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说明方法思维导图

说明方法思维导图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4 06:07:47 | 移动端:说明方法思维导图

篇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1

潘秀珍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 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具有许多优势。《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体系庞大,涵盖了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并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当今国内外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按照传统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做读书笔记并进行课堂讨论,效果并不是很好。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实践显示出一定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发散性思维 《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 》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

一、思维导图简介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1974年创造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是思维的“地图”,有利于人们发散性思维的开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有以下四个特点:[1]p34

1.中央图像是注意的焦点。2.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像向四周发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词或者关键词图像构成,较为次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是一个树状图。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这一“瑞士军刀”般的思维工具,相对于传统的记忆方式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

1.简单易用。

2.强调主题之间关联性。

3.可视化。思维导图多色彩、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方便记忆,即所谓的“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

4.线状辐射。即发散性思维的运用,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创新思想的迸发。

5.全景图。思维导图给出的是一个特定主题的全景图。它把大量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帮助使用者立足全局把握各次级主题之间的联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思维导图的绘制

绘制思维导图可以遵循以下步骤:[2]p18

1.选取一张白纸横放,从中心开始绘制,便于思维由中心向各个方向发散,四周预留空白。

2.用一幅图像表达主题。一幅图胜似千言万语,可以充分运用想象力,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3.在制图时要运用多种颜色的笔,颜色能够给思维导图带来层次感和跳跃感,有利于创造性1 2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师范大学第七届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项目《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B类13F) 的阶段性成果。

2 [作者简介] 潘秀珍(1970.10—),女,壮族,广西鹿寨人,行政管理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研究。

思维的迸发。

4.以中心图像为焦点,依次向外绘制主要分支、二级分支、三级分支??各级分支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了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从形状上看,思维导图与自然界中的大树极其相似。

5.在绘制时思维导图的各级分支自然弯曲,象大树的树杈一样由粗而细——即主要分支最粗、二级分支次之,三级分支又次之,以此类推。一个主分支及其下的次级分支采用同一色彩,不同的主分支及其下的次级分支用不同色彩。

6.每个分支上写上一个关键词。因为单个的词汇更自由,更有助于联想。分支的长度与其上的关键词相同。

7.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二、《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要求

《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对本课程的教学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以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国内外公共政策活动为背景,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政策过程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公共政策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运用之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2.将学习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方法,学生应在学习公共政策理论的同时掌握政策制定、评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公共政策的实践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内容同我国现实公共政策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理论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预修课程

管理学基础、行政管理学、西方行政思想史、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 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经济学。

(三)教学形式

本课程以课堂讨论为主,每个专题的讨论由2-3位同学主持时间各30分钟,另外一位同学进行评论,最后大家讨论,各抒己见。所有学生都要在课前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形成读书笔记,在课堂上围绕不同主题讨论发言,教师负责在课堂研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分为七个专题,具体内容如下:

专题一:公共政策的概念、本质及学科的发展、研究范式和方法

专题二:政策系统、政策环境、 政策参与者及其调节

专题三: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模型

专题四: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与模型

专题五: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专题六: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模型

专题七:政策工具的选择、当代公共政策的困境与发展

三、思维导图在《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教学中的应用

(一)必要性

《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体系庞大,涵盖了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并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当今国内外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按照传统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做读书笔记并进行课堂讨论,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掌握存在困难,因此从心理上不能接纳并喜欢这门课程 。

思维导图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教育领域有广泛应用,哈佛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都在使用并教授“思维导图”课程,在新加坡,思维导图已经被成功地引入基础教育阶段。它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成效显著。全世界大约有2.5亿人在使用这一思维工具并从中受益。因此,在《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是非常必要的,原因在于:

1.学生在按照教师的要求阅读相关章节的参考书目时,只需要记录课程中相关的关键词。可以节约50%到95%的时间。对这门理论体系非常庞大的课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涉猎更多的内容。

2.查阅笔记的过程中,因为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里面寻找关键词可以节省时间,总共节约90%的时间。因在笔记中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可以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于真正的学习主题。

3.重要的关键词同时并列处在同一个笔记平面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关键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将重要的关键词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所学内容,激发联想与创意,并构建课程的整体知识框架。

4. 思维导图是有视觉刺激、多重色彩、多维度的,而不是单调烦人的线性笔记,更加符合大脑的工作模式。大脑不断地利用其所有的皮层技巧,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愿意不断地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新的想法不断涌现,这将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应用实践

本课程以课堂讨论为主,每个专题由2-3位同学主讲30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指定参考书目、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尽量用思维导图,主讲的同学也尽可能地运用思维导图的来备课、组织自己的内容。教学对象是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共23人。之所以不对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做硬性的要求,是考虑到要在学生中有一个比较,因此在课程的学习中是否使用思维导图依据学生的意愿而非强制。

在第一次课的时候,教师先把自己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 Manager制作的《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思维导图》(图一)演示给学生,在演示过程中介绍了本课程的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思维导图及其绘制及其对学生的要求。

(三)效果反馈及建议

1.效果反馈

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坚持在每一个专题的阅读、做读书笔记和主讲的各个环节中,能够始终运用思维导图的学生大约有6人,大约占25%(A);有时用思维导图、有时不用的有11人占50%(B);从来不用思维导图的有6人占25%(C)。从学习效果来看。A类学生反映用思维导图学习《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不觉得枯燥,大脑始终比较兴奋,并且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不仅掌握的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而且能也较为熟练地运用软件绘制思维导图。确实,A类学生交给老师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显示他们对每一专题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较为深入地理解,他们主讲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课件,对所讲内容有深入地理解并能做到联系实际。B类学生能够做到在某些专题运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或课件,但并不是全部。他们上交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是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够完整,知识之间的联系尚未能全部建立起来。他们主讲的效果比A类学生略逊一筹,但又比C类学生高出许多。C类学生在所有的学习环节中运用传统的方法——即线性的读书笔记、讲稿或PPT课件,他们的读书笔记对知识不能进行深入地理解和联系从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讲授中表现为自己讲授内容上做了许多准备,但其中许多内容自己尚未真正掌握,只是把它放在自己的讲稿或课件中,尚未转化为自己理解的内容,因此讲课效果要远远差于A类和B类学生。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第四专题的教学中,有四位同学主持这个专题中不同内容的讲授,有两位同学运用PPT课件、有一位同学用思维导图课件、还有一位同学用打印出来的讲稿。结果是,用PPT课件的两位同学能够完整地讲述自己所准备的内容,但是在讲述过程中始终要看课件;用思维导图的那位同学把图展示出来以后,基本上能脱稿讲述,对内容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较前两位同学深刻。很遗憾的是,用打印讲稿

的那位同学只上台不到一分钟,无法继续自己的讲述,最后放弃了。课后我询问原因,他说自己对所讲内容理解不透,而前面那位用思维导图的同学讲得太好,给他很大的压力。

2.建议

由于25%学生受思维定势的约束,他们在老师介绍思维导图这一新的思维工具后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这一新的思维工具,因此学习效果明显差于其他学生。因此建议以后的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和主讲课件。

还有50%的同学思维导图运用得不是很熟练,因此应该鼓励学生不仅应该在本课程学习的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使用思维导图,而且扩展到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且进一步延伸到个人的课余生活、社会交往甚至将来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让思维导图的使用成为一种习惯,发散性思维自然而然地伴随自己。

主要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等著:《思维导图》[M],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2][英]东尼.博赞著:《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篇二:思维导图使用说明

MINDJET MINDMANAGER 思维导图使用说明

4.主题简笔画的插入,移动鼠标至主题边框,右击“图像-从图库”先选择文件夹,再选择

简画,功能表往下“背景图像”选择背景颜色

5.“主功能”

常用功能:

剪贴板、插入、图表标记、主题元素、格式化

6.“插入”

常用功能:

插入、更多主题元素、MICROSOFT EXCEL

7.“格式”

常用功能:

主题、对象、格式化

8.“校订”

常用功能:

9.“工具”

常用功能:

模版、会议、

篇三:思维导图使用说明

思维导图使用说明

各位同仁大家好!

欢迎大家查看本人上传的有关思维导图的资料。具体关于思维导图本身的概念等,可以到百度去了解,我敢说,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哦!

注意了!

WORD版是本人将做好的思维导图转化为图片而保存的,无法做修改!

如果您需要修改的话,需要打开EMM版——就是需要您在电脑上安装思维导图的软件Edraw mind map,具体操作就按照网上的说明就可以了!如果下载好了,就可以在您的电脑上打开每一课的思维导图,同时,还可以进行修改等等操作!

如果使用的好,下面将有连载哦!本人已经将必修一的所有课目的思维导图都做好了!

本人认为虽仍有不足之处,但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感触,谢谢!!!


说明方法思维导图》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63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