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两弹一星元勋排名

两弹一星元勋排名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8 07:39:03 | 移动端:两弹一星元勋排名

篇一:两弹一星元勋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11时),中国著名物

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

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

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

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

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

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

箭研究。2009年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郭永怀(Yung-huai Kuo,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中国空

气动力学家。妻子是李佩。

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39年考中中英庚子赔款出国留学名额, 194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

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

康乃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受钱学森之邀,1956年10月回国后任中国

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57年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同年聘为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

之一。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

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陈芳允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抗战期间毕业于云南昆

明西南联合大学。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国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

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

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26基地,国防科

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生于江苏吴县。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

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

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

激光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

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原

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1]。

1937年留学法国,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

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邓稼先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

验。 在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支塘镇枫塘湾,逝于北京。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被中国政府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王淦昌

物理奖授予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1938年,彭桓武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资格,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指导下工作。分别于1940年和1945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哲学和科学博士学位。

彭桓武1982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纪念他对中国核物理做出的贡献,第48798号小行星

以他的名字命名为“Penghuanwu”。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江苏省吴江市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为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研究生。1948年获博士学位。之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

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

1960年代初 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

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

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

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陈能宽(1923年-),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矿冶工程系,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的博士学位。1950年6月至1955年6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物理冶金研究。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生于中国浙江金华浦江县,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航空工程系,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今卡内基·梅隆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底回国后,曾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海冶金所)副所长等职。由于对分离铀235同位素的突出贡献,199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湖北武汉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

1941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1942年夏转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毕业。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与邓稼先等负责并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

于敏(1926年-),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在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指导下开始了核理论研究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和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钱骥(1917年-1983年8月28日),江苏省金坛县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中国科学院“651”人造卫星设计院技术负责人,与赵九章等同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并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其后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99年被中国政府追认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县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姚桐斌1945年7月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系。1951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1957年9月回国后到钱学森所主持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参与创建材料与工艺研究所(后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下属单位)并任所长。文革时期遇害,1968年6月8日被打死,去世时年仅45岁。由于他对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1999年被中国政府追认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浙江吴兴县人。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气象科学从定性描叙走向数值预报的先驱,把数学、物理引入中国气象学的第一人。 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4年经竺可桢教授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

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651”卫星设计院院长。1958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地球物理系主任。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曾参与研制多级的中远程导弹和由它改进而成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2006年10月,与钱学森、屠守锷、任新民、梁守盘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4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从50年代后期起,曾任国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10月,与钱学森、任新民、黄纬禄、梁守盘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杨嘉墀(1919年7月-2006年6月11日),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也是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倡导人之一。

1991年 任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顾问、实践系列卫星总设计师。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安徽省宁国县人,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曾作为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2006年10月,与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盘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孙家栋(1929年-),辽宁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回国后到钱学森主持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03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王希季(1921年-),祖籍云南大理上末,出生于昆明,白族,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1948年赴美留学。在弗吉利亚理工学院获航空航天学硕士学位。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王希季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

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为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做出了突出贡献。

篇二:两弹一星功勋

1999年9月18日,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了特别表彰大会,授予23名做出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 (1911-2009)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10月,周恩来以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军官作为条件,换取钱学森回国

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

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是仅有的两位没有留学经历的元勋之一

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被文革暴徒残害之后自杀身亡。

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彭桓武 (1915-2007)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

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

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

周光召 (1929- )

湖南省长沙人,1929年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杨嘉墀 (1919-2006)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

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换取陈能宽回国

陈芳允 (1916-2000)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

吴自良 (1917-2008)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

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

朱光亚(1924-2011)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

王希季 (1921- )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

王大珩 (1915- )

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

于敏 (1926- )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是仅有的两位没有留学经历的元勋之一

郭永怀 (1909-1968)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1968年飞机失事遇难,是两弹元勋唯一的烈士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其中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比例最高,充分说明清华大学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最多。其他大学依次为西南联大、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

23位元勋中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但于敏在氢弹研制、钱骥在卫星研制上做出的巨大贡献比起其他元勋来毫不逊色。不过于敏和钱骥都认为,如果有留学的机会,会更加开拓他们的视野,他们或许可以做出更多的发现和创造。因此,未能有留学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毕竟是一种遗憾。

从21位元勋的留学国家来看,美、英、法、德、苏是他们的主要留学地。其中去美国者最多,达11人,居半数以上。其次是英国,有5人。接下来是德国,有2人。到苏联留学的2人:周光召和孙家栋,都是新中国建国以后派出的。去法国的有钱三强1人。

从21位有留学经历的元勋所获的学位看,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硕士学位。在西方国家留学而未获得学位者仅陈芳允1人。这是因为陈芳允到英国后;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另外,建国后到苏联留学的周光召也没有获得学位,是因为他在学习期间被调回国内参加原子弹研制的缘故。这些共和国的开国科学功臣,在完成学业之际,都在各自的学科领域达到了较高水平,为今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留学或在国外居留时间来考察,21位有留学经历的元勋们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其中时间最久的是钱学森,1935年出国,1955年归国,在美国整整20年。其次是郭永怀,在国外生活了17年。还有钱三强、陈能宽、姚桐斌,都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由此看来,在国外居留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归国信念。

另外,“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外语水平普遍较高。除了较长的国外留学经历外,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比如程开甲在中学时就获得全校英文背诵的第一名,直到84岁时,他还能大段背诵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精彩片段。

江浙元勋比例较高

如果考察这些元勋们青少年成长时期所在的省份,所得情况分别是:上海最多,有杨嘉墀、姚桐斌、钱学森、屠守锷、王淦昌5人。浙江4人,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赵九章、程开甲。北京3人:王大珩、邓稼先、钱三强。安徽2人:任新民、黄纬禄。余下的是:天津1人:于敏。云南1人:王希季。湖北1人:朱光亚。辽宁1人:孙家栋。湖南1人:陈能宽。四川1人:周光召。山东1人:郭永怀。江苏1人:钱骥。吉林1人:彭桓武。

如果以南北方来看,差异就比较明显了:在南方(淮河以南的)长大的有16人,北方为7人。如果以东部和西部对比,则来自沿海省份的有14人,来自中部省份的有7人,西部的仅有来自昆明的王希季和重庆的周光召2人。

再作进一步分析,可见23位元勋中仅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域的就有10人,如果算上长江三角洲接近地安徽南部和中部地区的邓稼先等3人,则为13人。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科技人员众多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

23位元勋共有18个姓氏,其中只有3个姓出现率在两次以上,即:王姓3人,钱姓3人,陈姓2人。

考虑到王、陈两姓在汉族中占有较大比例,而钱姓出现3人次应该说是一个高比例。周恩来曾注意到了钱姓科学家在“两弹一星”队伍中的比例。1965年夏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负责人之一钱骥携带卫星方案到中南海国务院办公室向周恩来汇报。这时,周恩来手拿一份汇报人员名单,亲切地问来到面前的科学家们,你是哪里人?哪个大学毕业?当他得知钱骥的姓氏时,风趣地说,我们的卫星总体设计师也姓钱啊,我们搞尖端科学的,原子弹、导弹和卫星,都离不开“钱”啊。在这里;周恩来暗指了钱三强负责原子弹、氢弹的研制组织工作,钱学森是研制导弹的领导人。

数学天赋受益无穷

“两弹一星”元勋都对物理学有精深的研究。此外,对数学的爱好或成绩优异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物理学和数学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在“两弹一星”元勋们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元勋们至少在高小阶段时都在数学上表现出天赋。

“两弹一星”元勋中,有一些比较早慧。比较有名的是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

篇三: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本报讯(记者李艳梅)朱光亚走了,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奋斗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又陨落了一颗。细数共和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授勋时已有7人过世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当时,7人已过世,分别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此后,又有6人过世,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朱光亚。

目前仍健在的有10人:程开甲 、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王大珩、于敏、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江苏、浙江籍各6人,湖北2人。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

除朱光亚外,彭桓武为湖北省麻城市人。他1915年生,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只有3人没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除钱骥、周光召、于敏3人,其余都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

钱骥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周光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因杰出成就后被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于敏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而在留学经历中,元勋们有好几对校友。

屠守锷和钱学森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彭桓武和程开甲都曾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任新民和朱光亚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钱学森和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两弹一星元勋排名》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14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