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乡村教师的获得感

乡村教师的获得感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6 14:21:26 | 移动端:乡村教师的获得感

篇一:让人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晒晒农村教师的获得感

---让人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蕲春县张榜镇陈广小学 王智超 13469880015 QQ:66234007)

【摘要】2015年2月27日,在xx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来自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关键词】农村教师;获得感;

什么是“获得感”,如何让人民教师更有获得感? “获得感”来自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获得感”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

1、物质层面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取而代之成为推动人们行为的动力。所以,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更能促使教师获得获得感。为此,农村教师要体验到获得,首先要有物质需求的满足,这样才能拿到通往获得之门的入场券。对农村教师而言,物质需求主要表现为工资报酬、劳动条件、福利待遇、职业保险等方面。其中工资待遇包括财政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和临时工资(加班费、各种补贴等)等等;劳动条件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等等;福利待遇包括住房福利、医疗保健、学术假、出行优惠、退休福利等等;职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等。

2、精神层面 对农村教师而言,在目前物质待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教师的获得更具有精神性,即在职业领域中体验到的生命价值。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学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只有教学双方在互动之中抛弃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各种顾及,沉浸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之中,才能达到“孔颜之乐”的境界。对于教师这一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来说,最高的精神追求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让自己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具体而言,农村教师的精神满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交网络广泛、同事关系融洽、师生关系良好等等;二是有尊严的生活,主要包括得到社会的理解与相应的职业尊重,师生间有爱与被爱、有归属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等等;三是自我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有职业的成就感与快乐感,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等等;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包括能够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充分体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成长等等。

1、提出背景

2015年2月27日,中共xx****提出“让人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引发热议。

无论是教师真金白银的收入增长,还是养老医疗教育的逐渐完善提高,背后无不是对教师“获得感”的的具体体现。

2、获得感的具体体现

获得感一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让教师钱袋子鼓起来近期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7成乡村教师对目前个人收入水平感觉“不满意”。当被问及“您所在单位多长时间为员工调

整工资”时,近4成人表示“调整很少”。

中新网的最新调查显示,“涨工资”成为乡村教师最为期待的应对生活成本上涨的措施。为此,诸多受访者呼吁,应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

为了增加农村教师收入,国家制定《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暂时规定》明确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每2年都要调整1次,为了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制定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由去年的400元每月,提高到今年的500元每月,这些具体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收入,改善了农村教师的生活。

获得感二 继续重拳反腐:把教育系统“老虎苍蝇”打下去

根据中纪委年初的部署,今年中国反腐的一个重点是向“苍蝇”开刀。对此,有网友留言表示,“个别基层政府和基层政府的个别工作人员带头不依法执政的杀伤力是很大的,严重损坏了基层政府和当地教师的关系,破坏了当地政府在教师中的公信力。”

教师对于教育公平的诉求,不仅体现在“钱袋子”上,还体现在对于公权力的关注上。教育部门是一个弱势群体,政府部门无论级别高低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让教师疲于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工作,难以把主要尽力用来专心提升教育质量。

现在xx继续重拳反腐,把教育系统“老虎苍蝇”打下去,还教育一片净土,让教师回归教育,把教书育人作为主业,让教师安心从教,有老师说:“现在的检查少了,会议少了,“杂事”少了,有更多的时间认真钻研教学,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让教师安心从教,有时间从教。

获得感三 增进民生福祉:让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除了对于公平的关切,诸如医疗、养老、教育、就业、食药品安全等一些民生问题的改善,也成为教师对于增加“获得

感”的体现。国家把乡村教师列为事业单位人员,为教师按照国家政策购买了“五险一金”,让教师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住,这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为增进人民教师带来看的见,摸的着的福祉。

获得感四 加强环境治理:喝上干净水,呼吸干净空气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我县自实行了“洁美乡村”活动以来,农村环境、农村学校的环境得到了很到的提高。学校以前用的自打井水,水质无法得到保障,现在安装清洁的自来水,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老师们说:“现在的校园比以前更干净、整洁了。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这一切不与加强环境治理息息相关,教师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塑造孩子的灵魂中小学阶段是基础。想培养拥有健全独立人格的孩子,必须首先拥有独立健全人格之教师。在广大教师真正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使之从繁重的生活压力中解放出来,方能心无旁骛地去开展“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孩子们才能沐浴对等的阳光、接受良好的教育,祖国的未来才会更加让人充满期待。相信伴随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继续重拳反腐、增进民生福祉、加强环境治理等一项项改革政策的实施落地,以及面对中小学的各项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教师在为下一代默默奉献的同时无疑也会拥有更多获得感。

篇二:农村教师幸福感及其获得策略

周华青【论文摘要】农村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客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现实生活环境下获得的一种满足,是主体自身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农村教师的幸福感由物质需求、主体体验、精神满足、公众理解四个要素构成。其中,生存需求是幸福感获得的物质基础,自我享受是幸福感获得的内部动力,成就满足是幸福感获得的精神支柱,社会支持是幸福感获得的外部条件。

【论文关键词】农村教师;幸福感;获得策略

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因学校条件差,一年就走掉八位教师。乡里实在派不出教师,只好请了一位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代课。然而当女大学生接到分配通知,含泪告别纯朴的山民走下山坡时,几十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女大学生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一干就是几十年,终于积劳成疾??曾经感动无数人的影片《凤凰琴》真实再现了农村教师的艰难处境。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这位女大学生却能一干就是几十年乃至将其一生都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是什么力量让她对农村教育如此执着?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微笑着与世长辞?在她临终前的笑容里我们找到了答案———幸福感!那么,农村教师的幸福感由哪些内容构成,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入手,寻找农村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具体策略。

一、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讨论的经久不衰的话题,然而幸福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学者分别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适用的定义。幸福的表现方式是心理性的幸福感。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瑟林格曼(Seligman)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情绪体验,因此又称主观幸福感。[1]英国教育家霍尔摩斯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情绪体验的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2]当前学术界对幸福感的理解大致有三种看法:

(1)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即幸福是建立在旁观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由被观察者自我判断。这种看法只注意了幸福的外在内容,忽略了幸福的内在体验,纯粹将幸福作为一种依附于客观标准的观念来认识。

(2)以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即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比较积极情绪与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这种看法忽略了幸福感的相对稳定性,将幸福感导入一种“忽阴忽晴”的情绪化层面。

(3)以个体自我评价界定的幸福,即认为幸福是依据被观察者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整体评价。它强调个人的主观看法,体现了个体在客观生活条件下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认知。这种看法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为区别于前两种看法,人们将其界定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

[3]受农村教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其主体自身的情感体验和自我价值认同。上述第三种观点认为,幸福感是主客体辩证统一时的融合感,在客观现实的生活条件下不断满足主体自身的需求和体验。农村教师的幸福就是以其自身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作为一个完整生命体的个人,他有生理的需要,即物质生活的保障;有心理的需要,即体验享受和爱的浸润;也有精神的需要,即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的实现;还有社会的需要,即期待尊重和肯定。其中,任何一种需要的欠缺都将影响到农村教师幸福感的获得。因而,农村教师的幸福感即是教师在客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现实生活环境下得到的一种需求的满足,是主体自身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农村教师幸福感的构成要素

农村教师幸福感由物质需求、主体体验、精神满足、公众理解四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物质需求是基础,主体体验是核心,精神满足是形式,公众理解是条件。

1.物质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取而代之成为推动人们行为的动力。所以,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更能促使教师获得幸福感。为此,农村教师要体验到幸福,首先要有物质需求的满足,这样才能拿到通往幸福之门的入场券。对农村教师而言,

物质需求主要表现为工资报酬、劳动条件、福利待遇、职业保险等方面。其中工资待遇包括财政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和临时工资(加班费、各种补贴等)等等;劳动条件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等等;福利待遇包括住房福利、医疗保健、学术假、出行优惠、退休福利等等;职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身保险等等。

2.主体体验

这是构成教师幸福感的最为核心的要素。教师幸福感的获得是主体自身的一种积极情感体验的结果,只有当你自己主动去感受幸福、体验幸福时,幸福才会伴你左右。教师幸福感是在教师主体体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具体而言,包括享受教师的身份角色、享受自己对教育的热情、享受教学工作的过程、享受课堂的美妙、享受学生的成长、享受自己的专业成长、享受自己的付出、享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享受他人的认可、享受对学生付出爱及得到学生的爱的过程。罗素说:“完美之爱给彼此以生命的活力;在爱中,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4]对农村教师而言,体验爱的给予和回报是他们幸福感获得的内在动力。

3.精神满足

对农村教师而言,在目前物质待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教师的幸福更具有精神性,即在职业领域中体验到的生命价值。[5]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学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只有教学双方在互动之中抛弃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各种顾及,沉浸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之中,才能达到“孔颜之乐”的境界。[6]对于教师这一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来说,最高的精神追求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让自己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具体而言,农村教师的精神满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交网络广泛、同事关系融洽、师生关系良好等等;二是有尊严的生活,主要包括得到社会的理解与相应的职业尊重,师生间有爱与被爱、有归属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等等;三是自我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

有职业的成就感与快乐感,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等等;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包括能够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充分体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成长等等。

4.公众理解

作为一个社会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还是发展需要都离不开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个人的所有理想、追求和幸福都只有在社会现实中才能达成。在理想、追求和幸福达成的过程中,公众的理解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农村教师而言,他们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各类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中。其中,学生、家长、校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教师的理解成为教师幸福感获得的源动因。公众理解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教学成果的实现,影响到其幸福感的最终获得。然而在现实中,农村教师基本上属于弱势群体,公众对教师群体缺乏应有的理解。调查时,一位颇有影响的农村老教师这样说:“现在学生苦,教师更苦,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家长向教师要分数,校长向教师要升学率,教师在群体中要个面子,面对学生要讲个良心。这样一来,终日精神紧张,现在哪个班分数稍微低一点,家长马上打电话给校长,甚至反映到教育局,要求撤换教师。”①社会舆论、家庭期望、校长压力、教师群体、管理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给教师施加压力,农村教师还有幸福感可言吗?因此,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公众的理解是农村教师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和外在因素。

二、农村教师幸福感之现状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教师的情况千差万别。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宁波、金华、绍兴、温州、衢州、舟山、台州、丽水共11个地区的农村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0份,有效问卷5488份,回收率为91.5%。整体情况如下:

(一)工资报酬

工资报酬方面,将近一半(57.36%)的农村教师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24.13%的农村教师收入在3000-4000之间,在4000元以上的占15.24%,另有一小部分代课教师的收入在2000元以下。这个结果与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近两年在全国范围的调研结果相吻合。庞丽娟代表的结论是“我国农村教师的月工资基本在2300-3500元间”。[7]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

2014年6月5日发布的《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2013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通知》中确认2013年浙江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含私营经济单位的全社会单位)为44513元。[8]这意味着浙江省在岗职工每个月的平均工资为3709元,很明显,大部分农村教师的收入低于浙江省在岗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在“你最关心的问题”的回答中,选择“提高工资待遇”的占72.3%,选择“提高管理水平”的占2.6%,选择“提高教学水平”的占9.9%,选择“提高学生成绩”的占15.2%。可见,工资报酬是农村教师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二)工作环境

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总体较差,同时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某些发达地区的乡中心小学的校园设施豪华,但绝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工作环境相对不良。在调查的村级小学样本中,72%的小学教师不足10人,学生不足100人,校园面积小而且相对陈旧,专用教室配置很不健全。教学设备相对陈旧,几乎没有什么新置办的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室更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校园网、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了。教师办公室很少能看到电脑,而且一个办公室经常发挥多种功能,例如,行政办公室和教学办公室甚至保卫工作室合用;教师的办公桌上除了教科书之外,几乎没有教参。乡镇中心小学的硬件设施则相对完善一些,教学参考资料较为丰富,但与城市小学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与《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对照,其间的差距非常大。《标准》

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完全小学要设置“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第五条规定,完全小学要配置“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电子音像教育资源库、教师多媒体备课室、电子阅览室”。[9]可见,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远远没有达到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三)劳动强度

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过重,讲授科目多,课时量大,41.1%的教师每周教学课时在16-20节之间,18%以上的教师有21-25节课时,3.9%的教师有26节以上,这就是说,大部分农村教师每周课时数在16节以上。下面是浙江省某乡中心小学教师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记录,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农村教师的工

篇三:说说我的获得感

说说我的获得感

十堰市张湾区方滩乡中心小学

陈艳电话:13593727658 QQ:1432038893 有时面对教学和班级工作上出现的琐碎问题,有些是顽固问题,反复出现,不免出现厌烦情绪。自己的辛苦努力未见任何收获,一种挫败感便出现了,更别说当老师的获得感了。 什么时候有种教师的获得感呢?这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的感觉啊,它是你向前不断努力的动力,也是你爱岗爱学生的动力。事业上的获得感,从何而来,一定是教学能力如何强,班级管理能力如何棒吗?我觉得在于自身的努力能得到认可,得到回报,就可以了。对于学生,他们是希望能看到老师对他们努力的肯定,一个笑脸,一个五角星或是一颗糖。其实对于老师来说,学生一点点的进步,就会让你有种获得感。在你一点点的教育影响下,学生在改变,在进步,在成长,当老师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一开始,看着班上小孩儿的字一个个东倒西歪,横不能横直,竖又竖不直,笔画没有踩着正确的位置,有些严重散架,我还要给他拼凑起来。批阅田字本时,分门别类,要返工的高高一叠,没有几本是令自己比较满意的,几次下来,依旧如此。看看庞老师、李老师他们班小孩的字,随便拿一本都比我们班的要好,我着急了,我的字不差啊,是自己教学方法错了吗?我嚷着要听他们的写字课。其他老师说,不用着急,慢慢来,你开始慢一点,要他们仔细观察你写,知道笔画的位置所在,再让他们试写,发现问题后及时指导。我觉得有理,感觉把这些建议记牢。后来,同事又给我建议:“这是要求你对他们、对家长要求高些。不光要引导学生,还要发动家长。”听罢,我心里轻松不少,找到方法了。在后面的写字课中,我先让他们

观察,不允许任何人动笔。然后带着他们一笔一划开始写,然后我再指导。开始,很慢,四个字,每个两行,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孩子不能完成。但见成效了,框架慢慢成型了,字迹整洁干净了,笔画也稍能练到位。看着他们的字写得越来越好,心里真是高兴,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那时起,我觉得当一名老师有了获得感。面对以后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解决的问题,也更有信心去迎接了。

对教师职业而言,教师的获得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我不知道教师是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只知道真心爱教育的教师才会真正爱自己的学生。因爱而生爱,我会不断探求教育的真谛,不断思考教育的现象。这种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有些人看来是那么的艰辛,但真正爱教育的人品尝的不是艰辛,而是获得感。

一、教师的获得感来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教育是一项充满激情、关爱和生命体验的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种满足、收获一份感动、收藏一份纯真。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种获得,也是只有教师才会拥有的一种财富。记得,曾有个学生,在大家看来是那种无药可救的类型,于是我采用找优点,多谈心,及时补功课等方法,让他始终跟上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到最后测试时,我教的学科他竟然得了优秀,其他的学科进步也不小,看着他脸上开心的笑容,我也被感动了,这是一种收获感染的获得。

二、教师的获得感来自在自身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这种专业的成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成长,应该包括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四方面。只要自己用心去做,相信就能做出一番成绩,而领导和同行也会看见你的进步,你的成长,会赏识你、给你更多的机会让你

从中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获得感,你自己也会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的完满和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如果家长非常信任、肯定和尊重教师,那教师同样会觉得很有获得感。获得感从来不会光顾一事无成的人,把教师当作谋生职业和饭碗的人,很难享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教师应当象一条河,源源不断地充实自己,将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教师应当像一条路,将无尽的希望铺向远方。作为教师,从来也只应当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才能创造出绵延不断的获得感。

三、获得感来自自身平和的心态。现代诗人何其芳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乐和宝藏。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拥有这个快乐和宝藏的法宝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获得感总是相对的,获得感也是一个易碎品,不同的期待、不同的标准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说到底,获得感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心态失衡,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开心,始终也不会觉得有获得感。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教学的压力,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外界的诱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的社会已经成为经济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钱。虽然,教师们每天在从事着繁重琐碎的工作,要付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还要更多的付出自己的情感,但得到的却不是很多。如果教师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那将会心理不平衡,而无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平淡也是一种获得,拥有了平和的心态,获得感就会长驻你心田。

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乎心灵,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因此,教师的获得感深深地关联着学生的快乐成长。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获得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我们每个教师

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灵动起来,学会快乐而优雅的追求获得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乡村教师的获得感》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93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