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潮汕端午习俗

潮汕端午习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2 06:18:10 | 移动端:潮汕端午习俗

篇一:潮汕风俗

汕头过端午节可引用一首诗来概括“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印象中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如忌拜祖先、赛龙舟、吃粽子、吃栀粽、插艾浴(喝)药汤,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据说有除去腹中毒质的功能。小孩子吃使君子炒蛋,消疳去积驱蛔虫。老人服用谷精子瘦猪肉汤,有明目的作用,洗龙须水,喝龙须水。

记得以前在单位时每年都要参加赛龙舟活动。有一年遇到大暴雨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传说五月初五是龙王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要洗龙须水,喝龙须水,并带来好运气。

记忆中的粽子是甜咸双拼料馅,一个下肚,不仅填饱肚子,还解了馋,齿颊留香。汕头粽子称为粽球,特别之处在于选料考究。制作方法特别。粽子采用颗粒饱满且大小均匀的糯米。先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小时,捞起放置于竹筛晾干,次日下锅用猪油炒后,加入上等鱼露,再炒至米粒晶莹透亮,油香润滑,用盆盛装待用。甜料馅部分为绿豆沙馅(或乌豆沙馅)、莲蓉沙馅和水晶馅,有冬瓜糖和糖腌的白猪肉,外面用猪网g%包裹;咸料馅部分为咸鸭蛋黄、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然后用竹叶、咸草包裹扎成六角球形,放进锅内煮熟。煮粽子的汤料中放有十几中药材,且绝无任何添加剂,有食疗之效。粽球平均四、五两一个。食时解开竹叶盛盘,有棱有角,晶莹润滑、甘甜香咸。

粽球在忌拜祖先后要放入已大锅里煮,锅里的水要满,预示来日财运亨通。

汕头端午节还有吃栀粽的习俗。栀粽(栀|浚┦浅鄙翘赜械模怯描僮?(俗称黄枝或枝子)捣碎后浸泡取汁去渣,将黄色液体渗入蒲姜碱液,再渗入糯米粉浆中,搅匀后倒入铺奠裸布的竹粽黄色,能助消化,增食欲,祛疫病。吃的时候用纱线牵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盛放于白瓷盘上,用白砂糖蘸粘着栀|砍裕鹑笏冢购斫饪剩渖⑾恪⑽毒慵眩钍苌峭啡说南舶?

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习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习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异族家的婆婆端午节这一天一定要用艾水洗澡,去风湿等。

“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潮汕饮食俗语。汕头当地的民俗是,清明时

节要吃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吃食驱虫良药“圣甘枳(使君子)”。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端午节是驱毒“圣日”,吃了药能立即见效,且效果显著,非这一天吃效果不大。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家长会用 “圣甘枳(使君子)”炒鸡蛋给小孩吃 ,轻松驱蛔虫。

汕头还有一句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盛夏,气温自然高了,也热了。以前这一天开始大人才让小孩穿短袖和裙子,家里的毛衣,毛衣,棉被才可收拾归档。

篇二:潮汕民俗

潮汕民俗文化

作为潮汕人中的一员,我最熟悉的民俗文化就是潮汕民俗文化了。潮汕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潮汕文化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古今中外生活在潮汕大地的子民,都深受它的陶冶。每个潮人身上,不管是思想、语言、或者行动,无不表现着潮汕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潮汕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考古材料证实,潮汕地区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古城。潮汕文化作为广东三大民俗文化之一。潮汕地区的方言以潮汕话为主,亦被称为“福佬话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家庭观念都非常重,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说法。守土安身,男人为一家之主,女人一般在家做家务,不用出去工作。因此,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现象至今都比较重,每个家庭都希望“添男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现在男女在家中的地位也基本平等。

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了,新春佳节大街小巷有舞龙、舞狮、“营老爷”、“营锣鼓”、“送神”等活动。“营老爷”、“营锣鼓”、“送神”这些活动属于祭祖的仪式,每一年的这些活动都由附近的不同村人轮流举办,并且新年的连续几天都会在固定的场地举办“拜老爷”仪式,在此期间会搭有戏棚,有小品、公仔戏、潮剧等戏剧和舞龙、舞狮供大家观赏。小孩们还会买烟花炮竹在戏棚附近玩耍。大年初一一般在家里,不串门。年初二一家人要回母亲的娘家拜年或去其他亲戚朋友家串门。新年见面要说吉利话,小孩向长辈拜年后,长辈会给小孩红包,称“压岁钱”,意在祝小孩新年快高长大、学习进步等。拜年时要带上一对橘子和一些糖果,和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赠橘”,表示大吉大利的意思。新年家里的橱柜上、桌面上、神位等地方明显的地方都要摆上两对橘子。

元宵节,在潮汕地区有过小年的说法。元宵晚要像年三十一样吃团圆饭,另外会有花灯会、“烧龙”等节目。潮州地区有大锣鼓、饶平有布马舞、潮州有舞龙、揭阳有烧龙等。这天家里一般会做甜饼、菜粿等用于祭神和送亲戚。

中秋节,在我们潮汕人的眼中,是一个大节日,并且一直遵循着自己的传统。潮汕的中秋节,不仅有传统的“拜月娘”、赏月、吃月饼,还有剥芋、烧塔、观神等民间习俗。潮汕称拜月为“拜月娘”,一般供桌上除了要有月饼外还有糕点、芋头、柚子、橘子、柿子以及其他的水果。拜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潮汕有首歌谣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于是妇人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拜月娘”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自古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另外,正月初七是“人日”,要吃七样菜,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端午节在潮汕又被称为“五月节”,这天家里要裹粽子,粽子要先祭祖才能吃。吃完粽子可以去看赛龙舟。冬至日要吃汤圆,吃完汤圆长一岁。

潮汕地区的成人礼∶七夕这天是潮汕地区的成人礼节日,当地称为“出花园”。年满15岁的孩子要“出花园”。这天家人要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七月初六晚孩子就要洗红花(石榴花)水澡,并且穿新衣。“出花园”这天,小孩子要穿舅舅送来的新衣,木屐,一般为红色。当然,现在很多繁琐礼节已经被简化,舅舅可以直接送红包给外甥(女),让孩子自己置办。并且,这天早晨,父母会让小孩子把一枝带有吉祥意义的石榴花别在耳朵上。在这天会宴请亲戚朋友,吃“花园桌”。除了“穿木屐”还有“咬鸡头”的说法。“咬鸡头”即要吃一只鸡,不需要每个部位都吃,不过一般要每个部位都吃,首先要吃鸡头部分。有一个说法,出花园这天,孩子不能跑太远的地方,甚至不能过桥。这一天,孩子只管玩、吃,不用做任何家务活,最后一次由父母宠着。为图个好兆头,孩子说的话,提出的要求,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被拒绝。

潮汕宗教文化丰富。海内外潮人中不少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形成潮汕宗教文化,并以佛教为主,有“佛乐梵音”的佛文化。因此,在潮汕地区,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寺庙。另外,潮汕人拜神主要在神庙里,每个村、镇都会有神庙但潮汕人不称为“拜神”,而称为“拜老爷”。一般人们办大事,比如外出做生意、结婚、造屋等都要去神庙里求圣杯签。

功夫茶也是潮汕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日常无论看电视、聊天等必定会一边沏功夫茶。潮汕人非常重人情,喜欢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向来以好客著称,客人到家都以功夫茶和茶点招待。功夫茶具中一般只有三个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说,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

潮剧是潮汕的本土文化特产,也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汕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它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但是现今,潮剧多受潮汕地区的老人家喜爱,在年轻人中受喜爱程度就大大缩减了。

当然,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民俗也被简化了。这些也都只是潮汕民俗文化的皮毛,博大精深的潮汕文化深受广大民俗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希望中国民俗文化能被更好的保留,并且继承发展,推陈出新。

篇三:潮汕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

潮汕文化是属于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它在潮讪地区(以现在的汕头、潮洲、揭阳三市为中心)。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它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并形成了既与共存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与周边其他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在这些文化特质中,语言是最具区别性特征的一种。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 合的过程。

潮汕民俗文化中包含了潮汕饮食文化;潮汕建筑;潮汕民间艺术;潮汕的节日、礼俗和信仰。下面就让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详细了解潮汕,了解潮汕的文化。

一、 潮汕饮食文化

1、 温暖多雨的气候靠山面海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本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饮食方面给潮汕的先民以非常宽阔的选择范围,薯芋、稻米、鱼鲜和家畜,在数千年前已经成为本地居民的主食。除了主食之外,蛇蛙龟鳖,大至野象,小如昆虫,无不成为他们口中的美食。

唐代刘恂所著的《岭表录异》中说:

“广之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灸”

唐末潮循人捕象,主要目的大概是为了保护农作,而被猎获的大象自然成为美味佳肴。那时候,潮州人都把象鼻当作至味,捕得大象还争着烤象鼻吃呢。

清代光绪间张心泰的《粤游小记》说:

“潮州蔗田接壤,蔗虫往往有之,形似蚕蛹而小,味极甘美。居人每灸以佐酒。” 以蔗头龟为美食的奇俗应该是在甘蔗大面积种植之后慢慢形成的,“蔗虫出土后,净洁,炊僵,晒干,抚去其足,然后以油灸之,则腹膏饱满,无上佐酒物也。”

2、 食糜 ..

“糜,煮米使糜烂也。”把米搁在锅里和菜汤肉汁一起熬烂,叫做糜,也叫做粥。元丰间潮州居民已把稻米当作主粮,岭南炎热而潮湿的气候条件,使人容易因为流汗过多而唇焦燥、食欲不振,多食能养胃气、生津液的米粥,不仅适口,也的确有良好的养生作用。潮州人自古养成三餐多食糜的习惯,并一直保留到今天。

杂菜 ..

潮汕人把腌菜和酱菜统称为杂菜。最有特色的杂菜有潮州咸菜、贡菜和菜脯。潮州咸菜用

本地特产卷心菜(潮州俗称大菜)腌制,有酸菜和咸菜两种风味,制法稍有不同,贡菜也用卷心芥菜为原料,但选料比咸菜讲究,一般用芥菜的卷心部分,潮汕人把它叫做大菜蕾,菜脯是用萝卜腌成的萝卜干。潮汕人家常好用杂菜配糜佐饭,潮州才观的厨师做菜,特别是做汤,也喜欢用咸菜菜脯作配料。

3、 潮州人长期以来利用动物资源、水产资源丰富的地域环境资源作为食品,造成本地区饮食习俗的鲜明特点。

潮州菜偏重鱼群,配以禽畜、野味常蛙、鳖。用响螺做原料的明炉烧虿和油泡螺片、生炊肉蟹和生炊膏蟹都是潮州名菜。潮州风味清淡鲜美,潮菜宴席12道菜中至少有两道汤,四时用料不同,汤的品种很多,但每道汤的用料都比较单纯,鱼虾螺片,用酸菜菜脯做配菜,肉丸鱼丸,用香菜茼莴做配菜,求其清淡鲜美。潮菜的鲜美主要靠原料的鲜活生猛,而得益于烹调的清淡。潮菜谱里,也有不少浓香特色的菜肴,最负盛名者,是沙茶牛肉和卤水鹅。潮菜注重佐食调料,调料的品种和使用的讲究。潮菜筵席必用小吃配搭,潮菜席上最有特色的小吃是薯芋制品,如羔烧番薯翻沙芋、蚝烙,常让食家赞不绝口的潮汕特色小吃就被潮菜师傅推上筵席。潮菜筵席在清鲜的基调下配搭浓香型菜和甜品,一席之间诸味具备以合众口。

潮菜的各种特色已经足以让它独树一帜,厕身名菜之列。

4、 在潮汕饮食文化中,工夫差可以同潮州菜比肩齐名。

在潮汕,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幅瓷釉下彩工夫茶具。

潮籍学者翁耀东所著《潮州茶经——工夫茶》,系统地对工夫茶俗进行总结和润色,系统地记述了潮汕工夫茶的用茶,取水,掌火,茶具和烹冶程式。

1) 用茶 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

2) 取水 “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对烹茶用水的讲究,只沿用《茶经》 的说法。

3) 掌火 明代茶书已有“活火”的说法,潮人煎茶选用碳火则更加讲究。

4) 潮人常用茶具: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砂铫、羽扇等。

5) 翁氏认为“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对工夫茶的烹冶程式分冶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八事。可见,工夫茶花费的“工夫”真的不少啊! 潮汕工夫茶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独秀。工夫茶是潮汕人最喜欢的饮品。

二、 潮汕建筑

1、 潮汕的庙学保存状况较好,并被列为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潮州市区的饶平县儒学宫、揭阳市区上午揭阳县儒学宫和三饶镇的饶平县儒学宫,庙学建筑的群体组合是按中国传统的中

轴线结构来展开的,在空间序列处理上极留心于大小开阖高低明晦的变化。庙学是一个国家空间,它是国家政权将政治教化施行于地方的象征,整个庙学建筑的群体组合,其中单体建筑的形式都必须造就一种尊孔孟、崇儒教的空间氛围,付现代建筑内涵的郑重与严肃。国家政教的庄严与郑重通过庙学的建筑形式得以体现。

潮汕地区有不少祭祀先贤名宦的祠宇,其中以潮州韩文公祠的历史最久远,它的建筑形式,与所传达的文化内容也结合得最完美。韩祠毕竟是地方性的祠祀,它的建筑并不像庙学那样,要被国家根据不同的等级严格限制,因而就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事实上,这座朴质而端庄的祠宇建筑。决不会给人以逾礼越制的感觉,却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

潮汕有不少年代久远的佛教寺院,规模比较大的有潮州的开元寺、潮阳的灵山寺和揭阳的双峰寺。不管寺院的规模如何,其建筑物的基本配置和组合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单体见住形体的大小,附加建筑数量的多少这些方面有所差别。在公共建筑中,宗族的祠堂的私有性质最强,不论是建筑构成还是文化属性,祠堂都与大型民居的厅堂十分接近,差别只在规模形体的大小和装饰的豪华程度而已。潮汕祠堂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装饰的豪华,竞为豪华装饰的风尚,促使潮汕民间工艺高度发展,著名的潮汕木雕和嵌瓷,就是在这种风尚中成熟起来的。

2、 传统潮汕民居的基本建造单元,有“下山虎”、“四点金”、“百凤朝阳”和“驷马拖车”几种形式。四点金和下山虎是潮汕最常见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潮汕民居的建筑,当然着眼于它的实用功能,如:屋顶铺叠两层以上的瓦片,是为了隔热;倾斜度比较大,以便于泻水;天井的作用,既为了通风透光,其基面较低,在雨天可以纳水,以防厅房进水……采用某种建筑模式,在讲求实用功能的同时也掺合进文化理念、禁忌观念、制度意识等等。对建筑模式的确立,都表现着它们的潜在的影响,典型的例子有,屋子脊角形态的讲究。潮汕民居的风格特点最容易被人们感受到的,一是外观的装饰,一是环境的美化。其民居装饰有来年各个特点,一是装饰的类型多,主要有金漆木雕、石雕、灰雕、嵌雕和彩画;一是装饰的部位广,大凡石木部分、门窗户窗、墙头屋脊、外墙檐下……无不施以装饰。潮汕民居的装饰特别注重门面:花岗岩石门框;厚厚的漆门扇;门肚或石雕,或泥雕,或彩绘,山水花卉,真行篆隶,各具姿态;门楼顶部和屋脊饰以潮汕嵌瓷,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琳琅满目。华美艳丽的门面,暗示着潮汕人的文化取向。陈慈黄旧居是潮汕大型的民居宅院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其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每座宅院都用潮汕民间建筑的百凤朝阳的传统格局。

3、 水乡的平板桥,桥宽三几尺,桥长数十丈,平贴水面,蜿蜒如飘练,形式上也极有美感。澄海冠山的跃龙桥、揭西棉湖的云古桥,是潮汕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平板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在潮汕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作。广济桥以桥梁与浮桥结合的独特风格,在中国桥梁史上独树一帜。

4、 潮汕地区一共保留着28座楼阁式塔,基本上是原带以后建造,另外,还有10座安放僧人、善众骸骨的,不同形态的墓塔。如:潮州涸溪塔的凤凰塔、饶平柘木的镇风塔、朝阳峡山的祥符塔……

三、 潮汕民间艺术

1、 潮汕金漆木雕 ......

潮汕金漆木雕是中国民间雕镌工艺大花园里有特色的流派。

金漆木雕主要表现形式有沉雕、浮雕、通雕(透雕)和圆雕。潮汕木雕题材五花八门,内容多姿多彩。主要有花纹图案、鸟兽鱼虫、通俗戏曲小说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等几个种类,这些题材和内容,或直接地刻画潮汕的生活及其环境,或者间接表现潮汕人的观念与愿望,有的写实,有的非写实,有的饿只要一看就能明白,有的需加探究方能索解。这都是潮汕民风民情的历史见证。

现藏于潮州市博物馆的圆通雕摆设“仙姬送子”和挂屏“王茂生进酒”就取材与民间戏曲。 潮汕金漆木雕的工艺构图充实饱满,造型适度夸张,达到传神的目的,整体风格精巧细腻、玲珑剔透和金碧辉煌。

潮汕的石雕: .....

开元寺的宋代石雕:在开元寺里,月台和大殿的石栏杆,观音阁佛龛座的后侧,有一些还保留得比较好的浮雕造像,浮雕造型简练而富有动感。

王大宝幕地的石雕像:王大宝幕地的石雕像有一种浑朴少文的雕风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潮州石雕的水平和风貌。

元代湖南工匠雕刻的石香炉:潮州开元寺珍藏着一座元代造的大型石雕香炉。这座香炉上面的浮雕,刻工很精细,风格与宋代的石雕已经有较大的差别。

潮汕的工艺瓷器 .......

潮汕的工艺瓷有两种:一种是瓷塑,一种是彩瓷。

从潮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宋窑瓷塑可以看出宋代潮州窑塑的工艺水平不低。如:“麻姑献寿”的妇人像。人像作半跪姿态,双手抱罐,体型健壮,面容饱满,脸和手部用很明净的线型塑出,略带图案化,却准确而生动,衣服的褶纹简单而自然。

潮汕彩瓷按彩绘形式的不同大体可以分成诗画、开光、满彩和金地万花四个种类。最骄人者,有广东省潮州市彩瓷总厂研究所集体制作的“堆金牡丹鸟三百件天球花瓶”。这件作品采用潮彩勾勒、洗涤、填色技法和釉上堆金工艺,二次烧制而成,整个花瓶清雅与繁富,淡远素扑与金碧辉煌,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赏心悦目,富有浓厚地方特色和较高艺术欣赏价值。

潮绣 ..

潮绣是粤绣的一个流派,它既有构图饱满繁密,色彩浓艳富丽的风格,又有自身的特点,以技法精巧而著称。潮绣是一种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工艺。

垫金绣大面积堆金凸绣,给绣品造成一种金碧辉煌、堆金积玉的瑰丽的艺术效果。其最能显示潮绣的独特风格。潮绣戏服的种类繁多,最能表现潮绣风格的是龙蟒袍甲一类服装。

潮绣作品“九龙屏风”运用钉金绣垫凸技术和独特的钉金二针企鳞针法。

潮汕民间剪纸 ......

潮汕民间剪纸在喜庆和节日民俗活动广泛应用,节日里祭神祭祖的供品和民间婚寿喜庆的礼品,总要剪上几个玲珑剔透的“贴花”做些装饰。

潮汕民间剪纸艺人还在纯色剪纸的基础上,创造出多色剪纸的形式。多色剪纸用多种色纸分别剪出物象各个部分,然后再并合为一件完整的剪纸作品,除了具有纯色剪纸的特点之外,又增加了五彩缤纷的特色。潮汕民间剪纸还有一个品种,叫做“錾纸”,錾纸以饶平县的镂金衬色錾纸最为著名。

2、 潮州戏是潮剧的俗称。潮州戏的艺术要算生旦的唱腔和丑角的表演最有特点。

潮州戏有着它比较定性的艺术风格。

潮州戏剧本的语言艺术风格——潮州戏以潮汕方言创作,曲文押潮韵,宾白多俚词,剧本语言既重本色,也讲究文采,文质相济,雅俗共赏。

潮州戏的音乐艺术风格——潮州戏唱腔用真噪实声,依字择腔,自然妥帖,唱词句末押韵处,配合后台帮声,伴奏音乐分文武畔,武畔锣鼓乐,多与文畔的唢呐曲结合,热烈而欢乐,文畔的丝竹音乐,清雅而婉曲。

潮州戏的表演艺术风格——潮州戏的生旦戏程式精致,轻歌曼舞,丑角戏则插拜打诨之外,有许多技巧性的表演。

四、 潮汕的节日:礼俗和信仰

1、 “时年八节”是潮汕方言俗语词,也有人叫做“年时八节”或者“忌年八节”。

潮汕俗语的“时年八节”是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八个重要节日。

潮汕春节 ....

春节,潮汕俗称过年。这个节日,潮汕人最注重的习俗是祭祖和拜年。潮汕人元旦在家祭祖都用斋菜,到初二还要再次祭祖,这一次才用荤菜。拜年习俗,潮汕人给亲朋拜年总要带上橄榄和潮州柑作为礼品。正月初二潮汕人仍然忙于拜年,这一天,作为女婿的要送妻子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潮汕有句俗谚:“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春节期间,除了祭祖和拜年的礼俗,还有一些其他节日活动,如:开井,再除夕封住的井口,春节要祭过井公井妈,再开封启用;舞狮和营大锣鼓;迎神,到了初四,各处神庙开门迎神,家家户户都准备祭品迎接灶君。


潮汕端午习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662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