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鸡西市教育网

鸡西市教育网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6 11:59:55 | 移动端:鸡西市教育网

篇一:鸡西电业局苏涛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

1.

2.

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指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1》是教育政策的具体提现。2》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3》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

的进步相适应的。

3.

4.

2》具有评价作用。3》具有教育作用。4》具有保障作用。 1》法定条件。指发来规范使用的条件和情况。2》行为准则。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规则的基本要求。

3》法律后果。指在某种条件或情况时,法律关系主体做出或没有做出“行为准则”要求的某种行为(作为或不作为)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即对违法该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何种处置。

5. 1》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2》按照法律规范表现

的强制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可分为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6. 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从事有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力与义务的关系。由教育法律关

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7. 1》是以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

》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的社会关系。3》是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产生总是以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存在为前提,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由教育法律规范所决定。

8.

9. 1》教育内部的法律关系和教育外部的法律关系;2》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和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3》调整型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型教育法律关系。

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实际参与者。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

10.

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

事责任。

11. 物(物资、财产、设施、场所、资金等)

、行为以及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和其他智力成

果)等

12.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一句法律规定而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13.

是于法律权利相对应的,指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法律规范的规定必须承担和履行的某种责任,表现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

14. 1》相互依存,不可互缺;2

》权利人所现有的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乌人对义务的承担,义务人如果不承担

义务,权利人就不可能享受权利;3》权利和义务的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其主体双方之间不可能一方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另一方只承担义务而不像有任何权利。4》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从其主体的数量上来看不一定是对等的。

15.

》概念(根据法律权利和义务改编2

主要包括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家长的教育权

包括国家的教育义务、社会的教育义务、学校的教育义务、教师的教育义务、学生的教育义务。

16. 简答 (一)《教育法》规定的学生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

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特定学生的特定义务。1》高等学校学生的特定义务。第一,学业水平的义务。第二,思想道德水平的义务。第三,交纳学费及有关费用的义务。第四,旅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义务。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义务。其一,就近入学的义务。其二,完成义务教育的义务。3》职业学校学生的义务。主要是适当地缴费的义务。

17. 是需要一定条件或根据的。这里所说的条件或根据,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法律事实。教育

法律事实又表现为行为和事件两种形式:所谓教育法律行为,使之在教育活动中能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包括

作为与不作为;所谓教育法律事件,是指在教育活动中能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但又不以人的一致而转移的情况的发生。

18.

19.

1》这里增强执行者的政策意识,吧政策偏差和政策失真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2》创

造性地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3》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统筹协调。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督导检查。5》加强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和跟踪研究。

20.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法律议案的提出;第二阶段,法律草案的审议;第三阶段,法律的表决和通

过;第四阶段,法律的发布。

21. 简答

1》必须坚持子法从属母法的原则。2》必须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1.必须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2.

必须具有坚定的原则性和适度的灵活性3.必须具有法律的规范性,3》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4

》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5》必须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

22.

国际组织和国家。我国教育法规适用于全体中国公民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3.

简单一,宪法。二,教育法律。1》教育基本法。2》教育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三,教育行政法规。

四,教育行政规章。1》部门教育规章。2》地方政府教育规章。五,地方性教育法规。

24.

1》国家教育法规优先于地方教育法规的原则;2》总的教育法规优先于单项教育法规的原则;3》后定教育法

规优先于先定教育法规的原则4》特别教育法规原有先于一般教育法规的原则;5》国际教育法规优先于国内教育法规的原则。

25.

1》掌握教育法规的精神实质;2》广泛宣传教育法规;3》模范遵守教育法规;4

》检查指导教育法规的贯彻

执行情况。

26. 一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所有党派、所有社会团体、所有企业事业组织;二是所有公民,即一切社会

关系的参加者。

27. 教育守法,这里的“法”是泛指宪法、各部门法和组成个部门法的法律、条例、规定、规则、实施细则等,而不是狭义的法律。

28. 1》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全体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2》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效

性;3》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29.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3》国家司法加官的监督;4》社会力量的监督。

30.

)、教育行政主体法治化;(二)、教育行政行为法治化。1》教育行政立法法治化;2》教育行政措施法治化;

3》教育行政处罚法治化;4

》教育行政强制执行法治化;(三)、教育行政监督法治化;(四)、教育行政救济法治化。 31. 是指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学校具备法人的条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教育法》第31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

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32. 动,有利于在根本上改变国建举办的学校处于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附属的地位,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自主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其主要的任务应放在监督学校依法办学方面,而不是放在直接办学方面。其次,确立学校的法人地位就等于承认学校有法定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可以独立经营学校的资源并获得更多的资源,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再次,学校成为法人可以是学校以法人的身份但因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一切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等。

33.

1》办学自主性;2》财产独立性 ①学校财产和举办者、捐赠者的财产相分离;②学校不承担债券和债务

方面的连带责任;③学校财产的独立性受法律保护;3》机构公益性。

34

. 1》组织机构和章程;2》教师;3》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4》办学资金和经费来源。

35. 1》遵守法律、法规;2

》教育教学方面的义务;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员工的合法权益;4》对学生及其

家长的义务;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36. 简答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着手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4

》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

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5》对受教育者办法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它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7》管理、实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活动的非法干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的权利

37. 《教育法》第30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38. 1》明确与规范作用;2》约束与激励作用;3》平衡、协调与稳定作用。

39. 1》制度系统;2》制度观念系统;3》制度执行系统;4》制度教育系统。

40. 1》整体性原则;2》重点突出原则;3》适量适度原则。

41.

42. 教代会的代表以教研组和行政组为单位有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凡本校享有公民权的正式教职工均有选举权,

代表名额按百分之三十左右产生。教代会应有学校各方那面代表,其中教师代表不少于代表总数的70%,要保证有一定比例的女教职工代表。

43. 教代会每三年一届,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代表要超过三分之二,表决、选举要过二分之一代表同意方

为有效。

44.

校务公开,就是学校将本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人体等方面内容,从政策上、

过程上、结果上想教职工、学生和社会公开的一种制度。

45.

教师在法律上的权利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作为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二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权利。

46.

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47.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规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之类、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直至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地址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8.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条件。教师资格作为一种国

家资格,已经取得,即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非依法规定不得丧失和撤销。

49. 简答

1》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地位;3》

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4》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和他的严格性,有利于教师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50.

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热爱教育事业;3》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4》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

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5》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51. 第一步,提出申请;第二步,受理;(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

日内办法相应

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论通知本人)第三步,颁发证书。(教师资格证终身有效,且全国通用)

52.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收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取得教师资格

53.

教师资格,今后也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54.

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形象恶劣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55. 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56. 第一,教师聘任时聘方和受聘方双方之间的法律行为,

通过聘任确定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聘任双方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第三,聘任双方都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57.

58. 1》

,招聘;2》,续聘;3》,辞聘;4》,解聘。

《教师法》第22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

成绩进行考核。”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由此可见,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59. 《教师法》第23条规定:“考核应当客观、公证、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

见。

60. 《教师法》第35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与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人身被侵害的事实发生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不同情况,找违法者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要求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或要求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61. 《教育法》第36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艰巨的剑士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

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62.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应负法律责任。《教育法》第37

条规

定:“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应负法律责任。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应负法律责任。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形式责任。

63.

64. 《教育法》和《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申诉制度和受教育者的申诉制度即属于非诉讼上的申诉制度。 《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及后作

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65.

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2》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3》教师申诉制

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66

. 1》教师认为教师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育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诉讼;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

教育机构作上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3》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侵犯其《教育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

67.

68.

69. 被申诉人是指教师认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

受理机关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有全手里教师申诉的有关行政部门。因被申诉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可以分两种情况:

1》教师如果是对学校或其他教育部门提出申诉的,受理申诉的机关为主管的教育部门;2》如果是对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受理申诉的机关可以是同级人民政府或者是上一级人民政府对口的行政主管部门。

70.

71. 教师申诉制度由申诉提出、受理和处理三个关机组成并依次进行。

第一,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审查申诉人的资格;审查是否属于教师的权益;申诉的理由和

要求,以及原单位的侵权单位的侵权行为是否与撤销,或者对同一申诉案件,是否又以同意原因提出申诉;第二,对未写明理由和要求的申诉书退回重写,对不符合条件申诉应以庶民的形式作出不予受理;第三,对于受理的申诉案件,如果需要补充文件的,应要求申诉人补充。

72.

学生申诉又分为两种:一是校内学生申诉简称校内申诉;二是,教育行政申诉。目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式先校

内申诉,然后再行政申诉。

73. 1》法定性;2

》行政性(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法律授权高

校可以剥夺,这不是一般的权利,而是一种行政管理权);3》准司法性;4》准独立性;5》非诉性。

74.

75. 学生告学校是民告官,行政诉讼

一是根据《教育法》将申诉范围定为两个: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提起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

产权等合法权益可提起申诉。二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申诉范围定为两个:受教育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76.

77.

第一,申诉的提出;第二,受理;第三,处理。 第一,

教育行政复议是一种带有司法性质的特殊行政行为;第二,教育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

行为;第三,教育行政复议的对象只能是具体行政行为;第四,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只能是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包括教师、学生和其他公民、组织);第五,教育行政复议执行不适用调节的原则。

78. 1》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教育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

》对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

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4》对教育行政机关因不作为违法的5》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79. “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律、行政法规

的规定提出申诉。

”对人事处理决定只能申诉救济,而不能申请复议救济。“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节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0.

81.

82. 1》申请;2》受理;3》审理;4》决定;5》执行。 1》主管恒定;2》诉讼专属;3》被告举证;4》不得调解。 1》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2》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教育行政机关颁

发许可证或执照,教育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3》申请教育行政机关履行报复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教育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4》认为教育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以为的;5

》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83.

84. 1》起诉和受理;2》受理和判决;3》执行,执行程序时诉讼活动的最后阶段。

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

法权益并造成损害,依照法律规定,由国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制度。

85.

86. 1

》侵权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侵权损害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3》侵权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政;4》教育行政赔偿主体是国家;5》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1》损害事实(损害赔偿范围:1、对人身权和财产权才造成损害予以赔偿,对公民其他权益的损害,

如精神损害等,国家不予赔偿;2、由于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所引起的财产损害,国家予以赔偿;3、财产损害中只赔偿直接的损失,对简介的损失不予赔偿。);2》侵权行为主体;3》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4》因果关系。

87.

88.

89. 将行政赔偿的范围仅限于侵犯人身权与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赔偿请求应先向义务机关请求,不服的向法院诉讼。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

大四学生王某,出生于1990年12月26日,2009年6月29日进行最后郁闷专业科考试因携带纸条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大象,随后学校边按照相关法规对其作出了开除学籍的处理决定,王某深知学校严格的贵站制度,他本人对此决定并无异议,但其父母坚决不同意。1,此案是否属于教育法律救济范围?2,王某的父母是否有权寻求救济?3,若救济,通过哪些渠道进行?4,若救济,手里救济的主体是谁?

答:

1.

2.

3.

4.

教育法律救济有以下特点:1》以纠纷存在为基础。2》以受损为前提。3》以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 没有权利,因为王某已满18周岁,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才是本案的当事人。 若救济,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诉讼渠道,行政渠道和其他渠道。 受理申诉的主体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受理行政复议的主体为学校的主管行政部门,受理行政诉讼的主体为人民法院。

篇二:鸡西电业局苏涛教育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

1. 高等教育概念从两方面界定: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 人们普遍把欧洲

3.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

作用。1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2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在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4.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2》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18世纪以前)2通过科研发展科学(19世纪德国洪堡柏林大学首先确立了发展科学

的职能)3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19世纪末美国大学赠地学院运动,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

5. 现代大学职能体系: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

6.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的途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决定》,对教育方针又做了具体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7. 高等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具有导向作用2具有调控作用3具有评价

作用4激励作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

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要点如下:1.马克思认为,考察人的全面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

点。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德情趣有所要求。2.马克思主义又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3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9. 全面发展的教育,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教学工作(基本途径和核心)2科学研究3社会

实践

10. 高等教育的价值观;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

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个人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观在西方都源自古希腊。个人本位观-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社会本位观-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中国:孔子把教育看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老子则主要强调个人的修养完善。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解释了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2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个人本位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突出了个体创造力,但是没有揭示个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社会本位观肯定了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磨砂学生个性3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1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施的是通才教育,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即:礼乐射御书数。西方传统

的大学教育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教育内容为“七艺”。通才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特征: 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教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特征:首先,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实用。再次,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两者走向融合的背景和理由: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的结合。3两者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12.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和方式。最初由马丁。特罗提出。<15%—英才教育阶段。15%-50%--大众教育发展阶

段。50%以上普及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由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一个趋势(必然趋势),两种模式(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办学水平上,名列前茅的是私立学校,人数方面,公立学校多;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办学水平上,国立大学占压倒优势,

人数上,私立占73%)。

1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

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制。

14. 高等教育中的平等与效率:教育平等思想最早提出的是孔子和柏拉图。平等与效率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平等与效率就应该兼顾,

而且应该兼顾。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的政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平等”。为了提高教育效率,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1,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2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3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与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

15. 学制是指 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2单一公立

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澳大利亚等联邦制的国家)4私利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和美国)。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即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教育部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之中。高等教育部门体现为初级学院,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和研究生院三个层次。

16. 高等教育类型: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 ,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 其他

17. 现代学位制度基本确立在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哲学博士。美国比较正式的学位层次四种: 1副学士或称学士学位2学士学位3硕士学位

4博士学位(文科博士4年主要培养大学本科教师)。我国学位的授权体系: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授予权力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我国学位制度近20年实施过程中的问题:1.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间不相协调2研究生学位以学术性学位为主,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学位还明显不足。3学位管理中学位评估只顾不够健全。4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机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24方针。

18. 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2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我国高等学校的

招生制度: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学生缴费入学。我国招生制度改革方向:1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2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和勤工俭学制度。3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19.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1.1993-1997年。国家任务计划招生的毕业生由国家负责安排就业,尽量采取双向选择。2.1997年后。除极

少数由国家分配外,其他所有高校毕业生将自主择业。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 1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2政府将从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3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是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20. 高等教师岗位设置原则:1系统原则(一个岗位的设置是否合理,应把这个岗位放在整个教师队伍的全局之中,从全局分析她在系统

中的作用)2整体效应原则(每一岗位的设置,都要以教师队伍的整体工作目标为中心,并且所有岗位彼此间要保证能有效合作,以保证实现工作目标和任务)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岗位的数量应限制在能够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所学的最低量)4动态性原则(要从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我国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聘用期限一般为2年)。改革重点和方向: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

2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际上体现了一国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

职责、权利和利益关系。前两者通常称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而后者则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体制,又被称为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中央集权型(法国、意大利、瑞典、其中法国尤为典型)权力分散型(美国-地方政府)集权与分权(中央和地方-德国,日本-英国)相结合。

22.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1,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

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利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其次,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3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自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23. 高等学校的管理: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1欧洲大陆模式(学术权力为主)2 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较大)3英国模式(行政权力

和学术)。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基本分为:校、学院、系三个层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1,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适当实行权利中心的下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曾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3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革。4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24.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分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

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影响高教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科学、技术因素4教育因素。

25.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1.层次结构(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2种类、专业结构(我国高等教育授予哲学、经济

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军事学等12各学科门类)3形式结构(公立和私立、全日制以及函授、夜大学、广播电大(办学及授课时间方式—一个结构不断合理的公立与民办高等教育,全民制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的局面)4,能级结构(重点院校、一般院校、专科学校)5地区结构(1,梯度结构模式2中心城市模式)

26.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因素;1学术的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已经基本成少数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单科性院校并存的格

局,各类高校也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学术风格。2体制的因素:受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分布格局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情况。3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一、首先,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1,在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和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扩大我国专科层次应用性、记忆性人才的培养规模。2在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合理规划。3在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加大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力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适当扩大私立高等教育规模。4在能级结构上,国家重点支持少数大学的发展。5在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同时适当从政策角度缩小不同地区间的教育落差。二、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1.中央应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2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办学。3逐步形成国立、公立、民办和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27. 高校教师的作用:1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2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任务:1培养各级专门人才2

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会服务。劳动特点:1劳动的复杂性2劳动的创造性3个体性和群体性 高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1,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3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教育。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1完善教师聘任制2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见合理流动,3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

28. 高校学生的社会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 群体成员的互动性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二三年级学

生的特点:1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不稳定性2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3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4层次差别日益明显5希望获得爱情的体验

29. 专业的形成:1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2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3专业的缘

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要求: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2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3符合高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30. 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2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

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4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2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3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31.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她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个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3学生的学习和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学习特点:1独立性增强2学习自主性增强3学习探索性增强

32. 大学教学原则和体系:1科学性和思想相统一的原则:1不断钻也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2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3充分

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2 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1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的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的状态2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3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4 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注意考出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3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2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3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原则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充分认识时间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通过学习、实验等较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2注意把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33. 教学课程的分类:1按课程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还是课题上,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从分科型和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分为并列

课程和核心课程3从层次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4从选课形式上,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5根据课程时数的多少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6根据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7根据课程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4. 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组成部分:1.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教学活动

4时间分配5学年编制(校历)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时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说明、正文、附录。教学大纲的原则(基本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应性

35.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1.教材是从一般书

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2教材应当是以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和结论,还要反应获得知识的过程3教材能够反映与学科相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能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便于学生学习。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36. 课程建设的内容:1.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2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3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4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

理。课程建设的要求: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2教材要合适3教学资料要完整4考核手段要科学5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6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37.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与班级授课制(最先由杰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采

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1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2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3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有课堂教学、实验课的教学、实习、科研和毕业设计(论文)等。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和布置作业。实验课的教学有实验课的准备、实验课的组织与课堂控制、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课的总结。

38. 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和学分制。学年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一学年规定学生达到水平的教学制度:特点:1,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2容易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3学年制的主要弊端是不利于新兴学科较快进入高校教学,不利于学生按照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兴趣主动的学习。学分制是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做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1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的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2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应新的研究成果。3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4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强,但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散乱即及出现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资源浪费等。我国实行学分制的意义:1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2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3有利于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4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39. 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信息传输的载体(包括语言、文字、视觉信息以及工具等)。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1有

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2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结合。教学方法的分类:1,指教师和学生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2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3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自学指导法、练习法。讲授法优点:1讲授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的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2成本低,比其他教学方法的费用要低得多3通用性强。缺点:1讲授法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过多的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2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3讲授对记忆的影响较差。讲授法基本要求:1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授的信息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2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主要是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的思路。3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及笔记和进行复习4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5教学手段的选取与使用应视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定。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2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3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40. 教育技术的领域:1学习者2学习资源3教育开发职能4教育管理职能 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1对教育决策的作用2对教学

模式的影响3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2》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3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

41. 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测量则是一种判断现实的活动,

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入市的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前者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教学过程进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实践中正在进行的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后者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来说,它与分等鉴定并作出关于对象的决策或资源的分配政策等相联系。学生学业评价六步骤:1,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2编审试题3建立试题题库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5阅卷评分6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42. 高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研是培养学生能

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4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高校科研的特点; 1.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3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4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的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5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43. 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1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大学生的创

造才能和组织才能4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别-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外社会实践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几种主要社会实践活动:1军事训练2专业实习3生产活动4社会调查4智力扶贫5参考观察。

4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就是以人为工作对象,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特点:1,鲜明的阶级性2,广泛的群众性3很强的实践性。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工作中的地位和高等教育在整合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性问题。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是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个人努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教育中由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在思2想政治教育中居主导地位2促进大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2疏导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5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 思想正教育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2说明启迪法3情感交流法4榜样教育法5参观访问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1思想政治课教学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4校园文化5社会实践

篇三:黑龙江省各市区县教育局数据管理系统用户名

附件2:

黑龙江省各市/区/县教育局数据管理系统用户名 哈尔滨市A HE01 密码: 市辖区 HEA01

道里区 HEB01

南岗区

道外区

平房区

松北区

香坊区

呼兰区

阿城区

依兰县

方正县

宾 县

巴彦县

木兰县

通河县

延寿县

双城市

尚志市

五常市 HEC01 HED01 HEE01 HEF01 HEG01 HEH01 HEI01 HEJ01 HEK01 HEL01 HEM01 HEN01 HEO01 HEP01 HEQ01 HER01 HES01

齐齐哈尔市B QQ01

市辖区 QQA01 龙沙区 QQB01 建华区 QQC01 铁锋区 QQD01 昂昂溪区 QQE01 富拉尔基区QQF01 碾子山区 QQG01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QQH01 龙江县 QQI01 依安县 QQJ01 泰来县 QQK01 甘南县 QQL01 富裕县 QQM01 克山县 QQN01 克东县 QQO01 拜泉县 QQP01 讷河市 QQQ01 鸡西市C JX01 市辖区JXA01 鸡冠区JXB01 恒山区JXC01

梨树区JXE01 城子河区 JXF01 麻山区JXG01 鸡东县JXH01 虎林市

密山市

鹤岗市D

市辖区

向阳区

工农区

南山区

兴安区

东山区

兴山区

萝北县

绥滨县

双鸭山市E

市辖区

尖山区

岭东区

四方台区 JXI01 JXJ01 HG01HGA01HGB01HGC01HGD01HGE01HGF01HGG01HGH01HGI01 SY01 SYA01 SYB01 SYC01 SYD01

集贤县 SYF01 友谊县 SYG01 宝清县 SYH01 饶河县 SYI01 大庆市F DQ01 市辖区 DQA01 萨尔图区DQB01 龙凤区 DQC01 让胡路区DQD01 红岗区 DQE01 大同区 DQF01 肇州县 DQG01 肇源县 DQH01 林甸县 DQI01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DQJ01 伊春市GYC01

市辖区 YCA01 伊春区 YCB01 南岔区 YCC01 友好区 YCD01 西林区 YCE01

新青区 YCG01 美溪区 YCH01 金山屯区YCI01 五营区 YCJ01 乌马河区

汤旺河区

带岭区

乌伊岭区

红星区

上甘岭区

嘉荫县

铁力市

佳木斯市H

市辖区

向阳区

前进区

东风区

郊 区

桦南县

桦川县

汤原县YCK01YCL01YCM01YCN01YCO01YCP01YCQ01YCR01 JM01JMA01JMB01JMC01JMD01JME01JMF01JMG01JMH01


鸡西市教育网》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80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