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表示更进一步的词

表示更进一步的词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1 06:42:34 | 移动端:表示更进一步的词

篇一: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

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递进、条件、目的等关系。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所以动词、介词、连词需要区别。

=跟、=与、=及、=同<方>。表示并列关系、联合关系。

车上装的是机器和材料。他的胳膊和大腿都受伤了。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同你一起去。图书、仪器、标本及其他。(注意: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词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以及

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以及其他的花木。

既=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吧。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紧纠正。你既然一定要去,我也不便阻拦。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既然这样,还不去做?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他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既然。。。就。。。 既然。。。也。。。 既然。。。还。。。

继而=既而

先是惊叹,既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人们先是一惊,继而哄堂大笑。先是一个人领唱,继而全体跟着一起唱。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1、连接动词、形容词、词组、分句。

(1)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

(2)连接肯定和否定相互补充的成分:此种花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有转折的意思。

(3)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

(4)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

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过、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三十而立。

而且

表示更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跟它呼应:性情温和而且心地善良。他不仅会开汽车,而且会修汽车。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而且获得了丰收。

因而=因此

表示结果。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

因为

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因为今天事情多,所以没去成。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这么多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何况他又是新手。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呢?(even)

况且

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上海地方这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地址,一下子怎么能够找到他呢?

然后=而后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学然后知不足。先研究一下,然后再决定。

然而

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转折(1、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2、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然而并不灰心。

甚至=甚而=甚或

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参加晚会的人很多,甚至不少老年人也来了。 乃至=乃至于=甚至

他的发明,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上的重视。

虽然=虽=虽说

1、事情虽小,意义却很大。三月天气,虽没太阳,也不觉得冷了。房子虽旧,倒还干净。现在虽然我们富裕了,但是还要注意节约。他虽然工作很忙,可是对学习并不放松。虽说是开玩笑,也该有个分寸。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也”相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是不影响乙事的成立。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转折意味。

2、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即使。

固然

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这样办固然妥当,但是太费事。

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以作为参考。 固然与虽然的区别

二者都是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的连词。区别在于:

1、适用范围和呼应的词语不同。

“虽然”只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后面用“但是”“可是”“然而”“却”等呼应;“固然”既可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后面用“但是”“可是”“却”等呼应,也可用于前后分句意思不矛盾、转折意味轻的句子,后面用“也”“就是”等呼应,如“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

2、“虽然”能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如“虽然质量好,可是价钱太贵”,“质量虽然好可是价钱太贵”;“固然”一般用在主语后,如“质量固然好,就是价钱太贵”。

3、语体色彩不同。“虽然”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固然”一般用于书面语。

即使=即便=即或=即令=即若=就算=就是=纵然=纵使=便是

(1)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2)即使你当时在场,也未必有更好的办法。

(3)即使穷,我们也要活得开心。

(4)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5)即使神仙下凡,也难救活他。

(6)即使学生有不敬行为,老师也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更不能和他们发生冲突,毕竟他们还是十六七岁的孩子.

(7)我们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即使他不够朋友。

(8)即使不批准也干。

(9)这条生产线十分先进,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

(10)只要依靠群众,便是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1、引入假设条件或范围条件(9)用来强调结果的不可改变性、结果的不可置疑、结果的重要性先进性,等等。总之为了强调结果。即使经常和“也、还、仍然”连用。即使所引入的可以现实的事情,如例(3)。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如例(4)(5),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如例(2)。尚未实现的事情还可以分为可以实现的(4)和不可能实现的(5)。即使分句和结果分句的主语可以是同一个 如(3)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如(7)。如果相同可以省略一个。“即使分句”如果放在后面,“事实分句”就不能用也、还、仍然!见例(7)。两个主语都省略的情况也有。见例(8)。

2、即使用在单句中。

连词“即使”还可以用在单句中,起强调作用。这时,“即使”后面往往是名词、名词短语或者介宾短语(限于“在……”“跟……”一类介宾短语)。“即使……”部分说的是已经实现或者存在的事实,表示一种极端的情况。例如:

(1)即使很细微的情节,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2)柳即使在沙漠中仍能生长。

(3)即使一口水也好。

(4)即使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也要过问。

以上例(1)至例(4),带“即使……”的部分所提出的让步条件,如“很细微的情节”、“在沙漠中”、“跟我没有直接关系”,都是已经成为事实或者实际存在着的。“即使”在上述四个例子中的作用不是在复句中的连接作用,“而是修辞上的强调”[1]。我们可以把四个例子中的连词“即使”都删去,同原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句子的意义不变,只是失去了强调语气。带连词“即使”的单句所强调的是一种极端情况,不过,带有连词“即使”的单句中的让步条件的现实性较弱,事情显得若有若无,似实似虚,难以确定。一般要在具体的语境间隙中才能确定是否成为事实。如果脱离具体语境,孤立地看句子,如例(3)的“一口水”、例(4)的“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未实现的假设让步条件。但是,当我们加上它的上或下句时,情况便不同了:“你喝一点吧,即使一口也好”;“即使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也要过问,你别再拦我了。”有了具体的上下文,才可以断定让步条件是属实的。 就算

=即使。就算有困难,也不会太大。就算死也要去。

就是

=即使。为了祖国,我可以献出一切,就是生命也在所不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一般和“也”呼应。

你就送来,我也不要。 尽管=虽然

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和他呼应。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要向他提的。尽管以后变化难测,然而大体的趋势还是可以估计的。尽管他身体有病,他还是坚持学习。尽管的功能和即使有点相似,都是要强调一种结果。尽管前路荆棘丛生,我心依旧如初。尽管分句是“绿叶”,它的作用在于突出主句的“红花”。

尽管和即使的区别与联系

尽管后面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即使后面的内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不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两者可以替换。反之,不可以替换。

如果=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或=倘使=若=若是=要是=如

如果不及早治疗,就会变成顽疾。你如果不信,就亲自去看看吧!如果你有困难,我可以帮助你。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一定去。如果遇到这种事,你该怎么办?如果我能回到十年前,

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学习外语。假使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清早就出发。

如果是一种假设,分为五类,过去的如果、现在的如果、将来的如果、可能实现的如果、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如果我昨天和他一起去,那现在我就在天堂了。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就飞离站这里。如果我去北京,我肯定回去找你。如果我考上北大,我就给你一万元。如果我有三条脚,我就给你一条。

只要

1、动词。只是要,无其他=only。我只要你回来。我要的只是一个温暖的家。我只要温暖的家。

2、连词。

只要大家鼓足劲(充足条件),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凡是总经理要办的事,假如别人办不到,只要找梅佐贤(必要条件,不可缺少),没有一件不(=都、=便、就)能完成的。只要大家鼓足干劲,什么困难也能克服。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只要经常和“就、也、都、便”呼应,表示充足的或必要的条件,后半句是这个充足条件产生的效果。

不论

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跟它呼应:不论困难有多大,他都不气馁。他不论考虑什么问题,总是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论语文、数学还是外语,他的成绩都相当好。

不管=不论

不管远不远,他都不去。不管困难多大,我们也要克服。

除非

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除非修个水库,才能更好地解决灌溉问题。

只有

表示唯一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不过

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病人精神还不错,只是胃口不大好。

只是(副词、连词)

=不过。但是。口气较轻。本来预备今天拍摄外景,只是天还没有晴,不能拍摄。 不料

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用在后半句开头,表示转折。常用却、竟、还、倒。我刚要出门,不料下起了雨。

何=岂

表示反问语气。何必何不何曾何尝何妨何苦、岂但岂敢岂止岂有此理。做副词的居多。 不但=不仅=不独

用在表示递进的复句的上半句,下半句里通常有连词“而且、并且”或副词“也、还”等相呼应:不但以身作则,而且乐于助人。这条生产线不但在国内,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 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增加新的困难。植树造林不独有利于水土保持,而且还能提供木材。不仅方法对头,而且措施得力。他们不仅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还支援了兄弟单位。

并=并且

1、用在复句后一个分句里,表示更进一层。她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且出席了先进生产者经验交流会。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

2、用于连接并列的动词或形容词等,表示几个动作同时进行或几种形式同时存在。聪明、机智、并且勇敢。会议上热烈讨论并一致通过了这个生产计划。她很聪明,并且十分努力,因此成绩优异。既高且大。

注意:并且的递进意义和并列意义的界限不是特别清晰。那么如何判断呢?两个分句方向相同为递进,方向不同为并列。

尚且

指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为了人民的事业,流血尚且不惜,何况流这点汗呢?

1、<书>=尚且。死且不怕,困难又算什么?君且如此,况他人乎?

2、并且。既高且大。他很聪明,且十分努力,所以成绩十分优异。

表示目的。以广视听(看到的和听到的)。以待时机。

以便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请在信封上写清楚邮政编码,以便迅速投递。

以免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工地上应该加强安全措施,以免发生工伤事故。借阅的书籍应该按时归还,以免阻碍流通。

以致=致使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来错误的结论。由于字迹不清,致使邮件无法投递。

由于

多与所以、因此连用。表示原因。由于他工作成绩显著,因此受到领导表扬。

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所以对他比较熟悉。我所以(之所以)对他比较熟悉,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这是我所以对他比较熟悉的原因。 则

<书>1、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每一巨弹落地,则火光崩裂。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欲速则不达、物体热则涨,冷则缩。3、表示对比。这篇文章太长,那篇文章又太短。

4、用在相同的两个词之间,表示让步。去则去,不过要小心。好则好,只是太贵。 乃

=于是。因山势高俊,乃在山腰休息。

于是

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也说于是乎。大家一鼓励,于是我恢复了信心。两件事情在时间上连续。(and)

此外

指除了上面所说的事物和情况之外的:院子里种着两棵玉兰和两颗海棠,此外,还有几丛月季。

至于

1、他说要来的,也许晚一些,不至于不来吧?我就轻轻一撞他,不至于受伤吧?试题很简单,你不至于不及格吧?至于=会=可能。所以我觉地至于是个助动词,表示有可能实现。

篇二:第二章 形容词

第二章 形容词

形容词即strong, attractive等描述性的词汇,在句中主要作定语修饰名词,同时还可作表语、宾语补足语等成分

第一节 形容词修饰名词

形容词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修饰名词,如:modern art, electric current, great responsibility;这一考点在TOEFL改错题占有相当的比例,几乎每套题都包含一道以上的题目考形容词修饰名词,主要形式是将本应该使用形容词的位置误用为名词、副词等

例题:

(1)

The human body relies on certainty nutrients for its survival.

A BC D

答案:C

应改为:certain.

解释:certainty是名词, 意为确定性, 不能修饰名词, 改为形容词certain, 表示某些

(2)

Textile art is known for both its tactile and vision qualities.

A BCD

答案:C

应改为:visual.

解释:vision是名词, 不能修饰名词qualities, 要用它的形容词

注意1:大多数形容词既可以做定语也可以做表语, 有少数形容词一般情况下只能做表语, 比较下面两句话:

The man was awake.

There was an awake man. (此句错误, awake不能做定语)

这类形容词包括: alone, afraid, alike, alert, aware, alive, ashamed, content, unable 例题:

(1)

Many television newscasters make the public an eyewitness to the news by means

A B C

of on-the-spot, alive reports.

D

答案: D

应改为:live (adj. 现场的, 实况转播的)

解释:alive不能做定语, 只能做表语,所以应该改为live reports (现场报道)

(2)

Alike ethnographers, ethnohistorians make systematic observations, but they also

A BC

gather data from documentary and oral sources.

D

答案: A

应改为:like

解释:alike不能做定语, 只能做表语; alike/like 是TOEFL改错中常考的考点

注意2:形容词词组修饰名词时要发生后置现象, 避免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

如:a room bare of furniture, the form dependent of the contents等,

注意3: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语序也是TOEFL考点之一。 当多个形容词(甚至包括指示代词, 冠词和所有格)并列放置于名词之前时, 它们之间就存在着谁排在前面, 谁排在后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个排序的规则是:

冠词(a, an, the)/所有格(my, your等)/指示代词(this, that等) + 数量形容词 + 描述性形容词 + 名词

如: two young American students

my three red pencils

第二节 比较级

英文中形容词在进行比较时需变为比较级,主要有两种形式:

在词尾加-er (单音节形容词),如:fast-faster, large-larger, busy-busier, big-bigger等; 或在词前加more (多音节形容词),如:more useful, more complex等

少数词比较级形式特殊,如:good(well)-better, bad(ill)-worse, many(much)-more, little-less, far-farther(更远的)/further(更进一步的),

考点一 含有标志词than

1.最常见的比较级句式是由连词than引导比较的对象,

如:It takes less time to go there by air than by train.

She possesses more books than I do.

He is more intelligent than I expected.

than可视为比较级的标志词,在填空题中,

空后含有than的, 通常空格处需要填比较级,

空格前含有比较级的,通常空格处需要填than引导的从句。

例题:

(1)

Maine has ---- weather than most of the other states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A) coolest

(B) the coolest

(C) cooler

(D) the cooler

答案:A

解释:标志词than意味着应用比较级,A, B可先排除;D多the; 只有A正确

(2)

Pennsylvania has the mos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an any other state has.

AB C D

答案:A

应改为:more

解释:标志词than表明此句应用比较级,而不是最高级

2.为避免重复,than之后的从句中有些成分可以省略,只把相比的部分突出出来:

情况1: 用指示代词that, those来代替省略的部分,

如: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Great Britain.

(that 指代the population)

His designs won more acclaim than those of his fellow colleagues.

(those 指代 designs)

情况2: 在省略的过程中,若than之后从句的谓语部分相同, 比较的是主语部分, 那么谓语部分通常用助动词do来代替, 并且习惯上将从句主语和助动词倒装 (do + 主语)

如:The actors usually capture greater attention than do the playwrights who mayprobably contribute more to the success of a play.

例题:

Mammals have a larger, more well-developed brain ---- other animals.

(A) than do

(B) that are having

(C) which have

(D) that do

答案:A

解释:空格前出现了形容词比较级,空格后是比较对象,应由than连接,选项中只有A符合条件,其中由助动词do引起了一个小倒装

考点二 (not) so /as?as

比较级特殊句式(not)so/as?as 表示“如同??一样、不如??”等意思,其结构和than句式相仿,但as?as之间的形容词必须用原形,而且as?as必须搭配使用,

如:It is as good as it looks.

The boss is not so bad-tempered as you have described.

填空题中常给出句子的一部分(第一个as),要求填出相搭配的部分(第二个as),一定要形成对这种搭配句式的敏感。

例题:

(1)

The best way to control rats is by seeing that they have as ----.

(A) possibly little nourishment

(B) nourishment possibly little

(C) little as possible nourishment

(D) little nourishment as possible

答案:D

解释:空格处需要动词have的宾语,同时包含as?as句式,A、B都缺少与as搭配的结构,C语序有误,均可排除。D中as?as possible, 为固定用法, 意为“尽可能”.

(2)

There is evidence that prehistoric humans used fire ---- 400,000 B.C.

(A) so early

(B) the earliest

(C) as early as

(D) so early that

答案:C

解释:依句意空格处需要“早在”这一意思的正确表达,只有C符合题意,用的是比较级特殊句式as...as

考点三 the same?as

此句式也常用来表示“和??一样”,the same和as既可连用,也可分开使用,

如:She looks just the same as before.

I got the same feeling as you did.

改错题中常将此句式误用为the same?like /than,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将其识别出来

例题:

(1)

Meadowlarks are about the same size than robins, but they have heavier bodies,

A B C

shorter tails, and longer bills.

D

答案:B

应改为:as.

解释:the same as是固定搭配, 表示“与...一样”

(2)

Due to sophisticat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people can now buy the same types of

A B

perishable goods in Toronto like in New York City.

C D

答案:D

应改为:as

解释:与the same相搭配的只有as, like不行

考点四 the more?,the more?

此句式常表示“越??越??”,more在此处泛指比较级,此句式的特点是前后两句以逗号隔开,句子结构平行,而且谓语动词一致时,为避免重复常进行省略,

如:The more she slept, the less comfortable she felt.

The greater the size, the easier it is for you to spot.

填空题中常需填入两个分句之一,因此看到the more结构,要注意选与其结构相近的另一半the more句式

例题:

(1)

The greater the population there is in a locality, ----for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of refuse.

(A) the greater the need there is

(B) greater need

(C) is there great need

(D) the great need

答案:A

解释:这是典型的 “the more?,

the more?” 句式, 意为 “越?, 越?” 其逗号前后两部分结构要平行, 而且后一句可以不倒装, A 完全符合要求. C D 都缺少此固定句式所要求的第二个比较级; B 少定冠词the. 此句亦可改写为: If there is greater population in a locality, there will be greater need for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of refuse.

(2)

The less the surface of the ground yields to the weight of the body of a runner, ---- to the body.

(A) the stress it is greater

(B) greater is the stress

(C) greater stress is

(D) the greater the stress

答案:D

解释:此句涉及比较级的特殊句式the more..., the more..., 此句式要求前后结构平行,当谓语一致时,后面的可省略,符合要求的只有D

考点五 no longer /not?any longer

no longer /not?any longer和no more/not?any more都表示“不再??”,

如:He no longer smokes. / He doesn't smoke any longer.

注意no longer /not?any longer不要混用,no more /not?any more同理,这一句式在改错题中出现。 例题:

(1)

Although it is any longer the big business that it was in the forties, radio

A B

continues to be a medium of essential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at the local level.

CD

答案:A

应改为:no longer.

解释:根据句意此处应为否定“不再是 ...”,英文中有两种方式表达此意, no longer / not...any longer, 此句只能采用前者, 若用后者语序应为: it is not the big business that it was in the forties any longer

第三节 最高级

考点一 最高级的形式

一、英文中表示最的概念时,形容词要变为最高级,其形式主要有两种:

在词尾加-est (单音节形容词), 如:low-lowest, late-latest, lucky-luckiest, fit-fittest; 或在词之前加most (多音节形容词), 如:most important, most sensitive

少数词最高级形式特殊,如:good(well)-best, bad(ill)-worst, many(much)-most, little-least, etc. TOEFL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搭配: most highest, 这是不对的,hightest已经是最高级,前面当然不能在加most.

例题:

(1)

The most easiest process for mining gold is panning, which involves using a circular

A B

dish with a small pocket at the bottom.

C D

答案:A

应改为:easiest.

解释:easiest本身已是最高级, most纯属画蛇添足, 应去掉

二、没有等级的形容词

有些形容词本身就具有“比?.年长”、“ 比?..优越”等含义,因此也就没有比较级和最高级。比如: inferior, superior, senior, anterior。这些形容词往往和to连用,而不和than连用。

有些形容词本身就具备“最、极”的含义,所以就没有最高级和比较级。如:

absolute(绝对的), unique(独一无二的), infinite(无限的), round(圆的), right(对的), correct(正确的), wrong(错误的), perfect(完美的),这类形容词往往被称为绝对形容词

例题:

Geoffrey Chaucer occupies a ---- place in English literature.

(A) most unique

(B) unique

篇三:说明文专项训练之重点词语的作用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

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

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同时,说明文的语言有时也在准确、严密前提下具

有生动性。 考点多体现在一些修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如: 表程度:比较、

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表时间:当时…

1、 起限制作用

a、分析词的表达作用

(1)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答:“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

光,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技巧点击: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说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

后再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2)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

说说划线词语“可能”的表达作用。

作用:“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加点词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

表达准确,严密。

b、分析词能否去掉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句中”大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这样,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情况。用在这里,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如果去掉,就表示所有池沼都是引用活水的,与事实(作者

原意)不符。

解题技巧:这类题的解题先要作出判断,然后分析词的本义及在文中的作用,进而分析去

掉后的表达效果,最后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2)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句中 “至少”一词可不可以去掉?

不可以,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变成“我国

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3)森林翼龙的翼展虽然仅为25厘米,但科学家分析认为它已经成长发育为一只能够展翅飞翔的年轻个体。这一新翼龙化石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无齿的翼龙。

划线词“迄今为止”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不能去掉。更准确地表达隐居森林翼龙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翼龙;不排除今后还有

更小的翼龙发现的可能性。 如果去掉,就与原意不符,体现不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这种炒豆芽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据说”一词能否删掉?

“据说”,表揣测,是一种不太肯定的说法,说明这种“炒豆芽”有可能有“强身健体

的功效”,当然也可能没有,删去后,就变成“一定有功效”,这样说就太绝对了,缺乏一定

的科学考证。所以这样表示大概的词,反而体现了说话的严谨性。

C、两词可否互换,并说明理由。

(1) 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

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答案: 不能。“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

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和事实不相符。用“相当”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

严密性。

技巧点击:这类题的解题要先作出判断,然后从词义来分析两个词的区别,最后分析

互换后的表达效果

(2)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如果将“亟待”一词可以改成“需要”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不可以,亟待:急待,迫切地需要。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

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

不能很好地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原词表达准确、严密。

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

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

划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

答: 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改成消除

意思就变为能够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与原意不符,所以不能替换。

2、 起修饰作用

(1)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山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

请说说“分外”一词的表达效果。《巍巍中山陵》

“分外”是“非常、很”的意思,在这里起“强调”作用。说明由于钟山附近大多是冲

积平原和小山陵,所以钟山就更显得雄伟高大。

技巧点击:这类题先解词,然后再说明这类词在句子中的作用,进而分析在句子中的效果。

(2)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请说说“尤其”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尤其”是特别、更进一步的意思,在此起强调的作用,表示在有雾的天气里,一

些剧烈的运动对人们的身体危害更大。

(3)“绿色住宅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句中的“一切”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一切”是“所有”的意思,表明栽种各种 植物利用的空间之广.去掉了,就不

能表达这样的意思.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性和严密性.

3、词语顺序能否调换

1:对禽流感,人类所知还有限

①禽流感是随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的禽类传染病。尽管历来的禽流感也造成

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失,但是最近在亚洲爆发的禽流感却仍令人高度关注。目前,人们对禽

流感的发生、发展和遏制方法的认识仍待继续深化。 文章第①段中的“发生”、“发展”、“遏制”三个词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答: 不能,因为疫情是先“发生”,再“发展”,最后得到“遏制”,这样排序符合人们认识

规律和疫情自身进展的规律(或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3分)( )

? A.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

? 温差可以达25度。

? B.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 C.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

? 是完全可能的。

? D.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去掉后,语义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

? A. 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在生产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

? B. 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

78.5千克二氧化碳。

? C. 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 D.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

氧化亚碳和臭氧。


表示更进一步的词》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39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