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庆阳环县民俗文化

庆阳环县民俗文化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5 11:13:59 | 移动端:庆阳环县民俗文化

篇一: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曾是"黄河古象"、"环江翼龙"的故乡。我国最早出土的第一块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市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遗址达1500余处之多。4000年前,流传于世的《黄帝内经》早已造福于人类。夏代,周族部落在庆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先周文化。《诗经》在《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等篇中都描述了周人在此地的生活情景。

东汉安定监泾人王符著《潜夫论》36篇,在为传世名书。晋代,北地泥阳人傅玄,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曾著《傅子》120卷(篇)。

唐、宋时期,由于佛教的发展,造塔建寺、刻石造像、树碑作文等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明、清之际,以民间文化艺术为主体的文化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事、传说、歌谣、对联、迷语、笑话、寓言等民间文学及以及民歌为主的音乐事业发展较快。民歌、唢呐、社火遍及全市,民间剪纸、刺绣、织编、纸扎、雕塑等继续发展。戏曲班社活跃,逐渐走向专业化。同时,文化名人辈出,很有影响的有李梦阳、王纶、吕经、吕颛、张钦修、钱旭东、韩鼎、赵邦清、刘之蔼等50多名。

民国时期,秦腔戏曲艺术,进入兴盛时期。

陕甘宁边区时期,市内文化艺术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文艺的服务对象、表现形式、内容上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一批为现实革命服务,且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演唱作品涌现出来。新宁县南仓村刘志仁、环县农民孙万福、新正县农民汪庭有分别创作秧歌剧和新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绣金匾》及《边区十唱》等,在陕甘宁边区到处传唱,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市文化事业经历了稳定发展、曲折发展、遭受损失和蓬勃发展4个阶段。

1949至1957年为稳定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各级党政部门将文化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各县文化馆普遍建立,全市有4个电影队在城镇、农村广泛放映,8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相继成立。市、县均采取不同形式,多次举办培训班,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政治、业务水平,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

1958至1956年为曲折发展阶段。大跃进年代,在"左"的思想干扰下,不切实际地提出了一些"战斗"措施及"大放文艺卫星"的错误口号,致使文化工作偏离了正确方向。一些县的群众文化工作出现了盲目冒进、浮夸、强迫命令的作法,造成了不良影响。1959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文化工作陷入低潮,群众文化萧条冷落。1962年,全市撤销了100多个1958年以来成立的公社书店和文化站、室。1963年,撤销各县剧团。1965年后,各县文艺团体又有新生,文化活动日趋活跃。

1966至1976年为遭受损失阶段。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全市文化事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全市文化机构有的瘫痪,有的撤并。不少文艺工作者受到批判斗争和错误处理。古装剧全部遭禁。许多文化革命前的优秀影片停止放映。市、县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室的许多图书,被视为有各种问题停止发行、借阅。文艺创作遵循"三突出"(突出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原则和"路线斗争"、"阶级斗争"的基调,出现了大量形式主义、公式化、概念化的文艺作品,影响和降低了作品质量。

1977至1985年,为蓬勃发展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二为方向",市内文化事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此时,一大批被禁锢10多年的古装剧目及电影片目得到解放,满足了群众的渴求。全市9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休及277个放映单位在演出场次、演出收入方面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室内影

院、剧院增至34座,其中新建农村集镇影剧院8座。90%的乡镇在其所在地建起了露天剧场。电影放映设备数量增加,并不断得到更新。市、县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相继成立。一批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处理的人员,经落实政策,重返文化战线工作。社火、皮影、木偶、剪纸、刺绣、民间唢呐等活动再次活跃起来。全市95%的乡镇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乡会。至1985年,全市有业余剧团32个,皮影、木偶队120多个,社火队490多个,唢呐班50多个,乡镇文化站125个。

这个时期,还成立了庆阳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发展会员229名,年平均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300余件(不包括书法),其中在省级以上出版、发表、演出、展出、播放120余件,在地、市级发表、演出、展出500余件。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及区内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商品的观念逐渐被许多人所认识和利用。与此同时,地区和各县相继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机构,促进了新时期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十五"期间,庆阳市的文化工作在全省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多年来位次靠前,近五年连续获得一等奖。全市有12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文化先进乡镇,有7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民间艺术之乡,正宁、西峰、庆城三县(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文化先进县,西峰区寨子乡文化站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一)文艺创作演出成绩斐然。近几年来,共新创作各类剧目100多部,其中,大戏29部,小戏 、小品66 部,电视剧4部,电视文学剧本1部。上演新剧目38部,获市级以上奖励的30部,占上演剧目的80%。有13部剧节目在全国和全省获100多个奖项。现代陇剧《陇东娃》、通俗陇剧《黑白人生》、眉户剧《总盼月儿圆》、《高山情》、秦剧《李梦阳》等7个剧目在国家和全省各类评奖调演中共获53个奖项。小戏《抬轿》、《审狗》在全国第七届群星艺术节中分别获优秀奖,在全省群星艺术节中分别获银奖和铜奖,《黄花情》获第17届全国曹禺戏剧奖。2005年元旦前后举办了全市第五届新创剧目调演,推出了《香包情》、《教坛保尔》、《皮影缘》、《风情雨露》等优秀新创剧目。大型现代陇剧《绿叶红花》代表甘肃省参加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荣获金奖,并于2006年晋京汇报演出,开创了我市自建国以来文艺演出团体晋京演出的先河。

(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近几年的春节社火汇演在全省的"文化春节"活动中独树一帜,地方特色浓郁。各个层次的创作、演出、展览在全国全省举办的相应活动中多次获奖。特别是连续五届香包节的成功举办,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民俗学会正式命名我市为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和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命名五蝠皮鼓为庆阳一绝,环县为皮影之乡,西峰区温泉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中国民俗学会、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确定我市为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我市还被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列为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还在我市命名了91名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了96名甘肃民间艺术家,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了359名市级民间艺术大师。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我市被评为"最有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各县区也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举办特色文化节会,环县成功举办了两届皮影艺术节,庆城县的赤城苹果节、宁县的九龙金枣节、镇原的潜夫文化节等各具特色的节会,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节会的推动下,庆阳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在国内的展出活动逐渐增多,国外市场在进一步拓展,2002年9月甘肃文化访美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印第安纳州举办的甘肃文化周活动中,庆阳香包、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初露头角,颇受欢迎。庆阳的知名度在进一步提高。全市文化系统及有关单位紧紧围绕"节节有演出、处处有亮点、年年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举办各种演出活动。近几年来,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迎十六大、撤地设市、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召开等活动,精心组织举

办了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专题文艺晚会、《辉煌二十年》文艺展演等一系列歌颂党、歌颂祖国专题文艺演唱活动,共演出剧节目200台(场),演职人员达万人以上,演出节目1000多 个, 观众20多万人次。此外,还举办多场明星演唱会,并有甘肃省情系陇原艺术团、西安市歌舞剧院以及国外演出团体吉尔吉斯坦国歌舞团、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国立芭蕾舞剧团也应邀来我市演出。还有省敦煌艺术剧院与省歌舞剧院的精品力作《丝路花雨》、《天马萧萧》也在我市多次演出,特别是中央"心连心"艺术团众多明星来峰慰问演出等,直接观众达30万人次以上,大大提升了我市群众文化生活的品位,促使我市文艺演出进入了新的辉煌时期。全市注重发挥文艺专业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每年组织文艺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文艺辅导,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参与人数和演出场次,送图书、写字、作画数量多,影响大。省上确定的知识工程也在逐步推进。全市的节日文化、社区文化、庭院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军营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呈普及的趋势,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三)文化产业蓬勃兴起。近几年来,全市围绕庆阳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精心培育各类文化市场,全市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已组建生产营销民俗文化产品的企业104家,从业人员54232人,生产营销总件数为447万件,生产总值或营销额达到5509万元,多次在全省介绍经验,在2005年被甘肃省文化厅确定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对外文化交流活跃,曾在澳门、北京、杭州、天津、格尔木、深圳、青海、兰洽会、西交会参展50多场次,小批量的民俗文化产品还在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家展销。庆城县赤城乡文化站成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公司、西峰区寨子乡文化站的庆阳民俗工艺开发中心、西峰区民俗艺术研究所、华池县以民俗文化产品经销为主的巧儿公司等以民俗文化艺术品为主的文化产业实体在竞争中不断发展,逐步成为特色文化产业的支柱。在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市上积极筹备成立了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和庆阳市民俗学会,为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并保持其持续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2006年5月全省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我市的"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唢呐艺术"、"环县皮影戏"3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环县皮影被列为全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0个试点之一。"陇东红色民歌"、"庆阳香包刺绣工艺"、"庆阳剪纸"、"西峰唢呐文化"、"西峰荷花舞"、"环县道情皮影戏"、"华池南梁说唱"、"合水面塑风俗"、"陇东窑洞民居文化"、"道情戏"、"周祖祭奠"、"公刘祭奠"12个项目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0月,文化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讲话中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的申报我们从已公布的12个省级名录中遴选出8项,已上报到文化部。第二批省级名录项目的申报我们从已公布的市级名录中遴选出12项,已报到省文化厅。第一批市级名录已由市政府公布,共8类23项61个子项。8县区县级名录已经全部建立,第一批总计公布10大类189项。

(五)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全市新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11个,投入资金2200万元以上,新建集文化、娱乐、休闲、集会于一体的文化广场8个,各渠道先后投入资金1亿元以上,搬迁修复文物景点5处,投入资金600万元以上,预计各渠道投入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达1.5亿元左右,是"九五"期间投入的20倍以上。西峰、庆城、合水、宁县、华池、环县相继建起了文化广场,各县(区)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庆城县建成周祖森林公园;华池县建成了双塔森林公园;镇原县建成王符纪念馆、潜夫山森林公园;合水县建成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西峰区小崆峒碑林画廊已经落成。环县道情皮影博物馆建筑面积5429.36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庆阳市民俗博物馆工程计划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2814.33平方米,到位资金1150万元,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止目前,四

层已经封顶(共五层)。西峰剧院维修工程,计划投资300万元,即将竣工。

(六)文化市场管理趋于规范。全市现有"网吧"180家,从业人员559人;娱乐场所52家,从业人员329人;音像出租、零售门店147家,从业人员171人;书刊零售、出租135家,从业人员239人;业余文艺演出单位12家,从业人员200人;印刷业63家,从业人员326人。全市文化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共组建文化市场稽查队9个,稽查人员29名,特邀监察员9名。通过制定《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程序》、《庆阳市印刷业管理制度》、《庆阳市图书报刊零售出租经营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文化市场培训制度、上岗合格证制度、举报公示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等四项制度。并且,加大力度,整顿规范文化市场。深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音像市场"金风行动"、清查出版物市场等"扫黄""打非"专项治理活动,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努力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强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文化市场不断繁荣,健康发展。

(七)文博事业逐步发展。我市是全省的文物大市,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现已有各类文物单位2702处,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在这些文物单位中,古遗址920处,古城址267处,古墓葬538处,古建筑175处,石窟寺67处,古石刻180处,烽火台329处,近现代纪念址73处,近现代名人墓82处,化石点66处,其它5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即西峰北石窟寺、西峰南佐遗址、宁县政平塔、华池县东华池塔、正宁罗川牌坊、宁县湘乐塔,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全市现有9所博物馆和l处革命纪念馆,藏品28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99件,二级文物676件,三级文物4938件,等级文物总数达5813件。市博物馆馆藏文物63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49件。庆城、环县、合水、镇原4个县的藏品均在3000件以上。近几年,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强文物安全工作,重点狠抓基础性的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维修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工作。使我市的文物工作做到了馆藏文物绝对安全,野外文物基本安全,初步改变了文物工作的被动局面,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也有了新的进步。

(八)积极推进试点,文化体制改革有新突破。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在陇剧团搞了改革试点,制订了《庆阳市陇剧团改革试点方案》和《庆阳市陇剧团改革试点方案实施办法》,认真开展定编、定岗、定员,通过考试、考核、末位淘汰、竞争上岗等办法,把原有的80人编制核定为72人,一次性压缩编制8人。艺术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岗位,一律实行全员聘任制,试点中,共上报分流人员17名,其中,提前退休人员12名,退职人员5名,现审批退休干部10人。其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也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调研工作。

"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事业将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庆阳市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以繁荣艺术创作为中心,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多出优秀作品,进一步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加大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规范文化市场,扩大对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推进全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建成特色文化大市。

"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工作的目标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主要文艺门类全面领先;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竞争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人才结构优化,高素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设施布局合理,现代化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文化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推动艺术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力争全市每年推出2-3台优秀新创剧(节)目,各艺术门类有精品问世;切实加

强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大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大市的品位;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大力开发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建设力度,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文化设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促进庆阳市对外开放及与各方面的合作;加大对贫困边远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推动县区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认真抓好人才培养与干部教育,建设一支适应特色文化大市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

源远流长的庆阳民俗文化

庆阳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浑厚,远在20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与中医鼻祖岐伯在此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形成岐黄之术的源头。周先祖不 、鞠陶、公刘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举世瞩目的"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化石,发掘于境内的马莲河流域。标志着中国旧石器时代古肇始的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出土于庆阳市华池县赵家岔。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北石窟寺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庆阳历代名人辈出,东汉思想家王符、西晋学者傅玄和明朝"前七子"李梦阳等,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影响。这里又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于上世纪30年代创建了陕甘边区,成立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西北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的出发点,之后,庆阳又成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传唱不绝的《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3首革命歌曲,就诞生在庆阳。陇剧、荷花舞的故乡也在庆阳。闻名大江南北的《刘巧儿》原型封芝琴,是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红色文化和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成为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宝贵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再加上庆阳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当其它地方的古文化被后世文化覆盖而淹没时,庆阳却有幸保持了庆阳民俗文化别具黄土高原地域特色的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庆阳的民俗艺术蕴藏丰富、品类繁多。其主要的种类有香包刺绣、皮影、剪纸、陇东道情、陇东秧歌、雕塑、编织、纸扎、民歌等等。这些艺术的共同特点是:原始古朴、底蕴丰厚、民间特色浓郁、乡土气息强烈、受外来和现代文化渗透较少、个性突出,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其中香包刺绣、皮影、剪纸、陇东道情被誉为庆阳民间民俗艺术"四绝"。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1993年庆城县、镇原县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特命名庆阳市为"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徒手秧歌之乡",环县为"道情皮影之乡",西峰区温泉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2003年又命名庆阳市为"周祖农耕文化之乡"、 "荷花舞之乡"。同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民俗学会、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确定庆阳市为调研基地。2004年,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纽约)、民俗艺术委员会、剪纸艺术家协会、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联合确定将庆阳市列为"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 2006年,庆阳香包绣制、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陇东红色歌谣、剪纸、荷花舞、环县道情皮影戏、道情戏、南梁说唱、合水面塑风俗、陇东窑洞民居文化、公刘祭典、周祖祭典等12项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在全国170多个候选城市中,庆阳市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经济名片。截止目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师"125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甘肃省民间艺术家"155人,市级民间工艺大师500人,有民间工艺美术能手数千人。

独具一格的庆阳香包刺绣

香包在庆阳很早就有,发现于庆阳市华池县双塔寺的一只保存完好、色艳如新的金代香

篇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cn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伟

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01期

摘 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庆阳市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对于带动庆阳市经济发展,拓宽经济增长的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通过对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提出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的新途径和发展模式。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传承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4-01

一、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庆阳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产品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道情皮影、陇东窑洞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类,民俗文化产品也是种类繁多,既包括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同时,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民间文化风情也很具有独特性。由于开发程度的差异,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庆阳香包艺术文化最为典型。

(二)产业规模效益突显、文化产业化之路基本形成。根据庆阳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4月17日,庆阳文化产业名录库核查入库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法人单位共计423家,其中全市有民俗文化产业公司110多家,正式注册的56家,对外设立营销窗口43个。2012年第10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展出民俗文化产品200余万件,吸引参观人员达10万多人(次),累计销售113万件,销售额达1123万元。2012年庆阳市八县区文化产业投资完成

7.9827亿元,从业人员7022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8254亿。

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导行业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主导行业的发展则需要品牌产品的带动。庆阳市虽然提倡以香包为主导产品,但是特色不明显,生产厂商缺乏品牌意识,行业内生产厂商由于涉猎的产品种类繁多,行业内分工层次较低,因此主要产品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篇三:环县特色产业

环县特色产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

环县历来是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全县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3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半农半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草畜、洋芋、小杂粮三大特色产业,壮大油料、药材、苗木、果杏、黄花、花椒等区域优势产业;以增强发展后劲为目标,加快农田、水利、生态环境三项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主导产业独具特色

草畜产业 畜牧业是环县的传统产业,农民的经济收入三分之一来自畜牧业。近年来,环县的畜牧业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超载放牧导致草山退化的问题十分突出,草畜矛盾明显地制约着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对此,环县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立草为业、以草促牧的发展思路,把草畜产业开发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一位主导产业来抓,着力实施草畜大县、畜牧强县的发展战略。1999年,县上成立了草畜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出台了《环县百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落实了目标责任。在具体实施中,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紧紧围绕种好专业草、项目草、精品草、产业草四个重点,狠抓落实,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扶持种草养畜户。从2000年开始,每年投入资金都在300万元以上。四年来,累计种植紫花苜蓿51.6万亩,新建羊畜暖棚960

处3.02万平方米,配套青贮窖910眼、氨化池910组,引进良种2600头(只),发展规模养殖户1.13万户。天池乡近三年种植多年生牧草4.77万亩,户均59亩,率先成为全县“万亩种草养畜示范乡”;木钵镇高寨沟村拿出300亩川水地种植紫花苜蓿,发展养殖户86个,成为全县“耕地种草,舍饲圈养”的“龙头”村。全县有220个农户户均种植多年生牧草在20亩以上。截止2002年底,全县种植多年生牧草79.6 万亩,其中紫花苜蓿76.6万亩,年饲草总产量400万吨,年产苜蓿籽1000万公斤。大家畜饲养量达到 12万头,羊饲养量达到 72万只,养殖大户达到1.2万户。全县年出栏羊畜30万头(只),羊畜肉总产量1.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6816万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360元。

草畜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一批有前景的龙头企业,目前,绿鑫草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投产,金鹏、华茂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各种畜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看好。“十五”期间,计划每年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20万亩以上,到2005年,全县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积达到100万亩,羊畜饲养量达到115万头(只)。按照“北羊、南牛、沿川猪”的畜牧业发展布局,建好东北七乡镇30万只绒山羊、西北八乡镇5万只滩羊、中南十乡镇10万头(只)肉牛肉羊舍饲养殖、沿川六乡镇5万头瘦肉型猪生产等四个基地。到2005年,力争草畜产业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700元以上。扶持建成10个以上草畜产业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洋芋产业 环县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种植洋

芋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洋芋以无农药污染、不易霉烂、不易变质、贮期长、好保管等特点占有广阔的市场。环县抓住这一优势,把洋芋产业开发当作振兴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主导产业来抓,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发规划,采取资金扶持、良种引进、科技培训等切实有效的服务措施,调动农民种植洋芋的积极性,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001年,县上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确定县北为高淀粉洋芋生产区,县南为菜用型洋芋生产区,县中南部为短生育期地膜种植菜用生产区,每年种植都在40万亩左右,年产量2亿公斤,甜水、山城等6乡镇年种植突破2万亩以上,有12个乡镇种植1万亩以上,涌现出了230个种植超过30亩的大户。

为了切实搞好良种繁育、贮存和加工等配套工作,环县建成庆阳市唯一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曲子高科技示范园区,依托中心繁育良种,在园区内和曲子镇孟家寨村、木钵镇木钵街村建成全钢架无虫网室55亩;在甜水镇甜水街村建立一级种薯基地100亩;在山城乡丰台村、秦团庄乡白原畔村、四合原乡四合原村、毛井乡黄寨柯村建二级种薯基地2万亩,年生产优良种薯1000万公斤。在曲子、山城等乡分别建成库容5000吨、2000吨的大型洋芋贮存库5个,年储存鲜薯3000万公斤。建成金地宝洋芋精粉有限责任公司,并扶持建成5个小型加工厂,年加工能力6万吨以上。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洋芋产业化开发已成为西部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环县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拟建年生产

马铃薯淀粉4000吨的甘肃兴环马铃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种、加、销一体化,农、工、商一条龙,“公司+农户”的新型立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

小杂粮产业 环县种植各类小杂粮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品质独特。每年种植的荞麦、糜子、谷子、玉米、绿豆、豌豆、燕麦、苦荞等小杂粮达20种,面积30万亩左右,总产在300万公斤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保健和绿色食品著称的荞麦、燕麦、谷子等小杂粮开发前景愈加广阔。环县荞麦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所含的“芦丁”和“烟酸”,是治疗高血压的辅助剂,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小米含有多种脂肪酸、维生素,有养肾健胃、消渴利便的作用;豌豆、扁豆、小绿豆、小红豆等豆类杂粮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0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清热解毒,抗炎消肿,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基于上述认识,环县提出了“压夏扩秋,压主扩杂”的新思路,把小杂粮当作特色产业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组织实施。

第一步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加大小杂粮种植面积。在土地广阔的县北部,夏秋作物面积由原来的6:4调整到4:6,其中小杂粮占到粮食作物面积的50%。1999年至2001年,环县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和绝收,由于采取了决战小秋、决战小杂粮的补救措施,全县三年累计种植的230万亩小杂粮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平均亩产在100公斤以上,有效地遏制了粮食减产和农村经济下滑的局势。大旱之年,小杂粮丰收的事实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于是,县委、

县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实施百万亩小杂粮工程这一宏伟目标。为使工程顺利进行,县上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在当地适种的优良品种,从小块试种到大田推广,抽组农技人员进大田进行技术指导,乡村干部进村入户抓落实,及早联系销路。2002年由于天帮忙、人努力,100万亩小杂粮喜获丰收,总产达到1.2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仅此一项为农民人均增收225元。小杂粮丰收不仅满足了农民的粮囤子,而且促使一批又一批新型农民走出土地,成为运销户,既方便了群众,又成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领头人。

为使小杂粮产业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县上走的第二步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兴办小杂粮精深加工企业。目前已建成的企业有年产1500吨“甜龙牌”荞面系列产品的甜水飞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50吨“荞花牌”食醋、荞挂面系列产品的环县欣荣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50吨“雨林牌”豌豆粉系列产品的环县鑫泰杂粮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0吨“百一牌”黄酒、白酒系列产品的甘肃百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五谷牌”杂粮产品的长丰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新办小型加工厂100户,年加工小杂粮3050吨,完成产值1714万元,销售收入1671万元,实现利润155.8万元,上缴税金71万元。生产的荞麦精粉、荞挂面、荞香酥、荞面凉皮、豌豆粉、小米、小绿豆、黄酒、白酒等9个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小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当地产业基地的形成,帮助农民实现了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架起了农户与市场连通的桥梁,为农业结构调整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2003年,环县继续在小杂粮产业开发上做文章,种植面积100万


庆阳环县民俗文化》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75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