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 > 初一上册学期总结

初一上册学期总结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5 06:13:00 | 移动端:初一上册学期总结

篇一:初一上学期工作总结

2012-2103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

数学组 张秋丽

在金秋送爽的9月份,我踏进了济渎路学校的大门,成为了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从军训开始,我成为了七年级六班的班主任,并且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此,我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简单的总结,以便纠正不足,更好地开展下学期的工作。

我的日常工作主要分成两部分:班主任工作和数学教师的工作。 先将班主任工作总结一下。

班主任工作占了我工作的一大部分时间。从早操到课间操,从早读到自习课,从集会到返校,从比赛到家长会,我几乎无时无刻不和学生在一起。朝夕相处之间,我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了解他们。班主任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和选拔班干部,形成良好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我班班干部的挑选,还着实费了我很多功夫,本学期自开学来,我有意识地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观察和分析,通过自荐,竞选演讲,师生投票,代理观察等方法,最终发展并挑选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加强培养、教育、既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根据实际加强指导,做好他们的后盾。

2、重视知识学习,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时时刻刻不能放松啊。作为老师,我们担负育人和教书的双重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教育学

生要“先做人再做事”,现在我班孩子们的各种品质都有了明显提高,正气向上的班风已经形成!当然,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学好功课,并且同科任教师密切配合,随时和科任教师互相交换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统一对学生的要求,调整学生的作业负担,避免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3、做好家校沟通,共同创设孩子成长环境

目前的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但直接具体落实到孩子身上的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而在家庭和学校直接对孩子实施教育影响的则是教师和家长。很难比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轻孰重,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可以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却是不争的事实。

4、关爱一切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

关爱一切学生,关爱学生一切,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艺术。那些在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被冷落。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知道,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也许就会错过学生的一辈子。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作为老师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并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其次是数学教师的工作。

我是第一次教初中数学,也可以说是新教师。新学期开学了,我发现,新的学生,新的内容,新的课程安排,挑战性很大。所以,我着重从认识课本、认识课标、认识学生开始。本人在教学工作方面,能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有组织地进行课外活动。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把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同时,本人还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互相沟通,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商教育孩

子们的方法,共同管理好学生,使学生能健康发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面朝大海,静待花开。在新的学期,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篇二:初一年级组工作总结(上学期)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我们七年级各位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工作上相互配合,积极进取,如期实施了学期初的各项教学计划,顺利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1.扎实抓好了开学初的军训工作

在军训期间,班主任实行全程跟踪,积极配合教官抓军训,学生的表现良好,绝大部分学生都坚持下来了,没有无故缺勤的现象。通过三天的训练,学生的纪律性、意志力、体力、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增长了军事知识和纪律意识,为初一学生尽快地走上正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认真抓好了入学教育

组织召开了入学教育大会,召开了入学教育班会,学习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学习了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向学生介绍了独立生活、与人交往常识等,学生很快的走向正轨。

3.安全管理工作不放松

初一年级是起始年级,一向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开学伊始,我们针对年级学生年龄小、日常行为不规范的特点,加强管理,强化纪律意识,严格考勤制度,实行值日班干轮流参与班级管理。

利用班会进行安全教育,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全意识。

4.狠抓教育教学工作

一学期来,七年级各位老师,认真研究,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每项工作。不断研究学生、分析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各科老师之间精诚团结通力协作,落实到位。

举行了入学摸底、期中、期末三次大型学业水平测试,每次考试之后都认真开了质量分析会,总结成功之处,表彰优秀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对教师的要求;每次考试之后都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做好试卷分析,跟考试发挥异常的学生谈话,与家长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5. 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年级组在开学一个月后就组织语数外等科任教师家访,把孩子在校的良好表现及新学期学校和年级组采取的措施告知家长,也了解学

生在家情况。班主任经常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成绩情况。初一年级的全体教师积极配合,主动与家长交流,取得良好的效果。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交流,同时通过交流,征求家长对班级、年级、学校管理的建议,对课任教师的建议,及时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正架起了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6.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供平台

初一年级组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认真抓好了各项兴趣小组建设。本学期七年级参加了学校组织秋季运动会、三跳比赛,迎春长跑等活动,另外还参加了学校开展的爱国歌曲演唱比赛,第四届古诗词朗诵比赛,都获得较好的成绩。

7.认真组织,积极开展教师之间的听课和评课活动。结合年级特点我们进行了两轮听评课活动。

8.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养成教育形成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行为习惯仍需加强,课间疯追逗捞,上课时有学生不动脑筋瞎插嘴,我们还要提高耐心;老师们的工作热情还需激发;这都是我们下学期工作改进的重点。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工作长期的,细致的,也是艰巨的。我们有信心,有责任心在各科室的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工作,勤思多虑,想方设法把初一年级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

尹锦萍

2015年元月。

篇三: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厚学网)

一:有理数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3、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4、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5、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

26、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二:整式的加减

概念、定义:

1、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monomial),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coefficient)。

3、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monomial)。

4、几个单项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term),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constantly

term)。

5、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polynomial)。

6、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7、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8、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9、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三:一元一次方程 概念、定义:

1、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还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2、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5、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6、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7、应用:行程问题:s=v×t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 利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标价×折扣数×10%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本息和=本金+利息

三:图形初步认识 概念、定义:

1、 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4、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5、几何体简称为体。

6、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7、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8、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9、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

10、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1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12、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

13、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14、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15、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6、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7、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9、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初一上册学期总结》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697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