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文天祥绝命词

文天祥绝命词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1 06:05:29 | 移动端:文天祥绝命词

篇一: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这,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下的《正气歌》,这更是歌颂我中华优秀儿女的壮丽诗篇。今天,我要赞美他——文天祥。

东方的云彩被朝阳无情地撕裂,海风带来腐败的腥臭,无数漂泊在海上的尸体告诉人们昨天大战的悲壮。与敌军浴血搏杀,不幸被俘的文天祥身戴枷锁脚镣站在海边,看着同胞的尸体,内心悲痛不已。文天祥随元军北上,他将在那里坚持自己的斗争,并以死扞卫祖国的尊严。

元朝逼迫文天祥投降,他没有答应,愤怒的蒙古人便把他关进破牢房。雨潦四集、腥臊汗垢,恶气杂出便是他如今身处的环境。在这里,他面临着饥饿、孤独、疾病,但这并未让他屈服,反而历炼了他的心志。不论是亲人、朋友、君主还是其他人来劝,他都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生死贵贱只在一念,选择顺从,便是无尽的荣华富贵;选择抗拒,便是光荣地死去。文天祥毅然选择了后者。元人不明白,国家已经灭亡了,再抵抗毫无意义,为什么文天祥还要选择去死,活着不好些么?

元人是不会明白的,答案只在文天祥的心中。

“我不能对不起五十年来战死的军士,不能对不起为救我而死的人们,我不能对不起在蒙古铁蹄下受苦受难的百姓,我不能对不起生我育我的大宋,我不能对不起这片我挚爱的土地。我宁愿在孤独、无助、绝望中死去,不愿泯灭自己的良知;我宁愿在战斗中死去,不愿走上不光荣的结局。为了尊严、信仰和心中光明,我愿为国而死,宁死不屈!”

公元1283年,一月九日,文天祥面南而跪,从容就义,时年四十七。当人们抬他的遗骸时,发现了他的绝命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很小的时候,老师教我读文天祥所作的《过零汀洋》。那时,我不明其意。。今天,我慢慢走近文天祥,终于明白,《过零丁洋》就是他一生的写照: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重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让我们一道向这位700多年前的英雄致敬。(队礼)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篇二:私立一中高二语文培优材料之文天祥

私立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语文培优材料 编写:李新春

文天祥简介 (1236.6.6-1283.1.9),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名作赏析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残酷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蒙元定会被消灭,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汉家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民族主义诗篇。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绝命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慷慨就义,终年48岁。文天祥在刑场写下了绝笔诗: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雷变,气哇烟云草树荒。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载混毡裘,憔悴形容似楚囚。龙驭两宫崖岭月,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正气歌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注释】[1]予:我。北庭:指元朝首都燕京(今北京)。[2]寻:古时八尺为一寻。(3)单扉:单扇门。[4]白间:窗户。(5)污下:低下。[6]萃(cuT翠)然:聚集的样子。[7]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积水。[8]涂泥半朝:朝当作潮,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潮湿的。[9]蒸沤历澜:热气蒸,积水沤,到处都杂乱不堪。澜:澜漫,杂乱。[10]乍晴:刚晴,初晴。[1]]风道四塞:四面的风道都堵塞了。[12]薪爨:烧柴做饭。[13]炎虐:炎热的暴虐。[14]仓腐寄顿:仓库里贮存的米谷腐烂了。[15]陈陈逼人:陈旧的粮食年年相加,霉烂的气味使人难以忍受。陈陈:陈陈相因,《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16]骈肩杂邂:肩挨肩。拥挤杂乱的样子。[17]腥臊:鱼肉发臭的气味,此指囚徒,身上发出的酸臭气味。[18]圃溷:厕所。[19]毁尸:毁坏的尸体。[20]秽:肮脏。[21]叠是数气;这些气加在一起。[22]侵诊:恶气侵人。[23]鲜不为厉:很少有不生病的。厉:病。[24]孱弱:虚弱。[25]俯仰其间:生活在那里。[26]于兹:至今。[27]无恙:没有生病。[28]是殆有养致然:这大概是因为会保养元气才达到这样的吧。殆;大概。有养;保有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致然:使然,造成这样子。[29]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然而又怎么知道所保养的内容是什么呢?孟子:名轲,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有《孟子》一书传世。[31]浩然之气:纯正博大而又刚强之气。见《孟子.公孙丑》。 [32]吾何患焉:我还怕什么呢。我国占代的许多思想家都认为浩然正气对于人身有无所不能的巨大力量。[33]?天地有正气?二句:天地之间充满正气,它赋予各种事物以不同形态。这类观点明显地有唯心色彩,但作者主要用以强调人的节操。杂然:纷繁,多样。[34]?下则为河岳?二句:是说地上的山岳河流,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由正气形成的。[35]?于人日?浩然?二句:赋予人的正气叫浩然之气,它充满天地之间。沛乎:旺盛的样子。苍冥:天地之间。[36]皇路当清夷:当国家太平的时候。皇路:国运,国家的局势。清夷:清平,太平。[37]含和叶明庭:正气和谐地表露在政事修明的朝廷里。吐:表露。[38]时穷节了,见:国家危难之际,气节便表现了出来。见:同现,表现,显露。 [39]垂丹青:见于画册,传之后世。垂:留存:流传。丹青:图画,古代帝王常把有功之臣的肖像和事迹叫画工画出来。[40]在齐太史简:太史:史官。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片。《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把国君杀了,齐国的太史在史册E写道.?崔杼其君。?崔杼怒,把太史杀了。太史的两个弟弟继续写,都被杀,第三个弟弟仍这样写,崔杼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写在上。

[41]在晋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载:春秋时,晋灵公被赵穿杀死,晋大夫赵盾没有处臵赵穿,太史董狐在史册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孔予称赞这样写是?良史?笔法。(42)张良椎.《巾记‘留侯传》载:张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他一心要替韩国报仇,找到一个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今河南新乡县南)伏击出巡的秦始皇,未击中。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封留侯。 (43)苏武节:《汉书〃李广苏建传》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匈奴人要他投降,他坚决拒绝,被流放到北海(今苏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边牧羊。为了表示对祖国的忠诚,他一天到晚拿着从汉朝带去的符节,牧羊十九年,始终贤贞不屈,后来终于回到汉朝。(44)严将军:《三国志〃蜀志〃张飞传》载:严颜在刘璋手下做将军,镇守巴郡,被张飞捉住,要他投降,他回答说;?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张飞见其威武不屈,把他释放了。(45)嵇侍中;嵇绍,嵇康之子,晋惠帝时做侍中(官名)。《晋书〃嵇绍传》载:晋惠帝永兴元年 (304年),皇室内乱,惠帝的侍卫都被打垮了,嵇绍用自己的身体遮住惠帝,被杀死,血溅到惠帝的衣服上。战争结束后,有人要洗去惠帝衣服上的血,惠帝说:?此嵇侍中血,勿去!?[46]张睢阳:即唐朝的张巡。《旧唐书〃张巡传》载:安禄山叛乱,张巡固守睢阳(今河南商丘),每次上阵督战,大声呼喊,牙齿都咬碎了。城破被俘,拒不投降,敌将问他:?闻君每战,皆目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张巡回答说:?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敌将?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47)颜常山:即唐朝的颜杲卿,任常山太守。《新唐书〃颜杲卿传》

载:安禄山叛乱时,他起兵讨伐,后城破被俘,当面大骂安禄山,被钩断舌头,仍不屈,被杀死。[48]辽东帽:东汉末年的管宁有高节,是在野的名士,避乱居辽东(今辽宁省东南部)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他常戴一顶黑色帽子,安贫讲学,名闻于世。(49)清操厉冰雪:是说管宁严格奉守清廉的节操,凛如冰雪。厉:严肃,严厉。(50)出师表: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上表给蜀后主刘禅,表明自己为统一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表文中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名言。[51]鬼神泣壮烈:鬼神也被诸葛亮的壮烈精神感动得流泪。(52)渡江楫(集):东晋爱国志士祖逖率兵北伐,渡长江时,敲着船桨发誓北定中原,后来终于收复黄河以南失地。楫:船桨。[53]胡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过去史书上曾称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五胡。这句是形容祖逖的豪壮气概。[54]击贼笏:唐德宗时,朱蟊谋反,召段秀实议事,段不肯同流合污,以笏猛击朱眦的头,大骂:?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岂从汝反耶??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持的手板。[55]逆竖:叛乱的贼子,指朱眦。[56]是气:这种?浩然之气?。磅礴;充塞。(57)凛烈;庄严、令人敬畏的样子。(58)?当其贯日月?二句:当正气激昂起来直冲日月的时候,个人的生死还有什么值得计较的。[59]?地维赖以立?二句:是说地和天都依靠正气支撑着。地维:古代人认为地是方的,四角有四根支柱撑着。天柱:古代传说,昆仑山有铜柱,高入云天,称为天柱,又说天有人山为柱。[60]三纲实系命:是说三纲实际系命于正气,即靠正气支撑着。[61]道义为之根:道义以正气为根本。[62]嗟予遘阳儿:可叹我遇上了恶运。嗟(婿阶):感叹词。遘:遭逢,遇到。阳九:即百六阳九,古人用以指灾难年头,此指国势的危亡。[63]隶也实无力:是说我实在无力改变这种危亡的国势。隶:地位低的官吏,此为作者谦称。

[64]楚囚缨其冠:《左传〃成功九年》载:春秋时,楚子重攻陈以救赵,楚国被俘的人戴着一种楚国帽子(表示不忘祖国,被拘囚着,晋侯问是什么人,旁边人回答说是?楚囚?。这里作者是说,自己被拘囚着,把从江南戴来的帽子的带系紧,表示虽为囚徒仍不忘宋朝。[65]传车:官办交通站的车辆。穷北:极远的北方。[66]鼎镬甘如饴:身受鼎镬那样的酷刑,也感到象吃糖一样甜,表示不怕牺牲。鼎镬:大锅。古代一种酷刑,把人放在鼎镬里活活煮死。[67]阴房阒鬼火:囚室阴暗寂静,只有鬼火出没。杜甫(《玉华宫》诗:?阴房鬼火青。?阴房:见不到阳光的居处,此指囚房。阒:幽暗、寂静。(68)春院闷天黑:虽在春天里,院门关得紧紧的,照样是一片漆黑。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天黑闷春院。?闭:关闭。[69]?牛骥同一皂二句:牛和骏马同槽,鸡和风凰共处,比喻贤愚不分,杰出的人和平庸的人都关在一起。骥:良马。皂:马槽。鸡栖:鸡窝。[70]一朝蒙雾露:一旦受雾露风寒所侵。蒙:受。

(71)分作沟中瘠:料到自己一定成为沟中的枯骨。分:料,估量。沟中瘠:弃于沟中的枯骨,《说苑》:?死则不免为沟中之瘠。?[72]如此再寒暑:在这种环境里过了两年了。[73]百渗自辟易:各种病害都自行退避了。这是说没有生病。[74]沮洳场:低下阴湿的地方。(75)?岂有他缪巧?二句:哪有什么妙法奇术,使得寒暑都不能伤害自己?缪巧:智谋,机巧。贼:害。[76]顾此耿耿在:只因心中充满正气。顾:但,表示意思有转折的连接词。此:指正气。耿耿:光明貌。[77]仰视浮云白:对富贵不屑一顾,视若浮云。《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8]?悠悠我心悲?二句:我心中亡国之痛的忧思,象苍天一样,哪有尽头。曷:何,哪。极:尽头。[79]哲人日以远:古代的圣贤一天比一天远了。哲人:贤明杰出的人物,指上面列举的古人。

[80]典型:榜样,模范。夙昔:从前,过去。[81]风檐展书读:在临风的廊檐下展开史册阅读。 [82]古道照颜色:古代传统的美德,闪耀在面前。

《正气歌》评论

今〃吴熊和:?前半首历叙乾坤正气的历史表现,后半首为自叙。诗中写正气一点也不抽象。浩然正气就具体表现在太史简、董狐笔、张良椎、苏武节等夙昔典型和作者自己的斗争上。这些斗争代表了我们民族讲气节的传统,有人称之为民族魂。……天地是否有正气,这个问题可以存而不论。但文天祥人有正气,诗有正气,这首诗就写出了斗争中的人们最需要的气节和气概。他尽管国亡家破,兵败被俘,困辱于牢狱之中,却始终精神百倍,神气飞扬,就来源于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首诗直叙而下,一如正气运行,诗中也不故作豪言壮语,却使人肃然起敬,这也可使我们懂得诗的真正的生命到底是什么了。?(《唐宋诗词探胜》第385页)

今〃范宁、华岩:?大量的典故运用并没有让人感到堆砌过多;而是增强了诗歌的厚重感,使人们深知他的这种‘正气’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坚持正义,敢于斗争的传统精神之中的。?(《宋辽金诗选注》第471-472页)

《正气歌》鉴赏:

宋代理学发展得很精深,给士人的内心以深切的影响。道德的自觉赋予他们刚正不阿正气凛然的性格。理学家的这种气质常使他们说出一些包罗宇宙的话,如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人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所理解的充满宇宙的气不是自然之气,而是人的高尚的道德精神。这一切也培养了他们成仁取义的宗教情感。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始终以这种气节支撑自己履践这种崇高的道德,在临终之时,臵生死于度外,从内心扩充这种浩然正气,达到精神上的圆满境界。《正气歌》作为他的述志之作,融汇了他的血肉生命,故说理之中,充满情感,贯充信念,显得气势磅礴。这首诗显示了人类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体现了人的尊严。激励了后代无数的仁人志士,对铸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一首不朽的诗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题:

《指南录》后序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 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

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选自《四部丛刊》本《文山先生全集》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革除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萃:会集

C.会使辙交驰 会:正赶上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估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有为也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莫知计所出 而不知其所止

C.而余不得归矣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D.贾余庆献谄于后溪虽莫利于世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辞相印不拜——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B.以资政殿学士行——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查点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D.予分当引次,然而隐忍以行——我理当自杀,可是(还是)勉强忍耐着前往。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造成“国事不可收拾”的一组是( )

①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②战、守、迁皆不及施 ③北邀当国者相见

④吕师孟构恶于前⑤予羁縻不得还 ⑥辞相印不拜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

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

C.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

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见故相江万里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B.君其勉之 其如是,孰能御之

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独乐乐,与人乐乐

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友止之 指代上文的?郡中豪杰? B.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指代上文的?张弘范?

C.召入谕之曰 指代前文的文天祥 D.言者力赞从天祥之情,从之 指代上文的?言者?的进言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坐

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 四壁诗 。

①②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闻鸡:据《晋书?祖逖传》祖逖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相勉励,所以半夜听到鸡啼就起床舞剑。②坐驰:神驰。谓身形不动而心驰于外。

(1)这首诗中相关诗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试分析尾联的内容,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金 陵 驿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解往元大都,路过金陵(今南京市)时所作。

(1)这首诗首联有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4分

(2)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文天祥的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叔夏、公谨诸人之上。”而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更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8题。

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留梦炎是谁?此公不是凡人,想当初,他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然而,两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权奸陈宜中,暗里策划降元。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待到临安沦陷,他又拿家乡衢州作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他说:“信国公啊,今日大宋已灭,恭帝废,二帝崩,天下已尽归元朝,你一人苦苦坚持,又顶得了什么用呢?那草木,诚然还是赵家的草木,那日月,却已经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天祥转过身去,只给他一个冷背。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真白的是“有奶便是娘”。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天祥不禁怒火中烧,他霍然转身,戟指着留梦炎痛骂:“你今天来,就是给我指这条出路的吗?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可是卖国?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可是卖祖?身为汉人而卖汉节,可是卖身?……”

“你、你、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你不听也罢,凭什么要血口喷人?”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的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 ——(卞毓芳《文天祥千秋祭》节选)

15.文段开头说“是比杀头更为严重的诱降”,为什么?

16.在选文的第二段,作者较详细地介绍留梦炎的身世、经历,有什么作用?

17.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18.你对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培优材料——文天祥参考答案

1.A 2.D 3.B 4.C5.C 6.C;

《指南录后序》翻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省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临安城外,交战、防守、迁都都来不及实施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府邸,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正当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见他们,大家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缓解祸患的。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兵也是可以用言词打动的。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元扣留的,我就更想窥探一下元兵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我刚到北营时,陈辞不屈,意气激昂,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在后来讨好敌人献媚,于是我被软禁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整治了。我暗自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的罪状,只求一死,不再顾及个人的安危。元军虽然在表面上表示尊敬我,实际上却很愤怒,两个贵官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使者,夜晚就派兵包围我住的地方,我就不能回国了。

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我被元军驱使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往真州,我立即全部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臵使,约定联兵来大举反攻。宋朝由衰落而复兴的机会,差不多就在此了。我停留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下了逐客令。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进,在露天下休息。日日与元军在淮东路相遇。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不应,叫地不应。不久得到一条船,在沙洲上躲避,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唉!我到达死亡的境地不知有多少次了!痛骂元军统帅该当死;辱骂叛国贼该当死;与元军高官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该当死;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差点想要自杀死;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落入鱼腹而死;在真州被逐到城门之外,几乎走投无路而死;到扬州,路过瓜洲扬子桥,假使遇上元军哨兵,没有不死的;扬州城下,进退不能自主,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落到敌人手中而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察兵凌辱逼迫死;夜晚逃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没而死;天刚亮的时候,到竹林中躲避哨兵,有好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无处逃避而死;到了高邮,制臵使官署的通缉令下达,几乎被捕而死;经过城子河,在乱尸中出入,我乘的船和敌方哨船一前一后行进,几乎不期而遇被杀死;到海陵,往高沙,常担心无罪而死;经过海安、如皋,总计三百里,元兵与盗贼往来其间,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到通州,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靠了一条小船渡过巨浪,实在无可奈何,对于死本已臵之度外了!唉!死和生,是早晚的事情,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处境艰难,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平定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我在患难中,有时用诗记述个人的遭遇,现在还保存着那些底稿,不忍心废弃,在逃亡路上亲手抄录。现在将出使元营,被扣留在北门外的诗文作为一卷;从北门外出发,经过吴门、毗陵,渡过瓜洲,又回到京口的诗文作为一卷;逃出京口,奔往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的诗文作为一卷;从海路到永嘉、来三山的诗文作为一卷。我将把这诗稿收藏在家中,使后来的人读了它,同情我的志向。

唉!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所要求于作为忠臣的事,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所要求于作为孝子的事,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要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这才是合乎情理的行为;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跟随国君出征,做为先锋,洗雪朝廷的耻辱,恢复开国皇帝的事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誓不与贼共存?,?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了方休?,这也是义。唉!像我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我的死地。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即使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对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宋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和皇后,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呢!

这一年夏天五月,改年号为景炎,庐陵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作序,命名为《指南录》 。

7、A(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8、D(A因:于是,副词/凭借,介词。B其:可要,句中语气词,表示期望/假如,连词。C以:凭……的身份,介词/因为,介词。D与:跟、和,均为介词)9、A(称代上文的?文天祥?) 10、B(①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现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现文天祥?险象环生?的处境)11、C(?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12、(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注意:①词语——庶;②句式——定语后臵句。)

(2)(张弘范)的近侍(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就以礼相待(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注意:①两处省略;②古今异义词?左右?;③虚词?遂?和?以?。)

《文天祥传》参考译文: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

篇三:文天祥与温州江心屿

文天祥与温州江心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文天祥的千古绝唱。记得读小学时,老师带我们去江心屿春游,让我们朗诵的一首诗,那时我很怀疑这首诗或文天祥与温州江心屿有何关系。去了江心屿才知道,江心屿东首有一座文天祥祠,又叫宋丞相文信国公祠,是崇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纪念性建筑。长大以后,多次与朋友游逛江心屿,每一次皆会去文天祥祠看看。印象最深刻的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和阮元的《温州江心孤屿谒文丞相祠》。阮元的是一首七言律诗:

独向江心挽倒流,忠臣投死入东瓯。

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

朱鸟西台人尽哭,红羊南海劫初收。

可怜此屿无多土,曾抵杭州与汴州。

这首诗是那样深地打动了我,以至十几年都没有忘却,2002.5.8《历史文物灯塔·江心屿》特种邮票在江心屿首发,温州邮政局为配合灯塔邮票发行,刻制6枚风景戳,其中有一枚就是文天祥祠,我做为嘉宾,在江心屿呆了二天,再一次光临文天祥祠时感慨万千,小小的江心屿经受那样酷烈的人世间血和为的洗礼。

德祜元年(1275)元兵南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京城临安(今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受命去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至京口(今镇江),和少卿杜浒、正将徐臻等十二人乘机脱逃,为寻找渡海南奔的宋室益王赵星和广王赵昴,历尽艰辛,辗转来到温州。据他自己撰写的《自淮归浙东》诗的“小序”中说:“是行,

寄一生于万死,不复望见天日,至永嘉(今温州)惟存六人”。《孤屿志》也有记载:“宋德佑二年夏四月八日,公浮海至温州,求益、昴二王所在。至则二王已去,乃会哭于龙翔寺高宗御座下。留一月,候命召赴侍在,有诗谗于石”。当时他来到今天建祠的地方,百感交集,写诗多篇,抒发自己的胸怀,在《北归宿中川寺》诗中说:“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祗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兴第二碑”。在《江心寺》诗中写道:“晏岁著脚来东瓯,始觉坤东南浮,何年飞落两巨石,孤撑肮脏分江流??丽天红日起初浴,五云扶上烟氛收,孤臣涕泗如此水,恨不从帝崆峒游”。表达了自己忧虑国事的心情和复兴社稷的决心。尤其是《北归宿中川寺》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叙述自己起兵勤王,艰苦奋斗的半生经历;接着,他想到当时元兵分东西两路南下,南宋北起江淮,南至广东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故而沉痛地发出“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的慨叹;并以班超、苏武自况,庆幸自己竟能从虎口脱险归来;最后写自己决心重整宋室中兴事业,把抗元斗争进行到底,抒发了热爱祖国、效忠祖国的思想感情。

文天祥在江心孤屿共停留了一个月。在这期间,他召集了温、台、处三州豪杰志士,共商恢复大计。五月被益王召至福安府(今福州),都督诸路军马。到神州后,原想亲自再来温州进行军事部署,奈困军务难易身未能成行,乃派杜浒来温,招募民勇,收集旧部,拟从海道作好战守准备,配合各路兵马再图进取??

文天祥在温州逗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在温州人民中间却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明成化十八年(1482),为了纪念文天祥英雄就义200周年,永嘉知县刘逊向温州知府项澄建议在江心寺东侧隙地建祠纪念,四月落成。弘治十三年(1500),提学副使赵宽偕温处道林廷谒祠,深感“祠宇卑隘勿称”,便由知府邓滩选址扩充,“寺北垂,倚岩临流,崇深虚明。”后祠宇和寺同时毁于火灾。草率重建于“山门之东,西违旧址如干武(步)。”正德十六年(1521),复由知府陆镇卿等大加扩充,“门庑宏敞,堂寝崇邈,像设俨雅,丹廨解完”。此后,崇祯九年(1636年)又重修一次。

1963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国家又拨款整修,维修时发现还存有清人秦瀛《宋文信国公造像题记》碑。

现存文天祥祠为晚清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21平方米,为三间二进四合院式,第一进为门厅,大门门楣嵌沙孟海书“宋文信国公祠”青石横额,第二进为正厅。正厅正中,有彩塑文天祥坐像,坐式,有3米,头戴巾绩,身穿青衣,手执书卷,神态自若。其上悬挂“天地正气”匾额,身后有“云鹤图案”屏作衬托。左右两壁各有彩色壁画一幅,东壁画“督师护国”、“追踪扈跸”和“南疆击虏”,西壁画“阴房正气”、“抗节成仁”和“永怀忠烈”,概括了文天祥壮烈的一生。

两进之间为院落,东西两侧设回廊。回廊和正厅前檐廊陈列诗碑22通,收刻文天祥诗四篇,即《北归宿中川寺》、《江心寺》、《过零丁洋》、《正气歌》

,其余18通为钱肃乐,朱彝尊,阮元,谢启昆,董正杨,端木国瑚,夏承焘等名流谒祠题咏等,由明代吴自新及现代由明代吴自新及现代张宗祥、张伯驹、郭绍虞、陆俨少、赖少其等书写。门厅和二进厅梁柱悬挂匾额、楹联多帧,均出书法名家手笔,而我印象最深是副楹联“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亡国恨”,崇词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

在文天祥祠前东侧有一个叫“浩然楼”,明万历八年(1580)巡道吴自新、郡丞刘正亭创建,名浩然楼,楼为木结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造型别致。其得名有二说:北侧宋丞相文信公祠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故浩然楼得名于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于人日浩然”。其后清道光年间梁章矩在此浪迹续谈中主之,另说源于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曾来温州,并登孤屿。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易名为孟楼。光绪元年(1875)重修时,仍复名为孟浩楼。至今温州人还津津乐道,争论不休,但笔者认为楼名取文天祥《正气歌》中“孟浩然”二字,因为此楼是明代吴自新创建,吴自新在文天祥祠留于谒拜墨迹,这不会是巧合吧?!

宝岛台湾在1992年曾发行文天祥纪念邮票一套两枚,我也想不久将来,新中国邮票也能出现文天祥的身影,因为他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永垂史册,始终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相关链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代表作品有《过零丁洋》、《正气歌》、《扬子江》、《绝命词》等。 参考资料:

1.《温州市志》

2.《温州文物综录》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1998年5月第一版


文天祥绝命词》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35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