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职业道德缺失

职业道德缺失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6 11:51:12 | 移动端:职业道德缺失

篇一: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及维护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及维护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有些新闻媒体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因此,将分析新闻道德缺失的原因并且探讨有效的防范和守住新闻道德底线的对策。

关键词 新闻媒体 职业道德 人文关怀 原因 对策

一、新闻记者道德失范的表现

2011年10月22日晚上,联防队员杨喜利手持钢管、警棍闯进王娟(化名)家中,一通乱砸后,对她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毒打和强奸。 她的丈夫杨武(化名)则躲在几米外,不敢做声,眼睁睁看着妻子遭此横祸,一个小时后才悄悄报警。 这就是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此事件最初是由记者揭露出来,使杨武一家的命运迅速得到了政府的救济。但是,在这起恶性事件的报道中,部分媒体丧失新闻道德伦理,没有去尊重和保护一个受害人的隐私,使杨武一家引来无数目光追逐,他们的隐私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是媒体给他们造成的第二次伤害。 类似这样的媒体给事件当事人造成的二次伤害已经发生过多次,不久前的“小悦悦事件”中,大家集体指责“18个冷漠的路人”见死不救,并“人肉”这18人的籍贯、住址、电话,还有网友上门,拿着摄像机边拍边骂。“不幸”成为“十八分之一”的广佛五金城的那几个店主,生活完全被打乱。

再者,零八年的汶川地震及更早的“9·11事件”媒体的表现更是让人失望。世界各大媒体滚动回放播出灾难发生时的恐怖情景,结果使幸存者和当事人对灾难情景不断地重复体验,构成新一轮新的心理创伤性应激和不良暗示。

这种因为媒体的道德失范导致受害人二次伤害或者直接侵犯了其权益的行为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这些都是新闻媒体报道没有人文关怀的表现。

二、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原因

1、媒体从业者素质和行业管理缺陷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和编辑队伍中来,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媒体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时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使得庞杂而混乱的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水平整体下滑。

再次,新闻媒体的行业管理存在明显漏洞,某些极度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稿和镜头在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性”、“可读性”原则下被刊登播出,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2、经济利益的驱使。

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强大的冲击,部分新闻工作者受其影响,为迎合受众的猎奇,偷窥心理,使报纸发行量、网站点击率、电视收视率迅速飙升,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新闻对社会及受害者的负面影响,只求自身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3、传媒定位的不清晰

新闻传媒在理论上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中,它们受市场利益的驱使,经常为了追求“卖点”滥用新闻资源。从而使新闻传播缺乏人文品位,对新闻事件的报道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了传播活动的急功近利,新闻报道有失偏颇和肤浅并对新闻事件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

三、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对策

1、加强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尚的情操、坚守良知、维护正义。

新闻报道中要注意人文关怀与受众知情权、隐私权之间的平衡。为实现对受众知情权的满足,媒体的人文关怀有时会与被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发生冲突,严重时还会诉诸于法律。因此要加强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在进行隐陛采访时要把握什么应该曝光而什么不应该,把握好“度”,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诚然,记者的职责首先是客观报道新闻事件,但是透过记者的报道,受众也需要感受到镜头背后、文字背后作者的善良动机,即记者对自己报道的对象——人,要有基本的人文关怀,有人情味。只有这样,受众才能认同记者所要报道的事件。否则,透过新闻报道,受众感觉到的是记者对自己报道对象人文关怀的冷漠、缺失。

2 加强新闻采编技术方面的监督和限制

在可能造成被采访人隐私等权利受损或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的新闻报道中,要注重采编技术的具体操作层次的把握。在传播内容的表现上,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比如“马赛克”效果和化名的运用,特别是要遵循公共场合对一些未成年人的采访。其次就是要注意隐性采访的节制运用,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要把握好所曝光内容的“度”,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决不能借口隐陛采访任意侵犯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

3、 规范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闻法制化建设,对媒体行为进行监督

对于我国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社会要有所作为,要设立明确的规范或法规,并保证这些规范的执行。通过立法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中国的新闻事业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只有这样,在一个理智、人性化的社会中,新闻媒介才能保护公众利益,而不是伤害。

4、新闻媒体应该加强媒体道德自律

新闻传播活动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法律规范无法对复杂的社会进行全面周详的规范,不能触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法律对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约束是有限的,往往只有在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行为时,才起规范作用,更多的时候,只能靠新闻工作者自我的约束,通过新闻从业人员处于良知、道义、社会责任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即新闻自律来推动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新闻工作者自律,以及行业内部的监督,进行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的教育。

总之,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今天,新闻已成为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工作者担负着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要完成其传播任务,就必须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加强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树立新时期新闻媒体的崭新形象。

参考文献:[1]谭诚训.社会道德底线与媒体的道德责任[J].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2007,(1).

[2]《论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2005年11月.

篇二:职业道德缺失背后的伦理困境

职业道德缺失背后的伦理困境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1日 10:57 中国经营报

作者:陈伟 来源:中国经营报

职业操守是商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来说,拥有一批有信仰、遵守职业操守的企业管理者是必须的。那种忽视商业伦理和职业操守,没有规则意识与职业素养的企业管理者阶层,不足以担当构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重任。

但是,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或者是一些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已经屡屡暴露出问题。下面这一例是国内企业管理者缺乏职业操守的典型例证:不久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宋寿顺挑唆引诱三十多名技术骨干集体跳槽,导致我国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与装备技术机密和商业机密泄露,造成国有知识产权严重流失。而根据国资委的调查,这一出走事件,乃精心策划,预谋已久。

事实上,在国外企业人员流动也很频繁,跨国公司的高层人物“投奔敌方”也并不鲜见。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企业很少因为高层经理人离职对企业造成巨大伤害。这些职业经理人跳槽,基本上是纯商业行为,一些“挑唆部下、揭短企业”等伎俩几乎绝迹。甚至,一些国家的猎头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条“潜规则”:即不挖其他企业掌握核心机密的人。

中外对比,差异立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严格遵行职业操守的理念已经侵入到西方企业经营者的骨髓。因为,无数事实已经表明,一个不具有职业道德的经理人将会无情地被市场所抛弃,“越界”的成本常常大得难以想象。

客观地看,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有相应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基础,追溯以往,中国近代的成功企业无一不是把“信”和“义”放在自己的商业伦理首位。只是从近二十年经济改革开始,快速的商业化浪潮在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商业伦理的无所适从和集体迷失。

于是,当我们要面临全球化的时候才发现,竞争手段以及技术的差距实际上并不是我们落后的主要原因,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的缺失才真正严重威胁着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上宋寿顺的例子中,一个“背叛者”就可能轻易地使一个前途光明的企业立刻陷入巨大困境,究其原因是中国的企业管理者阶层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更高的层面上凸现的是转轨时期中国的新型商业伦理远未成型。

不过,笔者有理由相信,尽管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文化的重建必然是长期与艰巨的过程,但是只要遵循一些商业世界的基本原则,构建中国式的新型的商业伦理并非遥不可及。正如西方一位投资银行家所说:“我们不敢犯错,因为我们是从出生就被木棍敲打到现在的猴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中国的企业家尽快成为那只猴子,而社会则要多一些木棍。 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研大纲

2007-2-11 16:19 《会计之友》·叶陈刚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以德治国”是长期以来中国治国安邦的优良传统,创造并维护着光辉璀璨的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仁义礼智信,信内求财;温良恭谦让,让中取利”的儒商伦理道德文化思想与理念,使我们炎黄子孙沐浴在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灿烂阳光之中,并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时代价值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反映。道德与法律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都是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对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同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以法治国”。现在“以德治国”方针的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道德环境。

其实,早在18世纪,以《国富论》闻名天下的英国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其一生倾注了大部分心血的《道德情操论》名著中就向世人强调:人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可伤害他人,而要帮助他人,人既要“利己”也要“利他”,道德与正义对于社会乃至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至关重要。19世纪西方思想家傅立叶(Fourier)明确指出,伦理协作是普遍的完善,在经营制度上有极其光辉一面;他把物质利益与情感的平衡视为善与美、有益与愉快的关系。西方国家数百年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企业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诚信与道德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违反诚信规则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毁了自己,还会危害社会。

我们欣喜地看到,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经济、管理、法律、商务界崇尚伦理道德,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全球性发展趋势。西方企业、教育机构及政府高举伦理道德旗帜,成为西方经济社会活动的一道亮丽景观。中西方现代企业迎来了一个伟大的伦理道德时代。1987年,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约翰。沙德成为社会公众的焦点人物,他捐赠2000万美元给哈佛商学院时,倡议设立“管理决策与伦理价值”这门课题。全美最佳10所商学院MBA的9门核心课题中,就有企业伦理学。现在,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以及欧洲的绝大多数大学,都开设了企业伦理学、管理及商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重视企业伦理教学成为世界各地商学院或管理学院MBA、EMBA、MPAcc(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一大特色。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至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坚持在MBA与本科教学中开设《管理伦理学》,取得良好效果。进入世纪之交后,企业伦理日益备受世人关注。特别是中俄等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体制转轨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和本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曝出的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控股股东侵害公司利益、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中小股东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企业内外部会计审计假账等问题相当突出,看上去这些都是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和公司治理不到位所致,究其根源则是这些企业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从而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公司治理与企业伦理,以寻找因法律滞后与法规真空而出现贿赂、胁迫、欺骗、盗窃、贪污浪费、损公肥私、违规低效不作为与不公正歧视等日趋严重有违伦理道德问题(因有些未达到违法界限而无法制裁)的应对之策。基于以上考虑,我国大学的社会、管理、经济、会计专业纷纷增开《企业伦理学》、《管理伦理学》及《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我国于2004年开办的MPAcc(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已经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核心必修课程在对全国首批MPAcc(会计专业硕士)学员教育中全面推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在研究生、本科生、远程教育中分别开设《企业伦理》《商业伦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形成本校“博学、诚信、求索、笃行”校风中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经济首先体现为竞争经济,竞争的规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公信原则,用以规范竞争者的行为活动;其次,市场经济体现为法制经济,通过对各种市场行为的立法、执法来规范正当的市场秩序,采用法律约束控制竞争者的行为;市场经济还体现为伦理经济,讲究仁义礼智信,信内求财;倡导温良恭谦让,让中取利;依靠义务、良心、荣誉、节操、人格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友好关系,以确保社会成员的行为合法、合情、合理,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2005年10月27日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006年3月份,胡锦涛同志提出包括丰富伦理道德思想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进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宣告:“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显然,在中华民族深厚伦理道德思想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所以现在,我国大学的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尽快开设企业伦理学、经济管理及商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教学与研究,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重视德才兼备教育、培养知能兼备与德业双馨人才的明智选择。

二、《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

由笔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主要课程教材《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一书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科学、系统论、博弈论和伦理学以及会计学理论、思想与方法,体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统一、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述相结合的风格,在查阅与研究中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突出的企业伦理与会计假账问题,全面进行企业伦理与企业信用分析、会计假账的道德透视与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新颖的观点,构建了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及其应用体系。该书的研究体现以下主要特点与创新:

(一)资料丰富、内容新颖。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本书采用案例研究法,介绍了北京同仁堂、美国安利等成功案例与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著名会计专家顾准等楷模,列出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十大造假案简表与美英中等国多家知名公司会计审计假账案例主要数据,解剖安然、郑百文、银广厦等公司造假重组案的艰难历程。本书论述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功能与义利共生理论,契约经济、道德契约和信用机制有关内容;从委托——代理失灵和供求曲线模型两方面分析会计行业道德滑坡的表现——会计败德行为,展开了权钱交易的制度与博弈分析及会计寻租分析,探讨了不公正经济与会计假账成因。

(二)联系实际、信息量大。为了使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分析密切联系中国社会实际,本书设计了大量颇具代表性的调查问卷、调查表。叶陈刚博士在国家会计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之一,设计参与全国性调研活动,取得216家总会计师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15大问题60个答案的问卷调查分析数据、323位中国注册会计师关于独立审计诚信的15大问题60个答案的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和13所高校48位会计专家教授关于会计道德教育的15大问题60个答案的问卷调查分析数据,第8章提供了关于目前中国企业信用状况的625份调查问卷,集中反映10大问题40个答案结果的统计数据,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整理与分析。这是本书最大的特点。本书还大量引用了相关链接和实例,极大地丰富了本书的阅读信息量,从而为本书的理论阐述提供大量佐证。

(三)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本书提出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两种结构模式,论述该体系如何由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子系统和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应用子系统有机构成。前者论述企业伦理与会计道德理论基础、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后者论述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机制及环境。笔者认为,企业经营管理与会计工作应借助伦理道德建立强有力的自律机制与他律机制,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与会计管理水平。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涉及道德问题中最核心的部分。这些对于企业员工或会计人员成为致命的道德困境问题,对于其他专业人员乃至一切从事经济与管理活动的人员来说也都可能是难以回避的迟早要面对的问题。希望本书能够使企业员工或职业会计人员以及关注此事的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刻意义以及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文化重建过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并把人格信誉、行业自律和执业操守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永远珍惜。

三、《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一书分十一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企业经营活动与会计工作中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性,即企业伦理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活动展开全面研究,以期科学地揭示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职能作用及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第1章“绪论”中,介绍道德的特点、演进与当代道德沦丧的困惑、说明企业伦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会计职业道德涵义、特征及其职能,明确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方法、研究背景与主体构架。

在第2章“企业伦理与会计假账的道德透视”中,探讨企业伦理道德的功能与原则、契约经济、道德契约与信用机制,展开“道德滑坡”及会计败德行为分析,辩识权钱交易、腐败及寻租与会计假账的关系,进行不公正经济与会计假账成因探析。

在第3章“企业伦理道德原则”中,指出企业伦理道德原则的特征与要求,认为推行集体主义原则旨在形成企业团队精神、依法为民理财原则是企业活动终极目标、诚信为本原则是经商理财之灵魂、廉洁奉公原则是经商理财活动之行为准绳。

在第4章“企业对外经营伦理道德规范”中,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本质是道德责任,论述企业经营的道德规范,在企业与购销客户之间明确顾客就是上帝,企业与竞争者之间要做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在第5章“企业内部管理伦理道德规范”中,分析伦理道德规范的特殊管理功能,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实现委托经营、信息对称,在企业与员工之间体现同舟共济、风险共担的思想,说明了企业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第6章“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中,进行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模式的比较与选择,展开了中国企业信用状况的625份问卷调查分析,探讨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创新的途径与内容。

在第7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指出应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48位会计专家教授问卷调查分析;认为应从重视会计职业、提高会计地位,尊重会计人员、配合会计工作,利用会计信息、做好经营决策, 遵守会计法规、强化会计责任等方面为会计行业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在第8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分析市场经济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开展了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216家企业总会计师问卷调查分析;重点提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主要有: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当好参谋、参与管理,如实反映、正确核算,遵纪守法、严格监督,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公私分明、勤俭理财,保守秘密、内外协调,大胆改革、讲究效益。

在第9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探讨加入WTO后中国注册会计师市场面临的道德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关于独立审计诚信的323位注册会计师问卷调查分析;重点提出注册会计师审计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主要包括:超然独立、客观求是,公正审计、廉洁守法,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严谨执业、踏实进取,保密守时、收费合理,公平竞争、协同发展,服务社会、追求卓越。

篇三: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和内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具体包括:(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将之做好,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基础上,会计人员应该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真实客观地来反映本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二)熟悉法规。会计工作在很多方面都涉及了行政法规,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帐工作,所以我们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使得自己能够知法懂法守法。(三)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同时也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人格尊严,依法来办事。(四)客观公正。会计人员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所以会计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摒弃个人私利,以求公平公正。(五)强化服务。会计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关系会计行业的声誉和效率。服务态度好将会提高会计职业信誉,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增进工作效益和诚信度。(六)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保守商业秘密,遵守商业规则,不为利益所诱惑,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利益。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种类

我国在培养会计队伍时,始终将职业道德建设摆在首位,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的职业品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一)会计造假 。会计职业道德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缺失会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二)违背职业准则。不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对明知有重大错误和舞弊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来达到欺骗广大投资者的目的。 (三)违法乱纪,谋取私利。收入不记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单据等,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或利用职务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以权谋私,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四)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做到熟悉法规,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思想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扭曲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据网络调查,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三、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一)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危害

职业道德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职业道德,那么他的行为将会为单位、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不管是什么工作,都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而会计职业道德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会计职业道德,将会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会计职业道德中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

的根本,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而现今社会的市场经济属于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但是近年来,各种会计人员不顾职业道德的事情屡屡发生,造假账、虚列资产权益等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并且出现了贪污、漏税等严重问题,这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二)对国家宏观调控决策的危害

会计的目的是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经营状况,而国家宏观调控便依赖于报表等会计成果,当一个会计人员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那么他所提供的报表等信息就存在了虚假,而国家则认为其反映的经营与资产列报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观的经济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决策受到了不正确的引导而产生了错误,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市场经济的紊乱,只有在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下,国家才能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三)对社会、集体以及自身的危害

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这样会使得会计工作丧失独立客观的原则,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一些企业会要求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和验资报告,而如果会计人员没有应有的职业道德,遵从了公司的吩咐,做出虚假的会计信息,这样会欺骗相关的利益者投资者,侵害别人的利益,会造成社会的紊乱与不稳定。

四、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补救措施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引导会计人员进行工作活动,教育从小

抓起,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信念,更是上升到“法律”的一种行为规范,所以在会计人员学校阶段,就应该加强对其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学校应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从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会计的职业道德观。针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会计人员,则应该多宣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定期对其会计职业道德培训,巩固他们会计职业道德的观念,达到遵守职业道德的目的。

(二)完善立法 加强法制建设

道德是以说教为手段的,针对存在侥幸心理的会计人员,仅有思想的说教还不行,还要用法律尺度来规范其行为,从立法上完善制度,并加大财务违规的处罚力度。只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对会计人员起到约束作用,使之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三)对单位领导也要进行道德教育

一些单位会计人员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很多是来自上级的压力,因为单位领导决策人的需求,不少会计人员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来谋求单位的私利,伤害投资人及利益相关的利益,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减少会计人员来自上级的压力,所以需要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来强化其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其认知标准,使得他们对于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重要性能够得到正确的认知,使“不做假账”成为公司的自觉行为,使得道德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同时应该在法律方面约束他们。因为如果得到的利益少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风险大于利益的时候,不道德的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不会有人为了一些小利润而甘冒触犯法律的风险来做假账,而这样也会使

得会计人员来自上级的压力减弱,是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减少。会计人员在单位的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减少不道德的行为的发生,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充分发挥监督公司经济活动的职能,来对单位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监督。

(四)为会计人员创建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总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如果在一个团队中有一个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人员的出现,那么对他周围的人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在制度不完善,道德丧失的环境中,哪怕一个原本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的会计人员也极容易在其中迷失,因此,净化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只有营造一个健康良好,道德观念正确的社会环境,才有可能使得会计职业道德取得良好的加强。


职业道德缺失》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92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