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建筑施工图册

建筑施工图册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5 07:08:46 | 移动端:建筑施工图册

篇一:隧道施工图册

隧道施工“四新”技术应用图集

前 言

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设方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追责越来越严;三是随着国家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出现制缺口,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四是全社会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断提高,人身伤害和职业病代价越来越高;五是建设领域大量使用农民工,其职业水平良莠不齐,且受农忙季节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多。施工单位若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及时做出自我调整,克服上述不利因素,迟早要被时代抛弃。而要顺应时代要求,主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将是大势所趋。作为隧道施工领域的专业化集团公司,我集团更应走在“四新”技术的应用前列,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铁路隧道施工包括超前地质预报、钻爆作业、装碴运输、锚喷支护、仰拱施工、防水作业、二次衬砌等7个主要作业线,我集团及兄弟单位在这些作业线的施工中开动脑筋,努力创新,在“四新”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图册收录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法,供各单位参考。

一、地质预报

1、使用钻注一体化设备进行地质预报

(1)经验单位:三处怀邵衡铁路3标项目部

(2)设备优点:具有钻速快,钻孔定位准确、机械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机动灵活、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的特点,为长大隧道机械化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保障。

(3)设备功效:最大水平钻进深度150m,钻孔直径64~194mm。具有钻-注一体化功能,同时能实现软弱围岩及高压富水地带的超前预加固及注浆堵水施工。功效较高,标称钻进速度10-30m/小时。

RPD-150C钻注一体化设备

2、利用红外技术进行地质预报

(1)基本原理:红外探测法是一种间距的探测手段,属于物探范畴,其基本原理为:地质体时刻向外部发射红外能量,并形成红外辐射场。地质体发射红外辐射时,必然会把地质信息以红外电磁场的形式传递出来。当隧道前方和外围介质相对均匀,且不存在隐蔽灾害源时,沿隧道走向分别对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隧底向外进行探测,所获得的红外探测曲线具有正常场特征,当前方或外围任一空间存在隐蔽灾害源时,灾害源产生的礼仪之邦场迭加到正常场上,使正常场中的某一段曲线发生畸变,称作红外异常。红外探测就是根据红外异常来确定隐蔽灾害源存在,隐蔽灾害源指含水断层、含水溶洞、地下暗河。

(2)探测设备:HW-304红外探测仪。

红外探测场地

3、国产改进型钻注一体化设备

(1)经验单位:成渝客专龙泉山隧道

(1)设备用途:可用于超前探测及取芯作业、探测及排放涌水作业、弱岩层的加固和注浆作业、管棚作业、斜坡锚固作业、城市和盾构施工配套注浆作业等。

取芯作业探水作业

管棚作业 斜坡锚固作业

城市和盾构施工配套注浆作业

(2)功能特点:

动作灵活、爬坡能力强的特征,可适应隧道台阶法施工的要求;有效地减少工作母机的外形体积,更好的适应隧道施工的空间要求;采用双动力源模式,进入工作区时,采用低排放的柴油-液压动力组作为行走动力,实施施工作业时,采用外接电力-液压作为个工作机构的动力源,可实现隧道施工的低排放的要求;钻机动力头具有高冲击频率和冲击能,可大大提高管棚和取芯施工的效率;钻机的姿态机构采用直角坐标系模式,通过多组油缸的位置调整,可有效地扩展钻机的工作范围;整机的核心控制单元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液压比例模块,具有控制自动化、可扩展性强的特点,为今后远程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多功能钻机样机

二、钻爆开挖

1、采用凿岩台车进行钻眼作业

篇二: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为进一步规范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努力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和住建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等有关规定,借鉴各地标准化活动经验,结合我市建筑施工实际,编辑了《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以下简称《图册》)。

本图册共分为水平洞口防护、楼梯口楼梯临边防护、电梯井竖向洞口防护、通道口防护、基坑临边防护、楼层临边防护、施工升降机及卸料平台防护、机具防护棚、文明施工九个部分。本图册通过示意图、三维图、实例照片等形式,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标准化给出了较为全面和明确的做法,作为建筑施工现场“合格”工程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未达到图册所规定内容的工程不能评为“合格”工程。

1 水平洞口防护

1.1 边长在25~200mm(含2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

采用洞口楔紧木枋(立放),上盖18mm厚木胶合板用铁钉钉牢,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100

25 ~ 200 1 1

100

100 25 ~ 200 100 100 25 ~ 200 100 平面图 1-1剖面 三维效果图

1.2 边长在200~500mm(含5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

采用洞口上部盖18mm厚木胶合板用Ф8膨胀螺栓固定,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

1.3 边长在500~1500mm(含1500mm)的水平洞口防护

采用洞口上部铺设木枋(立放)@400mm,上盖18mm厚木胶合板用铁钉钉牢,木枋侧面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也用18mm厚木胶合板封严,面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间距20cm角度45°。洞口周边设置交圈的钢管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油漆,并在最上一道水平杆处悬挂“当心坠落”的警示标志,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100 300 100

100

500 1 1

500 ~ 1500

500

200

100 300 500~1500 300 100 100

300 木枋侧面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封严

100 100 400 400 400 400 100 100 300 500~1500 300 100

平面图 1-1剖面 三维效果图

1.4 边长在1500mm以上的水平洞口防护

洞口周边设置交圈的φ48钢管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大于1800mm,防护栏杆下部设置200mm高18mm厚木胶合板挡脚板,防护栏杆的水平杆、立杆以及挡脚板,必须刷间距为400mm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防护栏杆外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最上一道水平杠处悬挂“当心坠落”警示标志。所有水平杆控制伸出立杆外侧100mm。

篇三:建筑施工五图一表

五牌一表

1、 工程概括牌

2、 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3、消防保卫牌

4、安全生产牌

5、文明施工牌

一图:施工现场平面图

(施工现场平面图内容:门卫室.职工宿舍.项目经理.工程师室.资料室.技术员:技术科:施工科.安全员.质检员.监理员.会议室.标养室.食堂.厨房.水房.厕所.混凝土搅拌站(水泥.沙石.水等材料场地).仓库.材料加工厂(木工.钢筋.水暖).三通:水:电:路的安排.安全消防设施安排.指北针)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第三条,第八项,第一款规定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

标牌规格统一、位置合理、字迹端正、线条清晰、表示明确,并固定在现场内主要进出口处,严禁将“五牌一图”挂在外脚手架上。

各图规格为65×80公分,工程概况牌和管理人员名单监督电话牌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尽量做到美观大方,另应增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消防平面布置图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

结构形式:

层数

建筑面积 :

总 造 价:

设计单位 :

设 计 人:

质监单位 :

质 监 员:

项目经理 :

工程技术负

施 工 员:

安 全 员:

质 检 员 :

资 料 员:

开工日

竣工日期

工责 人:期 程 概 况 牌 年 年月日日 月

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资料员:

安全员:

质量员:

材料员:

监督电话:

消防保卫牌

一、贯彻执行有关的消防法规及公司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检查监护制度,加强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确保工程消防安全。

二、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建立以工地项目经理为主的义务消防组织并健全防火安全责任

制管理网络。

三、施工现场内外消防道路和通道应保证畅通,工地应按消防要求配制有效的消防设施

及器材。

四、施工现场动用明火必须有审批手续和监

护人,必须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五、易燃物品必须定点存放好,在消防区内应设置明显的防火、安全、警告标志牌。

六、禁止擅自使用非生产性电热器具。

七、定期调换消防器材药剂,并进行定期检

查维护。

火警电话:119

安全生产牌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二、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要建立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分解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

三、项目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认真学

习,严格执行建筑安全技术规范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四、项目部严格执行检查制度,按照"三定"原则,认真整改,确保安全施工。

五、新工人进场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六、 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管理人员不得违章指挥,施工人员不得违章作业。


建筑施工图册》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01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