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长期停滞理论

长期停滞理论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6 11:53:02 | 移动端:长期停滞理论

篇一:倒J理论

“倒J”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核心提示

不论是印尼,还是拉美国家,它们的社会危机都是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发生的。其大体原因基本相同:一是没有兼顾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增长、轻分配,社会分配矛盾尖锐。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我党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广泛研究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我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1856年《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问世,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他的这部传世佳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一个国家最可能发生动荡的时刻不是经济长期停滞时期,而是发生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突然停滞、开始出现下滑的那个拐点。后来一些学者把托克维尔这一观点形象地称之为“倒J”理论。“倒J”理论已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了验证。

“倒J”理论的典型例证之一是印度尼西亚苏哈托政权的垮台和经济倒退。苏哈托曾被人称为印尼的“建设之父”,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重视发展经济,大力开发石油资源,自1972年至1996年,印尼经济以年均6.3%的比例快速成长,1990年最高时达到过9%。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临时,印尼经济迅速崩溃,货币大幅贬值,人均GDP从1300美元一度下降到300美元,贫困人口从原来的15%上升到接近50%,新增1000万失业者,通货膨胀率达到100%,基本的必需品如大米的价格一度上涨400%。与此相伴随的是街头暴力、抢劫、骚乱迭起。1998年5月21日苏哈托不得不黯然走下政治舞台,持续的社会动荡使印尼经济直到现在仍未完全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拉美陷阱”是“倒J”理论的又一例证。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政府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GDP增速年均6.5%。但是,从70年代开始,拉美许多国家经济增速滞缓、危机频繁、动荡不已,这一现象被称为“拉美陷阱”。直到近几年拉美一些国家的这一状况也未得到根本转变。

究竟是什么原因一再使“倒J”理论成为现实?很多学者就此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意味着内部的不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国家内部不稳定性就愈大。(《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西蒙·库兹涅茨也有类似的看法,他的结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增长较慢的部门的人口较之增长较快的部门的人口集团相对受损,他们付出的代价不是少数受惠者获得的利益所能补偿的,因而可能发生摩擦和对抗。(《现代经济增长》耶鲁大学出版社,1966年)

事实也如此,不论是印尼,还是拉美国家,它们的社会危机都是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发生的。其大体原因基本相同:一是没有兼顾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政府为了推动工业

建设,将大量资金投入城市,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而就业得不到保障,社会基础不稳。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增长、轻分配,社会分配矛盾尖锐。印尼在苏哈托当政时期,社会财富大部分集中在垄断财团手中,全国1/4的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标准以下。拉美的收入分配不公也举世闻名。美洲开发银行的一个专题报告显示,拉美占总人口30%的穷人仅获得国民收入的7.5%,而占总人口10%的富人则拥有国民收入的40%。拉美一些国家的基尼系数高达0.6以上。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拉美许多国家的农村人口和生活在城乡接合处的贫民窟里的居民,很难享受到医疗、教育、供电和排水等基本生活设施。再加上社会管理落后,使这些国家社会治安状况趋于恶化,拉美已成为世界上犯罪率上升最快的地区之一。“倒J”理论告诉我们,经济的高速成长,容易引起社会矛盾的累积,一旦遇到意外因素干扰,经济的下滑会导致强烈的社会震荡和政治危机。这种危机不但会打断经济建设的进程,而且还可能打断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造成社会的整体倒退。因此,“倒J”理论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妥善解决社会各种矛盾。

第一,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努力避免“倒J”拐点的产生。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避免了“倒J”拐点的产生,而有的国家未能幸免,其原因就在于社会矛盾的累积程度不同。要想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我国二十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内部不稳定性因素逐步增加。例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我国基尼系数快速增长,地区、工农、社会不同阶层的分配矛盾迅速扩大;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新生劳动人口的大幅增加,使我国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教育、卫生投入不足,人民群众看病难、上学难成为社会的突出矛盾。这些矛盾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国际公认的矛盾凸现期(人均GDP1000-3000美元),要想保持我国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努力避免“倒J”拐点的出现。一是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建立和谐的分配关系。分配差距过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我国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二是要努力扩大就业,建立公平的就业制度。就业公平是保持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国家要统筹城乡就业,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完善对困难地区、行业和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三是要加大社会事业的建设力度,实现各项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薄弱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倾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补偿政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大力提高农村、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公共卫生资源的比重,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必须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建设,努力降低经济波动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减轻经济波动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政治环境。我国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和国际教训告诉我们,经济高速增长会自动地惠及全体人民的观点是片面的。提高抗御社会风险的能力,离不开健全合理的政治制度。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地区和城乡国民收入差距拉大,加上腐败现象的继续存在,

部分地区的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社会对立情绪升温、群体事件时有发生,我国的社会矛盾呈现出由隐性向显性发展的趋势。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有效地推进民主化进程。一是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社会成员对公共决策的认同,是避免社会冲突的重要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开辟各级领导机关、各种不同利益集团、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员相互之间的对话渠道,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物价、工资、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以此保证公共决策的公正性,提高社会成员对公共决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抗御风险的免疫能力。二是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决定国家抗御社会风险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推行政务公开,除国家机密问题外,对领导干部的活动和国家的政治事务提高开放程度,各级政府逐步推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制度。做到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表决,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增强民族凝聚力。三是要强化民主监督制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是避免社会冲突的必要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加强信访和举报工作,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确保人民群众依法对不称职、搞特权、贪污腐化的公务人员进行撤换、弹劾、罢免、淘汰,实现干部队伍的优胜劣汰;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罗学斌:通信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刘坚: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篇二: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C )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 )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3、垄断的形成是( A )

A、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4、垄断利润是( D )

A、资本家获得的总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5、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C )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6、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D )

A、避免两败俱伤

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C、相互之间竞争

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7、金融资本是由( C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8、把一些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

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B )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国家政权控制者是( C )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10、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 B )

A、产业资本

B、金融资本

C、银行资本

D、商业资本

11、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B )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12、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 C )发生了变化

A、内容

B、作用性质

C、作用形式

D、作用力度

1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 )实现的。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14、金融寡头经济上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C )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的方式

15、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B )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16、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B )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C )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D )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得到缓和,但无法最终解决这些矛盾

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B )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1、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B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

2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是代表着( C )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23、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 D )

A、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B、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

C、实现充分就业

D、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24、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制度的性质是( C )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后资本主义

25、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D )

A、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

B、发达国家带动其商品输出的手段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互助互利关系

D、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

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资本输出

B、商品输出

C、对外经济援助

D、技术输出

27、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 D )

A、自由竞争

B、垄断

C、社会化大生产

D、大量过剩资本

28、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包括( D )

A、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

B、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C、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增加

D、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出现

29、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 C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殖民体系全球化

D、金融全球化 ) B

30、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是( D )

A、用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B、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用国际垄断代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3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 B )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32、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C )

A、从世界各地获得大量的利润

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

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3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D )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3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A )

A、生产、资本、管理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35、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 C )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36、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D )

A、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B、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C、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D、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篇三:简答题

简答题

1、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请简要回答《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1)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2)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3)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7)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8)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在是非关系;(10)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2、有舆论认为坚持对外开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坚持市场经济取向改革,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谈谈你对上述言论的理解。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断。试论述你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假、大、空,没有太多价值,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试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认识。

5、简述“一国两制”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国两制”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基本内容包括: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湾、香港和澳门设置特别行政区。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6 、简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3分)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3分)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分)

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如何论述的?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分)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3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3分)

9、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什么?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 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建设的理论 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選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集中表述: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12、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相互关系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则是掌握统·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人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3、如何理解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自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控创和操纵中国,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政治上,列强破坏了 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经济上,中国的经济命脉被列强牢牵控制;文化上,帝国主义实施文化侵略政策,民族文化遭到巨大破坏。另外,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要改变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与掠夺。

1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以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耍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园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5、中国为什么在加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是物质基础。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这是重要依据。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贺本主义形式,这是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这是国际环境.

16、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5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 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坝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门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 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1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什么?

19、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果国冢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阶段.

2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中为心,坚持项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0、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义本质的要求,

其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 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

再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需要,

21、 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中国从一个半殖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 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

(2)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3)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社会正常发展中的一般性改革,而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

(4)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5)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第二,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 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资金 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社经济发展;可以参加国际经济科学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交换,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经济、科技信息;可以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技术基础上,发展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程度的差距。

23、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社么?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清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能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逐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依靠自己的发展

24、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 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

从国际环境看,如世纪四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


长期停滞理论》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77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