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幼儿园编花篮图片

幼儿园编花篮图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08 07:27:33 | 移动端:幼儿园编花篮图片

篇一:教学内容三年级编花篮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花篮》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小学

2. 课时:第一课时

3. 学科:音乐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花篮》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曲调欢快的河南民歌,全曲为带补充的一段体结构。乐曲通过乐句的变化重复,巩固调性。歌曲中装饰音和休止符的多次运用 ,将一群上山采牡丹的姑娘的喜悦喜悦心情和俏皮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歌词纯朴而活泼,听着歌曲,仿佛来到了风光迷人的田园山乡,看到漫山遍野的牡丹花争奇斗艳。《编花篮》这首民歌蕴涵着浓浓的牡丹情结和深厚悠久的河南戏曲文化。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滑块的情绪演唱歌曲。

2、 通过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的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教学重点:

在游戏中学唱、巩固、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1、 歌曲旋律的演唱。

2、 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课前准备:

歌曲录音、钢琴、牡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 游戏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你们常玩游戏?(随便指明起来说说自己常玩的游戏,并找搭档合作做一做)

2、揭题《编花篮》

同学们合作的真好!特别是编花篮这个游戏。同学们编的花篮可真好看,让我们带着花篮去河南洛阳,看看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编花篮的好不好?

二、歌曲教学

1、 播放歌曲《编花篮》

河南洛阳的花可真美啊,同学们知道河南什么花最有名吗?(牡丹) 播放牡丹视频或图片

看了这么美的牡丹花大家想不想学习河南的名歌《编花篮》

2、 学习歌词

A、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B、边打节拍边朗读

3、 学唱歌谱(跟师唱几遍,注意装饰音)

4、 学唱歌词

A、跟琴逐句试唱,注意装饰音的演唱。

B、完整的演唱,多种形式演唱。

C、边打节拍边唱。

三、拓展,音乐游戏

大家唱的真好,想不想把唱的编花篮和我们游戏的编花篮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边唱边做游戏呢?

分组做游戏,看哪一组最棒!

三、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编花篮》是一首歌曲调欢快的河南民歌,此歌倚音较多,学生较难掌握。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编花篮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唱时以听唱为主。倚音要唱得轻而短。学生掌握的较好。《编花篮》这首歌曲蕴涵着浓浓的牡丹情结,听着歌曲,仿佛来到了风光迷人的田园山乡,看到漫山遍野的牡丹花争奇斗艳,所以在教学中,我收集了和多的牡丹图片,让学生对本歌了解更清楚,学习兴趣更足。但是有的地方设计的还不足,还需要多讨论,研究。

篇二:编花篮

《编花篮》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10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 六 )课 百花园中的《 编花篮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编花篮》这首歌为2/4拍,一段体结构。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粗狂的气质和醇厚朴实的情感,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十六分音符使人感到欢快,充满喜悦。结尾的衬词更是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发自肺腑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本课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用朴实、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编花篮》,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聆听、演唱的方法学习歌曲,并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前倚音的演唱,了解河南民歌的特点

三、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新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五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是: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前倚音,将歌曲唱出河南民歌的特色。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运用情景教学法、聆听法、试听结合法、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教学;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还将引导学生运用自由想象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学法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精彩的新课导入可以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他们迫切学习的欲望,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给学生欣赏以《编花篮》为背景音乐的河南地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省吗?你们对这个省有什么了解?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从而导出新课,让学生了解河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二)关注音乐有效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课堂中学生获得学习信息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学唱歌曲之前我将带领学生认真聆听歌曲《编花篮》。

1、初听歌曲,感受河南民歌的特点,说一说歌曲中那些音调最有河南特色。

2、复听歌曲,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

3、再听歌曲,让学生小声跟唱。

每一边聆听都让学生带着老师设计的问题去听,通过音乐美的本质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领悟能力。

(三)巧解难点 完整学唱

有效解决教学难点,对于学唱歌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针对本课的难点前倚音,我将给学生范唱带前倚音和不带前倚音的旋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前倚音给歌曲带来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跟琴学唱歌曲,放慢速度,勇士胜接龙唱的方式,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师生合作的新理念。

2、接下来,我将对歌曲进行完整的范唱,着重突出歌曲中前倚音、下滑音和最后一句衬词的演唱,让学生对比体会河南民歌的特点。

3、给学生播放牡丹花的图片,“看到这么美丽的牡丹花,采花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在演唱时放慢速度,轻声演唱,保护嗓音。

(四)巩固学习 表现创造

仅仅让学生“唱会歌”不是目的,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唱好歌”,因此,我将采用男女生对唱的方法让学生巩固歌曲。歌曲巩固之后,我将让学生用双响筒和铃鼓为歌曲进行伴奏,分小组对歌曲进行律动创编。这样不仅巩固了歌曲,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我将给学生拓展本课的欣赏曲《对花》,“同学们,刚才我们学唱了《编花篮》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呢?那么,接下来,老师再带领同学们欣赏一首选自《炎黄风情》组曲的管弦乐《对花》。”

1、初听乐曲,设问“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乐曲,说说乐曲中是用哪两种乐器来表现“对花”的?

最后,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的金钥匙有三把,一是数字,二是字母,三是音符。”同学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次唱起《编花篮》这首歌,一起来感受河南民歌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结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效地回顾了本课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版式设计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三: 9 编花篮

9 编花篮

教学目标: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如何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如何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到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欣赏实物竹篮和书上的各种竹篮。

2.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篮。

4.板书课题 :编花篮

二、对比激趣

1.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 ( 按书中步骤图 ) 的录像。

2.从刚刚见过的录像里你发现了什么 ? 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 学生讨论交流。

3.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呢 ?

课件演示编织过程。

三、晋级游戏

我们一起进入编织竞技。游戏规则:每学到一定程度顺利过关就可以获得升级机会。

1.开始的级别为杂工。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 ?( 底面 ) 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 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 ? 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全体编织完篮底,过第一关。

2.升级为制造工人,回主菜单——花篮。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侧面编织。你们先用 2 分钟时间试试编侧面。有什么问题吗 ? 如何才能让侧面竖立 ? 说说你们各自的方法。教师小结:底面剩余材料弯折缩编、纬线圈按从小到大顺序套起??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篮。怎样才能做出特别的造型来 ? 教师小结:纬线圈的形状变化、借助外物造型??修改你的设计。

3.升级为设计助手。回主菜单——花篮。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光要了解制作方法,还应该掌握多种可用材料及其用法,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篮筐。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来编织篮筐 ? 教师小结:纸条、纸藤、软铁丝、软家用电线、细麻绳、彩泥??这些材料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

4.进入主菜单——花篮。这一关会有什么展现给我们呢 ?

5.四、作业

6.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集体制作一个花篮,看谁的造型独特有创意。

8.课件:

9.展示游戏规则。

10.展示花篮编织过程。

11.展示各种材料制作的花篮。

12.

第二课时

一、交流信息,主动学习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插花资料,在课堂上采取各组之间相互问答的方式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2.简要了解插花艺术的历史和种类。

多媒体呈现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教师准备的资料。

二、命名游戏,感知归纳

1.欣赏一组插花作品,感悟花的语言。在欣赏过程中:

(1) 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器,了解到花器有深浅之分。

(2) 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枝的整体造型,了解到插花造型有直立式和横卧式的区别。

(3) 了解到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

2.学生讨论,根据花的数量、色彩、疏密、姿态等变化给作品命名,赋予插花以生命色彩。

课件展示插花作品。

三、演示观摩,拓展思维

1.出示一个深度适中的花篮和一束花,请学生上台试摆造型。

(1) 使学生产生动手欲望。

(2) 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3) 试摆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花泥的妙用,并启发学生寻找其他能固定花枝的替代材料。

教师小结:每枝花的高低错落、疏密、斜正、俯仰姿态都会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

2.出示一个矮花篮,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1) 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直立造型的插花作品。

(2) 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横卧造型的插花作品。

(3) 先将花枝包装成束,再和花篮组合造型。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 ” 教师小结:花篮的形状特点各异,插花的方式也有相应变化。

3.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各自所带花篮的结构和特点,适合设计哪种造型,选择哪种花材?课件展示同一组花篮和花枝的各种造型。结合课件观看相应的插花步骤图。课件展示更多的插花方法。

1.提出作业要求:

(1) 选择合适的花材,制作 1 — 2 个造型独特的插花作品。小组内材料可以共享。

(2) 固定花枝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要注意巧妙地隐藏花泥,尽量不要让花泥裸露出来,影响整体的美感。

2.小组合作利用材料,学生自主表现。

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教师用相机拍下优秀作品。

五、师生共评,展示个性

1.请摆出生动造型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述创意。

2.师生共同评议优秀作品,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美化教室。

反思:

10 生命的甘露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和水的多姿多彩,欣赏珍视生命之水。

2、学习用线描、色彩表现雨景,制作保护水的招贴画。

3、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对水的绘画表现养成在生活中关心水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用线描、色彩的方法来表现雨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人

1.教师设问:同学们,下雨是自然现象,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描述一下雨天上学的情景好吗?(学生发言描述之后看影像)

2.看下雨的影像。

3.小结:烟雨朦胧,湿漉漉,空气清新,到处像洗过一样很漂亮。

二、深人理解

1.下雨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景物、人物)

2.你注意到雨点落下来时是什么样子?(在空中、在地上)

3.下雨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觉?(喜欢、不喜欢)

学生回答后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下雨了,雨点从天上争先恐后往下落,风把雨点吹得往一边斜,所以,人们打伞总要斜一点。

有时雨越下越大,好像一串串银珠从天上掉下来,雨水把地面淋得透湿。人们打着伞、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走着。当乌云密布时,大地变得阴暗,景物也失去了光彩。每当下雨了,很多同学就有一种好奇、兴奋的心情,有的还喜欢在雨中行走玩耍。大人们也不例外,在炎热的夏天,若是下一场大雨,人们会觉得非常舒畅。美国影片《雨中情》中的男主角在雨中手舞足蹈,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情绪。雨,原来也是欢快的。

课件:雨景的照片和电视、电影中有关雨景的片断

三、方法指导

1.介绍画雨的表现方法:勾法、刷法、刮法、蜡笔水彩法。

2.教师着重介绍蜡笔水彩法。示范并讲解:

(1)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2)用浅色蜡笔点线画雨,注意用线;

(3)最后用重色水彩(如:紫灰色、蓝色、深绿等)涂画天空地面和空白处。乌云、闪电、树、飘落的雨点、人们打着伞在雨中行走,还有映在水中的影子等等的表现,使画面线条模糊,给人感觉好像是画中景物被风吹得在动。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方法。

画雨方法的课件,多媒体演示

四、作业观摩

1.教材上的三幅学生作业,内容情景不尽相同,工具材料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方法也不相同,但都是非常优秀的作业。

2.本校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业若干。作具体的情景与形式美评价分析。

五、自由表现

1.布置学生作业:画一幅雨中行或雨中景的画。

2.学生动手作业。

3.教师巡视、协助、提示。

反思:


幼儿园编花篮图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629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