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产业扶贫典型材料

产业扶贫典型材料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3 07:16:10 | 移动端:产业扶贫典型材料

篇一:省级扶贫典型材料

疏勒河畔奋力崛起的璀璨明珠

——酒泉市瓜州县双塔乡扶贫开发工作典型材料 双塔乡是疏勒河移民开发项目以整体建制形式,由地方政府参与建设并移交地方管理的新建乡镇之一。位于瓜州县东部,南望祁连山,北连布隆吉乡,东临沙河乡,西接锁阳城镇青山子牧场,下辖金河、古城、福泉、月牙墩和新华5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安置永靖、和政、礼县移民2762户,12988人。全乡共有土地4.5万亩,人均3.5亩,粮食作物以大麦、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初步形成了以枸杞、甘草、红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

2009年扶贫开发项目实施以来,按照酒泉市委提出的“前五年打基础,切实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移民收入稳步增长;后五年强产业,全面推进“一特四化”促增收,移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总体要求和瓜州县委提出的“两抓整推,乘势跨越、攻坚克难、再造瓜州”战略目标,乡党委政府坚持“破解难题保稳定,超前谋划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群众脱贫致富增收为目的,依托扶贫项目的实施,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凝聚群众及社会各界力量,集中扶贫攻坚,加大土地改良、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力度,努力改善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使

扶贫开发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按照“党政主导、群众参与、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要求,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积极探索构建了“四级联创促中心”组织工作体系,实行了乡镇领导包村、站所长包组、干部包示范点、党员包户的责任机制,坚持周汇报、旬督察、月评比、季考核、年奖罚的领导干部项目考评办法,从而有力保证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开展。止目前,全乡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883.3万元,实施完成扶贫项目15项。建成抗震安居房整村整组推进示范点12个,改造住房808户;硬化居民点人行道54000平方米,硬化树沟沿22.1公里,架设道路桥涵96个,修建通户桥涵580个;铺筑村组沙石道路37.3公里;建成高标准暖棚圈舍示范点5个,修建暖棚圈舍540座,配套沼气池207套,调引进基础母羊4130只,建成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的羊只繁育改良和饲草综合利用示范点1处;扶持发展枸杞种植面积累计达到 7450亩,建成千亩连片枸杞示范点2个,500亩示范点5个;建成300亩枸杞育苗基地1个;扶持307户农户种植甘草1950亩,甘草种植面积达到 8550 亩;新建日光温室30座;建成重度盐碱改良示范点4个,改良土地2000亩;投放太阳灶2762套;开挖排碱渠道2条、3公里;衬砌渠道4条9.5公里;为839户农户发放贷款贴息30.6万元;在“两项制度”衔接改革试点工作中,

全面完成了2762户、12988人的贫困人口对象识别登记和信息录入工作,将全乡2762户、12988 人全部纳入扶贫低保对象。同时,捆绑整合交通、城建、水利、林业等项目资金1899.4万元,改建人饮管线51.35公里,整修机井14眼,完成了全乡2762户农户人畜饮水工程改造;建成抗震安居住房示范点13个,新建、改建住房1400户;铺筑乡村组柏油道路17公里,安装厢式卫生厕所143个;扩建硬化美化村委会5个,增添了文化书屋、体育设施;实现了城乡通信、广播电视村村通,计生服务所、派出所、信用社、加油站建成开始运行;邮政所、枸杞烘干厂、甘草切片厂正在建设。通过各项扶贫项目的实施,移民群众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移民群众的收入明显增加,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脱贫致富步伐逐步加快,农业增收效益初见成效,90%的农户实现了稳定,解决了温饱,10%的农户由温饱型向基本小康型转变,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583元增加到了971元。

几年来,通过各级组织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全乡群众不论在自我发展能力上,脱贫致富上,村容村貌改善上、还是在群众的精神状态上,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社会管理安定有序,顽强拼搏的双塔人民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奋力迈进。

篇二:XXX乡扶贫开发工作典型材料

XXX乡扶贫开发工作典型材料----

传统产业新型化 新型产业规模化

以产业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近几年来,土崖塔乡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统筹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突破口,壮基地、创特色、增效益,抢抓机遇,加强领导,捆绑资金,整村连片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全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以点带面,努力寻求发展的突破口

土崖塔乡地处保德县最南端,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形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乡总面积50.85平方公里,共有先XX余户、XXX口人。全乡XX个行政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缺工少副,产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群众生活困苦,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周边村。

为了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彻底改变落后面貌,我们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对全乡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决定将扶贫开发和重点村建设相结合,本着“确定一个,建设一个,脱贫一个”的原则,整合各种项目资金,聚集各方力量,逐村突破,整村推进,使贫困村数量逐年锐减,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50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xx元,农民收入连年攀升,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观,扶贫开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前几年,我们通过对党家里村的大力扶持,规模养殖业迅猛发展,目前全村户均养殖40只,人均收入2700元以上。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全村仅枣树栽植就达500余亩,人均收入1500多元。全村红枣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就有17户,占到总户的30%。同时,该村积极打破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科技农业,积极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全村优种选用率达90%以上,平地地膜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到50%以上,仅此一项,村民人均收入就达750元。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名列全县前茅,并且超出了全市以及全省的平均水平。这个村曾两次被

评为“省级文明村”,连续八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多次被省、市、县评为“治安模范村”、“科技示范村”、“红旗党支部”,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立足本地实际,促进传统产业上档升级

作为一个纯农业乡,种植、养殖是全乡的基础性产业。近几年来,我们以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为目标,本着“传统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特色化”的发展理念,整合扶贫资源,集中各方力量,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先后对全乡87个养殖大户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为养殖户改造和新建圈舍2400平方米。在这些优惠政策的辐射效应下,全乡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崖尧村新建1000平米的养鸡场,引进种鸡2万余只;武家塔村新建梅花鹿养殖厂,共养殖种鹿100只;安家山新建占地5亩的大型养猪厂,目前养猪200头以上;新建占地100亩的红枣工业园区一座,目前已实现“三通一平”,引进投资200万的红枣加工厂一个,预计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

三、改善基础条件,为经济发展鼓足后劲

基础设施落后,也是长期制约土崖塔乡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着眼于改善群众生存环境,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促农民增收。近几年,累计在全乡6个村打淤地坝7座,新增耕地800余亩;对武家梁村的饮水工程进行了改造,使全村200多人、500多头大畜用上自来水;在神树梁、高徐家湾两村新建蔬菜大棚30座;对高徐家湾的200亩水地的护堤进行了加固,并新建防渗渠道500米;硬化小街小巷3公里。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总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土崖塔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已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围绕“关注民生重和谐,调整结构上项目,优化环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振奋精神,苦拼实干,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为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三:扶贫开发典型事迹材料

2002年,该自然村被列为扶贫安居温饱建设村,于2002年12月1日开始启动, 2003年5月完成了安居温饱工程的所有建设项目,12月通过了县级验收;为巩固安居温饱村建设成果,进一步发展经济,2004年xx列入了巩固温饱奔小康示范村。2005年10月该工程正式启动, 2005年12月25日全面完成建设工程。

建成后的xx村远景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二、工程建设情况

xx安居温饱和巩固温饱建设工程,是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动力,把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自求发展与多方扶持有机结合,走领导带头、部门帮扶、自我脱贫的路子。始终坚持“抓扶贫首先抓领导,抓落实关键抓班子”的做法,建立政府、社会、部门、个人“四位一体”的帮扶责任制,重心下沉,定位到村,帮扶到户,形成了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合力。

(一)安居温饱工程建设情况

xx安居温饱工程,计划总投资25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38万元。其中到位专项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23万元,投资比例达1:1.53,拉动效应十分显著。

1、村内卫生路面建设项目

卫生路面主道路由集体完成,进户岔道由各户负责,只提供水泥和沙子,弹石和铺设由群众投工投劳完成。铺筑了一条宽1—1.2米,长1300米的弹石沙浆水泥路面,改变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该项工程投资5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2万元,项目资金3万元。

新建成的卫生路面

2、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项目

该工程所需的水泥、沙子、毛石、空心砖、瓷砖用工程资金支配,其他全部由群众投工投劳来完成。建设成一个集学习、娱乐为一体的60m2的公共场所,该项工程投资1.8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1.4万元,项目资金0.4万元。宣传栏内的宣传内容由村委会每个季度更新一次,从而增强群众科技文化和卫生意识。

活动场所一瞥

3、经济林果建设项目

按照“六个一”的建设要求,在林业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完成了108亩的泡核桃栽培任务,户均达到3亩以上。为xx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该项工程建设投资1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0.9万元,项目资金0.1万元。

泡核桃基地

4、房屋改造建设项目

该建设项目主要对1户进行了全面翻修,1户进行了搬迁,其余进行了粉刷改造,还有20户农户自筹资金对原来底矮破旧的大门院墙等进行了改造。该项工程总投资19.4 万元,其中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达14.1万元,项目资金5.3万元。

焕然一新的安居室

5、节能改造建设项目

干净卫生的生活灶具

6、改厕建设项目

结合沼气建设,广泛发动群众,把过去底矮破旧的厕所拆除、改造,做到与沼气设施一体化。总投资2.6万元,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4万元,项目资金1.2万元。

7、改厩建设项目

一直以来,群众都保持着传统落后的养殖观念,在乡兽医站的宣传培训下,群众拆除和

改造了过去的小厩,建盖起了卫生厩。该项工程投资4万元,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6万元,项目资金2.4万元。

8、标志碑使用项目资金0.2万元。

安居温饱工程标志碑

(二)巩固温饱奔小康建设工程情况

xx巩固温饱奔小康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21.9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23万元。其中到位专项资金10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13万元,投资比例达1:1.3。

1、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改扩建生活用水管道630米,每米造价45元,建成20m3和5m3的蓄水池各一座,总投资3.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3万元,群众自筹2.5万元。

2、经济发展项目

(1)发展生猪养殖33户,全村年内存栏达到200头,总投资16.1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7.70万元,群众自筹8.40万元。

(2)补植补造泡核桃100亩,总投资1.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0.5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

(3)举办科技培训2期,参训200人/次,总投资0.5万元,全部为上级补助。

(4)节能改造建设项目。对没有沼气的5户农户进行补建,全部做到沼气、卫生厩、卫生厕所三配套。该项目总投资1.1万元,全部为群众自筹。

三、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经验

1、宣传、发动到位

项目从批准到实施有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就得让群众知道什么是安居温饱工程,什么是巩固温饱奔小康建设工程,项目资金有多少,建设项目有哪些,怎样实施才能得到最大实惠。建设项目多,投工投劳任务繁重,必须发动群众做好前期工作。把“扶贫扶志、扶贫扶智为根本,把综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村,走观念扶贫、素质扶贫、科教扶贫的路子。坚持“观念、科技、实效”的扶贫方针”广泛向群众群众宣传。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逐渐从自我封闭、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中摆脱了出来,在全村树立起了“治穷先治愚,治愚靠科技”的新观念,群众建设小康的信心空前高涨。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扶贫工程是一项民办公助的民心工程,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乡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实施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组,并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程的实施。xx村也由群众推选出3人的实施小组(包括社长),负责做好该项目的组织施工工作,并组织群众做好前期工作,如:备弹石、沙子、水泥等。

3、认真研究,制定好《实施细则》

由于该工程建设工期长,任务重,群众必须以高度的积极性,自始至终投入到建设中来,在这一点上,我们下了很大功夫,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制定出该项目的《实施细则》。例如《实施细则》中规定:公共工程部分各家各户的投工情况,直接关系到分户项目的安排,多投一个工,到户资金可增加20元,少投一个工则相应扣减20元。结果非常圆满的解决了公共工程与分户项目的投入矛盾。另外,将整个建设工程的实施范围和验收标准广为宣传之后,各户的具体建设项目,由农户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来,再由实施领导组审核,这样就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能满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发挥了群众的创造性。

4、强化监督管理

根据《实施细则》,由村实施小组记录好投工及物资发放情况,投工高峰期必须每天公布一次,物资发放时必须由群众签字。根据项目进展,由乡领导组分阶段公布资金使用、物资发放、投工情况等,使此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同时成为一项“阳光工程”。

四、效益分析

通过该扶贫项目的实施,使xx村的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劳动者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科技运用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村容村貌和家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村128人摆脱了贫困,90%的农户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10%农户向小康迈进,人均纯收入从200年的548元增加到1450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小投资大效益,事半功倍的效果。


产业扶贫典型材料》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48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