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下基层不够深入

下基层不够深入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0 06:28:25 | 移动端:下基层不够深入

篇一:如何看待当前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级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把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为抓干部作风建设的重点,这在基层看来已显得十分必要,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同志,10余年来,我隐隐约约看到了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政策因素造成的,也有因干部特别是领导素质低下造成的。现就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破解这引起问题提出自己肤浅的观点。

一、基层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因素导致的工资待遇差异较大,干部观念存在问题,工作难推进

当前,由于不能真正打破“吃大锅饭”现象,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年满50岁的老干部,自以为工龄长,资格老,倚老卖老,定期拿着高工资,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不上班,这给年轻的同志在工作激情上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乡镇,一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甚至在工作上不露面,还不时在主要领导面前哼哼哈哈,自以为是,在干部中说三道四。一些年轻的,无上进心的同志,见报酬不多,采取混的思想,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不求做得最好,只求不出问题,导致工作难以推进。

(二)基层干部结构不合理,工作无活力

受编制影响,现基层增编难度大,进人渠道狭窄。加之上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不断从基层抽调年轻人才,使基层干部成了真

空,有能力的,能做事,会做事的年轻同志逐渐流失,呆在基层的都是些要么不愿离开,要么年龄偏大,要么能力一般的同志,给本就繁杂的基层工作带来不小影响,基层干部年龄普遍较大,工作激情普遍不够,享乐主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者鲜有,基层工作无起色。

当前基层干部的现状是:能做事的有做不完的事,不做事的却站在一旁看热闹,让人感觉基层干部的工作安排极不合理,做事的人意见大,不做事的人牢骚多。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说:干的干,看的看,看的还跟干的提意见。想想,这基层工作能有活力吗?

(三)“干部年轻化”的指导思想,使基层部分工作乱无章法

年轻干部特别是年轻领导有冲劲,有活力,但部分年轻领导在活力十足的同时,略显能力不足,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时,因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对政策把握不够,导致群众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显得太过简单,信访突出问题增多,基层工作乱无章法,领导形象也在群众中大打折扣,政府形象也被这部分领导给贬低了,干群关系难以改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增多。

当前,领导干部年轻化已成趋势,一大批年轻副职领导成为基层领导班子的主力军,但“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不够的领导干部有之。部分副职领导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对上级下发的文件只会签字转具体办事人员,不对工作作具体安排部署,更不愿意亲自动手,大有领导派头,工作上没有明晰思路,根本不能对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全凭工作人员自由发挥,一贯坐在

机关下命令,官僚主义现象突出。不深入一线了解工作,掌握实情,工作如何才能做好,能力如何才能拉长,矛盾纠纷如何才能得到合理解决。年轻是优势,但年轻更应该加强学习,更应该谦虚谨慎,更应该把组织赋予的权利用好,而不是用作随意指使工作人员的工具。

(四)领导干部愚民思想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一些镇乡领导干部自以为自己是最厉害的,说一不二,而且主要领导也不愿意对副职领导错误的处理意见说“不”。一些有能力的副职领导在解决群众问题时,为达到某种目的,想方设法设计一套所谓的解决路子,让群众去钻,以达到事先预计好的处理结果,从而达到某种目的,使本可以在基层得到合理解决的问题出现集体上访事件,给基层稳定带来困难。而更为奇怪的是,觉醒的群众向上级反映这类问题后,主要领导指使副职领导调查,副职领导指使同级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其调查的结果是纪检监察部门不能纠正副职领导处理的群众纠纷,更不能对副职领导的处理意见说“不”,这种不能正视群众问题的基层领导,根本就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抓在手中。错的就让其错,错的也要变成对的,群众对此似乎无可奈何,被逼的群众不得不走上遥遥无期的上访之路,干群关系能和谐吗?干群关系能不紧张吗?

二、对基层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干部态度亟待端正,作风亟待改善

我认为,年龄偏大的同志不做事,这是基层长期以来养成的恶劣习惯。某种行为放任自流,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是基

层党委、政府对干部管理不力的体现。这种行为在人才普遍缺乏的今天,应有所改变,应给这部分有能力,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压点担子,给他们打打气,使他们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谋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年轻同志就更不应该懈怠工作了,当然,在我们身边,那些自由职业者事业有成,出手大方者有之,但我们应看到,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弃政从商呢,有多少年轻人敢于放弃现在的工作另寻出路呢。作为农村人,我很知足,因为我有一份相对固定的工作,有一份令局外人羡慕的报酬。对于我来说,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端正的,作风是正派的,一直以来,我从不懈怠工作,从不在工作中推诿,从不在工作中谋取个人私利,我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很多时候,我能听到身边的同事对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他们对工作普遍无激情,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年轻人甚至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不去做好,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未老先衰。我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村娃,对这份工作我很珍视,看看那些儿时的伙伴,看看初中毕业回家务农的同学,我真的感觉自己很幸福,每月可以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周末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不像他们,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为立家发愁。工资在上涨,工作激情不涨,这是基层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不知道这部分人是怎么想的,有的甚至拿着工资在背后骂娘,开展“四风”教育活动已刻不容缓,抓干部思想作风教育已时不我待,端正干部工作态度已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基层工作才能有起色,群众也才能从干部思想作

风转变中得到更多实惠。

(二)敢于正视问题是化解基层矛盾的关键

各级都十分重视信访问题,信访件的多少已成为考核基层党政主要领导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越级访,无理访已成为令各级信访工作部门头痛的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一切上访问题最终都归于基层化解。在我看来,对无理访案件,应从严处理,绝不姑息,而对于一些诉求有理,基层却置之不理的问题,群众被迫越级上访的情况,上级信访部门,上级党委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应责成同级纪检监察,信访、督查等部门深入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耐心听取上访群众意见建议,纠正地方党委政府处理不妥的矛盾纠纷,及时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基层。对于那些有错不纠,对群众上访反映问题推诿的基层,应从严查处其渎职行为。一些基层领导自以为是资深的领导,说话就一定要算数,对处理错误的群众纠纷不敢纠错,而基层党委政府也不去对其处理意见说不,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当前正在开展的纠“四风”活动,违背了“双亲”的真义,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极不相符,要知道我们的政府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好坏与分管领导业绩挂钩,给那些只坐阵指挥,不做实事的领导加压,给领导的官僚主义降温。在单位能做事的干部缺乏的今天,调动领导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已十分必要。叫人民政府,没有人民的支持,政府也将成为空架子。基层领导只有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敢于对错误的做法说不,信访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三)调动领导个人的工作积极

篇二:领导干部如何下基层调研

领导干部如何下基层调研

领导干部下基层,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近年来,不少领导干部经常下基层推动工作、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个别地方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领导干部下到基层去了,走到群众中了,群众却觉得领导干部离他们更远了。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领导干部把精力放在追求下基层的形式和数量上,而忽视了下基层的目的和效果:车子转一转,工程看一看,干部谈一谈,群众见一见,调查研究就结束了。

显然,这样的下基层不仅达不到掌握情况、解决问题、联系群众的目的,反而扰民伤财,加重基层的负担。如果这种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下基层多了,不仅不能拉近同群众的距离,而且会引起群众的反感;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容易造成新的矛盾。

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来讲,少数干部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对改造主观世界着力不够,没有认识到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到人民群众中求教点子,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本途径,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犯了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从客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群众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了解基层的难度增加。

改变这种现象,既要提高认识,又要讲究方法。首先,应当加强理论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

义群众观,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干部对群众敞开心扉,群众对干部就会无所保留,好主意、好办法就会在交流中形成。其次,做好准备工作,心中带着问题。下去之前,多方了解所到之处的情况,补充相关知识,对要达到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坚持轻车简从,机动安排行程。不搞层层陪同和群众迎送,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行程安排,到最需要调研的地方去。第四,注意突出重点,不忘把握全局。定期深入到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帮助解决困难,同时不忘全面了解情况,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此外,不妨搞一些随机的、非正式的“下基层”。譬如,到市场问问菜价、看看品种,了解一下百姓的“菜篮子”;坐一坐公交车,体验一下百姓的出行感受;哪里有生活困难的群众,就走到他们身边,听听他们的所思所盼;哪里群众反映问题集中,就到哪里来一个“微服私访”??这样的“下基层”,简便易行,效果较好,何乐而不为呢?

篇三:深入基层 调研工作 发现问题 解决难题

深入基层 调研工作 发现问题 解决难题 ——省畜禽育种中心开展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活动剪影

深入基层搞调研 上下结合找问题 求真务实谋发展

曹秀明到顺河镇驻点调研 倾听一线声音 了解一线矛盾 掌握一

线情况 解决一线问题

新形势下基层党内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以安徽省肥西县调查为基础的研究

大下基层大调研

找准问题解难题

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第一阶段是学习调研,仅就调研来说,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找出不足、解决问题、推进发展。这也是本次学习实践活动与以往的学习教育活动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和难题。注重实践、解决问题,前提是要找准问题。而要找准问题,调查研究是前提性工作。为此,市领导纷纷率先垂范下基层解难题,为全市树立了榜样。我们一定要在大下基层、大调研和找准问题、解难题上下功夫。

真知来自实践,创造来自基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总结运用实践经验、制定完善发展措施、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等环节相结合的过程,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是不是科学发展、有没有科学发展,群众感受最深切,基层认识最直接,实践最有说服力。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既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又是集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智慧,形成科学发展思路措施的有效形式,更是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而调查研究作为一种载体和措施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紧紧围绕“下基层、解难题,鼓干劲、谋发展”,

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发展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当前,要全面务实认真地抓好正在开展的“百名领导进企业、扶持企业保增长”、“千名干部下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万名党员结对子、帮助群众办实事”和“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系列活动。通过大下基层、大调研 ,真正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状摸清摸透,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找好。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就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如何实现“两率先、四确保”目标开展调研,深入查找本地本单位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和保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以及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清醒认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把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精神上来。同时,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有效应对的思路和措施,努力实现跳跃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大下基层大调研、找准问题解难题,就必须要紧扣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来进行。市委确定的“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建设龙江强市”主题和“实施“358”规划,推动跳跃式发展”实践载体,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我市发展的实际,符合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抓住了事关全市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和载体,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职能特点,具体要着重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开展调研;要着重围绕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等方面开展调研。领导干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出有内容、有见解的高质量调研报告。调查研究要与剖析典型案例相结合,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下基层大调研、找准问题解难题,就必须广泛了解群众意愿。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安排足够时间,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带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轻车简从,身入心入,广泛接触群众,看群众生活,听群众呼声,查存在问题,想自己责任,理发展思路,认真汲取群众的创新智慧和实践经验,全面了解掌握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从而切实解决问题。同时,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情,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检查,请群众评价、让群众满意,推动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和合力。进而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找好解决好,达到解难题、保发展的目的。

大下基层大调研、找准问题解难题,就必须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找准突出问题、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突出实践特色,很重要的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我们要把深入调研的过程作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调研题目确定、调研活动组织、调研成果运用都要着眼于查找和解决问题。要通过深入调研,认真梳理科学发展的经验得失,既充分肯定发展的成绩,又客观看待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精选调研课题,要突出针对性、突出群众性和实效性。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要有的放矢,下大力度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为今后的科学发展找准理论武器和破题举措。

大下基层大调研、找准问题解难题,既是一个重要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只要我们全面推进不动摇,始终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突出实践特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就一定能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下基层不够深入》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42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