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中国海洋大学校风

中国海洋大学校风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1 06:45:55 | 移动端:中国海洋大学校风

篇一: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是

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2002 年 10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 洋大学。 “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 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蒋家伦; 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校 友赵进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担任顾问、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原国家 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受聘海大顾问、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范曾担任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院院长,6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10 位知名作家受聘为“驻校作家” , 还有 500 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团”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 40 多位专家、 学者组成的“海外教授团” 。 中国海洋大学历任领导: 现任党委书记:于志刚私立青岛大学时期:高恩洪 国立青岛大学时期:杨振声 国立山东大学时期:赵太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时期:华岗 、晁哲甫 、曲相升、 张国中、 华山 、文圣常、 施正铿、冉祥熙、 曾繁仁、管华诗、冯瑞龙。校 长: 吴德星。“北林校训”1.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知山知水”体现了与自然为友、以自然为师的精神。“知山知水”的思想最早源于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禹之父鲧治水,九年未果。舜命禹治水。禹审 其父鲧治水之弊,考知洪水泛滥之由,改堵为疏,遂成。其中,阐明了“治水” 先“知水”的思想,进而引申出“美山美水”必先“知山知水”的道理。“知山知水”体 现了尊崇自然规律、开展科学研究的要求,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塑造高尚人格和砥砺情操的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 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要求。

“树木树人”,源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木树人”,追求知识传授与品格塑造相结合,专业教 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 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相结合,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 文明建设和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培养优秀人才。返回投票2. 尊重自然 追求真理“尊重自然”,源于我国道家思想。《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价值观、道德观。“尊重自然” 表现了与万物为伍,以万物为师,折射出探索自然、参赞化育的思想;“追求真 理”, 就是要把握自然规律, 遵循自然界运行的法则。 对待学问的“严谨”与“求实”, 体现了北林人做真学问的“坚持”与“努力”。3.扬松竹之正气,法梅兰之风骨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象征着坚强不屈和青春常在。喻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善于创新。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虚心的象征,体现了胸怀谦逊、紧跟时代、改革创新的精 神。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它代表着高洁脱俗的坚强节气,反映了师生承担林业教育 事业的责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亭亭玉立,不因寒而委琐;脉脉贞守,非献媚以张扬”,这正是兰花的个性,喻意着师生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北林精神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将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北林校训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尊重自然 追求真理 扬松竹之正气,法梅兰之风骨北林校风务实求新 踏实创新 和谐 文明 务实 创新 传播绿色文化 引领生态文明北林教风尚德 爱生 教之以德 授之以渔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北林学风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审美 厚德博学 善思笃行 尚学明理 知行合一学校现任校领导:党委书记:吴 斌

校长:宋维明历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 党支部书记 陈致生 党支部书记 党总支书记 代党总支书记 党总支书记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历任院长、校长 1952.11 - 1953.3 杨纪高 杨纪高 杨锦堂 李相符 李相符 张纪光 王友琴 阎树文 米国元 顾正平 胡汉斌 吴 斌 1953.3 - 1954.3 1954.3 - 1955.5 1955.6 - 1956.6 1956.7 - 1957.1 1957.1 - 1958.9 1958.10 - 1960.10 1960.11 - 1980.9 1986.2 - 1987.11 1990.9 - 1993.7 1993.7 - 1996.12 1996.12 - 2004.1 2004.1 至今院长 院长 院长 代院长 院长 校长 校长 校长李相符 胡仁奎 甄林枫 陈陆圻 阎树文 阎树文 沈国舫 贺庆棠1953.1 - 1962.12 1961.2 - 1966.12 1972.5 - 1978.2 1982.1 - 1984.2 1984.2 - 1985.8 1985.8 - 1986.2 1986.2 - 1993.7 1993.7 - 2000.1

校长 校长 校长朱金兆 尹伟伦 宋维明2000.1 - 2004.7 2004.7 - 2010.8 2010.8 至今两院院士 12 名:沈国舫徐冠华 张新时关君蔚 王 涛陈俊愉 唐守正孟兆祯 朱之悌 李文华 汪菊渊尹伟伦为什么喜欢会计?会计学是一门科学,会计职业是一门技术,做会计,职业方向比较明确。会计工作应该也算有挑战性 的工作,需要认真干、细心干、动脑筋干,尤其是不断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对每个会计都是一份出新的挑 战。如果是做财务管理和税务咨询类的工作,那就更具挑战性。会计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单位大也罢小也罢,都离不开它,整个公司的运作或早或晚都要反映到它的财务上来,因此会计对 公司至关重要,能预见未来,又能总结过去。。 。。因此我也喜欢会计

篇二: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请假管理办法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请假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学生请假行为,优化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学习,争取做到不请假、不缺勤。

二、请假规则

1、请假分为病假、公假和事假三种。

病假:学生因本人身体健康原因无法按时参加教学活动或集体活动而请假。请病假时必须提供医院的相关证明。

公假:学生因参加省、市及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无法按时参加教学活动或集体活动而请假。请公假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相关证明。

事假:学生因本人或家庭的重大事件无法按时参加教学活动或集体活动而请假。请事假需院系核实情况,提供证明。原则上,学生不得请事假。

2、学生因以上原因不能参加教学活动或集体活动,必须提前办理请假手续,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不参加教学活动或集体活动的,按《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处理。

3、无论请假时间长短,必须履行请假程序。

三、准假权限

1、累计四学时以内(含四学时)的请假,由任课教师审批。

2、累计四学时以上一日以内(含一日)的请假,由班主任审批。

3、一日以上三日以内(含三日)的请假,经班主任同意后,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主任)审批。

4、三日以上七日以内(含七日)的请假,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主任)审批后,报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备案。

5、七日以上的请假,经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学生工作处,由学生工作处会同教务处审批。

6、考试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学生因考试时间冲突、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的,应事先提交书面缓考申请并附有关证明,经任课教师同意,所在院(系)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四、请假程序

1、学生填写《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请假申请表》,包括本人基本信息、请假原因、请假时间等信息。

2、因病请假,必须提供医院的相关证明;因公请假,必须提供学校相关部门的证明;因特殊事情请假必须提供学生家长意见。

3、按照准假权限不同,分别由任课教师、班主任、院系,以及学生工作处、教务处逐级审核,同意后,学生方可离校或不参加教学活动或集体活动。

4、学生请假申请表由各院(系)存档、备查。

五、销假与续假

1、逾期不能销假的学生,必须提前履行续假手续,续假手续同请假手续。

2、请假期满,学生必须及时办理销假或续假手续,超过准假时间未办理销假或续假手续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六、其他

1、任课教师、班主任及辅导员应定期进行考勤,及时发现缺席、迟到、早退的学生,并做好记录备查。

2、各院(系)要及时了解无故旷课、缺席集体活动学生的情况,对旷课和缺席集体活动的学生要按照《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出具假证明请假离校者,按擅自离校论处。

4、学生外出实习期间,请假准假事宜,由带队教师负责。

七、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

八、本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九、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三: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中国海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这是海大历史上第一座校史馆,于2007年10月建设完成。整个校史馆展厅面积1000多平方米,内容包括序厅、历史沿革部分、现代部分、海大星空及展望未来五个部分,有大小版面146张,展示图片1100幅,实物42组。

第一部分 序厅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水产)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现辖鱼山、浮山和崂山三个校区。海大历经80年的历史沉淀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的海大精神、校风、教风和学风。★这是我校崂山校区模型,崂山校区占地面积1642亩,简要介绍。

★邓小平题写青岛海洋大学校名

★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涵义是:海大园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园地,有大海般的胸襟,容纳各种学术思想,培育各类既能够遵循科学精神、又能够眼界高远,并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才。)

第二部分 历史沿革部分

★中国海洋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28年5、6月间,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相继停办。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在该二校的基础上成立。在发展历程中,与山东大学有30多年的共同期。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物理系、化学系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新历程。

★私立青岛大学创办于1924年,青岛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选用德占青岛时所建俾斯麦兵营(现鱼山校区北半部分)为校址创办的,为学校后续发展提供良好校址、校舍。其办学宗旨、学科框架对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产生深刻影响。

办学宗旨: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适应国家需要。

★首届招收工、商两科学生各40人。

1924年10月25日私立青岛大学补行开学典礼,成为学校的校庆纪念日。

★这是当时的校址,德占青岛时期的俾斯麦兵营(现鱼山校区北半部分),校园面积300余亩。 ★罗荣桓元帅于1924—1925年就读于私立青岛大学。入学花名册及他在校园樱花树下的照片。

★国立青岛大学是我校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在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校产基础上,根据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建议,迁青、易名筹建而成。

1929年春,在国民南京政府教育部决定在济南重新筹建国立山东大学之际,作为筹备委员会成员的蔡元培携眷到青岛小憩,住在已停办的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宿舍的小楼内(现中国海洋大学档案馆楼)。他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理由是: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战争频仍,济南四省通衢,兵家必争;青岛地主海陲,既有舟车之便,又可免战乱影响;且“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之关系甚大”。筹备委员会根据他的建议,报请教育部批准,决定将国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重新组建,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舍,校名为国立青岛大学。

★校长为杨振声,他是蔡元培的学生、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他采取“民主办学、学术自由”的方针,积极延聘大批名人学者来校任教,他们为青岛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振声利用青岛环境、气候优势和自己的个人魅力,积极延聘大批名人学者来校任教,一时间名家云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他们的文化活动,为青岛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海洋科技与教育城,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闻一多先生1930-1932首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在青期间创作了散文《青岛》和诗歌《奇迹》。

梁实秋1930—1934年曾任文学院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开始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

★杨振声还聘请了大量物理生物专家,汤腾汉任化学系主任;曾省任生物系主任。

★杨振声是第一个提出发展海边生物学的学者,并付诸实践,开我校海洋、水产学科建设之先河。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校师生利用多种形式,组建了〖海鸥剧社〗进行抗日宣传。 黄敬是青岛学运的领袖人物。黄敬,本名俞启威。1931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物理系,其子俞正声,现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这段时间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国立山东大学包括1932-1938,1946-1949两个时期,期间停办8年。【前期主要是校长赵太牟“因循旧制”,学校得以继续发展,与国立青大时期共同促进了青岛文化的繁荣;后期主要是复校以后开展的学校的架构,也为山大五十年代的称为学校历史上的第二次辉煌奠定了基础。】

这是当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照片,江青及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任馆员,馆长梁实秋。

★在此时期,师资阵容更为齐整,老舍、洪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任校,学生培养质量高。

1930年至1934年,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继任者是洪深。老舍当过文学院的中文系教授,《骆驼祥子》在这里诞生。游国恩、王统照等在此任教。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就读于国立山东大学文学系。历史上臧克家数学考零分而被闻一多破格录取的故事,已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一批自然科学家也相继来青岛从事教学研究,胚胎专家童第周,生物学家张玺,物理学家王淦昌等各具所长,各有建树,为海洋科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水产系 海洋研究所建立:1946年8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水产系、第一个海洋研究所,为学校水产、海洋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水产系第一任系主任朱树屏,海洋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童第周。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国立山东大学奉命迁安徽安庆,又迁四川万县。1938年停办,1946年复校。

★1949青岛解放,1951年华东大学奉命迁青,与国立山东大学合并,定名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从1952年夏季开始,全国的高等学校进行调整。山东大学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和以后的几次调整,至1956年,学校调出的院系,分布于山东、吉林、湖北、江苏、河南、上海等六个省市,发展成为或充实了十余所高等学校,为促进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繁荣做出了贡献。

★学校规模扩大,形成五院十八系的格局,逐步形成了“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历史上第二个辉煌时期。

★以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四大金刚”,以丁山、郑鹤声、黄云眉、张维华、杨向奎、童书业、王仲荦、赵俪生为代表的有中国史学界“八马同槽”之誉的中国古史研究,使山东大学成为当时海内外瞩目的文史研究重镇。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文科学术杂志《文史哲》,将山东大学的人文学术地位推向巅峰。

★这个时期,海洋、水产学科得到进一步加强。河北水产学校并入,水产系力量得到加强;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北迁,与山大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海洋系,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物理海洋专业。第一任海洋系主任赫崇本教授。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物理系和化学系部分教研组,(共计353人)为基础,成立山东海洋学院。留青人数共占山东大学总人数的38%。当时学校有海洋水文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水产5个系。

★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学校走上了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的独立发展之路,1960年列入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建院典礼照片

★第一任院长曲相升,任命由总理周恩来任命。

学校列入13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文件

★ 科研教学解说词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学校相继参加了山东省近海水产资源调查和全国海洋普查,

都担当了主力军角色。教务长赫崇本教授(新中国十大海洋人物)联合校内外知名专家上书国务院,倡设国家海洋局,促成了国家海洋局的成立。

●两边是海洋标本及海洋实验仪器实物

●在1960年国民经济遇到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仍然给学校批建了我国第一艘2500吨级的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1962年开工,1965年完工下水)

●“文革”中学校被迫停止招生5年,教学、科研和其他事业都受到严重损失。但是学校水下光散射仪、盐度计、海水提铀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65年山东海洋学院划给国家海洋局建制,1979年重归教育部直属。1971年山东省对高校布局和专业进行调整,水产系并入烟台水产学校,1978年初又归建到山东海洋学院,调出归建,搬走搬回,使水产系部分人员流失、仪器设备受损,遭受重创。

●80年代初,学校在各项事业恢复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对教学、科研、人事和后勤等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着眼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在重点保证海洋、水产学科发展的同时,大力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至1988年底,学校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由1983年的7∶3调整为3∶7,实现了学科、专业结构的历史性转折,成为名副其实的多科性院校,奠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基础。

●为拓展教学空间、1986在麦岛征地建浮山校区。

●1981年,学校获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新中国第一位海洋学科、水产学科的博士生均从这里诞生。

●80年代末,以文圣常、方宗熙、管华诗、冯士筰、侯国本、张正斌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专家,在长时间积累的基础上,执著追求,顽强拼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世界发明奖、“七五”科技攻关奖等若干奖项,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巩固了特色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学校推动以“藻”“虾”“鱼”“贝”为代表的四次“蓝色产业”浪潮。

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由邓小平题写。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后,的改革更加深入,发展更加迅速。浮山校区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学校形成两处办学的格局。

学校确定了“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后做大”的总体发展战略,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本科专业覆盖八大学科门类,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校风学风建设,整体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赢得了“学在海大”的美誉。

1994年实现了国家教委与山东省共建体制,获得重点支持,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序列,并高质量、高效率圆满完成一期建设任务,成为“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一个成功典范,国家‘211工程’建设的特色范例”。

学校决策层审时度势,抢抓际遇,率先举行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旗帜,根据李岚清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和陈至立部长的具体部署,全力促成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人

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海大。在这一时期学校还举行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为重振校史上的人文辉煌,2002年聘请王蒙先生为海大教授、顾问,文学院院长。

2002年10月学校获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历史新征程。这一时期学校首批进入“985工程”序列、“十五”“211工程”建设通过验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通过国家论证等;2007年,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的建成启用进一步拓展了办学空间。

第三部分

现代部分

学校始终视人才为兴校之本,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实施“筑峰工程”、“绿卡工程”和“繁荣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文圣常、冯士筰、张国伟)、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管华诗、李庆忠、高从堦、麦康森、刘鸿亮),“千人计划”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16人。

为重振校史上人文学科的辉煌,王蒙先生和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加盟海大,建立并实行了名家课程体系和“驻校作家”制度,实现人文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在学校举行的首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上,与会科学家与文学家发表主题演讲,深入探讨问题,大师之间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被聘为海大驻校作家的莫言先生于2012年或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办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着力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以质量立校。

学校设有17个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8个本科专业。现有在册各类学生395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8300余人,本科生155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本科:中国海洋大学建立了以“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与“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内容的新的本科教育教学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渗透、一般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学有所长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集中力量重点创建了一批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率先在全国高校推出“名家课程体系”。。

这是“东方红2号”船模型,“东方红2号”3500吨级,于199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全国高校唯一的海上流动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校风》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40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