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两弹一星元勋

两弹一星元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8 07:33:53 | 移动端:两弹一星元勋

篇一:两弹一星元勋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1999 年 9 月 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 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钱学森(1911 年 12 月 11 日—2009 年 10 月 31 日 11 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 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 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 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 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 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 5 个师的 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 5 年于 1955 年才回到祖国. 1955 年 10 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外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9 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技 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与胡锦涛总书记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 年 4 月 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 主席.1991 年 10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 章. 2009 年 10 月 31 日早上在北京去世,享年 98 岁.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郭永怀(Yung-huai Kuo,1909 年 4 月 4 日-1968 年 12 月 5 日)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妻子是李佩. 1909 年 4 月 4 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1935 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39 年考中中英庚子赔款出国 留学名额,1940 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41 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可 压缩流体力学,1945 年获博士学位后留任研究员.1946 年起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受钱学森 之邀,1956 年 10 月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57 年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同年聘为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 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是科技工

作的领导人和组织实施者.1958 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化学物 理系主任. 1960 年 5 月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1964 年 2 月改为第九研究院)副所长,副院长,在中 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 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 1968 年 12 月 5 日,郭永怀从青海省执行任务返回北京时,在飞至北京上空约 400 米高度时飞机突然 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郭和同机警卫当场丧生.在清理飞机遗骸时,人们发现郭永怀和他的警卫紧抱在一 起,两人身体之间紧夹着刚刚获得的氢弹试验数据. 1982 年 12 月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永怀文集》.1985 年补授予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9 年被授予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该奖章于 2003 年 9 月 18 日由其妻子李佩赠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陈芳允(1916 年 4 月 3 日-2000 年 4 月 29 日),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陈芳允 1934 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 年抗战期间毕业于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留校任教.1945 年赴英国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 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 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 26 基地,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 1964 年至 1965 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参加了卫星测控系统的建设工作, 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提出并于 1980 年参与完成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成为支持中国通信卫星上天的 主要设备,获 1985 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 年因航天测量船上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获国防科技进 步一等奖.1999 年 9 月,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王大珩等共 23 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6 年 3 月,他与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促 成了 863 计划. 陈芳允与合作者于 1983 年提出"双星定位系统"的设想.2000 年 10 月后随着几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 的相继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得以实现,并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标志着中国开始拥有自主的卫星 导航系统[1].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王大珩(1915 年 2 月 26 日-),生于江苏吴县.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 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 等奖.在激光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是高科技 863 计划的主要 倡导者. 1915 年 2 月 26 日 生于江苏省吴县.中学时代就读于礼贤书院. 1936 年 1938 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考取第六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 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物理系技术光学专业组学习,获硕士学位. 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系,从事研究工作. 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研究实验部物理师. 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56 年前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研究员,所长.1938—1940 年 1941—1942 年 1942—1948 年 1949—1951 年 1952—1983 年 1955 年获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 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79—1983 年 1979—1991 年 1983—1994 年 1983—1987 年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主任.1986 年 3 月 与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一起写信给邓小平,提出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导致 863 计 划得以启动. 1986—1991 年 1986—1992 年 1994 年 中国科协副主席.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年 9 月 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共 23 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钱三强(1913 年 10 月 16 日-1992 年 6 月 28 日),原名钱秉穹,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 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1]. 钱三强浙江湖州人,其父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三强 1913 年 10 月 16 日出生于浙 江绍兴.1936 年钱三强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在短期担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后, 1937 年留学法国,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 获博士学位,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弗里德里克约里奥-居里.自 此期间,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946 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Hei de Parville) 物理学奖金. 1948 年回国后,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计 划局局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作为原子能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计划地制定者,对 中国原子能事业,"两弹一星"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 晚年的钱三强,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1992 年逝世.1999 年,他被追授了由 515 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其贡献.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邓稼先(1924 年 6 月 25 日-1986 年 7 月 29 日)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中国共产党员,第 12 届中共中央委员. 1945 年毕

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 年 10 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 1950 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 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第 12 届中共中央委员.1986 年因长期受辐射伤害,身患癌症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 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 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 选定技术途径.198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 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 年获全国 劳动模范称号,1987 年和 1989 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邓稼先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验. 在 1999 年被追授"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王淦昌(1907 年 5 月 28 日-1998 年 12 月 10 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支塘镇枫塘湾,逝于北京.核物 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被中国政 府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 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 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王淦昌物理奖授予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1924 年 上海浦东中学毕业,1925 年 8 月,考入清华大学. 1929 年 6 月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30 年 王淦昌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莉泽迈 特纳,1934 年获博士学位. 1934 年 至 1936 年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 1936 年至 1947 年 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1947 年至 1949 年 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1951 年至 1961 年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宇宙线及高能物理研究. 1962 年 以后从事核科学的国防应用研究,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 1964 年 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 1982 年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 年 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 年 3 月 与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一起写信给邓小平,提出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促成 863 计 划. 1998 年 12 月 10 日 在北京去世,享年 91 岁.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彭桓武(1915 年 10 月 6 日-2007 年 2

月 28 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 之一. 彭桓武祖籍湖北麻城, 1915 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1935 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 1937 年 7 月抗战爆发后,辗转赴云南大学理化系执教.1938 年,彭桓武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资格,赴英国 爱丁堡大学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指导下工作.分别于 1940 年和 1945 年在爱丁堡大学获 得哲学和科学博士学位. 1941 年,彭桓武在玻恩的推荐下赴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工作,1941 年 8 月至 1943 年 7 月期间, 彭桓武和海特勒(en:Walter Heitler),J.Hamilton 合作研究宇宙线,发展了 HHP 理论.1945 年,彭桓武 与玻恩获得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8 年,彭桓武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947 年,彭桓武辗转回到中国,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曾参与 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还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高 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并在 1978 年到 1983 年期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彭桓武 1982 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 年获两项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 年 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并在 1999 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纪念他对中国核物理做 出的贡献,第 48798 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Penghuanwu" 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程开甲(1918 年 8 月 3 日-),江苏省吴江市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 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为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研究 生.1948 年获博士学位.之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 年回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 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1999 年获中国政府授予的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请你永远记住这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周光召(1929 年 5 月 15 日-),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九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 央委员. 1951 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4 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1957 年 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 1961 年回国,历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九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理 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 1960 年代初 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 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

篇二: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本报讯(记者李艳梅)朱光亚走了,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奋斗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又陨落了一颗。细数共和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授勋时已有7人过世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当时,7人已过世,分别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此后,又有6人过世,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朱光亚。

目前仍健在的有10人:程开甲 、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王大珩、于敏、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江苏、浙江籍各6人,湖北2人。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

除朱光亚外,彭桓武为湖北省麻城市人。他1915年生,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只有3人没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除钱骥、周光召、于敏3人,其余都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

钱骥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周光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因杰出成就后被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于敏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而在留学经历中,元勋们有好几对校友。

屠守锷和钱学森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彭桓武和程开甲都曾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任新民和朱光亚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钱学森和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篇三:追记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

导弹人生写忠诚:追记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

“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这是黄纬禄院士临终前的一句话。2011年11月,黄纬禄院士因病去世。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入党51年来,他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倾注于中国的导弹事业,他身上所体现的献身航天、忠诚报国的赤子情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发扬民主、大力协同的优良作风,严己宽人、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释。 爱党报国勇于创新的导弹专家

1940年从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后,怀着科学救国的志向,黄纬禄赴英国求学,为了尽快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学成后立即回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1957年11月,在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黄纬禄和战友们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的誓言,脚踏实地、刻苦攻坚,开始了共和国导弹研制的征程。

作为导弹的“神经中枢”——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黄陈淮领团队从基础学起,从仿制开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开拓性地深入进行原理分析、技术方案设计和各种试验,攻克了导弹飞行中弹体弹性振动等技术难关,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情的导弹研制之路。几年间,中国第一型导弹、第一型自主研制的导弹、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先后获得成功,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

上世纪70年代末,黄纬禄临危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型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面对研制条件十分欠缺的情况,经过充分论证,提出了“台、筒、艇”试验方案,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上亿元的研制经费和大量时间,开创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试验程序。1982年10月12日,“巨浪一号”发射成功,震惊了世界,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主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使中国具有了完整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使我国在世界上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有了足够的底气。他倡导“一弹两用”,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填补了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

坚守使命敢于担当的航天帅才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黄纬禄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始终牢记肩负的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每次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他总是首先考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巨浪一号”第一发发射失利后,外界的压力像山一样压在大家心头,黄纬禄挺身而出:“我是总设计师,我来负主要责任。”放下“被追究责任”心理包袱的试验队员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将问题定位并彻底解决。后来该型号正式试验时,黄纬禄再一次顶着巨大压力,做出了艰难抉择,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航天型号工程是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专业和领域,需要百余家科研院所、生产研制单位的协同配套。每当工作出现分歧或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并拍板决定的时候,大家总是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黄纬禄。“他决定了的大家都信服,因为他是最权威、最公正的。”“航天需要像黄纬禄这样的帅才。”常年与黄纬禄共事的同志们这样说。黄纬禄倡导的“四共同”原则,即“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成为一条广为人知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思想在实践中应用的“金科玉律”,成为指导导弹型号研制乃至当前实施的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协调工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

严己宽人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

“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像太阳那样,不论在哪里都要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时时处处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黄纬禄虽是一位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老专家,但却时时处处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身正为范。每次出差,只要求能走出去、有饭吃、有地方睡觉就行;使用公车,坚持私人外出不用车、接送亲友不用车、家人有事不搭车。他曾先后3次拒绝了搬到条件更好的“部长楼”、“院士楼”、“将军楼”居住,直到去世,都是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房子里。

黄纬禄常说:“我们不光要研制出先进的型号,关键还要培养出一支掌握先进技术的队伍,这才是留给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他将研究室、试验场和生产车间等处处当作课堂,不问大家“听懂了吗”,而是常常询问:“我讲清楚了吗?”他“品德比技术更重要”的谆谆教诲始终铭记在年轻人心中,这些年轻一代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黄纬禄因病去世后,他生前所在的单位掀起了“学习黄纬禄精神”热潮,无数年轻一辈航天人立志学习黄纬禄,学习他一生矢志报国的信念、敢为人先的志气、大力协同的精神、严己宽人的品格、诲人不倦的情怀、默默奉献的情操。

黄纬禄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树起了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生榜样。

时代先锋: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一点贡献” 不枉一生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12年2月10日)

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功臣,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默默奉献了一辈子。今天的时代先锋,我们来认识一位已经逝去的老人:我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

北京永定路的一个小楼里,是黄纬禄生前的家。墙上的挂钟记录着时间的流逝,而关于黄老的故事,却记录进了历史。

1960年,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1964年,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二号发射成功;1966年,首次原子弹、导弹两弹合一试射圆满完成。

这些成就让世界不敢再轻视年轻的新中国。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成就背后,有一个名字功不可没,那就是:时任导弹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的黄纬禄。

作为40年代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高技术人才,黄纬禄很清楚:祖国仍然面临着核威胁。因为这些都是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我国急需一种更先进的固体战略导弹。

于是黄纬禄和同事们一起,热火朝天地投入了固体战略导弹研究,但很快一场政治风暴来临,学术权威黄纬禄“靠边站”了。

(同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黄纬禄(生前采访):那时候虽然靠边站,但是我还是希望在这个导弹的事业当中发挥一点作用。大家在做试验工作的时候,我就在那个地方给大家倒倒茶、送送水,有的时候看到他们有什么问题,我考虑到了我就提出我的建议同看法。

靠边站,仍然坚守着对导弹事业的热爱。1970年,黄纬禄终于迎来事业上的又一个春天: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型潜地固体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可以说这是一次“临危受命”,因为固体导弹的研制实在太难了:它和之前的液体导弹完全是不同的技术途径。

(同期)

黄纬禄的同事、巨浪一号副总设计师 侯世明:那么从导弹的构成和它的设计、生产、试验,都是两个(不同的任务)。如果要说借鉴,就是有限的一些杂志,一些学术文章什么的看看。

白手起家,自主突破,黄纬禄统筹全国100多家参研单位,一埋头就是十几年的科研攻关。1982年,潜地固体导弹终于进入了试验发射阶段,检验成果的时刻来了,但是第一次实射,却失败了!

(同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黄纬禄(生前采访):茶不思、饭不想、坐不安、睡不宁。经过六天煎熬,终于查明了失败的原因并采取了措施,但第二发导弹打不打?什么时候打?大家的压力都很大。这时候,作为总设计师的黄纬禄镇定地做出了决定:可以发射!

巨浪一号潜地导弹的成功,使中国具有了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使我国在世界上做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有了足够的底气!

黄老的一生,和我国的巨浪、东风、长征等系列的10个重大型号的导弹及火箭研制紧密相连。而他也在统筹协调中,为我国大型复杂系统工程管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协作原则。

(同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许达哲:“四共同”的原则,也就是“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我们至今也是按照这四个共同来推动我国航天工程的建设。

到了晚年,黄纬禄开始写作,把他毕生的研究给年轻人留下重要的学习参考。

在他90岁的时候,《弹道导弹总体与控制入门》出版。2011年11月,在即将迎来95岁生日的时候,黄老离开了大家。

老人走得很安详,因为对于自己的人生,他早就有了这样的总结。

(同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黄纬禄(生前采访):对这个国家做了一点贡献,那么对自己也不枉过这一生。

本台短评:

留学归来研发导弹,身处逆境不离导弹,90多岁高龄还在牵挂导弹。中国之所以能在那么薄的家底子上创造那么多国防科技奇迹,就是因为有一批黄纬禄这样一生胸无杂念、舍了身家性命也要干出名堂的科学家和开拓者。科技创新需要高智商,更需要这种个人得失抛在脑后、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坚定信念。 《人民日报》报道:

长空铸剑魂

——追记“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

2012年2月6日上午,北京永定路,寒风凛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大礼堂座无虚席,大家正在聚精会神聆听黄纬禄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以此纪念不久前逝世的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同志。

“研制固体导弹,虽说不上能让国家富强,但我们至少为国家做了一点点贡献,自己也不虚度此生”。报告会大屏幕上,一幅幅珍贵的画面再现着黄纬禄生前的音容笑貌,将这位世纪老人的科技人生画卷徐徐展开。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光辉时刻:1982年10月12日,平静的渤海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突然跃出水面,以极快的速度直飞蓝天,在海天之间绘出一幅壮丽的景观??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的我国第一代潜地固体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作为总设计师的黄纬禄和在场的每一位技术人员一样,看着越飞越高的导弹,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和大国地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许达哲介绍潜地导弹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时说。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爱有多深,责任就有多重!谁曾想一支竹蜻蜓几十年后会化作一枚划破长空的导弹,一飞冲天,震惊世界!它让人感叹:竹蜻蜓虽小,但同样可以作为民族脊梁的支撑!

1916年12月18日,黄纬禄出生在安徽芜湖市一个普通教师的家庭。上小学时,黄纬禄和同学们最喜欢玩竹蜻蜓,看着一只只飞向空中的竹蜻蜓,黄纬禄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把许多竹蜻蜓组装在一起,底下放个炸弹,让它飞到敌人的阵地上去。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正在南京上大学的黄纬禄和他所在的中央大学被迫一起迁往重庆。站在轮船的甲板上,望着滚滚而下的长江水,黄纬禄心情沉重:泱泱大国为何遭受日本帝国主义欺负?辗转求学和参加工作几年后,黄纬禄毅然选择了出国深造,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在英国留学期间,黄纬禄亲眼目睹德国V1、V2导弹对伦敦的轰炸,见证了导弹的威力。在这期间,黄纬禄有机会参观了英国缴获的一枚德国V2导弹,成为较早见到导弹的中国人之一。看着眼前这个大家伙,黄纬禄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要是中国拥有了导弹,日本帝国主义就不敢再侵犯我们了!

1957年,黄纬禄和战友们遵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走进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开始了共和国导弹研制的征程。

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给中国的导弹科研工作造成了无法想象的困难。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作为导弹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黄纬禄如饥似渴地利用一切时间从基础学起,常常挑灯夜战。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连续攻克了导弹飞行中弹体弹性振动等系列技术难关,参与了我国“八年四弹”等重大规划的制订,为我国导弹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涉及导弹与火箭技术的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都还处于空白的状态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关、自行设计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和多级导弹的液体晃动、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震惊了世界!10年时间,黄纬禄和战友们发扬自力更生和勇于登攀的精神,让中国导弹事业取得了被外电评论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巨大进步。

铸中华神剑,挺民族脊梁

信念坚定,步伐就会更坚定;胆识惊人,成功就会更惊人。黄纬禄的信念和胆识凝聚成一个新目标:一定要把中国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搞出来!铸中华神剑,壮民族之胆!

天有不测风云。“文革”中,黄纬禄和其他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技术领导一样,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迫“靠边站”。但他始终放不下自己热爱的导弹事业,为鼓励自己,他把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抄录在笔记本上:“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黄纬禄忍辱负重,每天坚持到工作现场,给大家倒茶水、送仪器、干杂活、做记录,以便多接触技术工作,多提工作建议,想方设法使我国的导弹事业少受一点儿损失。

当时,中国虽然拥有了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面临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与核讹诈,中国急需有效反制手段,研制从潜艇发射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势在必行。

1970年,黄纬禄临危受命,担纲我国第一型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研制初期,面临起点高、难度大、无资料、无图纸、无仿制样品等许多困难,黄纬禄用技术实力和人格魅力组建并带领年轻的团队,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大大加快了“巨浪一号”的研制进度。

在研制过程中,黄陈淮领团队大胆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研制程序:第一步在发射台上做试验,第二步在陆上发射筒中打导弹,第三步在舰艇上打遥测弹。这一程序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上亿元的研制经费和大量的时间,开创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潜地导弹研制方法。

为了获取导弹水下基本力学参数,进行模型弹投入水中入水深度的试验是一个必经的步骤。模型弹重约10吨、长10多米,如何投入水中、投在什么地方,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

黄纬禄知道,光靠计算数据说服不了别人,必须有“奇招”。1970年7月的一天,人们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长江大桥上,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车。似火的骄阳下,黄纬禄和试验队员们光着膀子,反复以各种姿态将模型弹投入水中。最终,黄纬禄和战友们用一身的痱子换回了大量的有效数据。

1982年秋,在潜地固体导弹遭受第一发失利时,试验队员们忐忑不安。第二发能否成功,试验队人员认识不一。


两弹一星元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11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