉妖记观后感

《捉妖记观后感》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晴

今天,和姑姑去影院看了一部超赞的电影——《捉妖记》。 那里头的小主角——胡巴简直把人萌翻了!瞧:胖胖圆圆的小脑袋上顶着一丛嫩绿的“小草”,圆溜溜的眼睛又大又亮,远远望去,就像一个表情丰富、白生生、水灵灵的大萝卜——长着四只手的大萝卜哦!这小可爱不仅外表萌萌哒,而且性格活泼、可爱、生命力极强。可恶的坏蛋为了吃它,残忍地将它丢进直冒泡泡的油锅炸。当所有观众为之惊叫时,它却出人意料地扎了个猛子后“弹”出油面,在滚烫的油锅中悠闲地游泳、洗澡,还调皮地边吐出一口油,喷向准备烹饪它的一伙“厨师”,边发出串串银铃般清脆的欢笑。呵,这小家伙还挺会享受的嘛!全场观众被它的一举一动逗得哈哈大笑,爱意满满。

胡巴的“妈妈”——男主角为了救胡巴意外中剑,倒下了。小胡巴惊恐地扑过来,伸出白白嫩嫩的小手,使劲将剑往上拔。锋利的长剑,划破了胡巴的小手,它连忙松开,本能地舔舔伤口,疼得小脸都扭曲了。那么小的妖娃娃,这样的表情,任谁见了都会心疼。可它焦急伤心地盯着“妈妈”,毫不犹豫地再次伸出受伤的小手,拔,再拔??眼看小手伤痕累累,血流不止,它却不在意,不放弃??

这部影片中我最喜爱的角色自然是小妖王胡巴。它调皮可爱,给电影带来了不少笑点,真是个会说话、会走路,会卖萌的“小萝卜”!

看了《捉妖记》后,我明白了亲情、感情都是金钱换不来的无价之宝,有了钱没有感情又有何用?所以我们要珍惜感情,不要让它白白浪费。看电影送的小胡巴的贴画,我把它贴在爸爸妈妈的手机上,我像小胡巴爱“妈妈”一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篇二:解析高票房电影《捉妖记》的成功原因

解析高票房电影《捉妖记》的成功原因

李自连

2015年7月16日由徐诚毅执导的喜剧、奇幻电影《捉妖记》在中国内地公映。影片上映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首次突破国产电影票房20亿大关。《捉妖记》 为何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票房成绩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本文将从《捉妖记》的主题综合、创新综合、传统习旧三个方面来分析人们选择《捉妖记》的原因,尝试探索 人类对于异质世界的理解和想象,从人与妖的对抗与和解中获得启迪和教育。《捉妖记》是由蓝色星空影业有限公司、安乐影片有限公司、北京数字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由许诚毅执导,白百何、井柏然等人主演。影片于 2015年7月16日在中国内地公映,电影上映的第8天票房就突破10亿大关,随后首次突破国产电影20亿票房大关,荣登华语票房冠军。该片从构思到拍摄 长达5年,导演许诚毅和编剧袁锦麟想创作一部讲中国妖怪的、与众不同的奇幻电影,《捉妖记》随即应运而生。电影改编自《山海经》中的一篇叫《宅妖》的小故 事,《宅妖》里,有着"万物有灵且美"的主旨虽然表面讲的是鬼怪,实际上表现更多的则是人情。正是这样一部充满温情的电影让观众一看再看,好评如潮。

一、多元的电影叙事主题

在中国电影中,描绘妖魔鬼怪,神仙佛袓的影片俯拾即是,但是能取得像《捉妖记》如此高票房的却寥寥无几。《捉妖记》正是因为采用了一种综合的开放态 度,汲取一切有利于观众接受喜爱的因素融为一体,才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在影片中,我们捕捉到了人类对于某种超验世界的想象,现代人如何看待人类的生存空间 之外的其他世界等主题,妖界的展现既是对人的生存现状的表达,也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影片中人与妖有敌对,也有和解,人们在观看过程中既获得欢乐也引发了 深思。《捉妖记》从主题上看老少皆宜,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所推崇的价值观都有一定的展示,可以说是一部合家欢类型的电影;从电影制作创新上来看,小妖王胡巴 的细节设计、特效的使用都使得电影的角色深入人心;从电影对传统小说创作的继承上来看,无论从电影的选材、主旨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

由导演徐诚毅、江志强构思5年才成型的电影《捉妖记》在主题方面很有特色。宏观上来看,影片的主题是创造_部中国的奇幻鬼片;在微观上来看,这部

影片 所表达出来的主题却很丰富,各个年龄段的受众群体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些主题之间也相互关联,彼此推动,使得作品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虽然影片没有在 春节放映,导演也说过《捉妖记》是适合全家人一起去看的电影,也正是因为它有着综合丰富的主题内涵。

(一)万物有灵且美

电影《捉妖记》最初的创作雏形来自于《山海经宅妖》,在《山海经》时代,远古先民眼中万物都是有灵的,那些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都是神仙妖魔所导致,人 们敬畏自然,更热爱生命。《捉妖记》中妖界的塑造正是从这种观念出发,人们相信人类生存世界之外有更为广阔而奇异的存在。正是出于"万物有灵且美"的主 题,影片才着力表现妖身上善良的一面。电影不断地展现这些场景:有守护旧主的忠臣,有拼尽全力甚至付出生命保护孩子的母亲,有全身心地信任并帮助别人的朋 友,有打情骂俏彼此吃醋的爱情。影片的一个主题正是万物皆有灵,万物皆值得人类的敬畏,处处有爱有美,教会人类去爱去相信,电影带给观众的是温暖,是爱 意,是对生命这部奇书的赞美。

(二)爱护生灵

影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众多以动物为原型的妖的形象。无论是《捉妖记》中的众多妖怪,还是其他神魔小说中的妖魔多取材于动物、植物的原型。也正 是由于这种相似性,人们在观看电影时自然会把以动物为原型的妖还原为我们生活中的小动物,那么它们不再是拥有强大力量的邪恶势力,而是值得我们同情和关爱 的小动物。在电影的结尾处,葛千户把众多妖怪和小妖王胡巴抓到品仙楼做成菜意图给众人品尝,这一幕正是现代人对动物捕杀的一种暗示性表达。尤其是小妖王胡 巴,让观众更深切地理解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的道理。正如永宁村的一位妖怪所说:"你们要活,就不能给我们一条生路吗?"《捉妖记》中的这种追问,贯穿电 影的始终。动物保护的主题以及人道主义的关怀让《捉妖记》更加深入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人间有爱

《捉妖记》的故事主线围绕着宋天荫、霍小岚、胡巴之间展开,故事表现的正是人间有真爱的温馨主题。作为永宁村保长的天荫,其职责就是守护村落,正因为 心灵纯净、心地善良,所以被妖后选中保护小妖王。在逃亡的路上,天

荫对胡巴的感情愈发浓烈甚至于难舍难分,故事结尾天荫解救众妖,又为了保护胡巴不得不与 胡巴分别,种种情节都让观众泣涕涟涟,感动不已。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人与妖之间关系的转变,天师霍小岚开始时坚信妖是邪恶狡猾的,_心想卖掉胡巴换钱,最 后却渐渐对胡巴产生感情,全力营救胡巴。从对立姿态到站在同一战壕的立场转变还发生在天师罗刚身上,两个被他捉住又跑掉的小妖在生死关头救了他,那一刻的 情感振动可谓深达灵魂。这些场景的营造让整部电影充满温情,在善和恶之间,无论是人还是妖都更多地选择爱,选择和平。

二、电影制作方面的创新性

《捉妖记》高额的票房成绩还与电影制作息息相关。流畅的画面,高超的特效,多元的艺术形式综合呈现,使电影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一)电影形式创新

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使它有更多样的形式选择,令电影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表现力更强。

《捉妖记》中突出的形式创新就是三段歌舞表演的加入,使电影不再仅仅是由简单的动作、对白构成,从而了缓解了欣赏上的疲惫感,令观众"欲罢不能"。同 时歌舞本身就有更大的情感表现力,能更好地营造氛围,打动人心,《捉妖记》中每一段歌舞都有独立表现主题的作用。例如罗刚抓住小妖竹高和胖莹,夜晚在篝火 旁休息的那一段歌舞表演,不仅歌唱内容引人思考,更让人为之动容的是人妖之间相处的和谐氛围,这使观众觉得本来他们就应是一体的,人妖共存的景象是如此的 自然美好。这种表现效果和引发的情感共鸣是简单的场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捉妖记》的成功之处。

(二)胡巴形象创新

可以说更多的人观看《捉妖记》是被胡巴可爱的形象吸引,这也是备受关注的"萌"点和"泪"点,很多观众的心情随着胡巴的遭遇起落。胡巴形象的塑造非常 成功,它的身上有着西方奇幻电影的特点,导演也说过受怪物史莱克形象的影响很大,这种来自西方电影的3D魔幻效果是胡巴形象的一个亮点。但更多的灵感来源 于中国本土元素,胡巴之所以受人喜爱还是因为他身上具备的中国色彩,他的形象是从《山海经》画册中走来的,亲切可爱,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品位。

三、对传统小说的习旧

《捉妖记》的导演说过这部电影很欢乐,一点也不恐怖,是百分之百中国人的东西。这部影片借鉴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非常多,除故事来源是保存了中国许多神 话传说的《山海经》,更有对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和叙事小说方法的借鉴。中国本土特色以及文化积淀的加入符合中国观众的阅读期待和审美品位,对传统小说等元素 的承袭,令《捉妖记》票房大热。人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喜欢这部电影,它不深刻、不悲壮,只有些感动,更多的是欢喜,实质上,其背后是传统小说的阅读习 惯和审美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起作用。

(一)世外桃源理想

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这样一个地点:永宁村,从村名上就可以看出人们对永远安宁、永远美满的美好愿望的期盼。故事由此形成一个圆形的结构,叙述的线 索可以概括为永宁村原本安静的生活--安静被打破--重归宁静。这正是古代文学中寻找建立世外桃源理想的体现,永宁村正是这样一个桃花源,人们希望远离纷 争,过隐居的生活,虽然这种平静必然被打破,但这些无法阻止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电影中永宁村的生活场景被描绘得温暖人心,人们耕种、缝补、饮食,人与 人间淳朴的情感共同建立一个真正的桃花源,这种隐逸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电影正是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美好生活,令人心驰神往,又将这种美好打 破从而激发人们的愤懑,观众随着情节波动心弦,这正是影片要实现的效果。

(二)写鬼写妖传统

中国传统小说中有一个专门分类就是神魔小说,像《西游记》等作品都是围绕妖魔鬼怪、神仙佛祖展开的。这种题材既符合读者猎奇的心理,也表现出对自然界 独特的解读。《捉妖记》对神魔小说有所借鉴,同时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影响,导演徐诚毅就说过他通读《聊斋志异》来写中国的鬼片。蒲松龄用花妖狐媚以 表人间,《捉妖记》综合了《聊斋志异》等传统小说的因素,在妖界中遵循的逻辑和规则也属于人间,如朝代更替、临危受命、善恶对立等等。这部影片正是承袭了 蒲松龄的朴素愿望:通过写鬼写妖来展现生命的奇特、感情的珍贵、生命的爱意和美好。

(三)大团圆结局

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崇尚大团圆的结局,传统古典小说多是如此,《捉妖

记》也承袭了这些因素,追求结局的完满。电影结尾看似是一种开放性的结局,实际 上在电影的推进过程遵循的仍是大团圆式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电影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角色葛老板身上可以看出,他企图杀死众妖和妖王,是恶势力的代 表,在善与恶的对抗中,正义最终取得了胜利。《捉妖记》采用的正是"坏人受惩,好人得救"的传统模式,不难看出大团圆的结局和善恶的对立,以及正义终将取 得胜利的模式一以贯之。这种模式非常符合读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期待,观众所期待的情景真实的发生在故事情节中,观众的情感同时在影片中获得陶冶和愉悦。

结语

电影《捉妖记》作为国产电影的票房冠军,它的出现为中国奇幻电影增添了不少色彩。《捉妖记》能够取得如此高的票房与它的综合特点是分不开的。多元的主 题使作品的阐释空间更宽广形式的创新使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多种传承的艺术魅力使作品更加深沉厚重。这部电影让观众哭也让观众笑,轻松喜悦,默默地让人感受 善意,是给予观众慰藉的心灵鸡汤。

篇三:90后的“电影观”

“灯光亮起,乐声响起,泪痕未干,终是告别。”一位高二女生看完《小时代4)后在日记中写道。这部电影她看了3遍。

很多成年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90后喜欢这样华丽虚无,mv式的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让人“搞不懂”的90后如今已成为电影观众的主力军。《小时代4》合作方淘宝电影的数据显示,在此片观影群体中,25岁以下观众占购票群体的近70%,其中20岁以下占比29.3%,21-25岁占比40.2%,今年暑期大热的《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观众构成中,90后也占据很大比例,

“现在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在21岁左右,90后肯定是最主要的观影群体”,乐视影业副总裁陈肃表示。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周铁东认为,“电影从一开始就是年轻人的游戏。主体观众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年轻人。”

90后喜欢看什么电影

今年暑假,人人网进行了一项由2000多个90后学生参与的暑期电影、电视剧兴趣调查,结果显示,看电视剧(68.6%),看电影(65.7%),外出活动(65.4%)成为90后暑期娱乐休闲最主要的三种方式,在接受调查的用户中,42.9%的90后表示“经常看影视剧”,51.4%“偶尔看”,仅有5.7%的90后“极少才看”。

电影成为90后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与近两年电影票价格大幅下降有很大关系。“自从团购,在线购票出现后,我身边很多同学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大二在读的电影爱好者小贾对《综艺报》表示。

此外,90后正处于社交年龄,电影正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电影院是非常好的线下社交平台,平时单独来看电影的人非常少,不到10%,大部分是2-4个人,2个人的情况最多。有情侣,朋友。”范嘉东介绍。

90后喜欢看什么电影?淘宝电影数据统计,90后喜欢的影片类型前5位是:喜剧、爱情、科幻、动画、战争。《综艺报》最近发布了近400份针对90后人群的调查问卷,结果与以上基本吻合。除此,魔幻类型也颇受90后观众欢迎,《捉妖记》的热卖印证了这一点。 “票房好的就是他们喜欢的,例如青春,喜剧等等,影片如果能让90后在里面找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偶像就必定会卖座,就题材而言,90后观众在电影中寻求的要么是现实相关性,例如《煎饼侠》;要么就是完全超现实,像《小时代》《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捉妖记》之类,”周铁东进一步分析说,“面对90后为代表的主流观众,类型化是唯一的出路。类型是从观众出发,倒逼创作。今年暑期的3部高票房影片类型化程度都非常高。如果说三片之间有共性的话,那就是都把观众放在了眼里。谁眼里有观众,观众眼里就有谁。”

“我们本来以为90后比较喜欢新奇、独特、个性强的影片,但其实他们还是符合大众文化特点的。”在影院一线工作多年的范嘉东表示。光线影业宣传总经理曹晓北也认为,“90后根本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小众,而是非常之大众。什么是潮流的,他就喜欢什么,没有明显的特殊喜好标志。”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90后对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认同度高。“那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的环境中长大的。像《捉妖记》这种带有一点奇幻色彩的类型在网络文学中是常见的,总体来讲,他们更容易受互联网影响,在互联网营销的状态下,他们受到的影响更大。”

但让很多年长的资深电影人不太能理解的地方在于:《奔跑吧兄弟》《小时代》这样质量算不上优秀的电影却受到90后,甚至是00后观众的热烈追捧,《综艺报》此次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60%的受调查90后观众认为《奔跑吧兄弟》“好”或“非常好”,56%的受调查90后观众认为《小时代》“好”或“非常好”。只有15%和16%的调查对象分别认为两部影片“差”或“非常差”。

“主流观众是不思考的,就是为了娱乐,《小时代》,综艺电影有自身的观众定位,它们就是为特定的观众而拍。”周铁东表示,但他同时认为国内的青春片过于狭隘,“真正的‘青春’更多的是困惑和混乱,像《毕业生》《古惑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甚至《发条橘子》和《低俗小说》等才是更广义更经典的青春片,讲述的都是一代代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无法安放的青春。”

北京唐阁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华分析说:“《小时代》的故事符合了盲目的学生时代的幻想,我们过去不也是看琼瑶,迷《流星花园》吗?又富家,又漂亮,又帅,什么都集于一身,观众看了就特美,特羡慕,这是那个年龄段的人心中普遍的期望和向往。”人人网针对90后的在线调查显示,有31.4%的90后观众有时会幻想自己成为影视剧中的人物。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90后的电影审美并不十分成熟,“再过几年他们就进入困惑期,磨难期,那个时候他们就会沉淀,有文化的渴望和选择,所以,未必真正好的电影,走心的电影90后就不喜欢。我永远相信人类的情感是永恒的,只不过不同时期重点不一样。90后再过几年就会呈现出更趋向成熟的文化需求。”曾任《后会无期》《万物生长》等片制片人的劳雷影业总裁方励表示。

周铁东也认为,“先前饥不择食的娱乐需求正在从‘吃饱’向‘吃好’转化,从纯粹的‘养眼’向‘养心’甚至‘养脑’转化,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诉求,为诸多诚意之作预留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导演王小帅曾呼吁在非专业院校开设电影欣赏课,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多接触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这是一种文化修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针对性制片经验:演员年轻化、内容接地气

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影片,但却无人能总结出放诸四海皆准的“必胜诀”。曾运作过《十万个冷笑话》《滚蛋吧!肿瘤君》等项目的资深电影制片人陈洪伟甚至认为“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从《综艺报》的采访情况来看,不少制片方在策划以年轻观众为主体的影片时,在选角方面尽量选择受年轻人喜欢的“小鲜肉”,内容方面则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票房成绩的《左耳》,就选择了一批新人出演。“当时我们的观点是,绝不能让年纪偏大的演员去演,因为不像。如果不像,你凭什么让观众代入?但是也不能完全‘零粉丝’,所以选了杨洋和欧豪。”青春光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张航表示。据张航介绍,光线下一部青春题材影片《怦然星动》的主演阵容为“杨幂+李易峰”。

乐视影业针对90后观众制作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男主角选择了人气小生陈晓。由张艺谋执导的《长城》则加入了鹿晗,林更新,陈学冬等一众“小鲜肉”。

内容方面,为了抓住90后观众,制片方在创作上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在制作时我们就考虑到90后观影群了。冯唐小说写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跟现在有一定距离。我一直反对,跟导演,编剧讨论很多次,大家妥协到21世纪转折的时间段。其实我还想离现在更近,但原著的素材和桥段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我们最多能追到90年代的尾巴。”方励说。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监制金大勇介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创作时没有特别针对90后。但定位角色性格时,为了更接地气更有现实感,把‘大圣’定位为一个普普通通,观众能感觉到的‘身边’的人,”谈及续集,金大勇表示,在符合影片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前提下,会适当考虑90后观众的反馈意见,但“不会为了90后的需求‘硬塞’进去”。 乐视影业专门成立了数据中心,在影片制作发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观众调查。《何以笙箫默》制作之前,乐视影业数据中心曾经对书迷群体做过深度访谈,访谈内容涉及观影爱好、消费习惯、感情观、价值观等。“这样创作者就会知道当下的人在想什么,而不是闭门造车。”乐视影业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何以笙箫默》初剪版本完成后,数据中心曾组织过两轮试映,根据试映结果,对谢依霖的戏份及影片结尾等处进行了修改,获得了更多认可。

针对性营销经验:互动+明星

提及针对90后观众的电影营销经验,几乎所有从业者的关键词都是“互动”。

乐视影业《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则将这种互动赋予了新内容。乐视影业先是组织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校园音乐挑战赛,吸引众多学生参与。8月10日,乐视影业又开启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5屏6小时探班直播”活动――将当天的拍戏过程直播出来,并与全国观众弹幕互动。

此外,乐视影业的数据中心也会在电影营销阶段通过数据调查给予营销部门参考意见。比如海报的风格,经典台词的推广,歌曲宣传风格的包装等。“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小时代》项目几位女主角互撕,‘小鲜肉’展露身材,会更加吸引90后群体。这就会成为我们的宣传重点。”乐视影业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90后的线下互动方式最重要的是校园推广活动。《万物生长》上映期间,片方跑了全国10来个城市的10多所高校。“这部电影的定位是校园电影,跑校园比跑院线效率更高,接受人群更集中更有效,交流更充分,”方励介绍说。

《左耳》也在全国做了20场校园推广活动。“我们会给每部影片提炼出一个与大学生共鸣的主题,然后到校园里和大家聊这个情感共鸣点。比如当时《同桌的你》的主题是‘同笑同哭同青春’,《亲爱的》主题是‘人来人往勿失勿忘’。《左耳》的主题是‘再?见青春’。”光线影业曹晓北介绍说。

曹晓北认为,营销最终还是为电影内容服务。“我并不认为做电影宣传就是要仅仅考虑90后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电影宣传还是要为电影服务。这是最关键的。如果跟电影没有关系,即使是90后喜欢的,做它干吗呢?最关键的还是看电影内容是什么,提炼90后感兴趣的情感点,利用互动手段吸引他们参与。”

据《综艺报》调查问卷显示,影响90后选择观看影片的关键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为“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有自己喜欢的演员”“对故事剧情感兴趣”,演员阵容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据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受日韩文化影响,现在的90后对演员的“颜值”要求较高,喜欢“漫画式”的明星。另一方面,他们也喜欢接地气的明星,真实、亲民、不装、且经常与粉丝互动。

“粉丝是最容易转变成观众的,他即使不看电影,也要看这个明星。”陈肃介绍粉丝营销的经验,“粉丝营销最重要的是要和他们交朋友,粉丝有粉丝团,要和粉丝头一起为粉丝谋福利,比如创造他们与明星见面的机会,为他们要到明星签名照等。ugc出来一些内容,再在粉丝之间扩散。另外还要结合电影产品,告诉他你的偶像在这个产品当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你要去支持他。”据悉,乐视有专门的团队负责粉丝营销。

范嘉东介绍90后选择影院的标准:第一是距离,第二是视听效果。“现在电影院的宣传基本是巨幕,4k,90后喜欢选择设备先进的,视听效果好的影院。”第三是买票的便利性。“有很大比重观众通过手机购票。可以提前选座,到影院直接拿票,减少等待时间。” 对于90后的观影时间,范嘉东表示,“一般上班族集中在晚上观影,黄金档比较多。学生集中在晚上6点前的非黄金时间,”票价的高低对于学生阶层会产生影响,“他们是最早用团购的人群,会比较不同渠道的价格,选择便宜的那个。”范嘉东介绍,在星美旗下影院,观众30-40%用会员卡购票,60-70%用移动终端,现金购票非常少。《综艺报》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61%的90后受访对象经常使用线上平台购票。

针对90后群体,电影院也开展了各种营销活动。 “星美有不少影城在校园附近。我们会针对他们做很多营销活动,比如大学生专场看片会,另外我们会招聘兼职人员将影讯,影院介绍,活动介绍,放到学校的校内网上。我们与附近学校各级别的学生会都有联系,重点影片上映时,学生可以低价组团观影,”范嘉东介绍说。

目前影院一线服务员大多为90后。“他们很清楚顾客的喜好,交流起来比较畅通。我们

在做互联网营销,硬性指标就是要招90后,甚至是95后,他们更加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和顾客的想法。”范嘉东表示。

90后来了

面对“汹涌而来”的90后观众,各大电影公司和众多电影人将如何应对?

今年年初,光线成立了青春光线文化传播公司,目前青春光线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ip版权运营,“我们希望找到好的作者,帮他们出版,把好内容抓到自己的手里。”张航介绍说。二是青春题材电影的宣发工作,青春光线接下来的项目有杨幂、鹿晗主演的(我是证人>,杨幂,李易峰主演的《怦然星动》,以及根据饶雪漫同名小说改编的《沙漏》等。 此外,青春光线还委托专业调查公司进行针对90后人群的调查访问。“这个调查不是大数据的抓取,是一对一的访问和观察,我们会做一个90后消费,阅读和观影习惯的分析总结”,张航说此次调查结果将于今年9月公布。

“其实并不是说‘青春’光线就只为90后服务,我也并不认为电影必须和年轻人走在一起才有活路,只不过需要有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手法,新的视角,有些电影用了非常多老的手段,老的方式,老的桥段。那是年轻人不喜欢的,但年轻人不喜欢,我们就喜欢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们希望能找到新的表达方式,新的导演,新的作者。他们很年轻,有很好的创造力。另外我们希望能借此输出好的价值观,审美和想象力。”张航表示。

方励认为,由于90后与前人生活模式、消费习惯不同。电影人需要摒弃一些很传统的表达。“生活中真正发生的事情,永远比编剧关在家里写的更好。所以电影人必须熟悉观众,与年轻人同呼吸,共命运,了解他们的语言,喜怒哀乐。上年纪的电影人应该懂得怎么跟年轻观众交流沟通,不要有代沟,以便我们的语言更合时宜。画面不要太老,节奏不要太慢。虽然情感是相通的,但表达的方式要更容易被年轻观众接受。”方励也期望90后创作者能加入电影行业,带来新鲜血液,“面对现在的商业社会,我们反而不能轻视小众影片和文艺片,这是培养年轻创作者的很好土壤,成本低,年轻人的机会也更多。等他们成熟了就有能力驾驭更大体量的电影,释放自己的能力。”

陈洪伟表示,电影人要有前瞻性。“80后的创作人员已经成为主体,他们更了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原来觉得大导演,大卡司很重要,可现在《煎饼侠》就能有10多亿元的票房。越来越多的新人有了自己的特质,朝着多元的,有活力的趋势发展,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时代,可以有无限的可能,可以做各种尝试。”

其实,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对于90后观众的过多解读,陈肃首先质疑对于“90后”的代际划分,“其实我不太同意80后,90后的划分,人是有成长性的,小时候都爱看动画,大一些喜欢看漫画,再结婚生子,老龄化,其实是年龄平移了,平移到不同的时代。我们的时代可能是谢霆锋,再往上是刘德华。每个时代流行文化的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但是他们都有励志,个性,正能量的东西存在。”

周铁东也表示,“对于90后,我们不要给他们贴标签,他们是由活生生的每一个个体组成的群体,是多元的,跟社会背景,家庭教育和大的环境都有关系。当然,90后受互联网,文化多元影响很深,但也要意识到这些东西不只对90后有冲击,对每一个人,对60后,70后,80后都有冲击,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能简单归结到90后身上,”

张航认为,电影人没有必要谈90后色变,虽然观众年龄在下沉,但90后并不能决定所有电影的命运。“好的电影应该是属于全部消费人群,只不过90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比较多,我们就觉得他们显现出来了。其实我们跟他们没有那么大的代沟,都在一个大的文化环境当中。所以我现在更愿意相信,我就是90后,我就是普通的电影观众,很多明星和导演现在没有办法用了,并不是因为90后给了我们很多压力,而是我们自己意识到了,用这样的人会有问题,因为他不新鲜,大家已经看腻了。”

方励面对大数据,粉丝,ip等当下热门概念,也摇头苦笑。“这是创作吗?大数据就是

一种数理统计,如果有意义,更多是在宏观层面,例如院线布局,类型分析,市场细分。我们有谁知道观众的口味?我永远反对创作者受大数据影响,这会让你愚蠢,失掉创造力。根据大数据去制作,是不尊重观众,观众永远在期待惊喜,大数据讲的是过去时的东西,等电影出来已经两年以后了。


捉妖记电影免费观》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80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