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孝顺家风

孝顺家风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4 06:39:27 | 移动端:孝顺家风

篇一:我妈妈的贤惠孝顺家风小故事

我妈妈的贤惠孝顺家风小故事

小时候,父母都是双职工,父亲的厂离家比较远,有时候工作忙就干脆住厂里了,很少照顾家。整个家庭的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春夏秋冬,家里第一个起床的,准是妈妈。她屋里屋外、卫生间、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白天,母亲也要上班,回到家还要不停地洗洗涮涮,晚上等一家人都入睡了,她还要做些缝缝补补的事情来补贴家用,她成为我们家最辛苦的人。

妈妈自己文化不高,小学未读完。但是她鼓励我多读书、勤学习。从我记事时起,只要爸爸在家,每天吃过晚饭,妈妈就让爸爸开始给我读小说、讲故事。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我听得很投入,妈妈也收拾一摞碗、手握一捆筷子,欲走不能,被故事吸引住了。我上学前,妈妈给我买来文具盒铅笔等,还把乘法口诀表抄下来,贴在我的文具盒里面。对于我写的每一篇作文,妈妈都要把关,让我念给她听。妈妈总是对我的字不满意,让我多练习书法,妈妈总说“字如其人”。所以在读书写字方面妈妈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我参加工作不久,外公去世,外婆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耳朵听力也是急剧下降,母亲就把全部心思用在照顾外婆身上。我结婚后离开了家,腾出了一间屋子,母亲就跟姨妈和舅舅们商量把外婆接到了我家,每天母亲很早就要起床为外婆准备早饭,然后再去叫外婆起床,帮她穿好衣服,扶她上厕所,照顾她洗漱,然后拣最好吃的给外

婆。如果天气好,母亲会用轮椅推着外婆在小区公园里转转,让外婆透透气。街上的人看见了总是不停地夸她,外婆就在一旁美美地乐着。外婆年岁越来越大,有时候会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母亲从不说一句埋怨的话,她总是耐心地给外婆清理,同时还宽慰外婆,让她别多想。一年四季,随着天气的变化,母亲都会提早给外婆准备好衣服,经常摸摸外婆的手,嘘寒问暖。外婆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她都会显得很着急,第一时间叫社区医生回家给外婆看病。母亲总是说:人都有老的时候,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的确,母亲就像外婆的贴心小棉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做出了表率。

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妇女,没有惊天动地的离奇故事,只是在平静如水的生活中,用自己最质朴的言行践行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母亲总是说:“我不知道什么是贤惠孝顺,我就觉得一家人和和气气,不吵不闹,老有老的幸福,小有小的快乐,相互照顾,平平安安,勤勤恳恳,这样的生活就足够了。大家要多一份理解宽容,少一点斤斤计较,全家都和和美美的,这样的日子怎么过都觉得舒坦。”

2016.4.17

篇二:我家的家风故事百孝顺为先

百孝顺为先

葛洲坝实验小学 301班 姓名:刘嘉楠 手机号:15572723216指导教师:华银舫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家风对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而重要的影响,它就像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般滋润,影响着人们。没有家就没有这个社会,家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无数好的家风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会风气。

如果要说我们家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爸爸妈妈一直都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与我们合住,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四川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公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

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篇三:家风家训小故事-百善孝为先

踏实做事、诚信待人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 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是父母对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农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虽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让奶奶颐养天年的还是她;出工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和哥哥,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我们家现在是老年活动室。在我眼里,父亲是全能的,所有的农活都会做,农闲之际他会外出打工赚钱,在70年代较贫困时期父亲的勤奋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亲的影响下,我们的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在父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际关系复杂、私欲都较重。作为老二的母亲,没有学习的机会,带大8个弟妹、做繁重的劳力是她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

是她全部的家当,也是遭奶奶一辈子白眼的理由,但母亲用她善良、有爱心的处事作风,不计前嫌的做好女儿、儿媳的赡养义务。有好吃的,首先想到老人、平时一有空就会去陪伴,90多岁的外公外婆由8个子女轮流照看,但70岁的母亲还是每天都会骑车去看一下,她说:人老了,看一次少一次,而且他们喜欢我,看见我就很开心,一天不去就会站在路口等待……奶奶一辈子没看好母亲,但一直侍奉左右的却是母亲(因为父亲是最小的,又和父母同住)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奶奶的无理,95岁的奶奶临终时终于对她翘起了大拇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侍奉公婆、赡养父母贵在平时用心。因此,我们现在跟公婆同住,享受天伦之乐;对一个人在家的母亲,我经常打电话问候,每星期看望一下,逢年过节,会买份礼物和家常菜,和爱人、孩子一起,为母亲做饭,静心听听她的故事和唠叨,给她洗洗衣服、晒晒被子;儿子每周会给老人打电话问候、老公会给点钱让妈妈、婆婆零用,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满足感,跟人炫耀儿女对自己的好。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着,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家风格言:百善孝为先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孝顺家风》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59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