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古代埃及美术

古代埃及美术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6 14:55:07 | 移动端:古代埃及美术

篇一: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

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

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强化皇权的等级观念与服务与灵魂的宗教精神互相渗透,构成古埃及美术创造的动因。

如果说在平等的原始社会,美术作为人类试图征服自然力的精神图图像,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那么,古埃及美术则是为了极少数人服务的。古埃及是东方最典型的奴隶制国家,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独裁王国。哪里有十分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为了维护法老的绝对尊严,必须借助宗教势力来统治人的精神世界。这导致法老不惜数十万努力来为自己建造陵墓、庙宇,雕凿巨像,以表现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B. 理智因素与固定程式结合的造型法则

原始美术中的形象创造,全凭直觉感受的记忆。古埃及美术的创造则更多地运用理智因素。那些形象不是立足于艺术家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所能看到的东西,而是立足于他所知道的一个人或一个场面所具有的东西。它们总是试图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都包括在一个人的形状之中,而且尽可能表现得清清楚楚。这种造型法则形成,便被认为是唯一的正确方法,以后的艺术家必须严格效仿。于是,程式化的造型形成了古埃及美术的重要特点。这种重理智的描绘方法,虽然很少见作者的激情流露,但作品却呈现出惊人的秩序感。

C. 强调几何形式规整,追求装饰风味的表现手法

古埃及美术的形式创造绝不是人以虚构的,而是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与几何形式的规整之间的密切结合。这使人感到古埃及美术的表现手法总是十分概括简练,并具有装饰风味。

D. 刚劲、宏伟、庄严、明晰而简练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面貌的形成,正是以上特征的形象体现。它折射古埃及的时代精神,显示出人类理智发展的一个新的水平

古埃及美术与古希腊美术与古罗马美术的关系

关于艺术的起源,一般有五种说法,巫术说,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装饰说。 原始美术的艺术特征: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塑、建筑等。原始绘画中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如此准确,连现代人都难以做到,这表明原始人终生同动物打交道,对动物的形象、习性非常熟悉,闭目如在眼前,所以才能画得那么真实、

生动,由此开创了西方以实用为目的的写实主义艺术传统。

古埃及美术的艺术特征: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二者相结合,这是古埃及艺术的第一个特点。埃及艺术第二个特点是稳定性相纪念性。

古希腊美术的艺术特征: 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期。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在这个时期,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步摆脱东方文化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古典时期,这一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为艺术的各门类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又称“泛希腊时期”。这一时期美术的主要成就是雕刻,雕刻艺术形成了以不同的地区为中心的各种风格。

整个罗马美术可以说具有下列特征:多血缘的综合性美术,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并存,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第一节 古代埃及艺术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足以为古老的文明之一,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是发端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正是尼罗河在红海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滋润出狭长的绿洲地带,这成为古埃及文明的基础。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社会已经出现阶级的萌芽,公元前4000年前后埃及出现奴隶制国家。埃及古代史通常被划分为六个时期:

古朴时期(3100BC-2770BC);

古王国时期(2770BC-2200BC),第一王朝至第六王朝;

第一中间期(2200BC-2050BC);

中王国时期(2050BC-1786BC),第十一王朝至第十二王朝;

第二中间期(1786BC-1560BC);

新王国时期(1560BC-1087BC),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

古埃及的统一始于古朴时期的开端(公元前3100年左右),根据传统的说法,是来自南方的武士纳尔迈完成了这项事业,因此他也是第一位法老。而真正的专制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应该是从第三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左塞开始,整个国家有着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和浓厚的宗教背景,政治生活与宗教生活之间没有区分。法老是太阳神的后代,也是祭司之长。王国经济以相当发达的农业为基础,农产品种类繁多。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以后,商贸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此外制造业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埃及人在天文、医学、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还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相信神灵的保佑和“灵魂永生”,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敬拜神祗,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修建庙宇、陵墓之上,创造了惊人的作品,而其创作的目的不局限于“现世”,而是在于“永恒”。

1.古王国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建筑和雕塑最为突出,绘画还处于初期阶段。

建筑:

金字塔——法老的陵墓。王朝初期,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质建筑,石棺就放在建筑内部,这称为“马斯塔巴”。随着陵墓的扩大,一层的马斯塔巴演化成从大到小几层相叠的阶梯式金字塔,最早的金字塔是法老左塞的阶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70年左右。到了古王国盛期,又演变出方锥形金字塔,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6米,基座四边长233米,正对东西南北四方,坡面呈52度角,致使塔高与塔底周长比等于圆周率,由230万块2.5吨重的石灰岩垒成,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却非常紧密。金字塔内部有走廊、通气管道以及存放法老木乃伊的石室。金字塔有着惊人的体量感和对称、稳定的外形,足以使站立在它面前的人们感到自己的渺小,这庞大的建筑物是“升入天堂”观念的物化。但是这种建筑方式在中王国时期被放弃,不仅仅因为它的修建是劳民伤财,也因为当时对个人得救的关心成为主要的宗教倾向,因此神庙取代了金字塔成为修建的主要对象。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雕塑:

古埃及雕塑主要作为建筑附属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国就已经形成并沿袭下去,主要表现为:直立姿势,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刻画得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雕像着色,眼睛中往往镶嵌水晶、石英等物。

著名的作品有:《狮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长约57米,面部长达5米,为法老的面像。《拉霍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表现了王子的性格特征以及王子妃的端庄美丽。雕像保持了原来的着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门考拉及其妻》、《书吏凯伊》、《村长像》(实际上是王子卡帕尔雕像)等等。 浮雕、绘画:

古埃及的浮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国时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纳米尔石板》、《猎河马》。

古王国起的墓室壁画:遗存数量不多,代表作是《群雁图》,以写实手法绘制,形象生动,色彩和谐动人。

与希腊罗马艺术相比,埃及艺术似乎有着许多不可逾越的规范,不论是雕像绘画还是浮雕,任何动作行为都有着一种不可挣脱的模式与框架,战争,祭祀,祈福,各个场合都有其标准的动作,为了达到各个人物动作的规范统一性,在画画与浮雕时,作者甚至会整齐地在底稿上画上方格,而人物每一个部位所占方格数都会有严格而统一规定。古埃及在艺术创作中从来没有如希腊艺术那般大胆真实的表现,也很少有自由的肢体语言,给人威严肃穆却稍显呆板的感觉。

这种表现当然也符合上述的“正面律”与埃及人永恒稳定的观念,但这种艺术中

人性化淡薄的现象与古埃及另一种强大的力量——王权,也有密切关系。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人间之神,法老靠的是严格的秩序来统治整个国家。埃及是东方最古老、最典型的奴隶制国家之一,法老、王公和平民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座紧密森严的金字塔,稳定而规范。在埃及人眼中,不管是斗转星移,还是世界的运转,都有它背后隐藏着的诸多伟大的秩序在维持,法老不仅要在现世宣扬这些秩序,更要把它带到永恒的来世去。于是,法老也要求艺术家为他和他背后的神创作。因此,埃及的艺术自然并不是创作优美的线条与形体以愉悦人们的身心的,而是代表着并表达着法老的愿望与命令的,遵守着“神”的意旨的。这样一来,线与形是不能随意变化的,一切都同仪式一般庄严不可更改。艺术家也只能按照法老——这位最伟大的祭司的命令和仪式的要求去创作,而失去了自由创作的权力。

公元前第一个三千纪的王朝时期在埃及与努比亚的尼罗河流域所产生的古代巨大建筑、雕刻、绘画和装饰工艺品。埃及艺术的发展历程大部分是与本国的政治历史平行的,但也取决于根深蒂固的社会制度。由官方宗教支持的一种等级制阶级结构要求服从权威的法律和遵守强制性的道德标准。埃及艺术作为一种维护现存社会结构的有力的宣传工具,可能比其他任何艺术更多地为当权者服务。

古代埃及艺术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宗教信仰,它是从这样的信念发展起来的:与永恒的来生相比,现世的生命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插曲。各阶级的人们都在搜集死后陪伴他们的有用的和装饰的物品。他们竭尽所能在自己的墓地上大下功夫。结果,很大一部分艺术品是由古墓保存下来的。考古学家从埃及前王朝时期(约至公元前2925)挖掘出来的艺术品有岩雕、美饰花瓶、赤陶小塑像和梳妆用具。木材稀少。在营造者学会用太阳晒干砖坯以前,房舍是用尼罗河的泥和芦苇修筑的。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925~约前2575)最著名的艺术品是“那尔迈板”,这是一片描绘那尔迈国王击败敌人情景的石板,并象征上埃及与下埃及的统一。它对每一情景以及对法老的颂扬都刻画得十分清晰,标志着此后埃及艺术长期遵循的一种风格。

在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575~约前2130),开始用石头营造巨大的建筑物。大金字塔是统治者的陵墓,周围有由坟墓和神庙组成的建筑群。塞加拉的所谓阶梯式金字塔是已知最早的金字塔。吉萨的几座著名金字塔是金字塔建筑最优秀的形式。贵族们埋在靠近国王金字塔的长方形石墓中。大斯芬克斯雕刻为一座带有统治者头部的狮子,卧在海夫拉的金字塔旁边。神庙供奉死去的法老和埃及的众神。坟墓内的家具、珠宝和其他手工艺品都保存了数千年。古王国的石墓与神庙都装饰有色彩鲜明的浮雕,生动而真实地描绘埃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用木石制作的大小雕像酷似逝者,栩栩如生。这一时期对人像的刻画已有规定,示明正确的比例、姿态以及细节的安排。统治者与官员总被刻画成一定的合乎身分的庄严姿态,奴仆与劳工则呈现他们从事各种工作的状态,刻画得比较自由。这种雕刻准则使风格得以流传,使技艺达到高的水平。古王国末期,由于内战和普遍的经济萧条,已不可能建造精致的坟墓,艺术质量下降。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938~约前1600)政治局势比较稳定,艺术也随之复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王们的雕像,他们愁容满面,与古王国人像的庄严安详恰成对比。这一时期在法尤姆绿洲附近建造的皇陵金字塔与神庙都比较小,而且主要使用砖坯,表面加一层石块,

但是浮雕与绘画的艺术技巧和制作的精确程度,都达到高水平。

经过另一场政治混乱之后,繁荣昌盛的新王国(公元前1539~前1075)使各种艺术开始争芳斗艳。神庙、礼拜堂、石墓和石碑等,在埃及与努比亚的整个尼罗河谷纷纷建造起来。巨大的花岗岩雕像和墙壁上的浮雕为统治者与众神歌功颂德。绘画成为独立的艺术,装饰的手工艺达到新的高峰。在国王图特安哈门陵墓中发现的财宝,是为皇室及其臣属所制作的各种奢侈艺术品的典型,特别是在第十八王朝时期,绘画与雕刻表现出优美与高雅,虽然遵循古典的准则,但表现得比较自由。人像轻快而优雅,细节十分精确。国王阿孟霍特普四世在位时期,艺术上发生过一度短暂的革命,称阿马纳型风格。允许表达方式完全自由,用朴素的写实主义描绘皇家成员的非正式的日常活动。新王国最引人注目灼建筑物是敬奉众神的巨大石造神庙。无论是它们的室内布局或是它们的巨大尺寸,都显示出僧侣权力的上升。典型的结构可以包括魁伟的门口、一个有柱廊的庭院、一个圆柱大厅、一个神龛室、一个或一个以上礼拜堂。只有法老和高级僧侣可以进入最内部地区。圆柱与柱头的图案均以植物(如棕榈和纸莎草)为基础,墙壁也装饰以植物花纹。众神与统治者的巨大雕像足以令人敬畏。这一时期的墓葬是在沙漠绝壁的岩石上凿洞而成。新王国的统治者们在底比斯的国王陵墓谷地建造了极为精巧的陵墓与宗祠群,现在人们可以在卢克索、凯尔奈克、阿比多斯、特勒·埃尔-阿马尔纳和阿布辛拜勒见到庄严的古墓遗迹。

在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和公元最初几个世纪,希腊、罗马支配着地中海世界。努比亚的艺术传统融合了罗马化埃及的艺术风格。但是,埃及对艺术一个突出贡献是罗马化埃及时期(公元前30~公元642)的棺椁肖像,这类肖像标志着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的出现,这种风格后夹在拜占廷画像中发扬光大到了顶点

公元前500年~323年,是希腊的古典时期,是艺术、文学、哲学和政治高度繁荣昌盛的时代,在这期间它与波斯和马其顿这两大强敌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希腊人在对波斯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一种合作精神由于这一胜利在各个城邦中被激发出来,同时由于雅典的军队在抗击所谓的野蛮人时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于是,在战后的城邦联盟中雅典便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希腊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希腊美术尤其是雕塑与建筑艺术,构成了古希腊美术的高峰。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与建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古希腊的社会制度、美学价值、审美观念、社会风尚等密不可分。

一、古希腊的社会制度

古希腊实行的既不是东方那种君主至上的、森严的官吏制度,也不是效法埃及法老那种神权与宗教式统治,而是采取了一种以城邦为单位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公民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和自由民都有权参加、发言和表决,城邦的统治者从公民议会中民主选举产生。这种奴隶制民主政治,最关键、最重要的是直接民主制度,即城邦的政治民主主权属于全体自由民,它不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或代表大会来治理国家,而是由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的治理。由于古希腊的这种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的制度,公民可以听取政治家们的演说和辩论、参与讨论内政外交大事、选举或者罢免官员、决定祭祀、这在一定程

篇二:03.第三讲 古代埃及美术

第三讲 古代埃及美术

(公元前3000~公元前1071年)

尼罗河谷地巨大的金字塔和装饰华丽的陵墓与神庙,刻在石头上和写在纸莎草纸上的象形文字,使人们对古埃及浮想联翩。尼罗河从埃塞俄比亚高原经过中非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正因为有了尼罗河,从公元前3000年直至公元前30年被罗马人征服,埃及一直是地中海东部最大、最繁荣的国家。

尼罗河孕育了埃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在这一地区1万8千年前就开始了实验性的农耕生产。古埃及文明对古希腊、罗马以至今天我们的文明都有着不可磨灭地影响。

2千年前的西罗马人看埃及就有点像现代人凭吊希腊和罗马的废墟了。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尽管在以后的年代里悲壮地衰落了,但至今不失其震撼的力量。当1798年5月拿破仑带领他的远征军置身于埃及的古庙、金字塔和狮身人首像前时,他和他的士兵们惊呆了。“大军一看到那片废墟,就情不自禁地停下来,把武器放在地上。”一个古老文明的震撼意味着什么呢? 尼罗河每年泛滥所造成的季节变换,埃及神庙里随处可见的奇异而复杂的神像,它们反映出埃及社会中,神圣和崇高的事物与日常生活已完全结合在一起;在古埃及文明中,尘世的、短暂的和永恒的事物已完美地融合起来。这种和谐体现在古埃及的艺术中。古埃及的艺术精于刻画细节,擅长描绘表情和动作最微妙的差异。

斯芬克斯屹立在人类从野蛮通向文明的门槛上,他向每一个文明起源的探索者投来挑战的目光,并把他们引向一个迷宫般的世界,这就是古代埃及。对它的研究可以洞悉一些古老文明赖以维系、继之停滞,终于灭亡的机制和秘密。

原来北非广袤的土地上,曾是千里绿洲,那里游荡着为数众多的狩猎部落,后因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旱,撒哈拉沙漠出现了,把众部落驱赶到狭长的尼罗河谷,干旱促使原始人群聚合在茫茫沙海中一条细长的绿色生命线上,环境逼使他们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开始了农耕生产,惟此方能维系整个部落的生存。尽管由狩猎采集向农耕这一伟大的转变发生在埃及是在1万8千年左右,并由此兴起了古埃及文明,而其他地区的文明为什么却后起居多?这是由于原始村落的封闭性对文明的形成与传播构成了巨大障碍的缘故。

从地理条件看,尼罗河是村落间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天然渠道。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河流,如中国的黄河、长江,印度的恒河、印度河,美洲的亚玛逊河与密西西比河,北非的尼罗河,以及西亚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等等,它们有的为古代人类提供天然的通讯和交通渠道,有的为孕育古代文明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而尼罗河在这两个方面都最为优越。从它流入埃及在阿斯旺附近的第一个瀑布算起,到地中海这整整1400公里的地段内,船队可以通行无阻。更为优越的是尼罗河的航行大多数时间都勿需人为划桨,因为风向一般是由北向南,正好同河水的流向相反。一只小舟可以满意地顺水漂流而下,而在它回来的途中又只需鼓起风帆。

另一方面,尼罗河又是条经常泛滥的河,泛滥和淤积使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却给土地的丈量、气候与节令的计算带来了麻烦,由此促进了古埃及天文学、数学、农学、气象学、建筑学等等学科的发展。理解了古埃及社会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条件,我们就不会为在这里出现人类最早的文明而惊异。人们称尼罗河的洪水为哈比,哈比后来变成了神。哈比是富余的重要象征,国王和地方统治者都把自己比作哈比。

当人类童年时代,当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还远远不如自然伟力强大的时候,那么,适应自然而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就是必须的,这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很关键的。一些历史学家把地理比作历史的左眼和右眼,文明的太阳和月亮,把地理称为“是历史的哺育之母和教养之家”。而人类一旦从摇篮走出来,改造自然的潜力就极大地发挥出来。地理这一摇篮就会随着人类文明的成长一天天退出历史舞台。而文明的发展和形态则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它内部的结构。

将埃及和撒哈拉沙漠彼岸那些热带丛林中至今仍然处于原始狩猎和采集的部落作一比较,会使我们感叹不已。他们的祖先也许都来自于两万年前在非洲大陆游荡的人群,当那次持续半个世纪的大干旱来临的时候,往哪个方向寻求新的栖息之地也许纯属偶然,然而这一次选择却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一些人被迫迁移到尼罗河谷一带,不得不开始适应新的生存条件而开始创造;另外一些人至今还是顽固地保存着远古的面貌。他们谁是命运的幸运儿,谁又是不幸者呢?一些人依然踯躅在一种“既不知欢乐也不知痛苦”的酣梦之中。而对于文明的创造者,他们不得不去攀登文明进步的顶峰,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也忍受了社会的压迫,无以数计的牺牲和难言的痛苦。有人说,文明一旦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它给人类带来的未来比他们几百万年来所经历的一切都更为惊心动魄。每个人注定要被织进那张无法摆脱的社会大网中,与文明的结构同舟共济。

一个民族的文明,往往折射在他的神话中,埃及的神话关于创世部分十分简略。一开始就讲到有天有地的阶段——而不像其他民族的创世神话,往往从“混沌”(巴比伦、中国、希腊)或水(巴比伦、印度)等原始物质讲述世界的根源——据说,天地最早很接近,后来它们(天、地)的子女觉得压抑,于是群起反抗,强迫天(母)、地(父)分开,埃及人奉母为天,抑父为地的思想,反映了母系社会的意识形态。但在埃及社会中,即使到了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新王朝时代,妇女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和社会地位。可见于古埃及画在纸莎草纸上的一幅画(第21王朝,公元前1085-945),描绘了斜倚在天穹下的大地之神盖勃的形象。天穹是由天空女神纳特弯成弓形的身躯来体现的。

·埃及人的世界观与艺术

金字塔是埃及人宇宙观的表现,是昭示这种宇宙观对社会问题给予的答案,代表着埃及人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尼罗河的“黑色大地”是人类的家园,使人感到亲切而安宁;而茫茫沙海的“红色大地”,居住着一群群爱寻衅的落后居民,是入侵者之路;而且,沙漠的地平线是太阳诞生和死亡的地方。

他们关于世界的生成有着不同的说法:原来,居住着昏睡的神秘生物的海洋和黑暗的世界充斥整个宇宙,直到有一天,太阳神阿图姆-瑞从海中升腾而出,将沉重的黑暗推到天外、这时,一个土丘出现了,太阳神使土丘形成了这个世界,它一边给这个世界吹入空气、光明和生命,一边与太虚的力量搏斗。然后,他又创造了神、人、动物和植物。而这只是开端,每当黑夜降临,太阳神就开始衰老,但每天清晨,在海水中返老还童得到净化的太阳便又使整个宇宙复生,后来人类叛乱,迫使瑞逃到天空。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像太阳一样,别无选择地循着永恒的时间周期,衰老复又新生,如此周而复始。

《卡穆特夫》和《瑞的眼睛》两则神话反映了当时女子的地位:从埃及的诸多图画与雕塑中,常见每位主神的身旁都有一位女伴,她既是他的女儿,又是他的妻子和母亲。此外,这位女伴还是他的眼睛,是火焰和光辉的源泉,绘画中常常有两只眼睛凭空出现在画面上方的中心位置。作为神圣而相互矛盾的品格的化身,她既是司爱情、欲望和喜庆之神,又是危险的灾难之狮和攻击敌人与犯罪者的眼镜蛇。

埃及的神话诸般纠缠不清的说法和形象,证实了当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特征为政治神学。历史学家称其为法老历史和法老文化。法老即国王。他代表着神的秩序。国王一旦戴上王冠,并在额前以眼镜蛇为饰,即表明新的荷露斯(黑土之王)参加了诸神的行列。那些古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金字塔和宏伟的王室神庙、国王之谷由岩石雕凿的陵墓以及新王国时期的“百万年城堡”都表明了法老不同于凡人,可以长生不老。

对于民主,古埃及无论从实践或理论上都一无所知。国王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点,并融入了宇宙观。不太善于抽象思维的埃及人没有发明“国家”或“民族”的字眼,但是却赋予太阳王一人所有国家的属性。在这个统一的社会,圣诗一面颂扬宇宙万物和造物主神的完美结合,一方面又表现出彻底的多神论和对偶像的绝对崇拜。埃及人对各地古老传说中出现的任何神都承认,它们构成了一个宏大的万神殿。

但在埃及,个人享有很大的自由,与近东相比,在这方面古埃及是唯一现代化的国家。妇女也享有和男子同等法律地位。合家团聚的欢乐生动地体现在墓室的壁画、碑文和文学作品之中。每个人死后都和神融为一体,因此,每个人都可获得永生,都可获得真正神的生命。在位于上埃及和下埃及交接点的孟菲斯地区,一座接一座的金字塔城表达了法老时期的世界观。金字塔是最神圣的神庙,它象征着宇宙间最先出现的土丘和太阳的轨迹。

古埃及灿烂文明的基本特征——一种在雄伟的神庙和陵墓中表现出来的深奥的宗教感情和对生活的强烈炽热的爱。无数墓葬遗址内的壁画都永恒地记录下了这种特征。古埃及的文明已经发展到既可包容艺术上惊人的变革。而又足以抗拒变革以保证其富有魅力的艺术继续发展。到公元前4世纪其艺术特点是人物更加风格化,偏爱动物形象,神灵和宗教象征比比皆是。一般说来,形式更加多样,装饰更为华美。

图解

·《死后的审判》是新王国时期陵墓中常见的用纸莎草纸写的书,所以又称为《死者的书》,其中的插图甚为精炼——负责为尸体涂油的神安奴毕斯(豺首人身)和墓地之主正在用天平衡量死者的心,所用砝码为代表正确品性的玛亚特女神。在她的右边,是智慧和正义的象征月亮神透特,正在记录衡量的结果。如果死者的心和玛亚特的重量持平,死者将被光荣地送交俄赛里斯神(统治地下的神灵——冥王)。

新王国时期的绘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更高。这个时期,出观了纸草画,上面绘有表白死者清白无罪以及求得宽赦的辞句。它与死者一同安葬,以供审判官裁决,这就是所谓的“死者的书”。那个豺头人身者,是专司到阴间的亡灵罪孽的“阿奴比斯”神,此类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纳菲塔里王后陵墓壁画》,纳菲塔里王后陵墓,是底比斯王后之谷中最华丽的陵墓之一,看其壁画就是明证。壁画的左侧是太阳神海普里在清晨的形象,头部是一只圣甲虫;在门口的另一侧坐着苍天女神(哈托尔),在她的头顶上方有“苍天”的符号。此外,还有太阳神白昼的化身,鹰头的瑞-哈拉赫提或称“地平线的荷露斯”,日轮照耀在他的上方。

古代埃及贵族法老们的墓中,绘有许多壁画,里面既有生前墓主人的活动情景,又有对死后的布置。是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及绘画水平的重要史料。

墓室四壁和中间的方柱四周往往都绘满壁画,内容大体上是墓主人夫妻的生前日常生活,每张画的上方都配有象形文字。色彩十分浓艳。据有关记载说,古埃及神庙藏书目录中,曾经有关于《壁画及其比例法则》之类的内容。艺匠们很早就应用了方格放大的方法,将既定的壁画粉本按照所需要的比例模写到墓室壁面上。直立人体的比例在新王国时期是六格,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就分为八格。此外,对飞禽走兽的比例,也有一定的规定。

·《公主石雕头像》,18王朝一位公主的头像,头后的发形做了拉长处理,人物神情富有个性。

·《底比斯市长墓室壁画》,森纳费尔的陵墓十分华丽,墓顶绘满葡萄图画,人称为“葡萄宫”,他是阿美纳菲斯二世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427-1401)底比斯的市长,每根墓柱上都有他的像,有时还画上他的一个妻子(他共有3个妻子)。

·《女性陶俑》 公元前4000年左右,彩陶,高293cm,埃及前王朝初期,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藏。

埃及是人类文明开始得最早的地方之一。古埃及人主要从事农业,信仰多神教,在形成典型的东方奴隶制国家之后,美术就被统治阶级所垄断,他们还以此作为影响人民思想意识的重要手段。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埃及美术表现出深刻的宗教意义及其艺术手法上概括洗炼的装饰性特征。同时,在造型、设色和构成上,都有一和固定不变的程式。但是在它的史前遗物中,古埃及艺术品就没有这种程式化的迹象。比如图示的这尊陶俑。由于它面如鸟首,高举的两手似双翼,所以又称作鸟神俑。陶质的上半身涂红棕色,下半身似陶土本色。通体显出曲线的柔美,舒展自如,粗粗一看,就好象婷婷玉立的一位少女正在起舞,胸前明显隆起的乳房和宽大的臀部进一步强调了她的性别,有人就直呼作“舞女俑”。

·《纳美尔岩板》约公元前3100年,第一王朝,高64cm埃及开罗美术馆藏

这块岩版浮雕是为了纪念第—王朝法老(国王)纳美尔统一上、下埃及的功绩而作的。岩板的正反两面共有五个浮雕场面。这是正面,戴着皇冠的纳美尔一手拿着权仗,一手抓住敌人头部他身后有个仆臣替他执鞋,象征着在接受敌人投降。上身一角是代表上埃及保护神的鹰,它站在一块雕有人头底座的纸草花上。下部是亡命逃窜的敌人。画面的空间经过仔细的安排,突出了有地位的主要人物,并且分层次地将有关内容诉诸于象征性的形象,人体造型的“正面律”以及无焦点透视的自由布局,所有这些,都成后来埃及美术造型上的基本法则。

·《台阶金字塔》 公元前2650年,第三王朝,萨卡纳地区

埃及人相信人的灵魂不死,他们将陵墓看作是永久的栖身之地,所以特别重视陵墓建筑。在古王国初期,王室贵族死了还埋葬在一种方形的土台状“马斯塔巴”里。到第三王朝时出观了一种新的陵墓形式。法老昭赛尔为了显示“神圣”和“威严”,有的陵墓是用七层马斯塔巴叠加起来,象台阶式的由下往上一层比一层缩小,从外形看,已呈观金字塔形状。

在昭赛尔金字塔周围,还有一个包括祭祀厅堂、围墙、甬道和院落在内的建筑群。这是—个比较早的埃及石构建筑群,但是在构思和建造上,许多地方还模仿传统的木材和芦苇结构的建筑,在石料上刻出木材或芦苇的种种细节来。值得提出的是,围墙上的纸草花型立柱柱头,成为后来希腊柱头的先声。这座金宇塔高约60米,东西底基长126米,南北长106米。

·《基泽三大金字塔》 公元前2600~2500,第四王朝

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上基泽的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最成熟的金字塔代表。一望无边的金黄色沙漠和兰天白云作映衬,三大金字塔单纯、简洁的形体拔地而起,显出庄严雄伟的气派。这三座分别是第四王朝法老门卡乌拉、哈佛拉和库弗的金字塔,都是十分精确的巨型正方锥体。其中库弗金字塔最高,约有146.5米,边长230.35米,共计用了230多万块每块重达2.5吨的大石块砌成,有的基石每块重达30吨。哈佛拉金宇塔高143.5米,边长21525米、门卡乌拉金字塔高66.4米,边长1o8.04米。三座金字塔之间相隔三分之一公里。尖锥型的塔顶象征着太阳永远普照,而成千上万的奴隶却惨死在沉重的劳役之中。

金字塔的四个面正对着东南西北四方,东面脚下是祭祀厅堂。塔中心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墓室,有甬道可供出入。无论在艺术构思还是在解决复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问题上,这些金字塔都是劳动群众创造力的纪念丰碑。

《哈佛拉金字塔和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600~2500,第四王朝,像高20m 基泽

在哈沸拉金字塔的东西,有座狮身人面像镇守着。它的身子大部分是根据当地的岩石凿出的,有57米长。它的面部是按照法老哈佛拉本人的五官特征塑造的,约有5米长。下巴部位原来还有象征神圣的假须(现藏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古代艺匠们巧妙地把象征神力无边的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建筑合为一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篇三:第1课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

第1课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

一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分为欣赏与表现两大块,它通过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系列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有趣活动,使孩子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建设美好未来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幻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并能按自己的意图

简单绘制一幅科幻作品。

2, 引导学生能从科幻、美术等多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提高艺术

修养。

3, 使学生们通过和小伙伴的交流,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4, 古埃及美术部分介绍古埃及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方

面的突出成就,古埃及美术成就与古埃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观念有关,本课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了解也对古埃及的历史有所了解。

三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古埃及的资料,同时,搜集一些科学幻想图片或观看一些影像资料,组织大家相互交流。

2、导入:

a.教师问: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师生共同简单解释)迷底是人。将人的婴儿时期比喻成早晨,不能直立行走,需要用手来协助走路,如同四条腿;人的青壮年时期比喻成中午,这时人能够直立行走,使用两条腿;人的晚年时期比喻成晚上,这时人需要依靠拐杖行走,如同三条腿。如此,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人”。

b.师问:这个谜语的来源?请简单介绍

学答: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

(老师简单讲述)天后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谁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忒拜人猜不出这个谜语,常受其害。俄狄浦斯在经忒拜城时与斯芬克斯相遇,他猜中的这个谜语:这是人。斯芬克斯听罢,十分羞愧,就跳崖而死(一说为俄狄浦斯所杀)。忒拜人感谢俄狄浦斯为他们除害,就让他当了忒拜国王。

c.问:世界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现在那里?

答:埃及

今天我们就做一位游客走进神秘的埃及了解一下古埃及的美术。

3、授新课:

欣赏动画片《埃及王子》中的片段,让学生们回答对于埃及的印象:

a.提问猜一猜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的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分散在尼罗河下游西岸可耕地以西的沙漠地带,大小共八十多座。

胡夫金字塔

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60年,被列为世界7大奇观的首位。该塔原高146.5米,现高138米。是由约230万块石块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吨。

①据希洛多德记载胡夫为建金字塔轮流役使10万民工每期服役3个月,从尼罗河东岸往西岸搬运巨石,经过30年才建成。

②然而一位叫戴维杜维斯法国化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见解,他认为古埃及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据他估计,当时在工地上劳动的人仅有1500人。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位法国科学家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上述这些说法都还是一些推测。

b.提问思考为什么制作木乃建造伊金字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埃及人认为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也就是古埃及人相信人的灵魂不灭,认为只要保存好死者的肉体,人的灵魂便可返回人的躯体得以永生。于是古埃及奴隶主把人的尸体做成木乃伊,大造法老死后“永久的住所”--金字塔。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

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 3【过渡】师:古埃及的建筑独特,它的雕塑和工艺也别具匠心,非常写实。

雕刻工艺

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这是从埃及美杜姆拉荷特普王子陵墓的地道里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人像雕刻,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都是着色的。这两尊雕像也不例外。因男人常在室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保持了皮肤的洁白,故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尤其是公主优美的身躯,虽有长衣遮盖,仍透露出女性的健美。为了追求人像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例如,这两尊雕像用铜作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出光辉。以致当人们初次在墓中发现这一雕像时,因人像眼睛炯炯发光,竟把发掘者吓跑了。

3、欣赏关于埃及的科幻片片段与科幻画,让学生对”史前——现代——未来“这一不同时空对比欣赏不同时代的特点,形成时空概念。

4、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扮演一个时空穿梭者,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主题贴画、手工制作、绘画等。

四 评价建议

1、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评价作

品。

2、在表现着一环节,应注重幻想的合理性、前瞻性、独创性,从而使孩子更加热爱科学、敢于想象、勇于探索。


古代埃及美术》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190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