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强

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强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6 15:27:01 | 移动端: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强

篇一:增强服务意识的方法和对策

增强服务意识的方法和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加快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既要注重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我认为,通过增强“三个能力”,落实“五项制度”,强化“六种作风”,解决“六个问题”,能促进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队伍的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办事效率增强,服务质量得到提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诚信型、廉洁型机关和学校。

增强“三个能力”。一是整顿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令行禁止,增强执行能力。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值班,带头督查,带头落实,形成善抓落实、善谋发展、善促质量的行家里手。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创新能力。三要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讲团结、重合作、谋发展,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工作局面,增强凝聚能力。

落实“五项制度”。一是进一步落实教育服务承诺制。根据工作职能,对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事项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承担违诺责任。二是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履职水平,

熟悉工作程序和规则,强化效率优先的意识,对群众要求办理的事项,能办理的一定办好,不能办理的要提供热情周到的指引服务。三是进一步落实限时办结制。倡树立说立行、马上就办、限时办结的落实理念,急事急办,随到随办,坚决杜绝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现象。四是进一步推行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在工作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五是进一步推行并落实效能考核制。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效能考核办法,强化“争先进位”意识,突出效能政绩导向。

强化“六种作风”,解决“六个问题”。一是强化顾全大局之风,要加强团结,树立合作共事、团结奋进的意识,打造政令畅通、团结和谐的新风正气,确保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有效解决本位主义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滥用职权,不讲诚信的问题。二是强化服务之风,办事实、真办事、办好事,把好事办好。有效地解决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办,百般刁难,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问题。三是强化励志争先之风,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有效解决境界不高,视野不宽,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小进即

喜,小成即满;得过且过,拨一拨转一转,工作标准低,工作平平淡淡,没有可圈可点之处;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职业倦怠的问题。四是强化好学创新之风,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有效解决不学习,不动脑,不钻研,图省事,没朝气,缺激情,怕担责,怕风险,不创新;不研究发展,不钻研业务,水平浅显、知识浅薄、工作浅肤;教育方法简单死板粗暴,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研究新情况,不琢磨新招数,牢骚满腹,循规蹈矩,平推平庸的问题。五是强化求真务实之风,弘扬严谨治学、勤奋治教的良好作风,讲实话、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有效解决脱离实际,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问题。坚决杜绝上班时间扯闲谈、玩电子游戏、打扑克、看小说、下象棋、QQ聊天、乱串办公室,干私活、办私事,上网炒股,上课接打手机,不文明上网,上班迟到、早退、脱岗等不良行为,切实出满勤、干满点,提高工作时效性。六是强化廉洁执教之风,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兢兢业业育人。有效解决为教不廉,铺张浪费,吃拿卡要,酒后上岗,从事第二职业,特权主义、拜金主席、享乐主义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坚决杜绝有偿家教、与经销商合谋推销商品、参与社会力量办班、生活作风不检点等问题。

加强部机关作风建设,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是教育部党组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加强

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对机关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增强服务意识:

一、增强服务意识与师德建设相结合。以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师德建设,以师德建设推动增强服务意识活动的开展。通过集中学习,大讨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教师牢固树立“效能优先”、“质量优先”、“服务至上”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及时总结推广宣传教育系统在加强师德建设、效能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典型。组织开展增强服务意识主题演讲、征文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关心、人人促进、人人提高的良好教育环境。

二、增强服务意识与为民服务相结合。增强服务意识核心问题就是要树立心系群众、服务师生的良好风气。要坚持“走下去”的工作作风,开展调研活动、谈心活动、家访活动、教育教学巡视活动,汇集民情民意,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真情待民、实意帮民、协力安民,让广大师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增强服务意识活动惠及自身的实践成果。

三、增强服务意识与完善机制体制相结合。对有关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审查。对不合时宜的制度,要及时予以废止;对保留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各级科学决策、执行和管理的责任,

推进管理制度创新,用完善的长效机制,确保服务意识的实效。

四、增强服务意识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结合教育教学巡视制度,强化服务意识情况的督促与检查。对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顿并限时纠正;对顶风违纪或整顿后再次发生的不作为、乱作为和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加大追究力度,并依据教育法律法规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绝不姑息,以示教育和警示。

希望通过以上方法和措施,能切实解决工作人员中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使各级工作人员能更好的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有效促进教育部机关作风建设,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篇二: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刘云山

《 人民日报 》( 2011年01月18日05 版)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坚持重心下移,把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文化服务的内容载体更加丰富,符合基层特点、贴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数量、种类越来越多,展现农村新面貌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富有民族特色、体现地域风情的文化服务越来越多,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推进面向广大农村的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做好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我国人民的生活已从温饱进入小康,精神文化需求更加突出、更加强烈。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文化服务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把美好的精神食粮提供给亿万人民,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赋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使命,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要充分认识文化服务的特殊重要意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人民大众作为文化服务主体。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大众的文化,文化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必须服务人民、惠及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仅要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有责任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推进文化建设,一定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文化服务的对象。

服务人民大众,首先要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服务才会自觉、才会到位。要牢记文化发展的根在基层、在群众,文化价值的实现也在基层、在群众,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基层、忘了群众,不能忘了农村、忘了农民,不能忘了我们的根、忘了我们的本。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着眼人民群众的需要改进工作,把对群众的真挚情感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安排工作、部署任务、制定规划、出台政策,都要立足基层,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要,着力扩大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群众得到文化实惠。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文化工作的基本标准,人民群众赞成什么我们就鼓励什么,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努力做好什么。要大力倡导人民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大力弘扬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高尚精神,营造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基层、投身基层、服务基层。

二、加强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广泛的文化服务网络。这些年来,中央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了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场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为做好文化服务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要看到,文化设施建设总体上还比较滞后,城市多、农村少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还存在不少空白,缺乏基本的支撑和依托,缺乏基本的场所和载体。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政策,推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进展、大的改观。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要紧密结合“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实施,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努力形成覆盖到位、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倾斜,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实现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化,使长期存在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力的增强,我们应该也有条件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领域,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处理好建设、使用和管理的关系,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正常运行,切实做到建成一个、用好一个、管好一个,确保各类文化设施发挥更大作用。

三、加强对创作生产的引导,以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丰富文化服务内容。优质的文化服务,需要有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建了文化站,没有文化产品、没有文化活动不行;搞了电影放映工程,没有老百姓喜欢的影片不行;农家书屋建起来了,后续工作跟不上,就那么几本书、又对不上老百姓的口味也不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取得长足进步,数量极大丰富、规模迅速扩大。但与群众的需求和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基层群众、广大农民喜欢看、用得上、买得起的文化产品还不够。加强创作生产引导,推出更多基层群众需要的高品质文化产品,越来越成为加强和改善文化服务的紧迫任务。

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关键是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神文化产品。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引导和激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生活、感受时代脉搏,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在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创作营养,写百姓故事、抒百姓情怀。要加强规划、统筹协

调,加大对现实题材、“三农”题材、 工业题材、少儿题材文化产品的扶持力度。要充分考虑普通群众的消费能力,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多生产质优价廉、群众买得起的文化产品。要发挥文艺批评对创作生产的引导作用,倡导正确创作思想,形成科学真诚的评论风气,引导文化工作者以优秀的文化产品感染群众、陶冶群众、赢得群众。

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开辟更多有效的文化服务渠道。文化服务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不仅取决于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能力,也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服务渠道。这些年,各地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探索了许多好的办法,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开阔思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开辟新途径、打造新平台、创造新模式,形成畅通、高效的服务网络。

拓宽文化服务的渠道途径,要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手段,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调节、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化。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宽服务渠道,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群艺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推动“三下乡”、“四进社区”、“心连心”、“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经常化、制度化。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资源共享,开展联网服务、流动服务,扩大覆盖范围,使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基层农村连锁网点,推广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构建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作用拓宽服务渠道,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提升文化服务的品质,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农村电影放映平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用新技术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

五、创造良好条件,建设一支扎根基层、热爱群众的文化服务队伍。实践证明,哪里的文化工作做得好,那里就有一支过硬的文化队伍;哪里的文化生活搞得好,那里就有一批热

心服务群众的文化能人。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对队伍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比,我们的文化队伍特别是基层文化服务力量,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整体结构都还不能适应,必须把队伍人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加强人才建设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宏大文化服务工作队伍。要切实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在班子配备、人员编制、业务培训、表彰奖励、经费保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基层文化服务工作事有人干、责有人担。要面向社会发现人才,敞开渠道吸纳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鼓励专业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放映队、文化中心户。要加大培训力度,力争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把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干部轮训一遍,帮助基层农村文化工作者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工作在一线、生活在基层,条件有限,工作很不容易。一定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这支队伍,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奉献精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0年12月21日在第四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会上的讲话摘要)

篇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个人心得: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个人心得: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在**党委的领导下,**党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从*月**日正式开始至今已两个月了,本人又是**党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要领导者,也是本次活动主要受教育对象。开展活动以来本人认真参加了各环节工作及领导班子集体学习、查摆问题和谈心活动等全过程。学习了《论群众路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三本书;学习了《党章》、《廉政准则》、《十八大报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刘云山、赵乐际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中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文件和中材集团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会议精神及领导的重要讲话,学习提高了自己的认识,也指导了活动深入扎实的开展。通过学习主要体会如下:

一、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从《党章》角度提高认识

《党章》总纲中明确提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四项基本要求,其一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作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

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广泛的群众甚础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只有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次活动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为自觉行动。这次活动就是要教育我们领导干部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与群众达成一片,深入基层,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做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认真践行群众路线,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教育广大党员自觉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自觉维护《党章》,遵守党章就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章就是遵守党的法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党员、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了,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到群众中去少了,和群众谈心少了,关心群众的生活少了,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强了,甚至对群众的切身利益不管不问,不把群众当“主人”,听不进群众意见、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在恨什么?干部的“公仆”意识淡薄了,主观意识、官僚意识、享乐意识严重了,吃喝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公款消费讲排场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大,已经到了脱离群众、失去执政根基的地步,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些脱离群众的现

象在我们总队在我个人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因此,中央做出深入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意义深远而重大。

2、从党的作风建设角度提高认识

习近平同志讲话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后,党中央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双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有优良作风。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要求全党同志坚持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始终坚持党的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方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四风”的表现形式讲得很透,点得很到位,反映了当前干部作风上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为我们查找问题对照检查指明了方面,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

学习、生活及思想实际,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和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整改。

3、从价值观角度提高认识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了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怕接触群众、对话群众,从心理上拒绝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与民争利,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在阵营上推开了群众等。因此这次教育活动不走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更深更远的程度上来说,就是要解决我们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和价值观问题,也就是说要通过活动来清洗我们的头脑,重新武装我们的头脑,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地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

行动中,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当好“公仆”,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这是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对这次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有足够深入的认识。把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起点,针对问题剖析根源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章立制规范我们的行为促进我们工作作风转

变,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

二、要以端正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参加这次活动

“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已成为一些干部的惯性,越来越严重,社会危害越来越大,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而且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中央果断决定把作风问题聚焦“四风”上,十分及时。因此,我们一定要以整风的精神,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活动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一定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把自己摆进去,在“四风”上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的方式,以谈心,座谈的方式,以意见箱、热线电话、来信来访、网路信息平台以及上级点、群众提、自己找、相互比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认真接受群众监督;一定要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检查自己,边查边改,带动班子成员改;一定要以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抓好各环节工作,开好民主生活会;一定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把教育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一定要乘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势头和东风,通过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总之,每参加一次学习,感受就深入一点,认识就提高一点,我一定珍惜和重视这次教育活动机会,把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


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强》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220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