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梁文道读书频道

梁文道读书频道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8 05:49:52 | 移动端:梁文道读书频道

篇一:梁文道:“我不是帅哥只能多读书”

梁文道:“我不是帅哥只能多读书”

书可以读得完吗

世界上的书那么多,想全读完简直是痴心妄想,但梁文道讲演的题目就叫《书读完了》。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借用了金克木先生遗著的名字。金先生回忆说,陈寅恪年轻的时候去看望史学前辈夏曾佑,夏曾佑感慨自己不懂洋文,只会看中文书,结果把中文书都读完了。陈先生当时还觉得不可思议,等他到了晚年,也感到书是可以读得完的。金克木认为,两位大学者所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书,而是那些最精粹、最根本的,就像一棵树的主干。拿中国文化来说,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中最重要的那些书都应归为此类。

梁文道把金克木的观点发挥了一下,认为西方的书也可以这么读。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圣经》等都是名著中的名著,也确实有人读完过。著名学者布鲁姆写了《西方经典》,可以看出这些书他几乎全都读过了。如果把书只限定为?经典?,那的确是有望读得完的。

进入35岁之后,梁文道开始思考自己或许需要一个书单。因为年轻人的未来不可限量,而老人的时间是倒数的。进入中年以后,他也开始感受到生命的压力,生活的道路开始缩减,不再有那么多的可能性。因此他认为,与其给年轻人开书单,还不如开给老年人。

梁文道还有一个新观点,不要给青少年看太多的励志书、名人传记,反而应该给他们看一些?黑暗?点的书,描绘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把他们推到悬崖边上,让他们看到下面的深渊。

梁文道观察过身边的人,感觉只看励志类书的人容易盲目自信,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只知道往前冲,这未必是好事。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只看正面的书,长大以后却接触到很多负面的东西,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打击,甚至怀疑一切,现在社会上就有不少这样的人。梁文道说:?我始终相信一些东西,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我知道这些理想可能会失败,我相信的东西可能会背叛我,我有心理准备。?他认为中国的父母习惯于把不好的东西挡在外面,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小环境,但孩子将来总要到社会上去的。如果父母能放开一些,孩子可能会生活得更开心、更健康。

知识面丰富、见解深刻,很多人对梁文道都有这样的评价。其实他小时候并不是个?好学生?,中学六年,他有五年都在班里排倒数前三名,但是他看了很多书。他经常去逛书店、图书馆,把它们当作?冒险乐园?,因为随时都可能有意外的收获。读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意外之得,灵光一闪的快乐。他说自己很幸运,能把读书当作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教书还是上电视。他幽默地说:?电视上帅哥美女那么多,我又不能卖样子,只能多读书了。?

梁文道说自己并不是记忆力特好的人,关键是看得多,反复看就记住了。同一个历史事件,多看一些相关的书,就能在脑海中编一张网,零散的材料就有了组织,而且牢不可破。他看的书有很多种,有

些是自己重视的要慢慢看,有些是出于工作需要,睡觉前看文学性的书,洗手间里放些杂书。甚至洗澡的时候他都看书,在淋浴的花洒下面做了一个架子,放些消遣的杂书,一边冲凉一边看。

梁文道:我的灵魂我的书(深圳图书馆演讲)

一个人的书房,一个人看什么书,一个人拥有哪些书,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全部,就是这个人,所以我常常很好奇。我不知道平常大家看什么样的杂志,但我会常常看很多香港的流行杂志,像一些周刊、八卦杂志、娱乐杂志我都很爱看。这些杂志里面通常每一期都会有一些固定栏目,介绍一些名人、家居。例如,介绍一些出自名师设计、特别雅致、特别好的那种房子,这些介绍中的房子内部,永远是干干净净、非常漂亮;家具也非常昂贵,意大利、德国名师设计;如果是名人的家,照片上的这些名人都是很骄傲地坐在沙发上,并且呵呵地笑。

我们接下来再看时间上的问题。书如果在空间上面体现出一个人的灵魂,他的兴趣、他的嗜好、他要隐藏的东西都在里面。那么对他来讲这些书有没有时间纵深的角度呢?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所谓时间纵深的角度,可以这样来理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习惯,买了一本书回来可能会签名,签名的旁边还会有日期,我相信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习惯。有的人甚至会连什么时候看了这本书也记下来。甚至有人更特殊,这本书可能买回来的时候签了名,写了

购买的日期,后来看书的时候又写了日期,而且可能一下子看不完,可能过几个月拿出来又看,于是又记下日期。这本书就变成了一本日记,历年来你读它的轨迹都留在上面。如果你不是刻意这样做的话,你也可能会夹一些书签、证件、名片一大堆东西塞进去,塞进去之后,这些东西都是你生命中某个过程的记录,都保留在这书里面。书不只是表达、承载一个内容的载具,书本身也有历史,有被阅读的历史、有被翻开的历史、有被购买的历史、有被转卖的历史,你会在每一本书看到历史的记录,你什么时候看过它?你什么时候翻开它?特别是图书馆的书更是如此。

我以前在大学里有一个非常坏的习惯,完全不值得学习,尤其当我在深圳图书馆讲这个事情的时候。什么习惯?就是我喜欢在图书馆的书上面划线做笔记(很抱歉),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呢?当时有同学问我:?梁文道,你怎么这么做呢??我当时很自豪:?哼!你懂什么?我要指示重点给人看,我是为了其他的读者好。?我在书上面写了?眉批?,第二个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知道这本书好不好,值不值得看。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我刚刚说的那些道理,一个人的书房、每一本书里面有什么记号,都会展示你的生命历程和这些书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能不能想象到有人会伪装?——绝对可能!怎么样伪装呢?大家有没有看到有些人家里面放一整套很漂亮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基本上是没有人会看的人——除了像王云五先生,他是立志把大英百科全书看完的——基本上没有其他人看百科全书的。有些人专

门买这些书放在家里面,也不看,就是为了炫耀,但是这种炫耀通常被人认为是很没有品味的。香港的富豪想用书来炫耀的想法是没有的,所以没有这个问题。很多地方的富豪想过得要有品位、有文化,就用书来炫耀,成为笑柄。比如说莎士比亚全集、鲁迅全集等等,你买来后肯定是不看的。因此英国这么一家公司提供特种服务。什么服务?就是几个小伙子专门负责替人买书和整理书架,好显示出主人卓越的品位,他们会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比如说看到你的眼神有一点忧郁、有一点神秘,于是他会专门帮你买一些占星术的书籍,找一些中古、有神秘异教思想的思想家(通常都是被火刑架上烧死的那种)的著作来装扮你的家。但是这还不够,书绝对不能凑一套,比如别人买莎士比亚,你也可以买,但是买莎士比亚一整套就很笨。这家公司很会买,怎么买?不买一整套,就买八本。这八本里面另外有三本是重复的。这个重复是怎么回事呢?因为有几本的区别在于版本不同,然后在不同的版本里面有几位专家帮你在上面划线,表示你看过,还模仿出一些好似不经意的褶口。仿佛有些人夏天喜欢穿麻西装——麻西装烫得很直、很漂亮不好看,烫得有点皱,太皱又不行,怎么办?——出门之前,烫一下,烫完之后洒点水、捏一捏,这样穿起来更潇洒。书也是这样,故意褶一褶,然后又不经意地塞进一两张伦敦高文花园歌剧音乐会的门票,这表示你买这本书、或者看这本书的时候你正在看歌剧。你想想看,假如你拥有这样一个书房,然后你请一个朋友上门来——假设是位异性朋友,你就和她说:?您慢慢坐,我去弄杯咖啡。?然后一弄就弄很久,弄个20分钟。你出来的时候,发现她

篇二:梁文道书评

今天在家听《开卷八分钟》,和老婆聊起这个节目的几个主持人,最好的一个自然是梁文道,随便几句聊天,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何梁文道的书评是最好的。

其实好的书评并不简简单单是评价一本书写得好不好,更加不是介绍一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讲的是什么,关键在于,您是否讲好了一个故事,或者,讲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故事或者道理中间,您会自觉的穿插这本书中对这个道理和故事来说重要的部分,读者希望了解和接受的部分。这是梁文道和其他主持人最核心的差别,更加是好坏书评的关键差别。 优秀的讲故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构建情景,并让自己和读者融入情景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写小说如此,做书评如此,企业管理、企业培训同样如此,连个人训练都是如此,难道没有听说过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头脑实验”吗?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人的大脑比较容易接受两种东西:第一种是情景化的东西,这个是《秘密》这本书强调的东西;第二种是逻辑化的东西,至少是看似逻辑化的东西。学好如何讲故事,如何讲道理,对很多方面都会非常有帮助。 以后的书评努力朝着这个方面发展,目前构想是两个方法:

1、构建一个小故事:描述一种情景,当然是书中作者重点描述内容所侧重的情景,然后将作者的某些观点(核心观点,或者我自己引申出来的观点)融入其中。

2、讲一个道理:这个有些难度,因为很多东西都要有背景知识,比如梁文道将中国的达尔文主义时会引述很多东西,从达尔文进入中国的时间点、为人们所接受的原因、引入者如何引述达尔文主义的等等,这些东西靠我现有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姑且作为一个努力方向吧!

其实,两种方法我都很难达到,毕竟自己读书的数量太少,知识背景还欠缺很多,只能说努力做好,说白了,就是努力讲好故事,努力讲好逻辑……

篇三:梁文道

梁文道:要为中国来一次文艺复兴

梁文道:要为中国来一次文艺复兴

梁文道 (图片来自网络)

一年前,梁文道主持的《开卷8分钟》停播,引来无数唏嘘。不久前,《一千零一夜》一上线,立即在朋友圈引爆。这位都市说书人,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再来一次文艺复兴”。

关于说书人——

“我不是在读书,我在说书,就像在天桥说书一样。”

记者:《一千零一夜》的第一期为什么选择了《大亨小传》(《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

梁文道:这个节目我的选书,开始定了一个规则:尽量选取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这些经典范围可以很广阔,从《大亨小传》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的一本名著《冲突的战略》。接下来准备要讲的内容里有哲学的,包括笛卡尔;也有很经典的不知道如何归类的蒙田的散文集;有《荷马史诗》、《源氏物语》??

把《大亨小传》放在第一集,是希望和今天中国的现实社会有一种呼应。我一直希望我们的节目更多针对年轻人,想透过三集《大亨小传》和年轻人对话,希望他们去看这本书,透过书看自己生存的时代。大家都说今天的中国进入盛世阶段,经济总体量可能在二三十年后超过美国。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很冷静,看清楚是否有潜在的隐患和问题。

很多人在抱怨“今天的年轻人没有梦想,没有理想”,我倒不觉得,还是碰到过很多有高远理想的年轻人的。只不过我们要思考,我们有没有形成让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空间和机会?梦想的实质内容到底是什么?像比尔·盖茨那样今天看来很成功的人,他们最早在做事业的时候,可能没想到成为世界首富,他们想的是要世界有点不一样。今天看到盖茨觉得他发财是因为他做了微软,但是没想到因果关系是倒转的——他做了微软,成为了世界首富。

强调这个倒转是什么意思?就像我在第一集里提到当年在南方某大学演讲遇到的小孩,他要我记住他的名字和长相,说将来我会在财富榜上看到他。我问他如何实现,他说不出来。我们可以有梦想,可以梦想发财致富,但也请想想:我们要做点什么?

当年乔布斯那些人,在自己家的车库里鼓捣电脑,不是想发财,是觉得好玩、有热情,觉得可能会改变些什么。如果今天有更多年轻人,带着热情和好奇心去做一件事,就像当年硅谷那帮人在车库创业,也许那个东西将来是改变世界的。中国如果真的要变成一个在世界上有长远影响力的大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年轻人。发财是意外,不是目标。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也许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记者:《一千零一夜》的拍摄场景如何选取?

梁文道: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节目成品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原来想做的是每一集是一个旅程,开头上一辆公交或地铁,在上面讲,结束时下车。我常常看到读书风气盛的国家,很多人在

地铁读书。在中国很多人搭公交坐地铁的过程中看视频,我想让观众感觉我和他在同一个环境里做节目给他看。

记者:这种陪伴在身边的感觉更接地气?

梁文道:接地气有很多种方式,这种好玩,可根本没法实现,地铁和公交不让进去拍。目前变成在路上,节目开头是从公交上下来,结尾上一辆车。这样也有好处,发现另一种趣味,更像在街头说书了。

很多人会说:你为什么不静静地在书房读书呢?我是坚持在街上的。第一,为什么做一个读书节目就得在室内安静地扯?第二,我想提醒一个事情:到底什么叫说书?世界各地的说书人都是在公共场合说的,我不是在读书,我在说书,就像在天桥说书一样。

记者:说书的形式有些复古,又用现代剧场版打通古今。

梁文道:这种背景环境是有趣的,你会慢慢发现现场环境和书的内容有时候会有很奇怪的变化发生。我在国贸那种最繁华的环境讲醉生梦死年代的《大亨小传》,是相关的。我会跟导演沟通,你不要特别去“配”书的环境,不要因为讲《人间词话》,你就给我带去当年王国维自沉的地方,可以在大马路上,产生反差。这样,背景环境就构成了对这本书诠释的一部分。虽然我是策划人,可每个导演都是独立的艺术家和创作者,要给他们空间去发挥。

传统上把文化谈话节目看作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坐在那儿说的节目,往往忽略了视觉呈现的重要。我希望整个“看理想”系列在视觉上是有追求、有想法的节目。现在推出的三档节目已经可以看得到,但还不是很明显,希望接下来策划的节目有更大突破和追求,到时候大家就看到了。


梁文道读书频道》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28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