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文言文哲理小故事

文言文哲理小故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7 07:41:52 | 移动端:文言文哲理小故事

篇一:古文新讲 感受古文魅力

古文新讲 感受古文魅力

——苏州轻工业学校 夏莹怡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又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绵延不息的长廊。欧洲经典的长廊安静肃穆,中国经典的长廊书声琅琅。”因此他认为:“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教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起他们一生对文化的向往。”

经典的长河川流不息。古诗、古词、古文??历代先哲前贤为我们留下了无以计数的闪烁着创造光芒和生命色彩的文化瑰宝。解读它们,传承它们,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拥有了伴随终生的“精神护照”。

但是,在这方面我们还做得非常不够。如果说古诗词的教学,多少还有点进入了当代儿童的学习生活,那么,对于古文这个巨大的文化宝藏,却因为文言的阻隔而远离了孩子的视野。其实,比之古诗词,古文更是汇聚了中华传统经典瑰宝之库。它是历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古文承传不衰,她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成为现代汉语的“根”和“源”。不读古文,不识文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经典古文的诵读,完全可以从小学生做起。而对于中职类学生而言在诵读基础上还应多些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思想的感悟,对人生观的思考??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课本范例,克服畏难情绪

中职教材每册精选四篇古文,难度也由易到难。我们可以把这四篇古文作为范例,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时,消除学生对古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觉得古文不是高不可攀的,它是可触可摸的,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缩短这些经典古文与学生们在心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距离,激发诵读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入经典,与先哲前贤对话。

第一册第15课《论语七则》是选入中职教材的第一篇古文,它篇幅短小,但语言质朴流畅,浅显易懂,语录体对话式。语录体是孔子与弟子间的对话,可以讲讲孔子和弟子间的小故事,有趣,富含哲理的对话,在这种聊天式的轻松问答中,消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敬畏”情绪。然后,通过老师范读、师生文白对

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实现与文言文的“亲密接触”,达到“无障碍地走进文言文”的理想境界。接着,老师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讲解课文,比如“交友之道”(第六则),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对学生如何交友也有指导意义。再比如“推己及人”(第一则),首先通过“如何克制自己”激发学生兴趣,再进一步讲解“礼让”的道理。最后,通过背诵、故事再创造,使文言文这种远离现代的文字在学生心里鲜活起来。学生从教材第一篇小古文中感受到的对文言文可触可摸、可亲可近、和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这也就初步克服了对于文言文的“望文生畏”。

二、实现无痕对接,降低学习难度

1.从学生广泛接触的现代汉语中寻找古文足迹

我们在指导学生读古文之前,先树立一个观念:古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古今汉语虽然变化很大,但同一民族的语言毕竟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文言的血缘关系;很多古代汉语的常用词、句子结构方式,不仅古今没有多少变化,而且还经常出现在现代汉语里。所以,小学生阅读小古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一切要从零开始。

除少数双音词外,大多是单音词,可以说其中绝大部分的词古今完全同义,如:画虎类犬,学生只要细心揣摩,是不难意会的。可能成为阅读障碍的,实际上只有结尾处涉及的几个物品名称,如萝菔根、瓮等,以及一句长句“触其牙者言象形如萝菔根”,但看看注解也都不难解决。在句法方面,基本上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老师完全可以像教学现代文一样放手让学生从广泛接触的现代汉语中寻找古文足迹。

让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把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句子表达习惯等无痕地迁移到古文的学习中,学生就能在积极的现代汉语交流中解读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蕴,实现古文诵读和现代汉语教学的无痕对接。

2.从儿童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中走进古文天地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 形成的形式简洁而又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用。成语多出自古代典籍、寓言、诗词歌赋等,隐含着丰富的传奇逸事或历史典范。如来源于神话寓言的成语:“开天辟地”出自于《山海经·北山经》,“刻舟求剑”出自于《吕氏春秋·察今》;如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来源于诗文的成语:“学而不厌”出自于《论语·述而》,“舍生取义”出自于《孟

子·告子上》。再比如《庖丁解牛》提炼出的“切中肯綮”、“游刃有余”等成语。

3.从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中演绎古文乐章

我们古文教学也注意借鉴名师们的宝贵经验,如对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的古文,我们就迁移名师的教学成果,从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循循善诱。如:《论语》和孔子距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陌生的。如何把这时空距离感缩短?如何深入浅出地把《论语》的内容呈现给现代的学生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就是从学生熟悉的偶像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偶像是谁,喜欢他的什么。再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出偶像就是值得崇拜学习的人,从而引出孔子。让学生知道孔子就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偶像,再推出《论语》,使学生消除了距离感,好像孔子和《论语》也就是像大家现在喜欢的那些偶像和他们的作品。

《论语》是一条一条的独立的语言,没有情节,比较枯燥。孙老师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意创设了故事情境。如教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孙老师用“当当当,钟声敲响了,孔子学校开学了,他们正在举行开学典礼”的情境,而这三句话正是孔子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他问学生:“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如何理解这三句话呢?”让学生先质疑再讨论然后交流。教学其他几条论语时,也采用了这个情境。课接近尾声时,孙老师还告诉孩子们,孔子的语言现在有的已经化成了成语,如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等。最后对论语的学习在“当当当”的钟声中结束。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孙老师俨然是一位率先得道的现代“孔子”,以独特的视角,精妙的安排,儒雅的教学,和孩子们一同演绎了一曲古典与现代的乐章。随着“当——当——当——”的钟声,我们也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来到孔子学校,跟着孔圣人感悟“学习之道”。课末,孙老师放声高歌周杰伦的现代歌曲《论语》,鼓励每个孩子都成为孔子的粉丝。此时,师生沉浸在“古典而又现代”的乐章中,久久回味。

我们学习孙老师的经验,对有些比较深奥的“名言”,就采用了创设生活场景的方法。从喜闻乐见的现代生活场景中演绎古文乐章,实现了古文诵读与现代生活场景的无痕对接,激发了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4.从耳闻目睹的地域文化中汲取古文养分

古城苏州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随便哪块砖哪片瓦里面都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文化、耐人寻味的故事。如《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墓”就在我们学校旁的山塘街上,“姑苏台”也与吴越争霸的故事有关。有了这样的基础,让学生诵读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古文,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四、探索多法诵读,注重兴趣激励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中国的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语言与文字的会意和音韵。的确,学习文言文,诵读是第一法则。因为中国语言文字之根在经典古文当中,这些千古美文就是最好的警句范文。这些优美的语录、文章背诵得多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就会变成自己内在的能力。久而久之,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在平时的诵读实践中,在教学每篇古文时,我都坚持教师的示范朗读,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模仿入手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出声韵,并以此为手段,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古文的情感意蕴,增强教学效果。如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学生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古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自己比较容易理解意思,别人也容易听懂。但是,学生初读古文,往往不知道如何断句,这就需要以老师抑扬顿挫的范读作铺垫,以此来传递文句的情味,逐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中职文言文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对于文言虚词,实词等要求不高。可尝试采用文白对读的方式教学文言文《学弈》,即采用“对读触摸——研读感悟——对比发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先读白话文翻译,再读文言文原文,最后文白对读,让学生自己来讲解。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点:一是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先读白话文翻译,就可以在读文言文时做到对其内容一读就懂,化解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点。二是强化对比,便于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感性认识。同一个故事内容的两种表达方式有很强的可比性,学生在对读中淡化对内容的关注,而重点关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从而更直接地感受、了解文言文本身。

在中职学校古文新讲,让学生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浸淫于中华文化这最深切、最久远的人文关怀之中,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我们并不奢望未来的他们人人都成为鲁迅、陈寅恪、林语堂,抑或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但他们的胸襟将因之而博大,目光将因之而睿智,人格将因之而优秀,人生目标将因之而高远,因为他们曾确确实实地站在巨人的肩上。

我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

古文新讲异于古文精讲

篇二:文言文两则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备课人:张振燕 课型:新授 第1课时总2课时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备课人:张振燕 课型:新授 第2课时总2课时

篇三: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

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

(一)

范仲淹二岁而孤(丧父),母贫无依,再适(出嫁)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

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洗)...

面。往往饘(zhān稠)粥不充,日昃(zè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

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既 已经②之 到 ③或 有时④辄 就 ⑤遂 于是,就

2、翻译下列句子。

(1)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有时夜里头昏疲惫,就用冷水洗脸。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就担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享乐。

3、文段以简洁平实的语言叙述了范仲淹的 家世 和 苦学。(每空只填两

个字)

4、范仲淹苦学到了 废寝忘食(填一成语)的地步,其精神令人感奋。

5、文段中“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二)

晏子谏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下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

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①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闻命:听到辞令。即,我接受你的批评。

1、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自己吃饱了而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

2、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晏子劝齐景公做一个贤君,关心百姓疾苦。

3、晏子用什么方法促使景公转变了态度?

晏子以古之贤君与今之景公对比,很有说服力。

(三)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 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主所案①,据腹②而有③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注释]①案:保护。 ②腹:同“覆”,庇护,包庇。 ③有:同“宥”,宽宥,原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灌之则恐败其涂 (损坏) (2)内则蔽善恶于君上 (蒙蔽) ..

(3)诛之则为主所案 (被)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译文:社庙,把木头一根根立在一起,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就去寄居在

那里。

2、这则短文的寓意是劝告为国君者应当疏远小人,尤其不应当做他们的庇护者。

(四)

天下合纵①

天下合纵②,赵使唯加见楚春申君:“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

君。”魏加曰:“臣少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注释]○1选自《战国策·楚策》。 ○2合纵:六国联合抗秦。

1、譬喻说理是战国时期辩士说客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叙述了赵国说客 魏 加游说春申君的故事,其原因是春申君欲派临武君为拒秦之将,而临武君则曾为秦国败将,所以用了惊弓之鸟这个典故,其目的是劝说春申君不要任用临武君为拒秦之将。

2、人称代词在文言文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和用法,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指代

对象以及用法特点。

(1)君有将乎? 尊称,指春申君。 .

(2)仆欲将临武君。 谦词,指春申君。 .

(3)臣少之时好射。谦词,指魏加。 .

(4)先生何以知之?尊称,指魏加。 ..

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

(1)仆欲将临武君。 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 意义:使??为将。 .

(2)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 意义:使??落下。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 桓侯故使人索扁鹊 B 君有将乎 ..

赵使唯加见楚春申君君将哀而生之乎 ..

C 吾欲之南海 D 此孽也 ..

仆欲将临武君今临武君为秦孽 ..

5、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 引而高飞 B其飞徐而鸣悲

C 虚发而下之D 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五)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我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注释]①神:灵性。②厮:相互。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 位 居 汝 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我上?” .

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

3、请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翻译: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偷生(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因此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所欲有甚于生者即与之化矣 ..

游于是乎始 春冬之时 ..

久而不闻其臭 亦我所欲也 ..

妇拍而呜之 亦与之化矣 ..

3、翻译下列句子。

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翻译: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香草的气味同化了。

4、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如: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5、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 ①②

甲文的观点:舍生取义。

乙文的观点:君子慎其所处。

共同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七)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晏子使楚 出使 (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做,设置 ..

(3)傧者更道改(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适宜 ..

2、翻译下列句子。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翻译: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

3、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

(八)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在文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语句。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陋室(lòu) 德馨(xīn) 鸿儒(rú) 案牍(dú)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有名(出名、闻名) (2)谈笑有鸿儒 大 ..

(3)无丝竹之乱耳 扰乱(干扰、使??乱)(4)无案牍之劳形 形体、身体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言文哲理小故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99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