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高一物理下学期课本

高一物理下学期课本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5 14:19:44 | 移动端:高一物理下学期课本

篇一: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课本下载

篇二:高一物理选修课教材

高一物理选修课教材

前言

浙江省深化教改从这届高一开始,改革幅度比较大。我校学生在高一下学期要参加高中物理会考,但是,会考内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点,而时间却减少了整整一个学期,会考压力很大。因此,在平时上课时,我们高一物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基本上以会考难度进行教学,很少对知识点进行加深和拓展。这样就导致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物理思维得不到提高,能力不能很好的培养。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这类学生而开设,本教材分为很多小专题,每个专题跟上课内容联系密切,但又有拓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知识拓展,难度也要有所加深,再介绍一些解题方法技巧,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也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思维更加活跃,解题方法更加全

专题1追及与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t图象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 知识要点:

一、相遇是指两物体分别从相距S的两地相向运动到同一位置,它的特点是:两物体运动的距离之和等于S。 分析时要注意:

(1)、两物体是否同时开始运动,两物体运动至相遇时运动时间可建立某种关系; (2)、两物体各做什么形式的运动; (3)、由两者的时间关系,根据两者的运动形式建立S=S1+S2方程;

(4) 追及物与被追及物的速度恰好相等时临界条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5)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6)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t图象的应用。

二、典型问题分析(设两者同向运动,后者速度为v1,前者速度为v2,开始时两者相距Δs) 1.匀加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 v1< v2时,两者距离变大;时,两者距离最大;

v1>v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s1= s2+Δs,全程只相遇一次。 2.匀速运动追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 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

时,①若满足s1< s2+Δs,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

②若满足s1= s2+Δs,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 ③若满足s1> s2+Δs,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

相遇两次。

3.匀减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 v1> v2时,两者距离变小;

时,①若满足s1< s2+Δs,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近;

②若满足s1= s2+Δs,则恰能追上,全程只相遇一次; ③若满足s1> s2+Δs,则后者撞上前者(或超越前者),此条件下理论上全程要

相遇两次。

4.匀速运动追匀减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

v1< v2时,两者距离变大; 时,两者距离最远;

v1>v2时,两者距离变小,相遇时满足s1= s2+Δs,全程只相遇一次。 三、基本解题方法

(1)解析法:根据二者相遇时位置坐标相同,建立各自的位移方程和二者在时间上和位移上的关联方程,然后联合求解,最后检验。 (2)图像法:一般利用V-t图像; 四、典型例题

2

例1.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S人-S车=S0∴ v人t-at2/2=S0 即t2-12t+50=0

Δ=b2-4ac=122-4×50=-56<0∴ 方程无解.人追不上车

当v人=v车=at时,人车距离最小 t=6/1=6s

ΔSmin=S0+S车-S人=25+1×62/2-6×6=7m

例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好此时一辆自行车以6m/s速度驶来,从后边超越汽车.试求:

① 汽车从路口开动后,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② 经过多长时间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一:速度关系,位移关系v汽?at?v自t=2s

11

?s?v自t?at2?6?2??3?22?6(m)

22

解二:极值法 (1)?s?v自t?

123at?6t?t2 22

由二次函数的极值条件可知

t??

6

?2s时,?s最大

2?(?3/2)

3

?22?6(m) 2

?sm?6?2?

(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二车位移相等

vt'?

1'22v2?6at t'???4s 2t3

v'?at'?3?4?12m/s

图象求解

?s?vt?

'

(1) t?

v自a

?

6

?2s 3

121

at?6?2??3?22?6m 22

(2) t?2t?4s

v'?2v自?12m/s

例3.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4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2s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

2

出匀加速追赶,加速度为2m/s。试问

(1)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开始一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大,摩托车的速度小,汽车和摩托车的距离逐渐增大,当摩托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后,汽车和摩托车的距离逐渐减小,直到追上,显然,在上述过程中,摩托车的速度等于汽车速度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1)摩托车追上汽车时,两者位移相等,即

v(t+2)=

12

at 2

解得摩托车追上汽车经历的时间为t=5.46s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通过的位移为

s=

12

at=29.9m 2

/

(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v=at

t=

/

v

=2s a

/

最大距离为△s=v(t+2)-

1/2

at=12m 2

例4、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已知v1>v2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法一:由分析运动过程入手 后车刹车后虽做匀减速运动,但在速度减小到和v2相等之前,两车的距离将逐渐减小;当后车速度减小到小于前车速度,两车距离将逐渐增大。可见,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近。若后车减速的加速度过小,则会出现后车速度减为和前车速度相等即追上前车,发生撞车事故;若后车加速度过大,则会出现后车速度减为和前车速度相等时仍为追上前车,若后车加速度大小为某一值时,恰能使两车速度相等时后车追上前车,这是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其实对应的加速度即为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最小加速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两车恰不相撞时应满足下列方程:

1

v1t-a0t2= v2t+svt-a0t=v2

2

(v2?v1)2(v2?v1)2

联立上式可解得:a0= 所以不 a ≥时时两车即不会相撞。

2s2s

解法二:要使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

12

v1t-at≤s+ v2t

2

12即at+(v2-v1)t+s≥0 2

对于位移s和时间t,上面不等式都成立的条件为 △=(v2-v1)2-2as≤0

(v2?v1)2

由此得a≥

2s

例5、某人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7m处以10m/s的速度同向行

2

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2m/s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求:①自行车未追上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②自行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解:①当v汽=v车时,有最远距离

?s?7?s汽?s自?7?

②s自?s汽?7

16?1004?10

?4??16m

2??2?2

v1t?v0t?

12

at?7 (错解)5s末汽车已停下 2

t1=7s 应判断在追上前汽车是否已经停下 '

t1=-1s(舍)

经5s汽车停下且走了25m,而s自=20m, 20<7+25

?相遇是在汽车停止后,s自=7+25=32(m)

t=32/4=8(s)

若s自=8m/s,?s=8m,何时相遇,相遇时v汽=?

s自?s汽??s

t=4s

8t=10t-t+8t=2s(舍) 解:①当v汽=v车时,有最远距离

2

v汽=2m/s

?s?7?s汽?s自?7?

②s自?s汽?7

16?1004?10

?4??16m

2??2?2

v1t?v0t?

12

at?7 (错解)5s末汽车已停下 2

t1=7s 应判断在追上前汽车是否已经停下 '

t1=-1s(舍)

经5s汽车停下且走了25m,而s自=20m, 20<7+25

?相遇是在汽车停止后,s自=7+25=32(m)

t=32/4=8(s)

例6. 某人骑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8m处以10m/s的速度同向行

2

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2m/s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求: ①自行车未追上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②自行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解:①当v汽=v车时,有最远距离

?s?7?s汽?s自?7?

②s自?s汽?7

16?1004?10

?4??16m

2??2?2

v1t?v0t?

12

at?7 (错解)5s末汽车已停下 2

篇三:高一物理下学期计划成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而物理教学计划

◇ 怀远县常坟中学常顶柱

新学期又如约而来了,本学期按照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课多,学生难以管理,在教学实践中,我一定克服困难,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为此,制作本教学计划,具体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入校半年,我都很熟悉,但普遍学生基础较差。我校是农村中学,教学设备不很完善。虽然说高一年学生已经有了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但任有个别同学学习困难,导致上课可能不够注意听讲,就有些想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也会影响老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不能讲话、不能睡觉。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转移到课堂中来,比如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按时完成。我相信经过老师的纠正,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会充分调动起来,更加高涨!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人教版必修2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第七章相互作用共三大章组成。必修2这本教材在我校使用数年了,突出了新课程的三个特点:注重基础性、注重自主探索、注重知识系统性。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学生探索

兴趣,学习欲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2、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中核心概念的建立;

3、强调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做物理实验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培养;

必修2中有很多重难点内容都是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常考内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摩擦力的大小和种类、物体的受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新接触到的知识,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而且这些物理概念又是学习高一物理的关键和重点,所以一定、务必要引起学生高度重视,在大量练习过程中加以理解、领悟。

三、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老师给予积极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真正成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各种能力的主要阵地。

2、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用到的物理知识理论,体验到学习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热情。

3、物理学本来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要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要保证每组的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果、规律,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解决

物理问题的能力,加强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比如:类比法、控制变量法等。

4、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认知能力不同,理解能力等等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能搞一道切要因材施教。课后练习要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改进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有所提高。

四、关于教研计划

1、坚持每周听一节同行老师的课,学习同行老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上课艺术等,课后及时与上课老师进行交流、探讨,研究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个人的教学水平。

2、主动承担校内公开课教学,积极准备,通过在评课中得到其他老师的指导,多听老师们的经验、总结,在后来的教学中不断得以改进和突破得到提高进步。

3、每上完一节课后,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找出不足之处,重新思考如何备课,同时对一些典型的例题加以搜集和整理,以备上课使用;

4、加强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等活动,开发课外教学资源,深入物理课题研究,提高个人的教科研水平。

总之,我会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开展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保证完成任务!提高个人教学水平


高一物理下学期课本》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01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