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贴春联活动感想

贴春联活动感想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1 06:16:54 | 移动端:贴春联活动感想

篇一:有关春节的心得体会

篇一:春节收心会心得体会范文

春节

收心会心得体会范文

春节收心会心得体会范文

小编寄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收心会>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

2016 年的春节过完了,该收收心了,为了能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昨天我们科室在正副科长

的带领下在活动室开了一个收心会。

首先以两位科长的新年问好开始,随后是我们互相问好,每个人都说了不同的问候语和祝福

话,真心真诚,每个人都感到温馨,暖意。“说说春节的开心事”环节,我认为一家人围坐在

一起,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那就是最开心的事了,一家人身体健康 ,平平安安是最欣慰

的事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生机盎然、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好时节,我们要在这大好时节里,

制定我们新一年的>工作计划,使以后的工作更有条理性,干起工作来更顺手。新一年的

艺考马上开始了,我们科室已经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艺考的到来。新的一年我们又

重新温习了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如何管理驾乘人员和服务驾乘人员等,希望在新的一

年工作中不要再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加强培训服务,检票技巧,落实各项细节。宣传车站旅

游,走出去,到人流多的地方宣传。

最后还是总结春运那些事,当然春运还没有结束,旅客返程正在陆续进行,把在年前发生在

检票口的注意事项做了总结,希望各员工注意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吸取经验,能够处理问题

灵活准确。

“春节、春天、春运”总结三春,努力工作吧。

篇二

春节过后我们开了收心会,分为三大流程:春节、春运、春天。春节,同事之间相互拜晚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共同祝愿淄博站春天有一个好的开始,共同分享幸福。春节期间值班,我

被安排在出站口岗位上,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我一想到能为了更多的同事姐妹们与家

人团聚,感到高兴,能为更多的旅客服务感到高兴,旅客走亲访友,脸上带着喜悦,手里提

着礼品走进我们车站,我们更应该热情的接待他们,理解旅客着急赶车的心情,让他们乘坐

尽早一班车,那天主要还是免费儿童特别多,清点人数特别不好点,第一遍点半票儿童,第

二遍点免费儿童,第三遍点总人数与核定定员,比较难点的是抱着的小孩也已经购买了半票,

所以点人数的时候每个小孩需要看票或问一下,以免造成错成,漏乘现象,保证安全顺利到

达终点。春运,一年比一年感觉到客流的下降,

客运市场的不景气,我们更应该提升我们的服务,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

改变自己,十字文明用语的使用,珍惜进站的每一位旅客,积极卖三产,来提高我们的生产

效益。春天,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艺考生来了,我们做好迎接艺考生的准备,准备工作用

具,喇叭,绶带,三产销售,艺考直通车标福,站内准备迎接开学的学生,过后是春暖花开,

踏青,春季旅游开始了,走出去营销宣传,我们积极的行动起来吧!

篇三

春节已不知不觉过去,我们在春节假期中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同时,2016年的工作也慢

慢步入正轨,为了让大家收回过节的那种慵懒的状态,14号下午在活动室领导带领我们,开

展以〃春节,春运,春天〃为主题的收心会。

冬天已经悄然过去,春天已经崭露头角,我们已经感到春天的脚步,万物复苏,春天代表着

生机与活力,代表着希望,新的一年,新的一天,伴随着春天的寓意,我们要加快步伐,牟

足干劲,为总站为大家为自己一起奋斗加油!

篇二:走进春节活动心得体会

走进

春节活动心得体会

盼望着,盼望着,

寒假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走进春节活动心得体会。

终于熬到寒假了,

彻底解放了,我长长的嘘了一口气。从现在起我可以尽情的挥霍属于我的时间,不用在意老

爸、老妈的“关注”的眼神,静静的享受属于我的那份快乐和自由。不用担心自己酣甜的美

梦被可恶的“小公鸡”闹钟吵醒,不用担心自己在凄冷的冬晨背着沉沉的书包独自前行,不

用担心自己在一盏孤灯的陪伴下完成“小山”似的家庭作业。

美中不足的是期末

成绩考的不太理想,没有达到老爸老妈制定的目标,拿回的是一张“进步星”奖状而不是他

们心目中的“三好学生”奖状。我春节的三个家庭梦想可能要破灭了:肯德基大餐没指望了,

压岁钱要打折扣了,乔丹运动鞋不敢奢望了----- -

哎,看来这个寒假

生活滋味似乎有点苦啊!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是妈妈打来的,她好想猜中我的心思,让我不要

多想,笑一笑,一切都会过去的,没事到街上逛一逛。

我从储蓄罐里取了

一点零花钱,走在大街上,似乎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平常稀松的大街,今天人突然“冒”出

来很多,街道两旁也堆满了许多价廉物美的年货,自然迎来了很多行人的目光。最惹人注目

的是:充满新年祝福透着缕缕墨香的对联,玲珑剔透大小不一的红灯笼,结构精巧外观漂亮

的红红的中国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道春节前最亮丽的风景,在冷冷的冬天里平添了一丝丝

红色的暖色调,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篇三:走进春节活动心得体会

走进

春节活动心得体会

盼望着,盼望着,

寒假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走进春节活动心得体会。

终于熬到寒假了,

彻底解放了,我长长的嘘了一口气。从现在起我可以尽情的挥霍属于我的时间,不用在意老

爸、老妈的“关注”的眼神,静静的享受属于我的那份快乐和自由。不用担心自己酣甜的美

梦被可恶的“小公鸡”闹钟吵醒,不用担心自己在凄冷的冬晨背着沉沉的书包独自前行,不

用担心自己在一盏孤灯的陪伴下完成“小山”似的家庭作业。

美中不足的是期末

成绩考的不太理想,没有达到老爸老妈制定的目标,拿回的是一张“进步星”奖状而不是他

们心目中的“三好学生”奖状。我春节的三个家庭梦想可能要破灭了:肯德基大餐没指望了,

压岁钱要打折扣了,乔丹运动鞋不敢奢望了----- -

哎,看来这个寒假

生活滋味似乎有点苦啊!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是妈妈打来的,她好想猜中我的心思,让我不要

多想,笑一笑,一切都会过去的,没事到街上逛一逛。

我从储蓄罐里取了

一点零花钱,走在大街上,似乎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平常稀松的大街,今天人突然“冒”出

来很多,街道两旁也堆满了许多价廉物美的年货,自然迎来了很多行人的目光。最惹人注目

的是:充满新年祝福透着缕缕墨香的对联,玲珑剔透大小不一的红灯笼,结构精巧外观漂亮

的红红的中国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道春节前最亮丽的风景,在冷冷的冬天里平添了一丝丝

红色的暖色调,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篇四:感受春节

“感

受春节”综学

一. 有关春节的资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

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2. 春节习俗

临近春节,人们采

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全家团圆,

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

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

3.春节禁忌

除夕和初一,也有

许多禁忌。如除夕夜里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出嫁的姑娘初一不能回娘家,

俗信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除夕和初一打碎盘碗之类的器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万一不

小心打碎东西,要赶紧说一声“岁岁平安”来破解;初一不能吃面条,据说吃了面条一年麻

烦不断;初一不兴扫地和倒垃圾,怕的是将财宝一起扫出门。

4.“春节”的别称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

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

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5. 春节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

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

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

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二.感受春节

1.活动计划

活动一 :跟妈妈上

街置办年货

活动二:帮家里炸

藕夹,灌香肠

活动三:吃年夜饭,

陪爷爷看春节晚会

活动四:初一早上

贴春联

2.实践(过程记录)

①活动一:我和妈

妈来到武商量贩,门口贴着各种各样的打折信息,抽奖队伍像一条长龙横卧在马路上。进入

武商的二楼,妈妈拿出了事先写好的购物单开始寻找,喧闹声不断,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行

动有些拥挤。先去冷藏区:妈妈说要选优惠的,我便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然后要买一些糖

果和小吃,妈妈拿了好几个塑料袋,在人群中挤着挑选年货;再来就是买了一些拜年的物品。

②活动二:爷爷把

炸的原理都准备好了,我们去了,妈妈和姑父负责搅肉馅,我和姐姐夹藕夹,姑姑和奶奶灌

香肠。我把切好的藕夹从切口小心地打开,(藕不大,又很脆,如果太快劲太大,偶就会断),

然后拿筷子把肉一点一点的塞进去,然后把藕压实。我的工

作做完后,又去帮忙灌香肠,我拿着一根针,不时的往香肠上扎眼,为了让香肠透气。一切

准备好后,开始炸藕夹了。我帮妈妈把藕夹沾上面浆,妈妈先把油倒在锅里,先把油烧开,

紧接着,把弄好的生藕荚片拿筷子夹到锅里,只听见锅里的油四溅,还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

声。藕夹炸完了,便拿一个大漏勺把藕夹过油捞起来放在大盆子里。

③活动三:大年三

十晚上,我们一大家子人在爷爷家吃了年夜饭,可丰盛了,里面还有我的“作品”。之后大家

就坐在客厅里,将近八点的时候,把电视调到中央一台,等待着春节晚会的开始。一边嗑瓜

子一边看春晚,大家边看还边谈论着。尤其是那个民工街舞团,让我眼前一亮。四个小时不

知不觉就过去了,还有10秒钟就到12点了,大家一起倒数。终于春节到了,我伸了个懒腰,

然后边去吃饺子了,心想:这守岁也不容易呀!

④活动四:初一早

上一大早我就起床了,拿起春联.剪刀和粘胶走出门。早晨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喜庆的味道。我

把门关上,拿剪刀先把胶带剪成一截截的,爸爸帮我把春联固定好,我就将剪好的胶带往门

上贴。“好像歪了!?”我又轻轻撕下来,把位置调整。

篇五:现代人对春节过年的感受

岁岁

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匆匆忙忙的的除夕、春节三天,就这样算是先画上了句号,

我的感觉并没有太多像儿时的欢乐,经过一天与长辈、堂兄妹的吃饭、聊天,反而激增了些

许淡淡的感伤与惆怅。

等到十点,老爸打

电话让我去奶奶家拜年,当我来到这个已有些破败不堪的院子时,跟我一年前来到这里已经

分明感觉到变得家道中落,物是人非。已是快到中午吃饭之时,家里十几口人却没有一个人

伸手做饭,再也看不到我两位婶子的身影。终于三叔说要做饭了,一家人却没有几个动地方,

我也只好帮忙洗洗菜、切菜,做一些下收货,一样样工作做完,终于要开始炒菜了。

四叔算是父輩里年

龄最小的一个,比我只大十五岁,从小生活在奶奶身边,没有受过苦,更没有受过罪。当要

炒菜要油的时候,我看着他坐在大门旁边,抽着烟,需要花生油还要问奶奶放在哪里。真是

败家之子,经常住在家里连这么小的事情都不知道在哪放,真是白活了三十多年。奶奶自从

过了七十岁就得了帕金森症,手指颤巍巍的,抖个不停,可是四叔看不出活儿,依旧让奶奶

拿到厨房。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自小之时一直溺爱,不舍得打骂管教,到头来却是这样,

谁又能料到。当我问堂弟,怎么没有见他妈妈,他却苦笑着说我妈妈

已经改嫁到天津了。前几年春节,我老是听到四婶说四叔没有进取心,日子过着没意思,看

不到前途,是啊,连电费、水费都是靠爷爷的退休工资,怎么又能看到希望呢?一个男生,

一个男人没有事业心怎么能够长久。今,又再看看堂弟,小小少年实在可怜!

一年不见堂妹,已

经和我身高差不多了,却少了以前甜美的笑。从前每个春节都看到三婶忙碌的身影,如今只

有堂妹一个人立在大门外面刷着手机,老妈偷偷告诉我她的父母去年才离婚。又一对人分手

了,关系破裂。三叔也算是有出息的吧,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国家分配工作,在一

个乡镇集体化肥厂里当领导,厂里效益还算可以。男人有钱就变坏,英雄难过美人关,在外

面包养小三,有时候沉默比争吵更可怕,结婚十几年之后,无声无息的就这样离婚。离婚,

两个字从前也只是在电视里看看,认为都是戏里发生的事情,没想到离我这么近。我问堂妹

是否想她妈妈,说完就有点后悔,坚强的外表下,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相比一下,我又是

多么的幸福。金钱、名利,亲情才是最可贵的。

终于开饭了,准备

了一上午,院子里没有风,也算是个不错的天气。也没有几年前,大人们调侃我怎么还不在

学校找个女朋友;曾经大学里有一个朋友问我,明明,你有没有感觉到学历越高你越容易感

觉孤单,当时我还没有在意,是啊,现在感觉越来越是这样。堂哥,爷爷最器重的孙子,少

时不努力,只上了一个职业中专。虽然开着小汽车,但是说话时却处处无法掩饰内心涵养的

匮乏,张嘴闭嘴是吹嘘自己挣到了多少多少钱,财源滚滚,一脸的俗气与媚态。我的亲叔叔

们点着支烟,闲扯着市场上的房价、车价,我傻傻乎地坐在那里插不上一句话。他们嫉妒着

邻居家的蒸蒸日上,别人的好与坏又与自身有何关系,自己却不知道努力,还合计着政府的

低保与补贴。坐在家里等着别人白白的可怜,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人相信眼泪,从来没有

人去主动对你施舍怜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长久立身。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篇二: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的感想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的感想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信仰

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黄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黄历为时间界定,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准备迎接新春的来临。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 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燃灯庆贺。

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令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成为历朝历代的一大盛事。

中秋成为节日,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对像。上古时代即有“华夏祭月”,在周代时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

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一直盛行。收起回覆八月十五,此时月色皎洁,月像既圆且亮,正如唐代刘禹锡描写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二、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恩

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

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 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

《礼记.郊特性》记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司马迁也说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来敬天祭祖实质提示人们: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知源,才能生生不息。

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

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体现着对人伦的重视,体现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

《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 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像。

三、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67%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淡化、西方节日之所以日益流行的原因在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对于过传统节日的物质需求已逐渐减少。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生活发展了。但是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

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阖家团圆。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涯,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澄澈、光明之境的追求。

传统节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很多的节俗活动,都是倡导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祥平安等方面的愿望。

四、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祈禳意识

祈,求福;禳,除祸,祈禳意即向神祈祷以降福免灾。新年有很多祈福驱邪等节俗活动。如除夕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新年时,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等,即将大红春联贴于门的两边,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人们“新年吉庆、驱邪迎祥”。传统春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等。

年画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岳飞大破金兀术〉,不仅营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画中故事,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的根植人心。

贴“福”字使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浓厚气息。祈福盼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别是在遇到危难之时,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但须知做事要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由恶作,福由德生”。

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它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它与虚伪、奸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倡导人要修德向善,才会有福德和福报。

还有些节日也有辟邪驱瘟的内容,如清明节的插柳戴柳,〈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辟邪崇。端午节时值黄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人们在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以“祛除”毒气和辟邪驱瘴。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出遥想亲人重阳节登高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他这远在异乡的游子,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对于节日在文化上的内涵,从全世界来看都有淡化的趋势,东西方参与节日庆典的人们,大多已经剥离了对各自节日起源及背景的束缚,文化起源及节日背景的意义,已经成为传统文化跨出国门时的一种特别护照,有了这种文化内涵,优秀的节日才更容易被全世界的人们所接受。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在更紧密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并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经验。在这样的变化中,中国要保持自身文化的优越性,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不落后于世界潮流。

篇三:美好的节日——“过年”心得体会

美好的节日——“过年”心得体会 岚山区碑廓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七班 邬秉澄

过年,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了,这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

要过年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忙里忙外,各自准备过年的东西,到处洋溢着欢庆的气氛。

除夕早上,我们一家吃完饭就开始忙起来。我和爸爸先打扫卫生,洒水、扫地、擦窗户……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贴春联,红红的灯笼也挂起来了,家里一下子变了新模样,漂亮极了。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喝酒聊天,小孩子喝饮料看“春晚”,这叫守岁。我觉得很快乐,很温馨。

大年初一的早上,大街小巷到处是青年人、小朋友,以家族为单位到族里年岁大、辈分大的老人家里拜年、磕头。相遇的人们喜气洋洋,都高声地跟对方说着:“新年好!”我们一队人浩浩荡荡地走在大街上,感受到过年的欢乐、祥和的气氛,我由衷的觉得:过年真好!

虽然听长辈们说,现在过年的礼节和习俗比过去要简单多了,但是我仍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种团聚、温暖、喜庆的气氛,将久久地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贴春联活动感想》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40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