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1 06:12:18 | 移动端: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篇一: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1、夏、商时期:占主要地位的以族为单位的土地公有制,农业生产往往采取集体劳作的方式进行。

2、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虽然有“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说,但是,实际上却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当时的土地制度划分为井田,井田以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主要特征。 井田制: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当时的土地制度划分为井田,井田以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主要特征。各级贵族主要剥削民众的劳役地租。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收获全部上交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公社成员必须按照制度定期交换份地,随着份地的变动迁居,村社劳动者对私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

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及战国初年,井田制的破坏使农民对自耕份地的占有关系加强,出现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贵族阶级的进一步分化,也使一部分贵族下降为自耕农。战国初期之后,军功贵族通过赐予和买卖取得土地(如商鞅变法内容奖励军功);同时,商人、货币持有人也通过买卖去的土地,他们和军功贵族一起成为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4、秦朝: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食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5、汉朝封建土地制度:汉朝存在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直接由国家政权掌握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叫做公田。主要包括:一是全国的森林、荒地,河流;二是皇帝的林园;三是分散在各地没收的富人、豪强、商贾的土地。

公田的经营方式:

一种是假田制:就是把国有土地出租给无地农民耕种,史称“假民公田”,农民要交税。

一种屯田制:从汉武帝开始大规模屯田,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要交纳地租,屯田者主要是内地迁徙的移民。军屯由戍卒耕种,屯田卒由政府发给农具、耕牛,收获的粮食交国家。屯田卒的衣食由政府拨给。

(2)、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豪强、大官僚、富商占有的土地,其来源,有的是通过赏赐,有的是兼并,也有的是通过抢占和买卖。

采取租佃方式经营。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占有小块土地独立经营。

6、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屯田制,是国家对国有土地的一种经营方式,它由曹操率先实行,196年曹操接受枣祗、韩浩的建议,招募流亡农民在许县附近实行屯田。 后实行军屯。

民屯每50人1屯,屯田民名为招募实为驱迫,国家对民屯采取军事组织的方式管理,管理机构为屯司马,与郡县官员并列,而不相统属,直隶于中央,屯田民不得随意离开土地,没有人身自由,他们耕种的土地要向国家缴纳分成地租,同时也要承担兵役和徭役。军屯60人为1营,军屯的士卒与屯田民一样缴纳分成地租。孙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行屯田,也分为军屯和民屯,蜀汉只有军屯。

屯田的意义:屯田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有利于实现区域统一,而且对安置流民,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国家对屯田的剥削日重,魏末晋初,屯田的分成租甚至高达八二开或者七三开。赋役越来越沉重,屯田制逐渐瓦解。晋武帝时期两次下令罢屯田官,民屯宣告废止。

7、西晋时期占田制:

为了加强对自耕农的控制,限制土地兼并,280年西晋颁布占田制,占田制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占田课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一人30亩,丁男(男女16岁至60岁为正丁)课田50亩,丁女课田20亩,次丁男课田(13岁到15岁、61到65岁为次订)25亩,次丁女及老小没有课田,占田数是指一般民户可以按人口占有和耕种的田亩数,课田则是按丁承担租税的田亩数。

二是户调制,规定丁男为户主的户民,每年纳绢3匹、绵3斤;丁女及次丁男为户主者减半交纳。 三是官吏占田荫户制,规定一品可以占田50顷,每品依次递减5顷,至第九品占田10顷。荫庇佃客的户数,自一品50户至九品1户不等,此外,官吏还可以荫庇亲属,依官品高低有所不同,凡被官吏荫庇的客户和亲属都不负担国家征派的徭役,实际上成为私家的依附人口。占田制中规定的占田数额,只是允许民户自行占有,并非由国家如数进行分配,而无论占田是否达到法定指标,都要按照规定的课田亩数交纳田租。

8、北魏均田制:

485年北魏政府接受给事中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对授田的对象、种类和数量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1)、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露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岁者归还官府。桑田则为永业田,世代相传,不归还政府,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买卖。

(2)、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耕牛每头授田30亩,限4牛。

(3)、土广人稀地区,可以任力耕垦。土狭民稠之处,允许民户迁往他乡。不迁者授田不足,可以用桑田充露田之数,仍然不足时,不给倍田,再不足则减少应授田数量。

(4)、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多少不等的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官吏所授土地不得买卖。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均田制的推行,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平均土地,因为官僚贵族除隐占土地外,还依赖拥有的大量奴婢和耕牛获得授田。均田制是一种国有与私有并存的土地制度,其中,有受有还的露田,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必归还的桑田,所有权则属农民。 北魏以后,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继续实行均田制。

9、隋朝均田制:

主要内容:丁男每人受露田80亩,妇女40亩为口分田,死后归还国家,受桑田或麻田20亩,为永业田,可传给子孙,奴婢授田与良人同,但受田奴婢人数有限额,依占有奴婢者的爵位、官品、身份人数不等,丁牛1头授田60亩,每家限4头。

10唐朝均田制: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官僚有职分田,作为俸禄补充,官府有工廨田,作为办公费用,所有权归国家。主要包括对百姓授田的规定、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以及对土地买卖的规定。 唐朝均田制与前朝相比,内容最为详备并取消了 奴婢、妇女及耕牛受田,增加了对工商业者、僧侣的受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工商业及寺院经济的发展。

后来,随着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逐渐瓦解。

11清朝更名田

尤其要注意北魏到唐朝均田制的演变

隋唐政治经济热点考点

1.如何理解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解题思路:隋末,地主阶级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经济。唐朝建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使流亡无地的农民再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和通过什么办法对他们征收赋税。不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治就不会稳定,国家财政就缺乏保障。为此,唐朝统治者沿用并改进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唐田令承认,农民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占有的田地合法,并将国家控制的荒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此,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均田制决不是平均分配土地,也不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占有法令上规定的土地数目。均田制的真正目的,是保证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的前提下,以均田为根据向农民征收赋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对土地的贪欲越来越凶,同时,封建政府加在人民身上的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大量农民弃家卖产,流亡他乡,地主则乘机大肆兼并土地,均田制逐渐被破坏。

租庸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征收对象。它规定:受田的农民必须交纳定量的租、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徭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赋税额由随意征收改为固额征收,赋役负担相对减轻,纳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因此,它的实行,在唐前期既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相应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手中的土地更少了,大批逃亡,租庸调制对他们不再适应。同时,对兼并大量土地,拥有大量谷帛的地主们,仅按人口向他们抽租庸调实在所得不多,而且地主还千方百计隐瞒丁口。这一情况,在安史之乱后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缓和阶级矛盾,改变赋税制度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收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故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干方百计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政府在两税之外又增加 许多苛捐杂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只严格地执行了一个很短的时期。

2.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解题思路: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发展,是北魏以来经济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均田制的实行,使得普通地主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他们

纷纷要求加入国家政权中来,参与国家管理。而操纵国家政权的士族地主却日益腐朽没落,他们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着仕途,且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经济政治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于是改革选官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

发展演变: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土科,科举制形成;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土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开元年间,由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

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符合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各阶层尤其是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土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学制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对西方国家选拔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科举制毕竟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从本质上讲也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手段,到封建社会后期,其腐朽性和反动性日益暴露。

3.如何理解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题思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补充,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但是,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它只能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之。

4.如何理解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

解题思路:府兵制因设立军事组织兵府而得名。初创于西魏。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兵农合一的封建军制。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在隋以前,府兵和他的家室、土地自成一个系统,不归州县管理,这在战争不息、军队调动频繁时期是难免的。但因此军人容易包庇本家甚至外人,隐匿户口,不纳租税。隋文帝把军人的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从事生产;一面仍保留军籍,轮翻宿卫,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

府兵制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这样,中央政府就能够随时调集重兵,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镇压力量。

府兵制的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和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消除了胡汉分治的痕迹,同时,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但是,府兵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了农民的身上。

按照唐朝规定,府兵的挑选,应该“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这种征发制度使府兵中保有相当数量的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府兵就能更有力的执行其对内镇压的职能。唐初,府兵地位比较高,参加征役可得勋级,死亡者家属可受抚恤,府兵的征调还不困难。到唐高宗以后,战争频繁,不仅勋赏不行,甚至还要夺赐破勋,于是地主富户想方设法逃避兵役,兵役负担就全部落到贫下户身上。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贫下户失去土地,无力自备衣粮,加之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较多,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寓兵于农变成了兵农分离,兵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内地与边镇的兵力部署也发生了变化:外重内轻。募兵制基本上由国家供给衣食,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军队,兵将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5.如何评价武则天?

应试技巧: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必须要掌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评价:全面、公正、客观;2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究竟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否定态度,可借用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来考查:即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切忌感情用事或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

武则天统治时期,她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来维护自身统治。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从事佛教,修筑佛寺,大兴土木工程等。但是她在位期间,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为广揽人才,她创

立“自荐”求官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所有这些,使得在武则天当权的半个世纪里,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武则天,应持基本肯定的态度。

6.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边疆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北部回纥,西北突厥,西南南诏,东北靺鞨,如同一家的西部吐蕃。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巩固,究其原因有:1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2三国时期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3唐朝前期国力的强盛;④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⑤交通的发达。

唐朝前期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会盟。在这五种主要方式中,和平方式是主流。这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开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民族间友好交往的整体趋势。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等。但同时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对内地汉族产生过重要影响。如唐诗所描述的“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中外友好交往频繁,究其原因有1交通的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往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2唐朝国力的强盛,各方面几乎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④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中外僧侣在推动中外交流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范围广泛,以亚洲为主;以和平交往为主;以互通使节、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往,以外国向中国学习为主。但同时外国的经济、文化等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中外之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大大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有利于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民的先进经济成就和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交流,对亚洲各国的历史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8考研历史学复习攻略 之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专题线索梳理

一、 先秦时期的文化 ★★★

(一)春秋晚期的老子和孔子

(轴心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本身的觉醒,同时,在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

1、老子的主张:朴素的发展观和辩证法;对社会的发展,主张“无为”。

2、孔子主张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与“礼”。所谓仁者爱人,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 孔子的教育成就:“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编订和整理了“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二)百家争鸣 ★

1、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

社会政治的大变革: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社会局势的大动荡:诸侯国开展各色的政治变革;社会思想自由宽松,私学的兴盛;阶级关系变化复杂,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剧烈斗争。

2、代表人物: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孟子:要求施行“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宽以待民”。

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主张“心斋”“坐忘”。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韩非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要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法治”。

(三)文学和艺术:

1、文学:《诗经》、屈原 “楚辞”、诸子散文

2、绘画: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帛画。

3、青铜器:当时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面,代表作品为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4、音乐:湖北随州全套战国青铜编钟;

(四)天文、物理与医学

1、天文:公元前613年,《春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春秋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历法系统,“十九年七闰”法,比西方早160年;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的《甘石星经》。

2、物理:《墨经》记录有杠杆、浮力、声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墨经》光学八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3、医学:扁鹊采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其中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他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

二、秦汉时期的文化 ★★

(一)哲学与宗教:

1、董仲舒主张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起了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唯物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阐述无神论。

3、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

4、东汉时,道教形成。《太平经》为经典。

(二)史学与文学:

1、司马迁著《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2、班固著《汉书》,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三)雕塑与绘画:

1、雕塑:最突出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东汉成都的说唱俑与洛阳的杂技俑生动活泼。秦汉砖瓦与瓦当也极具艺术价值。

2、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

(四)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太初历”;东汉张衡地动仪。

2、数学:《九章算术》。

3、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成书的《黄帝内经》;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 “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

4、造纸术:西汉初期,就出现了纸。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从4世纪起,外传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发明之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

(一)科学技术

1、数学:魏晋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并著有数学专著《缀术》。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哲学思想

1、魏晋玄学

2、道教与佛教

道教的发展:东汉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之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佛教的盛行: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统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佛教思想,使乱世苦难中的百姓易于接受,也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篇二:谈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部门。而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关于土地这一要素分配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无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从中国历史的纵向来看,在原始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统治者实行的是集体耕种、平均分配的氏族公有的土地制度;而到了商周时期,这种土地制度演变成了一种与当时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即井田制——以划分公田和私田为主要特征;在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运用,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被正式承认,并确立了一系列基于土地私有制的税收政策;在中国之后的历史进程中,相继出现过诸如“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等等的国家土地所有制形式,同时私有土地制度的持续发展也从未中断过。

在对中国农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中国在经历了原始农业社会千余年的部落所有制和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国家所有制后,由于生产力显著提高而进入了传统农业社会阶段,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主要的土地占有者是地主、国家和自耕农,这也对应于古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对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政府对土地交易的自由放任政策而导致的以封建庄园经济为特征的士族门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产生、隋唐五代时期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受统治者打击而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小地主所有制的过渡、宋元明清时期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所有制的完全确立。

国家土地所有制虽然贯穿于整个传统农业的发展中,但却始终没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古代中国每个朝代由统治者占据的土地仍然是具有相当规模的,政府将这些土地出租或分配给农民耕种,获得租和税两种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能起到吸纳游民、稳定社会的作用。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土地所有制,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形式受其自身经营能力、有限物质生产条件的制约,生产规模都很小,与此相伴随是对精耕细作的强调——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断投入劳动力。

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长期并存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这里所说的并存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正相反,这三种土地所有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而这种动态转化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运动机制而得以实现的。

土地运动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土地交易实现的。土地私有制在战国时期得到确立,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对土地自由交易的许可。由于土地相比其他社会财富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低风险、相对高的收益、收益的稳定性与持久性等等,再加上起初统治者并未对土地买卖进行限制,地主们出于对财富的无限制的追求,通过购买、占据“公田”、接受赏赐大量兼并土地,积累财富,这直接导致士族门阀达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产生。

土地兼并对社会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一方面,国家的税收会由于贵族、官员大量兼并土地而大幅减少,因为在古代,贵族是可以免缴税的,而官僚也是可以少缴税的;另一方面,土地兼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包括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以及地主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前者导致了一波又一波的农民起义,后者导致了统治者对土地兼并的抑制。

纵观中国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始终没有出现过稳定的大地主这一阶级,这说明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地运动机制除了有土地兼并机制,还应有土地离散机制的存在。与土地兼并完全出于地主对财富的追求不同,土地离散机制是由几个因素共同推动的——

首先,中国传统的人口观念造成每个家庭的后代都很多,在父辈去世后,继承遗产的多个儿子对财产的分割导致了土地占有的小型化和分散化;其次,政府沉重的赋役剥削也使自耕农无力同时也不愿承担超过自己经营能力的更多土地;再次,即使自耕农有能力占据更大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环境中,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剩余产品的交换并不频繁,农民因此并不愿意生产超过自己家庭所需的粮食,进而也不愿意占据更大的土地。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长期以来就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而这与土地离散机制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小农经济模式一方面维持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生产力的桎梏。商品经济的发展只可能建立在社会中有大量剩余产品的基础上,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然做不到这一点;而中国传统农业的最后一次重大技术进步发生在战国时期,即开始使用铁制农具、运用牛耕、兴建水利、开渠灌溉,之后的传统农业虽然在技术上仍有改进,但并没有实现质的突破,究其原因,就在于小农经济。

在我看来,小农经济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再加上古代中国一贯的藐视技术重视思想、规避风险明哲保身的保守的传统文化观念,无疑使中国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小农经济的稳定性直接导致在中国很难形成在资金和技术上高度集约的新的类似于西方手工业工场的经济力量,也就扼杀了新的技术进步产生的可能,也阻止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年若不是受世界市场的影响被外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进而受到了西方的技术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可能直到现在依旧延续着自己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由此我们又不禁对土地兼并的利弊产生怀疑,土地兼并固然会导致社会矛盾,但其客观上却能够促进资本积累,大量没有土地耕种的农民也会由此转化为自由劳动力,从而为大规模的集约生产创造了可能。

在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变迁后,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土地制度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影响,事实上,即使在当代,土地制度依旧是我国各项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任何细小的改革都会引起社会巨大的反响,在未来,我相信也一定是这样。

篇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二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新授课 1课时 2013.2.27 周三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了解土地兼并、租佃关系、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培养整合教材主线及深入挖掘历史名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宏观整合与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相结合,师生合作探究,从他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与土地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原因,从土地制度的角度了解中国古代人们的基本生活状况,培养对本民族农业文明的温情。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及表现 难点:土地兼并的原因、危害,尤其是对商品经济的阻碍作用,统治者的措施、目的。 三、教学方法

史论结合、创设情境、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中国的原始农业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域,其中南北各具特色,分别以种植什么作物为主,有无交流?

3、商周时期的主要耕作工具?铁器出现的时间?牛耕出现及普及的时间?耦犁出现的时间?曲辕犁出现的时间、地点、意义?

4、古代主要的灌溉工具及水利设施?

5、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含义、最主要的特点、评价?

导入:第一课主要从生产力(工具、技术)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第二课则主要是从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制度)的角度出发,现在请大家阅读导言部分,找出里面所包含的历史信息,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主线。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兼并租佃关系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公有制生产力水平低下 2、商周时期 井田制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通过以上二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名称、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 性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 特点 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

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想一想

材料一: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材料二:“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被分散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

结合以上材料,依据生产力原理,你能否预测井田制发展前景? 3) 瓦解 表现在教材中找出两个表现 概括为“公田抛荒”“私田私有” 原因1)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根本原因)2)春秋时期,各国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确立

联系2011年高考题:山东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这里的经济方面指的是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2006年我国取消了农业税,那这项皇粮国税开始的时间是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

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 井田制瓦解后土地私有制形式有哪几种?(时间)君主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导)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2) 占主导地位的地主私有土地来源有哪些?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

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阅读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来源:公田私有、军功赏赐、土地兼并 北魏:“均田”、“限田” 隋唐:“均田”、“限田”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动动脑: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的原因、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灵丹妙药”?

3) 土地兼并

原因土地私有、允许卖卖

危害国赋税收入减少(以明星偷税漏税为例),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措施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

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参考)

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 2.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3.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二)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经营方式 1、自耕农经济

2、租佃制(以白毛女的故事导入)

1) 含义: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

农民通过租佃契约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 原因:土地私有和兼并,无地、少地农民的出现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 租佃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① 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② 汉代,“或”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③ 宋代开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④ 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4) 租佃制普及的意义:

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38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