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川教社历史学科网

川教社历史学科网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0 06:56:28 | 移动端:川教社历史学科网

篇一:川教历史总复习简答题含答案

川教历史总复习简答题含答案

2007-05-30 22:16:34 作者:zengwenbin 来源:川教版的资源平台-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浏览次数:4589

简介:适合泸州地区初三总复习

关键字:鄙人归纳整理并设计算得上原创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总复习简答题归纳

中国历史部分

一、《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和主要内容;《南京条约》的附件的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南京条约》签订时间:1842年

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④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南京条约》的附件的内容:包括《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英国获得了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的特权。

影响:①《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答:签订时间:1895年 主要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三、《辛丑条约》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答:签订时间:1901年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④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危害:

①《辛丑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四、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及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评价)。

答:目的: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在中央是奕䜣;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有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和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②创办民用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③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④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历史作用: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②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③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五、戊戌变法的开始标志和影响。

答: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影响: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③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④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六、辛亥革命时间和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功绩及失败的一面。

答:时间:1911年。 性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功绩:①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④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失败之处: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七、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口号、主要阵地、主要内容和影响。

答: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口号:民主和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主要内容:前期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影响:①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②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③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⑤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

想准备。

八、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 主要内容:①大会通过了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③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②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九、遵义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时间:1935年1月

主要内容:①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③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历史意义:①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②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简述中央红军长征的经过,长征的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答:中央红军长征的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从瑞金出发,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西突围。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后,在毛泽东建议下,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并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红军①四渡赤水河②巧渡金沙江③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④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⑤翻雪山⑥过草地。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

历史意义:①艰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验了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②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十一、中共“七大”召开的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目的: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时间:1945年4月至6月 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④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历史意义:①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

②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二、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作出了什么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答:时间:1945年9月2日 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歼敌171.4万人,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意义: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②中华民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蒋介石为什么要邀请毛泽东到重庆(渝)谈判?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重庆谈判的时间是哪年?双方签订了什么文件?阻止了内战吗?有何意义?

答:蒋:赢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

毛: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

时间:1945年。

文件:《双十协定》

意义:协定的签订是人民的力量,国民党胆敢发动内战,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

十四、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时间、性质、内容和意义

答:时间:1954年在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内容: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意义: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十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时间:1978年12月

主要内容: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②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全会决定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撤销错误文件,纠正错误结论。

历史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②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④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世界历史部分

一、文艺复兴的时间、背景、兴起国、实质、指导思想(内容)、兴起国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答:时间:14至16世纪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兴起国:意大利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内容: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但丁——《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

历史意义:1、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取得辉煌的成果。2、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 3、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英国《权利法案》目的、时间、机构、内容和意义。

答:目的:为限制王权。 时间:1689年。 机构:议会

内容:1、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2、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3、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意义:1、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

2、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三、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机构、内容和意义。

答:时间:1776年7月4日 机构:大陆会议

内容:1、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

3、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意义:标志着美国建立。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伟大的历史文献。

四、法国《人权宣言》的时间、机构、内容和意义。

答:时间:1789年 机构:制宪会议

内容:1、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 2、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4、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1、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

2、它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五、明治维新的代表人物、开始时间、口号、内容、性质、意义和不彻底性。

答:代表人物: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开始时间:1868年 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内容:1、政治上: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2、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4、生活上: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5、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意义: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来。

篇二: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 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初中

七年级(上)学案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成都市龙泉驿区经开区实验中学曾建容第 16 课点击新目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1、记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链接旧知识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你能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 朝、北朝准确地对号入座吗? 隋朝课前小热身 自学课文,完成本课知识建构(略)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观看视频《两个孩子的故事》 ,思考: (1) 、长城内的孩子是哪个民族?长城外的民族呢? (2) 、是谁让这两个孩子“携手”的,这说明了什么? 【新课解读】 一、阅读课文P93,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在中国古代的长期民族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 2、五胡内迁: ( 3、386 年, ( 4、439 年, ( )、 ( ) 、 ( ) 、 ( ) 、 ( )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定都( ) 。 ) ) 。)复国建魏,史称( )统一北方,北朝开始。得出结论: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交往增多, ()趋势明显增强。5、阅读材料,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 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想一想: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遇到了什么严重的社会危机?怎样解决?二、仔细观看历史剧,结合课文 94-95 页,归纳出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历史剧表演??略)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实行新制度:学习 政治经济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2、迁都: 识地图:平城、洛阳的位置,注意与黄河的关系,想想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1 七年级(上)学案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成都市龙泉驿区经开区实验中学曾建容3、学习汉族的文化风俗政策:A、服饰: ( ) 材料: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B、语言: ( C、姓氏: ( ) ) 鲜卑姓 拓 跋 邱穆陵 步六孤 贺 赖 独 孤 贺 楼 汉姓 元 穆 陆 贺 刘 楼D、婚姻: ()材料:(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 4 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 自己的 5 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E、教育: ( ) ——《魏书》三、阅读课文P95,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1) 、说一说:通过改革,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了什么?汉族又向少数民族学习了什么? 2) 、想一想

:从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通婚姻的表象中得出结论: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 【课堂小结】 : 1、朗读同步训练P47:知识建构 2、评说历史: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我们该如何来评价孝文帝呢?。课堂大练兵 P47-48同步训练课后谈收获 我记住了 我想到了2

篇三:川教社七年级上册材料分析题

川教社七年级上册材料分析题(含答案)

1、阅读下列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礼记》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 答:原始社会时期。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叫什么? 答:意思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应推选贤能,有才能的人当部落联盟首领。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 (3)举例说明当时是怎样“选贤与能“的? 答:相传,尧年纪大时,主动提出了后继人的问题。部落首领们推举了贤能的舜。尧对舜进行了长期的考察,舜的表现十分突出。尧死了以后,舜便接替尧的位置,担任了部落联盟首领。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4)“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答:既具有高尚的品德,又具有卓越的才能。 2、.阅读下列材料: 每年清明节的祭祀轩辕黄帝陵,为我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始于部落时代。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为了一种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千百年来,不论是皇亲贵族,朝廷重臣,还是江湖游客,草泽布衣;不论显达富贵,抑或困顿寒微,无论海内裔子,还是城外侨胞,民不论汉满回蒙等各族,都无一例外地登临祭祀。右图为公祭黄帝陵的盛况。 请回答: (1)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祭祀黄帝的活动为什么绵延不绝?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答:充分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人文初祖的崇敬与怀念。因为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相传,他聪明能干,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器、车船也是他发明的。 (2)我们如何才能不愧对我们的祖先? 答:传承文明,开拓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3)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祖先? 答:他们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4)黄帝陵在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体现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同。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请回答:(1)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答:分封制。

(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被封为诸侯。及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分封给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 目的是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3)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国君或诸侯享受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权利:根据周王的授予,国君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义务: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不承担义务的,将受到惩

罚。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答: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避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无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

所以报也。? 材料二: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了春秋时哪两位霸主的争霸情况?答:晋文公和楚庄王。 (2)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中所包含的成语典故。并试着解释出成语的含义来。 答:退避三舍和一鸣惊人。退避三舍,意思是后退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不敢

与争。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3)这两位霸主的争霸战争都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战役,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战役的地点来。 答:城濮和邲。

(4)有关这两位霸主,试着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再写出一些成语典故。(至少两个)

答:老马识途和问鼎中原。 5、《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扣留在吴国多年,后来才返回越国。他忍辱负重,总结教训,下决心要让越国振兴起来。勾

践亲自到田里耕作,吃简单的饭食,穿粗麻布衣服。相传,他还在座位前悬挂一只苦胆,经常尝尝胆的苦味,并问自己:“勾践,你忘记战败的耻辱了吗?”他动员全国百姓加紧生产,重新组织和训练军队,任用贤才协助他治理国家。经过十年多的磨砺之后,他抓住一个好的时机,大举进攻吴国的都城。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请回答:(1)此材料及图片,介绍了哪一个成语典故? 答:卧薪尝胆。

(2)你认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同历史真实有没有出入?

答:同历史真实有出入。真实历史是越王勾践每到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而没有卧薪。

(3)根据材料总结出越王勾践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国家?

答:动员全国百姓加紧生产,重新组织和训练军队,任用贤才协助他治理国家。 (4)他抓住一个好的时机指的是什么? 答:吴王夫差在中原会盟诸侯内部空虚的时机,袭击吴国。

(5)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要成为霸主就必须改革内政,发展军事,增强国力;统治者必须勤于政事,与民休息,赢得民心等。

6、阅读材料:

材料一:?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材料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材料三:见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哪两项策略?请你解释一下这两项策略。

答:合纵和连横。战国中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齐、楚、燕、韩、赵、魏有“合众势以攻一强”的意愿,并为此进行了一些合作,包括几国出兵联合进攻秦国。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合纵”。秦国要想向东发展,就必须破坏东方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为此,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事一强以攻众弱”。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连横”。

(2)材料二是哪一个成语的由来?答:朝秦暮楚。

(3)图三是秦国的一位说客在向楚国游说,请你猜一猜他正在说什么?

答:张仪。他正在代表秦王向楚怀王庄重“承诺”,若楚国与齐国绝交,秦国则赠给楚国方圆600里的一大块土地。

(4)这一时期与图中的说客意见相反的是谁? 答:苏秦,主张合纵。 (5)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的更成功一些?答:连横。 7、阅读下列材料: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一变法的内容吗?

答:商鞅变法。内容有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第二方面,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第三方面,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第四方面,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第五方面,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

(2)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当时的国君是谁?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3)如何评价这次变法,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答: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8、阅读材料:

商鞅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代表奴隶主旧势力的贵族们说:“现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商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右图即是他们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1)你认为商鞅说的是否有道理? 答:有道理。 (2)这场辩论体现了商鞅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答:体现了商鞅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坚决要求变法的决心和精神。

(3)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答: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

(4)通过商鞅变法所遇到的阻力及取得的成功,给你什么样的启示也感想?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商鞅变法受到了守旧的贵族的阻碍,说明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挫折,我们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坚持不懈,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改革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制订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以法治国等。

9、阅读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请回答:(1)两幅图反映了秦

统一后的什么措施?实行这项措施

的原因是什么?

答:统一文字、货币。因为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差别很大,影响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什么文字。

答:货币是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小篆,隶书。 (3)材料二中提到的器械一量,指的是什么措施? 答:他还颁布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 (4)这些措施的颁布有何作用?

答:作用: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帐的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

请回答:(1)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答:焚书坑儒。 (2)当时统治者是谁?他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他“烧残书籍”的目的何在? 答:统治者:秦始皇。建设者:李斯。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3)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 答: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

(4)材料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 答: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5)两则材料中,对于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答:这种做法不可取。这种做法虽然对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11、假如你是一名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西汉王朝采访汉武帝的记者,你可以向汉武帝提四个问题来了解西汉的大一统格局,你会问哪四个问题?请你设计出四个问题,并试着分析出汉武可能做出的回答。、

答:(1)问题一:请问你是如何加强思想控制的?

汉武帝回答:我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问题二:你是如何削弱诸侯国势力的? 汉武帝回答:答:我颁布了“推恩令”。

(3)问题三:你是如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的?

汉武帝回答:我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

(4)问题四:你是如何开发边疆的?

汉武帝回答:我大力扩建军队,起用有才干的将领,征战四方,巩固边防。并设置“河西四郡”,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的管辖。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后,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历尽了千辛万苦。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了。

材料二:

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图中的皇帝是何人? 答: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

(2)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答:时间:公元前138年。方向:向西。 目的: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3)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遇到了什么艰难?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还有哪些?

答:两次被匈奴人扣押。要经过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自然条件险恶。 (4)这次出使西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何意义?

答: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大月氏西迁已久,生活安定,不愿与汉朝一起进攻匈奴。

意义: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张骞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5)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答:学习他有胆、有识、有行、有恒,不畏艰险,勇于开拓,面对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学习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13、阅读下列材料: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就是占中国面积1/6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下辖5个州和8个地区以及3个省辖市。

新疆风光壮美,同时具有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景观;不仅如此,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又给新疆带来了多姿多彩的东西方文化,

在新疆各地留下了饱含

文化意味的遗迹,今天,那些为数众多的古城和洞窟已经成为最可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新疆的主要旅游城市有乌鲁木齐、喀什、伊犁、库尔勒、吐鲁番,这些城市周边也都有上佳的景点。飘香的瓜果和少数民族同胞们欢畅的歌舞构成了新疆这个各民族友好相处的乐园,正象有首歌里唱的那样:?咱们新疆好地方?。

请回答:(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知道新疆地区汉代称什么吗?

答:西域。

(2)在汉朝时期最早为加强我国与新疆地区的密切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请你列出他的主要事迹。

答:张骞。主要事迹:他在汉武帝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使内地和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来东去的人员增多。

(3)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并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

(4)除了材料中介绍的,现在的新疆你还了解哪些?请试着说出来。 答:如新疆盛产葡萄,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等等。

14、见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4年10月25日)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

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大设施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 长安 B:,两关:C:、D:

(2)材料一的图中的安息是指现在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答:图中的安息是指:西亚。运输的主要物品是:丝绸或丝织品。 (3)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答:张骞。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答: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这种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答:对汉代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今天的价值和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如开发丝绸之路为旅游项目等,言之有理即可。 (7)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答:复兴丝绸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15、阅读下列材料:

美丽的丝绸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引起了中亚、西亚和欧洲人民的浓厚兴趣。西方人民得到丝绸,视为无上珍品,一位罗马作家称赞说:?丝国(称中国)制造宝贵的花绸,它的色彩象野花一样美丽,它的质料象蛛网一样纤细?。塞里斯(seres,丝国)几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据说罗马的恺撒大帝曾穿著豪华的丝织衣服。约公元一、二世纪,随着丝绸生产的发展,西域商路的畅通,中国丝织品就日益增长增多地运往罗马帝国。年复一年地将东方的丝绸和西方的物品运往对方,使丝绸贸易成为古代世界中运销最远、规模最大的商品。

请回答:

(1)在公元一、二世纪,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答:汉朝时期。

(2)中国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请你画一条简图来说明。

答:通过丝绸之路运往欧洲。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

(3)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联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请你谈一谈对你的启示。

答:启示:不同的文明只要通过交流,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

可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见右图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答:曹操和汉献帝。可以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是诸葛亮说给谁的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

答:刘备。正确。在随后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取得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看材料二中的图片,请正确填写三国的地理位置A 魏国 ;B 蜀国 ;C 吴国 。

(4)材料二中三国之间的关系是: 三国的关系是并立,形成了鼎立的局面 。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答:北魏孝文帝。

(2)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他为什么要迁都吗?

答:北魏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所以北魏孝文帝要迁都洛阳。

(3)根据材料二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答: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遇到旧势力的阻碍与反对。启示: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答:材料三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各民族融合,表现在洛阳经济、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更大的发展。

18、阅读下列材料:

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

答:出现于西汉早期,甘肃天水。

(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

答: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因为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成本大大降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大的提高了。

(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A .龟甲、兽骨 B.竹木简 C.青铜器D .纸 E.陶器

(4)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答: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为文化交流和保存提供重要条件等方面进行回答,不必求全,言之有理即可。

(5)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答:有利于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节省森林资源,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思想。我认为纸张仍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在孔子这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和巩固。

(2)对于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有人说“有教无类”不符合快出人才的要求;还有人认为“因材施教”不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你认为这些观点正确吗?

答: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道理。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符合教育平等的思想。“因材施教”显然比不顾学生心智和个性差异、盲目追求形式的划一的平等更具有合理性。

(3)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答:提示: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中很多方面,比如教育思想等都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将它完全抛弃。


川教社历史学科网》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304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